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二节原子的结构同步训练(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课前热身】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分裂成,重新组合成新的。
由此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不能够再分,那么原子是不是就不能再分呢?【自学提示】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教材56页,相对原子质量提示:我们将地球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把它呈现在地球仪上,我们选用的是缩小的比例尺。
讨论原子实际质量非常小,科学家是如何解决,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从上表中我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
总结:【自我检测】1.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2. 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A.一个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B. 一个氢原子必然有一个电子C.一个氢原子必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D. 一个氢原子核内必有一个电子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5.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6.下列微粒中,质量最小的是()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原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B.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显正电C.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原子与离子可通过电子得失来转变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上 B.中子上 C.电子上 D.原子核上9.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8个电子10.已知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不显电性的是,可直接构成物质的是,带正电的是带负电的是,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质量大约相等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3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2.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4.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5.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右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8.綦江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10.右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有关钙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B.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核外电子总数为40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当A、B为原子时,x= ;y=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训练:3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2.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4.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5.对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两种粒子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右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8.綦江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10.右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有关钙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B.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核外电子总数为40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当A、B为原子时,x= ;y=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同步训练 (无答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选择题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2.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3.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4.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5.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6.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66C、49D、1647.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A.核电荷数B.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C.金属、非金属失得电子后趋向稳定结构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9.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 ) A.三种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原子内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C.质子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10.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做出的判断是( )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均正确D.两者均错误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同步练习

《原子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的种类、原子的化学性质分别与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 )A.质子数、中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相对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个3.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4.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 ) 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是( )A.B.C.D.6.下列对粒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7.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D.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二、填空题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填空。
(1)“○”表示________。
(2)“11”表示________。
(3)弧线表示________。
(4)“2”表示________。
“8”表示________。
“1”表示________。
9.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________个(氦原于是________个),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一般多于__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电子,均趋向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 同步测试试题(无答案)

3.2 原子的结构同步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小题,每题分,共计分,)1. 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 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3.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2B.8C.10D.184.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A.原子核质量较大B.原子核体积很小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5. 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6.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③④ B.②⑥⑦ C.①⑤ D.②③⑦7.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8. 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136 C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13153 I 和 12753 I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不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碘原子10. 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11. 已知碳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2 D.1412.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叫做核电荷数.在原子中,下列选项与核电荷数不一定相等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二、多选题(本题共计4 小题,每题3 分,共计12分,)13.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B.金原子核的质量比氦核大得多C.金原子核带正电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14.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5. 某原子X的核电荷数小于18,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一种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C.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KXO3D.原子X不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16. 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出的元素名称不一定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其单质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引起酸雨的物质之一(硫)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氖)C.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其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加压降温时可由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氧)D.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其单质常用于填充气球(氢)三、填空题(本题共计3 小题,每题4 分,共计12分,)17.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的.18. 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微粒构成的.19. 原子弹是利用________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以达到杀伤作用的________核武器,我国的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四、解答题(本题共计1 小题,共计10分,)20.(10分) 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几条:(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2 小题,每题15 分,共计30分,)21.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和图2:(1)放射源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厚度1um(等于0.001m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是实心的D.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核(3)在图3中3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的运动轨迹的是________.A.a B.b C.c D.d.22. 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1)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________(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________结构.(2)1911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结构,所做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大多数α微粒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通过.有一小部分α微粒发生了偏转,原因是________;极少数α微粒被反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因此,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________原子模型.(3)请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原子的结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同步练习)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基础达标】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 B. 原子 . 质子 D.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 g B. 1/12 g C.12 D.1.66×10-27 kg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正确的是()A.②④⑥ 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
9.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__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同步练习及答案(第3单元课题2_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5 分钟训练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2)1/1 836 1 1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10分钟训练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O和O2+B.CO和NOC.NO2和CO2D.SO2和ClO2
19.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②④D.全部
原子的结构
一、知识点总结
3、 原子结构简图
4、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数密切相关,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小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4个
易得到电子
5、离子: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
6、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省略);
17.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镉(Cd),镉原子序数为48,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48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即变为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2.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D.核外电子数为94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B.②③和④C.③和⑤D.③和⑥
5.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3.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
1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7.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
8.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B.12C.1/12g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阴离子符号,如Cl-
联系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二、同步练习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3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 g D.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经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6B.中子数为6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9.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填序号)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
10.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C.电子数为6D.电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10.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1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带电的微粒B.是实心球体C.可分解为分子D.可转变成离子
1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如Al3+
离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如S2-
9、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符号
元素符号
阳离子符号,如Mg2+
23.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核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
A.ClB.O2﹣C. D.
15.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15B.16C.31D.46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②原子不显电性③原子不能再分④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⑤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D.①②③⑤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B.②③和④C.③和⑤D.③和⑥
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8.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11.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①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
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铝离子Al3+、亚铁离子Fe2+、铁离子Fe3+、铵根离子NH4+、;
②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
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
7、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20.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A.115B.49C.66D.164
2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