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氮肥行业若干问题的分析(下)

合集下载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

文章标题: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一、引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氮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投入品,然而我国在氮肥利用方面存在着较低的利用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二、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1. 土壤肥力质量不佳我国的土壤肥力质量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质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土壤中养分比例不合理。

这些问题导致了氮肥在土壤中的吸收利用率大大降低。

2. 水肥管理不当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水肥管理不当的问题。

农民在施肥时往往没有进行合理的配水,导致氮肥在土壤中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3.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

一些农民缺乏对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管理技巧,导致氮肥的浪费和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4. 缺乏专业化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专业化管理氮肥的机构,导致了农业生产中的氮肥管理和使用环节出现了混乱和浪费的现象。

5. 生产方式不合理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氮肥的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1. 加强土壤改良我国需要加大对土壤改良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为氮肥的吸收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合理施肥农民在施肥时需要合理搭配水肥,进行科学的施肥方案,在保证作物需肥需水的情况下,减少氮肥的流失。

3. 推广高新技术政府需要加大对氮肥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氮肥利用的认识,并指导农民利用现代化的氮肥利用技术。

4. 加强管理政府需要加大对氮肥管理的监督力度,同时农民也需要加强对氮肥的管理和使用,减少氮肥的浪费现象。

5. 推动农业产业化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氮肥的利用效率。

四、总结和回顾通过对我国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的深入探讨,我认为我国在改善氮肥利用率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加强管理、推广技术和改良土壤等途径,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国的氮肥利用率。

2024年氮肥行业运行情况

2024年氮肥行业运行情况

2024年,氮肥行业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变化,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下面将从市场需求、产能释放、价格波动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对2024年氮肥行业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方面,2024年氮肥行业面临了一定的增长压力。

由于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凸显,农民对氮肥需求有所减少,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推进,氮肥的使用量也有所减少。

此外,国内外贸易摩擦加剧,部分出口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也导致部分企业出口压力加大。

不过,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市场需求总体上保持增长势头。

其次,产能释放方面,2024年氮肥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氮肥年产量约为8500万吨,其中,氨肥产量约为3500万吨,尿素产量约为4000万吨,硫酸铵产量约为1000万吨。

产销率超过90%,产能利用率较高。

但是由于全球氮肥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氮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价格波动方面,2024年氮肥价格整体上呈现震荡上涨的走势。

随着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氮肥价格也受到一定影响。

尤其是尿素价格持续上涨,一度创下数年来的新高。

在国内市场,尿素价格在6000-6500元/吨之间波动,部分品种达到7000元/吨以上。

尽管价格波动较大,但整体上仍保持在合理范围。

最后,政策调整方面,2024年氮肥行业受到了一系列政策的影响。

为了促进氮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限制化肥农药使用、推动绿色施肥、控制氮肥过度使用等。

同时,针对氮肥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也加大,强化了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加大生产企业的环保投入。

这些政策措施对一些氮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营压力,但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综上所述,2024年氮肥行业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变化,但整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2022年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原料上涨、能源短缺、物流成本高涨、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等宏观经济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进展的公敌,然而化肥行业却有其特别性,季节性强、流通性差、进退机制缺失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长期存在。

尽管市场调整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农业爱护政策压制化肥等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补贴政策以及化肥的延长政策的缺失使化肥生产处于长期亏损,而依靠高污染、高排放、高铺张、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更是为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渐渐萎缩雪上加霜,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运营水平成为限制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中国化肥产业“十二五”进展重点已初步确定,其中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方案到“十二五”末,氮肥企业数量削减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削减到150家以下。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在全球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不断削减,而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化肥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关系到人民的温饱、生存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工业要在提高产品集中度、产品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加快兼并重组等方面取得成效。

行业将向规模化、低成本、高效能、环保型、差异化方向进展,基本形成垄断竞争的产业格局。

以成本为导向的竞争模式成为主流化肥企业必需坚持成本事先战略,实施一体化进展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力量,从而实现可持续进展。

主要缘由:一是竞争环境压力。

化肥产品特殊是基础化肥具有同质性,原料成本在销售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煤、自然气占尿素生产成本中70%以上。

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状况下,只有通过降低成原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将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影响。

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会明显增加化肥、农药的规模化选购,化肥使用者的化肥购买议价力量将明显提高,犹如规模选购可以获得更低折扣一样,必定要求化肥出厂价格更廉价。

氮肥行业问题分析论文

氮肥行业问题分析论文

氮肥行业问题分析论文1.产品本钱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氮肥产品是一种很独特的产品,其本钱构成中,70%~80%是煤电本钱。

