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放大器设计报--最终版1

合集下载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

宽带直流放大器第三组:陈吉洋、杨在然、周佳佳本设计以超低功耗单片机STM32为控制核心,通过可控增益放大器AD603与OPA642分别实现信号增益的调节和末级的功率放大,在0~10M带宽范围内的小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实现增益0dB~100dB 范围内的步进程控可调和手动连续可调,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达10V。

系统主要由六个模块组成:直流稳压源、前置缓冲电路、可控增益放大电路、滤波器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控制与显示模块。

本设计在前置缓冲电路对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减小后续模块中的噪声来源,同时在后级放大电路中利用软件对后级放大器电路进行补偿,把系统的失调和漂移抑制在较低的限度之内。

关键词:可控增益放大器功率放大带宽一、系统方案论证1.总体方案论证分析放大器设计要求的指标,带宽和增益要求高,放大器带宽为10MHz 以上,增益在0dB~60dB之间可调,并且要求能够在50Ω的负载提供有效值为10V 的正弦波输出。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将整个放大器分为五个模块:前置缓冲级,增益可调的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控制显示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

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其中难点是增益可调放大级和末级功率放大级,下面对这两个部分的方案分别进行设计论证。

图1、系统整体框图2.1放大器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单运放电路。

简单的测量放大器是由仪器放大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级联而成,该放大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易于实现,但其零漂很大,放大精度也差。

方案二:精密斩波稳零电路。

精密斩波稳零运放具有更加理想化的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调零就能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精度,但其带宽很小,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方案三:模拟增益可编程运放电路。

使用微控制器控制模拟增益可编程运放可以灵活的实现增益的步进,同时可以实现比较大的增益,但其结构和指令比较复杂,开发周期较长。

方案四:多级运放电路。

应用多级运放可以得到很大的增益,并且对单个运放的性能要求较低,系统总增益等于各运放增益的和,可以将信号放大和功率放大分开处理;带宽也比较好控制,可以选择多种耦合方式,充分的发挥出电路的性能;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

宽带直流放大器

宽带直流放大器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报告宽带直流放大器摘要:本设计采用STC89C52RD单片作为其测试和控制核心,能够测试放大前后信号的有效值,通过闭环反馈,实现放大增益的稳定。

本系统用单片机控制模拟开关进行增益程控,控制A/D1100采样,控制数模转换器反馈增益状态,控制LCD数据显示,使整个系统能够协调工作,实现宽带直流放大、稳定增益、增益连续调节的功能,AGC功能,高、低频功率放大。

关键词:宽带直流放大,功率放大,AD1100,AGC1. 系统方案1.1系统基本方案经研究,本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系统:处理器,控制放大系统,显示、按统,检波、反馈系统。

通过按键进行频率范围选择,放大增益选择。

经处理器处理后,输出指令,控制放大系统选择正确的放大通道增益。

在输出端设置检波,处理器分析输出信号后,将反馈信号回馈给放大系统,以达到增益稳定的效果。

系统框图构架如图。

图1-1 基本系统框图1.1.1 处理器的选择根据宽带放大器的性能要求,本系统需要处理器辅助的步骤有:测得输入电压信号的频率、根据输入信号频率选择不同的放大通道、将当前的放大状态和放大倍数显示于LCD。

分析可以发现该系统对处理器的要求并高,只要保证能够测得较为精确的信号频率,因此我们决定选用STC51系列单片机,其中一款STC5A6S2自带了0Hz至4MHz测频功能,该处理器既能很好地完成处理任务又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1.1.2 模块方案比较、论证和选择(1) 检波反馈模块:为了得到稳定的放大增益,且达到要求的1dB的波动范围,首先要在输出端设置一个输出信号的幅值检测点,处理分析后合成反馈信号。

方案一:利用AD637作有效值检测,AD637使用简单,且精度较好,但是在我们测试时发现,它的高频响应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试图采用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在隔除直流的前提下,交流信号的峰值与其有效值呈线性比例关系。

