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导学案修改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导学案修改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 年级 下 册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小组:课题 简便计算3 课型 新知探究课 编号 4214学习 目标1、我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2、我会根据运算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学 习 过 程师生笔记36×125×8 4×78×25 3600÷25÷8 17×23-23×7乐乐超市运进24箱苹果,每箱苹果重25千克,一共运进多少千克的苹果? 1、列式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2012年上半年是2月8日开学,6月31日结束,这学期一共多少天?1、列式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一、小热身 二、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三、乘加、乘减运算中的简便方法提示:可以按月算,也可以按星期算哟!四、学以致用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6×102 125×56 15×21+15×78+15四、达标检测★判断。

(1)、560÷28=560÷7÷4=20 ( )(2)、45+45×6=45×(0+6)=270 ()(3)、25×71+8=25×8+71=271 ()(4)、72×45=9×8×5×9=(9×9)×(8×5)=81×40=3240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2×125 400÷25 135×27+135×74-135★★★上海世博会从2010年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闭幕。

一共经过了多少天?【收获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8)四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测试(9-10)一、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6)甲数是乙数的52倍.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2)比200少2的数是198.()(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4)小数一定比整数小.()(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三、选择题.(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①>②=③<(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①25×44÷25×11②25×44÷(25×11)③(44+25)÷(25×11)④(44×25)÷(25×1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①96②48③69④条件不够(4)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①5棵②4棵③9棵④6棵(5)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①30÷6÷3②36÷3③36÷6④36÷6×34.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4×6=80÷16=62-5×6= 45×3-135=540÷9=90÷18=180×0=0÷(20-15)=(2)计算下面各题.2010÷15-11×12 95+5×4÷5×4列式计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连减的简便运算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连减的简便运算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小组:数学组全体成员授课教师:授课日期: 2015.3.26 学生姓名:课题连减的简便运算课型自主探究课时 3.4学习目标1、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学案修改栏/笔记情景创设(知识链接)20-3-7 100-25-4520-(3+7)100-(25+45)小展注意:不用将所有内容进行板书,挑选比较关键的结论进行展示。

大展要求:结合板书的内容,对讨论的结果进行详细讲述。

交流要求:所有同学在别的小组展示的同时,务必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展示完毕要积极评论,没听明白的地方要大胆质疑,感觉别人没有说到的地方要积极补充。

自学体验1、一本书共234页,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2、比较三种解法,它们的结果相同吗?通过学习,我发现:一个数减去两个减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合作探究合作讨论自学部分没有解决的问题,用不同颜色填写在自学栏目。

展示交流小展:将小组合作的结果写到自己小组的展示栏(小黑板)。

大展:按照既定的模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结果。

交流:没展示的小组对展示小组的结果进行点评、质疑、补充。

学习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68-46-14 382+76-82169-(69+8)283-25-75345-50-45 237-45+63-552、商店有420袋大米,第一天卖掉278袋,第二天卖掉122袋,还剩多少袋没有卖?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发现:一个数减去两个减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导学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5分钟)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
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请写出来。
(1)39+62=62+39( )
(2)62+87+13=62+(87+13)( )
(3)39+65+61=39+61+65( )
(4)17+28+83+72=(17+83)+(28+72)( )
6.认真倾听教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六第4题。
1.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究学习规律。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加法两个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材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24×3 82×0 45×2 20×7300×6 400×5 8×60 23×302.笔算:(1)360×4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① 360 ② 360× 4 × 41440 1440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2600×3=① 2600 ② 2600× 3 × 3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②?二、新课。

1.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360×24=(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360 360× 24 × 241440 144720 728640 8640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0× 24144728640(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单价数量总价(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板书:①加法算式:②乘法算式:(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略)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

(题略)(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

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1)口算:0.4x33x0.170.21x4(2)5x8.3414x0.360.12x901.05x24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1)变式练习:要使872x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x()=0.36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除法的简便运算》导学案

2023年《除法的简便运算》导学案

(除法的简便运算)导学案(除法的简便运算)导学案导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3页的例3及“做一做〞。

导学目标:1、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12根小棒,教学挂图。

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2、除法计算的灵敏应用。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说说你了解的运算定律有哪些?2、算一算。

240÷3÷8= 480÷6÷8= 1800÷3÷6= 5200÷52÷10=240÷24= 480÷48= 1800÷〔3×6〕= 5200÷〔52×10﹚=说说你发觉了什么3、展示学习目标1、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数的积。

2、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一〕学习活动1:〕学习内容:一个数连除以两个数学习方法:小组商量学习任务:1、动手操作。

集体操作,老师指名让一人到黑板前演示。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再把每份分成2小份,每小份几根?〔2〕用两种方法解答:12÷3÷2 12÷﹙3×2﹚〔3〕比拟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吗?板书:12÷3÷2=12÷﹙3×2﹚2、小结规律。

〔1〕小组交流〔2〕汇报结果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3、学习p43例3〔1〕出例如题,理解题意。

〔2〕口述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3〕尝试用刚刚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50÷5 =1250÷125=10〔元〕=10(元)〔5〕比拟两种算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范文第【1】篇〗简单技巧01运用运算定律:这里主要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对于乘法算式中有因数可以凑整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另一个因数的特点,尽量进行变换拆分,从而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02充分约分:除了把公因数约简外,对于分子、分母中含有的公因式,也可直接约简为1。

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进行简算。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运算的数必须变形而不变质,当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时,才能使计算既对又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正式学习分数乘法简便计算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答案是:纽扣。

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那就是乘法交换律。

那么分数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

猜一猜乘法可能还有有哪些运算定律?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①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滩中心小学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教师:授课日期: 2015.7.13
班级:学科: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简便计算课型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课时10.3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我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运算定律。

2、通过复习,我能熟练地根据题目灵活地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难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知识梳理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连减)
(先减后加或先加后减)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除法的性质:(连除)
(先乘后除或先除后乘)
笔记
自主合作探究1、下面的等式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06×25=25×106 ()(25+68)+32=25+(68+32)()
5×17×4=5×4×17 ()
13×3×2=13×(3×2)()
25×8×4=8×(25×4)()(20+5)×36=20×36+5×36 ()
47×99+47=47×(99+1)()
4×6×5×8=(4×8)×(6×5)()
2、下面的计算哪些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9+22+78=29+100 ( )
35×16=35×2×8 ( )
123-68+32=123-(68+32) ( )
102×56=100×56+2 ( )
12×97+3=12×100 ( ) (15+20)×5=5×15+5×20 ( )
5200÷(52×10)=5200÷52÷10 ( )
知识梳理部分需
要自己在课前归
纳整理,组长检
查。

交流展示时,组长
安排组员轮流讲
出自己做题的思
考过程。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4+57+66+43 784-345-155 543-247+43 125×13×8 45×34+34×55 3200÷4÷25
展示提升
【展示提示】小组交流解决下面三个算式,选择一个算式进行展示,要在白板上演示讲解出全部的思考过程。

【注】可以适当选择两个【自主合作探究】中组员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展示,讲清出错原因以及正确做法。

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43×4+43×7-43 111×99 72×125
拓展提升
课堂总结自我评价:
拓展延伸,计算
时尽量用简便计
算,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