近几年来,由于煤、电、人员工资的大幅度上扬,以及小氮肥行业本身能耗比较高,所以不仅小氮肥企业生产本钱比较高,而且从整体趋势上看,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1998年全国小尿素平均完全本钱为1229.35元/吨,全国大局部碳铵本钱均在370元/吨至420元/吨之间,高于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也高于国内局部中型和大型氮肥企业的本钱。

2.市场需求不旺,价格持续疲软由于国内生产能力和进口的不断增加,市场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同期农产品价格萎靡,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对氮肥的需求明显趋软,氮肥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初步呈现。

因此,自1996年以后,化肥积压滞销严重,化肥价格持续疲软。

在1996年,尿素零售价每吨一般在2200元到2400元,而到1998年那么跌低到1800元/吨。

至于生产企业的出厂价那么跌得更低,有的企业每吨尿素出厂价仅为1300元左右,已经降至本钱线以下。

1997年以后,价格下跌趋势虽已明显减缓,但由于化肥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消费商品,其销售也理所当然地呈现出淡季、旺季交替非常明显的态势,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淡季和旺季之间差异很大,有时1吨尿素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要相差几百元,价格极其不稳定,波动很大。

3.氮肥库存积压严重近几年来,由于大量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相对疲软,氮肥市场已呈现买方市场态势,市场销售极其不景气。

因此,全国总的氮肥库存量在不断增加,1997年以后,其库存量虽呈相对波动型减少趋势,但总体库存水平仍然不低,约占氮肥产量的10%~15%;而且,这种情况还是在大量小氮肥企业关闭、停产、限产的情况下才暂时出现的。

因此,库存形势不容乐观。

4.企业数目不断减少,开工状况极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大量小氮肥企业难以为继,小氮肥企业数目急剧减少,至1998年底仅剩834个。

氮肥行业市场分析

氮肥行业市场分析

氮肥行业市场分析一、行业概况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需求量最大的化肥品种之一、氮肥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氮肥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氮肥市场在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全球氮肥产量达到10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美元。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

中国氮肥市场规模占全球氮肥市场规模的30%以上。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氮肥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以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为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

这些国家在氮肥产能、技术研发和市场渠道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同时,全球氮肥市场还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它们在特定地区或特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市场需求趋势1.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会持续拉动氮肥市场的需求,农民对氮肥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2.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的改进:随着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不同作物对氮肥的需求也将有所不同,市场需求将会更加多样化。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氮肥行业的环境影响以及土壤污染的担忧,为研发环保型氮肥提供了机遇。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将推动氮肥行业向高效、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五、市场发展机遇1.农产品出口增加: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对氮肥的需求也将增加。

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氮肥的使用,从而推动氮肥市场的发展。

3.新技术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氮肥产品的研发将为氮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六、市场挑战1.竞争加剧:全球氮肥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争夺激烈。

2.环境压力增大:氮肥的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环保问题成为氮肥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3.原材料价格波动:氮肥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波动将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七、市场趋势1.绿色化发展:氮肥行业将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开发研制更为环保、高效的氮肥产品。

“十二五”化肥工业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

“十二五”化肥工业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
T n z o ,2 7 2 e s h u 7 5 7)
A b t a t Ra a e e g u e i a me s r g i sr me to ih p e iin u i g t e s e i l e t r s o sr c d rlv l a g s a u i n t n u n f g r c s sn h p ca au e f h o f
1 加 大 财 政性 资 金 支持 力度 。从 解 决 “ 农 ” ) ■ 问题 的高 度 , 充分 发 挥 财 政 性 资 金 引 导作 用 . 续 安 排 财 政 性 资 金 用 于化 继 肥 工业 的 发展 。 重点 用 于 化 肥原 料 和 动 力结 构 调 整 、 巾低 品位 磷 矿 加工 利 用 、 肥 T业 发 展 、 钾 自主创 新 和产 业 化 项 目, 提高 化
e e to lc r —ma n t v si he me s r me tb i h r ce ie fme s r me ta c r c g ei wa e n t a u e n eng c a a t rz d o a u e n c u a y,h g fii n y a d c i h e fce c n smp ei salto .Th s ni1 t0 c dt ea p ia in, a u e n rn i l c mmo r b e n s l to s i l tlain n i c ei r du e p lc t a n h o me s r me t i c pe, o p np o l msa dr o u in e o h ad r d rl v lg ug n p le ie -c a e s rz d g sfc to l n . ft e s i a a e e a e i u v rz d o lpr s u ie a ii ain p a t