因此可以采用包络电路提取其峰值,经过包络电路后的信号为一直流信号,容易测得。

宽带放大器设计与总结报告

宽带放大器设计与总结报告

5.总结
本文所设计的宽带放大器具有较强的小信号放大能力和很宽的频带范围。题 目所要求的基本要求已经达到, 而且完成了部分发挥部分。在调试中采用先分级 调试,然后系统联调的方法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同时发现,由于实验环境干扰很多,需要采用很多的防护措施。整个系统要 摆成一条直线, 不能将功放部分摆到输入那边去了, 以免对输入的干扰造成自激。 信号发生器和数字示波器要插在一个插板上,对着两台仪器共地,可以减少外界 的干扰。 芯片烧热后,放大倍数也会变大。我们平时调试的时候都是调了一段时间, 所以我们是以管子烧热了的状态来校准的。因此测试时,刚上电会有些不准,一 小段时间后,数据就会很准了。这次竞赛,我们有很多体会,收获很多。
宽带放大器设计与总结报告
摘要:本系统主要由前置放大电路、可步进调节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压放
大倍数检测电路、 单片机控制显示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六部分组成。前置放大电 路电压放大倍数为 50, 由两级 OPA842 构成。 可步进调节电路包括按键、 单片机、 D/A 转换器、程序控放大器,其电压放大倍数为 1~100。功率放大电路由两片 THS3091 芯片等组成, 电压放大为 2 倍。 电压放大倍数检测电路中单片机将经 A/D 转换器转换的前置放大电压信号与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 ,由显示器输出电 压与输入电压比值。在整个系统的带宽为 20Hz~5MHz,电压放大满足基本要求。 输出负载 50Ω ,电路输出电压峰峰值不小于 10V,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由液晶 显示,人机界面友好,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可步进调节 电压放大倍数检测 MSP-EXP430G2553
A/D 转换
电压信号
键盘
显示器
2
成芯片要求的供电电压不同,因此需要电源转换电路,利用开关电源将+5V 电源

宽带放大器设计

宽带放大器设计

宽带放大器设计摘要本系统利用单5V供电,并在末级引入开关电源,前级由OPA820对输入信号进行同向放大,中级由OPA820实现对信号的反向放大改善相位裕度减小自激可能性;后级由THS3091实现功率输出并达到峰峰值10V,并用真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测量输出信号的有效值。

系统以MSP430F4260为控制核心,对AD637的直流输出采样,AD转换及LCD显示。

关键词opa820;同向放大;反向放大;峰值检测1方案设定1.1系统电源部分按照设计要求只提供单5V电源,并且后级设计开关电源。

系统采用单电源供电,+5V给OPA820供电,TPS61087将+5V升至+17V给后级共电,电路原理简单,且不引入过多的开关电源,经过一定滤波后,能基本达到要求。

1.2前置放大器设计采用“虚地”的接法将输入端的地接到供电电平的一半处,所有的“地”都是供电电平的一半,此方案需要将“虚地”通过电容此方案的耦合电容只需要一级,且电路图简单直观,由于耦合电容引入的噪声也小。

1.3峰值检测电路设计采用增益有效值转换芯片,例如ad637,LT1968等。

该方法简单,外接电路简单,测量值精确,但是该方案的缺陷是有通平带的限制,超过一定的频率后,测量值将会变得不准确,但是可以在一定频带内测出精确值。

2系统设计2.1总体设计思路本系统由前置放大器、中级放大器、后级功率放大器,峰值检测电路及单片机与人际交互接口五个部分组成。

末级运放THS3091使得放大器能驱动50欧的负载,最大输出电压可达11.7Vpp。

2.2理论分析计算1)增益分配。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的增益达到40db,让前级实现同向11倍既20.83db的固定增益放大,末级的THS3091实现同向8.69倍既18.78db的固定增益放大,前中后级间的阻抗匹配损失了8倍既18.06db的放大倍数,因此固定增益有21.55db。

需要中级有18.45db的固定增益。

通过改变中级反馈电阻的数值,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并且能够超过上述指标要求,满足增益大于40db的要求。

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宽带放大器设计报告―-武汉大学电子设计基地设计组第1组:许可崔振威谢超摘要:本系统利用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0作为核心,通过模拟开关选通不同的控制电压的方式来达到增益步进6dB,总增益从0dB到30dB的目的,其控制电压均由2.5v电压基准MAX873经过精密电阻分压得到,有效的保证了控制电压的稳定度,获得良好的波形。

前置放大采用由AD844构成的正向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提高输入电阻,使输入电阻达到兆欧级别。

