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
《识字三》语文教案

《识字三》语文教案《识字三》语文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识字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教学目标:1、认识“猛、缓、逐、宗”等14个字,会写“降、丈、滋、创”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教学目标]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赛牦牛会上有趣和令人揪心的情景。
2.感受赛牦牛会上《识字三》语文教案「篇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金、王旁”的字一、激趣导入:1、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儿?地下有什么?2、在这神秘的地下,有一位金哥哥和玉姐姐,今天我们要和他们共同学习新知识,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二、自主识字1、金哥哥想介绍几个好朋友与大家认识,我们看看都有谁?出示词卡。
2、认识谁就介绍谁。
3、你在生活中还认识哪些金属物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4、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5、玉姐姐也带来了生字朋友,来读一读吧。
6、观察这些字,你又会发现什么?(师简介:金属矿石都是埋在地下的,玉石大都在地下。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教学设计(通用16篇)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篇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难点:体会一些较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如:“冷漠”、“饥寒”、“雪中送炭”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对对子。
师说:大对()远对()好对()好人对()光明对()……2、情境渲染: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光明世界,一个是黑暗世界。
光明世界里的`人们待人真诚,热忱,乐于助人,人人都乐意奉献着自己的爱。
所以,那里的人们都过着温饱、富足的生活。
而黑暗世界则完全不一样,那里的人待人冷漠、虚假,他们只想到索取却不懂奉献,久而久之,黑暗世界变得贫穷,人们面临饥寒的威胁。
(板书:光明、黑暗)3、引入: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在哪个世界生活?(光明世界)。
你们想帮帮黑暗世界的人们吗?让我们化身为小天使,把光明世界里美好的东西带到黑暗世界,好吗?可在通往光明世界的路上须过三关,小天使们,有信心吗?二、新授1、我会读(第一关)① 划出生字,自由拼读。
② 小老师带读生字③齐读生字。
(注意正音,强调读好后鼻音:奉,永前鼻音:恨、炭、贫)④同桌互相指认,互相正音。
⑤游戏巩固字音。
⑥读课文⑦在文中划出,再认读。
(师先示范划一组,再让生划,然后问:你认为哪些词属于光明世界?哪些属于黑暗世界,让生说,师贴出黑板)如:光明黑暗美丑爱恨…………⑧用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⑨小结过渡。
2、记字形(第二关)(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2)、小组汇报:你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记的?(3)、小结并出示识字方法。
(a)、换偏旁法:恨(很)、漠(摸)、饥(机)(b)、猜法:炭、富(c)、以熟字记新字法:奉(棒)、永(泳)(d)、熟字去偏旁法:贫(分、贝)(4)小结过渡。
《识字3》教学设计

《识字3》教学设计《识字3》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1、教具:生字卡片,成语图片。
2、学具:生字卡片,课外对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接题1、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大家都爱他。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他有新的认识。
2、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篇课文。
板书:《识字3》直接入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互相问问。
2、指名分节读,评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纠正字音,能够读通课文。
三、逐句赏析1、第一节:⑴ 我们怎样学这节比较好?(读准字音,学会生字理解词语)⑵ 随学生的回答进行学习:生字:雾霜朝霞夕。
词语:和风细雨晨雾秋霜晚霞朝阳⑶ 小结学法。
2、第二、三节:⑴ 分工自学:哪几组愿意学第二节?哪几组愿意学第三节?⑵ 提出自学要求:① 学生字,读句子,理解成语。
② 汇报员汇报:我们组学会了问题是③ 学生自学,师了解自学情况,根据小组情况具体指导。
⑶ 反馈每小节:请一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随机出示相关生字,词语。
3、图片理解成语:⑴ 齐读黑板上所有词语。
⑵ 通读课文:齐读。
⑶ 词图互配:① 出示图片:鸟语花香p山清水秀p和风细雨等。
② 指名搭配,说说词义。
第一节里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因此选这节进行学习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的能力。
这些成语都有很美的意境,它们的意思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意境有一个大概的表象,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四、拓展(我说你对)五、展示台过渡:我们自己也会对对子:1、小组对对子。
(出示学具卡片)2、全班交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补充课堂内容,对对子有更深的理解。
《识字三》教学设计7篇

《识字三》教学设计7篇《识字三》教学设计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识字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识字三》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教材安排了3部分内容。
第1部分由9个词语和1幅家用物品图组成;第2部分是要求认和写的字;第3部分是应用练习,龙龙和文文正在用所学的字进行组词游戏。
设计理念第2单元以爱为主题,反映的是浓浓的亲情与爱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所以,本课教学前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制作家电、家具等生活用品的生字卡片,并把卡片贴在对应的物品上,给学生创设一种在生活中识字的良好氛围。
教学目标1.认识“房、间、柜、视、沙、发”6个生字;认识并会写“书、衣、床、写、字”5个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学习宝字盖(宀)、秃宝盖(冖)两个偏旁。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利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培养自主识字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会写“书、衣、床、写、字”5个生字。
2.掌握宝字盖(宀)和秃宝盖(冖)两个偏旁的写法。
3.写好广字旁。
教学准备1.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2.字屋、字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引题1.(情景导入)今天,龙龙想请同学们去他家做客。
你们愿意去吗?我们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先要敲敲门。
(出示课件:龙龙家。
在龙龙的引导下学生按顺序说出房间物品。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三(2)》。
(师板书课题,生跟师书空,读题。
)二、多种形式认读1.先请同学们读这些词语,大家要注意看清字形,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识字3的教案设计3篇

识字3的教案设计篇5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1.图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秀峰倒影对歌榕树壮乡象鼻骆驼笔架竹伐鸬鹚画廊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5.出示:bi feng ying碧水秀峰倒影对歌榕树壮乡bi luo tuo jia象鼻骆驼笔架Lang竹伐鸬鹚画廊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
⑸看图理解词意。
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
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
《识字3》教案(精选24篇)

《识字3》教案《识字3》教案(精选2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3》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识字3》教案1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
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2、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3、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
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4、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
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
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识字3》教案15篇

《识字3》教案15篇《识字3》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以及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前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起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一古文字一今文字”的演变过程1、播放交响乐《茫》,创造学习氛围。
2、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
(1)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多许多的事情。
多媒体逐一演示书中第一竖行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2)师: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勤劳的、勇敢的、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方法。
(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出6个象形字。
)师: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出来的象形字。
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3)师: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
运用多媒体逐一展示出生字及相应的词语,重点点拨“舟、竹、川”的意思。
二、指导学生看书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指导看书。
(1)看屏幕,以“石”为例,说说这些汉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2)学生读书。
认读第三竖行的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
注意要看清音节,读准宇音。
三、教学生字1、读准字音。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重点指导读准“舟、竹、川”。
(2)认读生字,带拼音认读。
(3)读准词语。
指导读准词语中的轻声,认读词语卡片。
2、字形教学。
(1)笔顺。
①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笔顺一边书空笔顺。
②说生字笔顺,重点反馈“舟、竹、泉”的笔顺,并板书。
③播放轻音乐。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注意写字姿势训练。
(2)启发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3)给“石、竹、泉”找朋友。
(识字3)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识字的基本方法, 包括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等基 础知识。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 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能够正 确书写。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 作。
阅读练习
通过阅读短文、故事等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生在语境中巩固所学字词。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定义
讲授法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主要 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知
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
优点
讲授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递大 量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
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缺点
讲授法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 知识的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
练习法是一种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亲
自动手进行练习,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优点
02
练习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
03
练习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指导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
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识字3)教案
目录 CONTENT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识字的基本 方法,认识一定数量的汉 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
科目:语文第课执教时课题识字三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
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