我国氮肥的施用现状及对策

我国氮肥的施用现状及对策

4、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化肥生产和销售的监管,防止假冒伪劣化 肥流入市场,同时对过度使用化肥的行为进行处罚。
5、建立示范区:在重点地区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成功 经验,带动周边地区化肥的合理使用。
感谢观看
我国氮肥的施用现状及对策
01 一、引言
03 三、对策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二、我国氮肥施用现 状
04 四、结论
一、引言
氮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我 国,氮肥的施用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粮食和蔬菜等作物的生产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氮肥施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 次演示将分析我国氮肥施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1、氮肥施用的重要性
氮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肥料之一,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 量具有重要作用。氮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叶绿素的合成以及蛋白质 的合成,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当前我国氮肥施用的总体情 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我国的氮肥利用率却相对 较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 平。此外,一些地区的氮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参考内容
一、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我国的水稻生产在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和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化肥 的过度使用,尤其是氮肥,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以及水稻产量的不稳 定。
当前,我国水稻氮肥的利用率并不高。大量的氮肥施用并没有转化为水稻的 有效产量,反而导致了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以及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的氮污染。 此外,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和方式也是导致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氮肥行业若干问题的分析(上)

“十二五”氮肥行业若干问题的分析(上)

素 2 9 . k, 00 76 t比21 年同期下降了4. %。 3 11 7 21 0 1年氮肥 市 场总 体 有所 好 转 , 受 到 尿 素 但 产能 严 重 过 剩 , 口受 阻 , 大 于求 严 重 , 内市 出 供 国 场竞 争 加剧 ; 国 际市场 格局 变化 、 能减 排任 务 受 节
氨产量为4 2 t同比增长了 68 ; 256k, .% 氮肥产量 3 4 t折 10 N , 565k( 0 % ) 同比增长 7 6 ; .% 尿素产 量 2 9 t折 10 N) 同 比增 长 3 1 。 22 1k( 0 % , .% ( ) 料 煤 价 格 大 幅上 涨 。11 2原 —0月 累 计 , 全 国平 均 原料 煤 到 厂 价格 达 12 5 ̄_t比 2 1 6 t , 0 0年 /
期 间年 平 均 达 2 . 1 , 灾 面 积 所 占全 国 总播 7 5% 成
( ) 业 总播 种 面 积 扩 大潜 力 有 限 。“ 1农 十一
五” 间农 业播 种 面 积见 表 2 期 。从 表 2中可见 : 全
国农 业 总播 种 面 积 “ 一 五 ” 间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十 期
: 计数 。 估
忧 的是 自2 0 第 3季度 以来 , 08年 受全 球 金融 危 机爆 发 的影 响及 因我 国经 济发 展 速度 过快 的原 因 , 肥行 业 面临原 料 价格不 断 上涨 、 氮 安全 生 产 与 节 能环 保 的压 力 增 加 等不 少 问题 , 突 出 的 问题 最
种面 积 比例达 1.4 。 43 %
表 2 “ 一 五 ” 间农 业 播 种 面 积 十 期
( ) 业 对 化 肥 施 用 量 增 长 空 间狭 小 , 中 3农 其 氮 肥施 用 量 增 长 率 更 小 。“ 十一 五 ” 间 化 肥 及 期 氮 肥施 用量 见 表 4 。从 表 . 4中可见 : 十一 五 ” “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 废气 资 源 ( 钢 铁 焦 炉 行 业 的焦 炉 气 、 石 行 如 电
( 氮与氮 氧化 物 ) 量控制 指标 要求 ; 十二 五 ” 氨 总 “ 期 间 , 国单位 G P能耗 降低率 为 1.% 。 “ 全 D 69 十 二五 ” 间主要污 染物 排放 总量 控制 计 划见 表 9 期 。 这些 约束性 指标 均 已根 据各 地 情 况 分配 到 各 省 、
整 的主要 途径 之一 。
2 原 料 问题
2 1 氮 肥行 业 的合 成 氨 生产 主要 原料 是煤 、 天然 气 、 炉气 及 油 等 。2 1 焦 00年 , 我 国合成 氨生 产 的原料煤 、 天然 气 、 炉气 和油 所 焦 占 比例 分 别 为 7 . % ,19 ,. % 和 0 3 。 62 2.% 13 .% 随 着我 国能源 结构 与 产 量 的 变化 , 成 氨 使 用 的 合 原 料 也 有 所 变 化 , 趋 势 是 : 为 原 料 的 比例 上 其 煤 升, 天然气 为原 料 的 比例 下降 , 焦炉气 为原 料 的 比 例 上升 , 油为 原料 的 比例趋 于零 , 中煤 为原料 的 其 比例变 化情况 是 采用 无 烟 块 煤 的 比例 下 降 , 用 采 非 无烟煤 的 比例上 升 。
( ) 料 价 格 变 化 。随 国际 油 价 的波 动 , 2原 对
() 3 对于有廉价 非无 烟煤供 应 的企业 , 可本 着
“ 以煤定 炉” 的选 型原则 , 据不 同 的煤质 、 根 气化 性
能条件 , 采用不 同 的先 进 气化 炉 与配套 工 艺 , 到 达 技术 可靠 、 经济合 理 的 目的。“ 十二 五 ” 间 , 用 期 采 廉价非 无烟煤 资源 生产 的合 成氨 产量 比重 会不 断 得 到提高 。对新 型煤 气化技术要不 断总结 经验 , 防 止 片面追求先进 , 经济效益差 的后果 。 造成 原 料 问题 已是影 响企 业 产 品成 本 、 济 效 益 经 和市场 竞争 力 的关键 因素 , 必须 十分重视 。总之 , 原 料结 构 的调整 应 突 出“ 合理 、 益 ” “ 调 原 效 和 强
料多样 化 ” 。
国 内油 价影 响越 来越 明显 ; 随石 油 与 天然 气 比价 的合理 调整 , 国天然气 价格将 不 断调 高 ; 我 煤价 随 油、 天然 气价 格不 断上涨 而不 断提价 , 带动 了 电 也
价 的不 断上 升 。
3 节 能 环 保 问题
31 “ . 十二 五” 间节 能减排 要求 期 国家 “ 十二 五 ” 划 对 节 能 减 排 提 出 了进 一 规
小氮肥 第4 卷 第4期 0
! 生兰旦
“ 二 五 ’ 肥 行 业 若 干 问题 的 分 析 ( ) 十 ’ 氮 下
於 子 方
( 海达 门化工 工程技 术有 限公 司 上 海 20 6 ) 上 00 3 无烟 粉煤 ) 采 用 各 种 先 进 成 型 技 术 加 工 成 型煤 、 作原 料将 是氮肥 行业 今后 5年 中进行原 料结 构调
的途径 。但 是 随 煤 炭 开 采 的机 械 化 程 度 不 断 提
高, 块煤 比例逐步下降, 因此 , 采用无烟块煤为原 料 的 空 间越 来 越 小 , 且 随 数 量 减 少 , 格 将 增 而 价
高, 因此 , 分利 用无 烟 粉煤 ( 充 尤其 是 劣 质 的高 硫