后级放大采用增益固定为10dB的同向放大器,从而使整个电路的增益能从10dB变化到40dB,该放大器由高精度宽带运放MAX477构成,在保证良好输出波形的同时,可以使输出电压有效值大于3V。

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的输出均采用峰值检测电路检测出正半周最大电压值,用于有效值的计算,采用AD603构成的AGC电路,在输入信号在0.05V~1.00V内变化时,能将输出有效值稳定在2.05~2.6 V。

整个系统的通频带为1K~14.6MHz。

由12位A/D 转换器MAX197对输出信号的峰值进行测量,分辨率达到1mV 。

AT89S52和CycloneFPGA 构成的单片机小系统板可以通过键盘,人为预置增益值来获取相应的放大倍数,同时实时显示实际增益值、输出有效值和当前增益误差。

整个系统采用中文显示,界面友好美观,控制方便。

一、方案论证与选择1.增益控制部分:方案一采用普通宽带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同时由分立元件构成的AGC控制电路,通过包络检波再反馈回放大器的方法来控制放大倍数,这种方法构成电路简单,但是反馈控制比较困难,难以实现步进,精度也很低。

方案二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0作为增益控制。

AD600是一款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温度稳定性高,最大增益误差为0.5dB,满足题目要求的精度,其增益(dB)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方便的采用控制电压的方式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采用D/A变换装置输出电压控制高速压控放大器AD600来实现增益的步进,采用此种方法可以获得很小的步进。

宽带直流放大器报告

宽带直流放大器报告

目录任务书 (3)一方案比较与选择 (4)二、总体方案设计及系统方案图 (4)三、主要单元电路介绍 (5)1.AD603构成的前级放大电路 (5)2.二级放大电路 (6)3、低通KRC滤波器 (6)4.后级功率放大电路 (8)5.直流稳压电源 (9)四、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9)1、带宽增益积 (9)2、通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10)3、抑制直流零点漂移 (11)4、放大器稳定性 (11)五、数据测量 (12)六、总结与心得体会 (12)七、参考文献 (12)宽带直流放大器摘要:针对小信号的幅度小、干扰大、线性放大难和提取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宽带直流放大器,是以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的放大电路。

前级信号调理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组成。

该放大器具有高增益连续可调、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有效控制零点漂移和噪声、可输出大功率等特性,且在0-10MHZ的频带内信号可放大。

关键词:可控增益;带宽;零点漂移;功率放大器Wideband DC amplifierAbstract: Based on the size of small signal and large disturbance, ifficult to make the linear ampl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is difficult, to design a broadband dc amplifier, based on the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AD603 amplification circuit as the core. Levels before after signal regulate circuit, power amplifying circuit and filter circuit. The amplifier has high gain continuous adjustable, no obvious distortion of output waveform, effective control of zero drift and noise, can output high power,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0 to 10 MHZ frequency band signal can be amplified.Key words: Controllable gain; Bandwidth; Zero drift; Power amplifier任务书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宽带直流放大器及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

射频宽带放大器报告终版

射频宽带放大器报告终版

射频宽带放大器摘要本系统采用OPA847,电流型运算放大器THS3091和压控放大器VCA824组成。

系统分为四级:前级通过OPA847实现固定增益放大,并且进行阻抗匹配和噪声抑制;中间第二、三级由压控放大器VCA824实现0.05~5V/V增益变化同时加大带宽,后级由电流型运算放大器THS3091进行功率放大。

放大器中的电源控制电路,通过利用MC1403和LM324芯片和电压跟随电路产生-1到1V 的连续电压,能够稳定供给VCA824的vg端,从而达到0到60dB增益可调。

经测试,系统达到了题目所设定的基本要求和部分扩展要求。

关键词:射频放大器,宽带,OPA847,VCA824,THS3091,MC1403,LM324目录一、方案论证 (3)1.≥60dB增益设计 (3)2.放大增益可调设计 (3)3.后级电压放大模块的选择 (3)二、电路设计 (4)1.前级放大电路: (4)2.中间级放大电路: (4)3.后级放大电路 (5)4.压控电路 (6)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7)1.增益分配计算 (7)2.带宽计算 (7)3.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 (7)4.射频放大器稳定性分析 (8)四、系统测试 (9)1.测试仪器 (9)2.测试方案及测试条件 (9)3.测试结果与分析 (9)五、作品成效总结分析 (10)六、参考资料 (10)七、附录 (11)一、方案论证1.≥60dB增益设计宽带运放实现,采用高带宽,大压摆的宽带运放实现60dB放大。

由于运放具备高开环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所以由运放够成的放大器电路具备较好的线性,但由于运放的高开环增益以及反馈机制的存在,运放电路频率响应一般比较差。

采用OPA847作为第一级放大,具有超低输入电压电流噪声,超高增益积带宽。

在放大十倍的情况下,OPA847具有3.9GHz的增益带宽积。

2.放大增益可调设计方案一:固定增益与电阻网络衰减。

通过前级放大电路进行固定增益放大,后级由电阻网络衰减,如电位器,实现0~60dB范围内增益可调。

宽带放大器

宽带放大器

宽带放大器(A题)设计报告-----全国一等奖摘要:本系统采用TI公司的高速低功耗电压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采用+5V单电源供电,构建了高速宽带放大器。

系统采用基于OPA820高速运放的单电源反相负反馈电路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采用THS3091电流反馈放大器作为末级放大器件,同时使用基于TPS61087的DC-DC转换器作为THS3091的供电电源。

此外本系统采用Mega16 AD采样实现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峰峰值和有效值测量和数字显示。

另外,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条件下给输入部分加了保护电路,使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以减少噪声并抑制高频自激。

关键字:低功耗单电源宽带放大器单片机一、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根据赛题要求,限定采用高速运算放大器OPA820ID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

为了更好的进行放大,对OPA820ID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反相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很好的满足第一级放大。

(1)第二级放大‘方案一:采用OPA228运放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采用OPA228构成反相负反馈放大电路,使用单电源供电,它的增益带宽满足赛题的要求,但是根据实际测试,它在频率上升到1MHz时,其输出波形已失真。

方案二:采用OPA820运放单电源供电反相放大电路。

该运放的增益带宽大,转换速率很快,单极放大效果很好。

并且通过在满足带宽的要求下进行两级放大30倍完全没有问题。

鉴于上面分析,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2)末级放大方案一:采用高输出电压运放作为功率输出部分的第一级,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第二级采用推挽射级跟随器进行电流放大。

由于采用分立元件,通频带内信号可能出现较大失真,线性度不好。

方案二:参照Agilent 33220 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末级功率输出设计,使用多个高速运放TLV3091并联的方式提高输出电流。

与分立元件相比,该方案在全频带内的多项性能均有更好的保证。

因此,最终选择方案二。

(3)峰值检测模块方案一:利用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即可构成一个简单的检测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直流放大器(2009年C题)摘要基于C8051F005单片机为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宽带直流放大器,通过四级直接耦合放大,放大倍数为0-60dB,通频带为0-10MHz。

在通频带内增益起伏≤1 dB;通过外置键盘实现增益可控预置,步距为5dB;并由800*480的彩色LCD同步显示增益预置值和增益步进值,屏幕界面直观清晰;利用单个元器件的漂移特性,巧妙采用放大级正向、反向输入端,有效的抑制了零漂。

各项指标完全满足题设要求。

关键词:直流放大器抑制零漂增益带宽积1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宽带直流放大器在科研中具有重要作用。

宽带直流放大器广泛应用于低频信号放大、波形发生器、视频放大器等电路。

本次设计完成的宽带直流放大器要满足如下要求:(1)输入电压有效值V i ≤10 mV ,输入电阻≥50Ω,在负载电阻为(50±2)Ω时,输出电压有效值V o ≥10V 。

系统的3 dB 通频带在0~5MHz 和0~10MHz 之间变换,能预置并显示通频带、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步进可调且可手动连续调节。

在0~9MHz 的通频带内,电压增益起伏≤1 dB 。

(2)系统最大增益不小于60 dB ,并且在增益为60 dB 时,输出噪声电压的峰峰值要不大于0.3V 。

系统所用电源自制,尽量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电源效率。

系统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宽带直流放大器系统框图输入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器实现了输入电阻≥50Ω的要求,经放大倍数最大为60dB 、通频带为10MHz 的中间级放大器,将信号放大至1000倍,再经过通频带选择网络实现放大器通频带预置,最后经末级放大器达到了输出功率的指标要求。