小氮肥
第4 O卷
第 4期
21 0 2年 4月
3 2 面 临 问题 . 化工 行业是 我 国能 耗八 大 重 点行 业 ( 石 油 即 石 化 、 铁 、 金 、 炭 、 工 、 材 、 械 、 色金 钢 冶 煤 化 建 机 有
术 ; 低 汽 耗 全 低 变 变 换 工 艺 技 术 ; 变 压 吸 附 ③ ④ ( S 脱碳 工 艺技 术 ; 醇烃 化 ( 烷 化 ) 体 净 P A) ⑤ 醇 气 化 工艺技 术 ; 低压 联醇 与低 压合 成技 术 ; 合成 ⑥ ⑦
在污染 物排 放 指 标 中又 增 加 了 2项 主 要 污 染 物
() 1 应符 合资 源合理 利用 的原则 。 () 2 必须 有利企 业产 品成本 降低 的 目的。 () 3 应具 备能 比较容 易获得 的条 件 。
2 3 原 料 结构调整 的 几点意 见 .
( ) 据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的 精 神 , 分 利 用 工 1根 充
市、 自治 区。
表9 “ 十二五” 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计 划 期
业 的电石炉 气 、 化工行 业 的黄磷 尾气 、 磷 冶金行 业 的高 炉炉 气 等 ) 以综 合 利 用 , 取 合 成 氨 。此 加 制 举 是氮 肥行 业 中有 条件 企业 的首选 方案 。
() 2 根据 国 家 发 改 委相 关 文 件要 求 , 国无 我 烟煤优先用作合成氨生产原料 , 是合理利用资源
属 行业 ) 一 , 成 氨行 业 又 是 化 工 行 业 五 大 耗 之 合 能 行业 ( 即合 成 氨 、 碱 、 碱 、 石 、 磷 行 业 ) 烧 纯 电 黄
重 点之一 。氮肥 行 业 在 “ 一 五 ” 间 已通 过不 十 期
放空气无动力氨 回收与膜分离氢 回收技术 ; ⑧溴 化 锂制 冷及 系统 应 用技 术 ; 热功 电能量 综 合利 ⑨ 用技 术 ; ⑩高效 蒸 发冷凝 节 电 、 节水 技术 。
2 2 原 料结构 调整 的指 导思 想 .
步要求 , 除原有的节能减排 2 项约束性指标要求
外 , 次提 出 了到 2 1 单 位 G P的 C 排 放 首 05年 D O 减少 1% 的量 化指标 ; 化石 能 源 占一 次 能 源消 7 非 费 比例 提 高 3 1 , 1 .% 的约 束 性 指 标 。并 .% 达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