整个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电压增益和通频带带宽的预置输入与显示。

2方案设计2.1设计思路为达到设计要求,放大器必须采用多级直接耦合连接方式,因此本次设计的关键在于抑制零点漂移和通频带的扩展,这恰是本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设计始终围绕这两点展开。

2.2方案比较与选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拟定如下方案:方案一:以FPGA 为主控制器,通过A/D 转换对输入信号(in V )、中间级放大输出信号(V 2)以及末级放大输出信号(V out )进行采样,经过控制器计算出增益值(VinVout Av'=),将预置增益值Av 与Av'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主控制器以此差值为依据,控制中间级放大器和末级放大器的增益,最终实现预置输入的目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二:以C8051F005单片机为控制器,输入信号通过前置放大、中间级放大,再经过通频带选择网络完成对通频带带宽的选择,由末级放大器输出。

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频带带宽、电压增益等参数,并由显示器同步显示增益预置值和增益步进值,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方案二原理框图方案一通过对各级放大器输出进行采样、分析后,调整各级放大器的参数,得到满足预置的参数要求。

由于本次设计要求的增益带宽积较高,仅用一级放大不可能同时满足增益和带宽的要求,但若采用多级放大,各级间产生的零点漂移现象很难通过程序抑制。

相比之下,方案二对硬件简化,由单片机直接根据预置输入,控制中间级放大和通频带选择网络获得所需的增益带宽积,中间级放大器产生的零点漂移,可以通过硬件电路之间的相互补偿被抑制,可以较好的解决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且考虑到性价比,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二。

2.3硬件模块设计2.3.1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使用电压跟随器实现(如图4)。

考虑到本系统的通频带为0~10MHz ,为避免引入噪声,其输入阻抗必须限定在50Ω~100Ω之间,若电压跟随器的阻抗为R j ,图4电路的输入阻抗为k k k k R R R R R R R R ≈+*==jj j n i //。

实际电路取R k =100Ω,则n i R >50Ω。

此前置放大电路还具有缓冲、隔离的功能,其电压增益接近于1,运算放大器选用OPA642,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为400MHz 。

2.3.2中间级放大电路本级放大器由固定增益模块和增益控制模块组成,增益达42dB ,带宽为12.5 MHz ,实现增益从0dB 到42dB 可控,并能实现增益为5dB 步进。

电路的原理图如附录1所示。

1、增益带宽积OPA620集成运放的开环增益带宽积为200MHz ,为满足系统最大通频带为10MHz 的要求,由OPA620构成的单级闭环放大器的最大增益不能大于B MH MH MH dB A d 20z10z 200z10)(===增益带宽积。

由OPA620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得(如图5),当单级闭环放大器的增益为20dB 时,线性相位为零的最大频率约为3MHz <10MHz ,由此得出当单级闭环增益16dB 时,通频带为12.5MHz ,满足通频带带宽的设计要求。

若同时获得60dB 电压增益,至少需要四级放大。

图5 OPA620的幅频和相频特性第一级放大器,取R 1=100Ω,R 2 =100Ω,由公式16) R R 20lg(1 20lgAv 231=+= dB得R 3=530Ω,A v1 =6.3倍;同理可得第二级放大器: R 6 =630Ω, A v2 =6.3倍。

2、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是指当放大器输入为零时输出不为零,且随时间漂移。

引起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半导体元件参数随温度变化引起差分式放大电路不对称而导致的。

在设计的60dB 直接耦合放大器中,第一级的漂移经逐级耦合放大,其输出信号将淹没在漂移信号中,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

由实验测得,单级OPA620产生的零点漂移是负漂移(见附录2)。

中放设计中我们抑制漂移的方法是,输入信号从第一级运放的正向端输入,输出至第二级运放的反向输入端,且由上述计算可得二级放大倍数均为6.3倍,所用元件参数尽可能一致,这种方法可使相邻两级的漂移相互抵消,最终可达到抑制漂移的目的。

3、增益控制模块在二级 6.3倍(16dB )单闭环放大器级联后,再级联一级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见附录3所示,以实现对电压增益预置和步进的控制。

AD603采用通频带为90MHz ,增益为-11~+31dB 的典型接法,见附录4所示。

AD603增益与控制电压的关系为AG (dB )=40U g +10,输入控制电压U g 由AD603的1脚输入,控制电压范围为-0.5~+0.5。

单片机可以通过D/A (将数字量转换为对应的模拟电压量U g )来控制AD603的放大倍数,中放的最大增益=31dB+16dB ×2。

设计时U g 取值范围为-0.5~0,从而实现增益从0dB 到42dB 可控,并能实现增益为5dB 步进。

2.3.3末级放大当系统负载电阻为(50±2)Ω时,最大输出电压V o ≥10V ,,则由公式o2R UP =可得,系统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W 08.225010P 2max =-=。

经前置放大和中放电路放大后,不具备驱动负载的能力,需经末级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才能达到系统对输出功率的要求。

参考音频放大器中驱动级电路,考虑到负载电阻为(50±2)Ω,输出有效值大于10V ,末级采用二级三极管直接耦合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如附录5所示。

末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在第一级,第二级采用了一对孪生功放管D669A 和B649A (特征频率f T =140MHz ,Ic=1.5A )进行功率放大。

整个电路设计有频率补偿,可对0到10MHz 的信号进行线性放大,放大倍数18//]//121r [)1(7108be1≈⨯+++=R R R R A V )(ββ,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 13调整反馈深度获得20dB 增益,使整个放大器的总增益为62dB ,在10MHz 以下的通频带内增益非常稳定,可有效抑制通频带内增益起伏的变化。

2.3.4通频带选择网络通过对继电器L 1和L 2触点的控制实现了系统通频带0~5MHz 和0~10MHz 两个范围预置,原理图如图6所示。

系统默认选择10MHz 通频带。

通过键盘选择通频带,当单片机的P0.5和P0.6口分别向三极管T 1和T 2的基极送高电平时,继电器的触点动作,使输入信号V 2经5MHz 的低通滤波器输出,即实现了预置0~5MHz 的通频带。

图6 通频带选择网络2.3.5电源模块设计的电源需提供单片机、显示器、前置放大器、中间级放大器和末级放大器所需的不同电压。

设计的电源原理图如附录6所示,三端稳压芯片7805、7905、LM317和LM337起稳压作用,2200uf 电解电容、100uf 和0.33uf 瓷片电容起滤除纹波作用,输出分别为V 5±、V 18±提供给各单元电路。

2.4 系统软件设计软件部分由增益预置模块、增益步进模块、显示模块和通频带选择模块等构成,主控制器根据增益预置值或增益步进值控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同时显示模块显示增益预置值或增益步进值,通过向通频带选择网络发控制命令可实现对系统通频带的选择。

软件流程图如下图7所示。

图7 系统软件流程图3设计实现1、抑制直流零点漂移。

实际设计电路时,输出漂移较为明显,由实验测得,单级OPA620产生的零点漂移是负漂移(见附录2)。

中放设计中我们抑制漂移的方法是,输入信号从第一级运放的正向端输入,输出至第二级运放的反向输入端,且由放大倍数相同和选用元件参数尽可能一致,这种方法可使相邻两级的漂移相互抵消,最终可达到抑制漂移的目的。

2、通频带内增益起伏控制及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设计电路电压增益在通频带内波动较明显,通过对各级放大电路进行频率补偿,在电源端增加去耦0.1uF 和100uF 电容,电容电阻的引线部分要尽可能的短,并且采用屏蔽盒对系统进行多点屏蔽。

实验证明,可有效抑制通频带内增益起伏的变化,同时增加了放大器的稳定性。

4 系统测试4.1测试条件和测试仪器设备系统容易受到温度和强磁场的干扰,测试时必须在室温且无强磁场干扰的条件下进行,并要确保供电电源的稳定性,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如下表1所示。

表1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4.2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① 输入电阻的测试电路如附图7所示。

当R=0时,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U 01;当R 取固定电阻时,测出输出电压U 02,则有R UU U R o 2o 12o i -=调整测试电压Us 使输出电压U O1=10V,改变R 的阻值,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表2 输入电阻测试表Ω,50Ω的要求。

② 最大输出电压正弦波有效值的测试。

输入端V in 加入频率为500KHz 的正弦波,调节输入电压有效值(限制V in ≤10 mV ),测得输出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有效值V o =10.6V ,满足基本部分V o ≥2V 和发挥部分V o ≥10V 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