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

合集下载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共6页文档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共6页文档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在近代人类的几百年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一直以来到清?乾隆时期,中国文化和科技在世界上都还占有领导地位。

从明朝末年,西方文化中的天主教就开始传入中国,至今已有几百年了。

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类对环境的掠夺破坏以及在巨大物质利益欲望引诱下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

如果听任这些负面“灾难”继续发展,就会威胁到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革命推进了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扬,为强国我们学习西方科技,学习西方文化甚至是全盘接受,毫无疑问,西方文化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引领我们走向世界。

就在这过程中它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问题:狭义的我们如何看待(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进而我们的东方文化应怎样做出她对人类应有的贡献。

新时期我们的文化要有一种新的生命力。

中国政治家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一文中认为,东洋文明是精神的 ,西洋文明是物质的;东洋文明是灵魂的,西洋文明是肉体的。

[1]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科学的;东方的目的在生长,而西方的目的在获得,拼命争取力量,不尊重美与真;东方的基础是社会,国家可以灭亡,社会仍然会存在,而西方的基础是国家,国家就是一切,所有问题都由国家来解决;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同 ,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等等[2]。

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教会了我们如何从大自然中最大限度的获得,其文化则大体为这种“虏掠”提供以“其所以如此然者何”。

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大自然就像是一头被训打的猛兽不断发出威胁的“吼叫”。

要深入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我想应从文化着手。

东方文化则素来讲究“天人合一”,可持续这样一个理念,当然东方文化不是只有这样有限个优秀的理念,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课题:我们如何融合各文化以达到优势互补。

让文化走出来的申论作文

让文化走出来的申论作文

让文化走出来的申论作文以下是关于让文化走出来的申论作文:《扬帆出海传佳话,中国故事显魅力》“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立于2024年中国文化云程发轫的新起点回望,我依旧会赞叹于过去一年华夏文化踵事增华、风禾尽起之盛况。

君可见,以唐诗独领风骚的古典文学初入电影行业,凭一部《长安三万里》走进了青春视野;君可见,“共和国长子”哈尔滨因其纯粹的民俗与别致的冰雪文化,在数九寒天迎来了经济的樱笋年光。

能观阳春白雪,能做下里巴人,文化自信的口号终于在国民文化认同的热潮里大获丰收,揭开了中国文化方兴未艾的序章。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随着我国各方硬实力的增长,九州大地深厚独特的文化也渐渐走向世界瞩目的中心。

若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仅靠国民内部的文化认同还不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让文化走出去”并成为全球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是我们面临的是重要问题。

在之前的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故事胜过一个道理”,讲好中国故事即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但如今面临的严峻事实是: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话语权不高,“有故事但讲不好”;长年累月的偏见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壁垒,是我国文化在外依然认可度不高,“有故事但讲不出”;趁着文化沟通流入的西方价值观念动摇了中国文化立场,文化自信亟待加强,“有故事但没人讲”。

只有先解决这些问题,文化走出国门的步伐才能再上一层台阶。

讲好中国故事,应当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趁着我国硬实力蒸蒸日上的春风,我们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扬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帆,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招牌。

知否?白酒企业五粮液弘扬中国酒的浓香价值,向四海长吟一首豪壮的词;知否?蜜雪冰城茶饮品牌宣传中国抹茶故乡的美名,朝世界演奏古老文明的不辍弦歌……中国正在提升文化产业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并将在未来讲好中国故事!讲出中国故事,应当探索国家传播新路径。

关于文化自信的歌曲

关于文化自信的歌曲

关于文化自信的歌曲
以下是几首表达文化自信的歌曲:
1. 《我和我的祖国》 - 该歌曲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为主题,传递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2. 《中国功夫》 - 这首歌以传统中国功夫为背景,表达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豪和自信,并展现中国人的勇敢和坚韧精神。

3. 《中国人》 - 这首歌以骄傲和自信的口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拼搏精神,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自豪感。

4. 《东方之珠》 - 该歌曲强调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展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5. 《我是中国人》 - 这首歌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独特文化,表达了对自己身份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信。

通过这些歌曲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21世纪与东方文化

21世纪与东方文化

21世纪与东方文化作者:陈云超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7期【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9·11事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冲突。

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就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预言到这种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他还断言,解药只能在东方,在中国,在中国的文化。

针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及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发扬光大东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具有指导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21世纪;价值观;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面临挑战,21世纪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如果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提起了人们对东亚儒教文化圈的重视的话,9·11事件以来一连串的世界局势则表明解决人类的文明冲突,以暴易暴是没有出路的,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是解决的唯一途径。

东方文化能否立足于其深厚的根基,找出其生长点,适时地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进行重构,以对21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9·11事件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宗教冲突。

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就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预言到这种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他还断言,西方文化不可能从这种冲突中自我解脱。

解药只能在东方,在中国,在中国的文化。

汤因比先生不是一个武断的预言家。

他倾毕生精力研究人类文明史,总结了人类史上存在过的33种不同的文明形态,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必然前景,写成了12卷的巨作《历史研究》(1961年)。

为了使人们方便了解,将其巨著缩写成两卷本的《人类与大地母亲》和《历史研究》。

前者概述了人类的历史,后者则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哲学判读,句句箴言,语重心长。

尤其重要的是,汤因比先生祖承西方,然而,他能超越文化的情感,立于哲学使命之高度,追随逻辑的轨迹将人类文明的希望之路指向东方。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

21世纪:东方文化倔强前行
要深入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 ,我想应从文化着手 。东方文化
之间 的相互依赖性 日 益提 高。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西 方形而上学的分析思维模式 已经难以指引这会发展的方向, 而它的对立面东方的寻求整体 的综合 的思维模式必 将取而代 之。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强调 “ 综合 比分 析更 为重要 , 更为根 本 。”早在二千 三百年前 ,希腊 的亚里士 多德 就道 出了 “ 全
大钊在 《 东西 文明之根本异点 》 一文 中认为 , 洋文明是精 东 3 . 的思 维模式难有 突破 。季羡林先生认 为,东西方 分析 神的 , 西洋文 明是物质的; 东洋文 明是灵魂 的, 西洋文 明是 肉体 思维方式 的不 同是21 世纪西方文化让 位于东方文化 的根本原 的。Ⅲ 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 段精辟 的论述: 东方 因。『 3 在西方 ,从伽 利略 以来 的4 0 中 。西方 的 自 0年 然科 学 是精神文 明, 而西方是物质文 明, 东方是人道的, 而西方是科 学 走 的是一条分析 的道路 , 分越细 ,现在 已经分到层子 ( 越 夸 的; 方的 目的在生长, 东 而西方 的 目的在获得, 拼命争取力量 , 不 克 ),而且有人认为分 析还 没有到底 ,还能往下分。东方人 尊重美 与真; 东方的基础是社会, 国家可 以灭亡, 社会仍然会存 则是 综合 的思维方 式 。西方 的哲 学思维 是只 见树 木不见 森
在, 而西方 的基础是 国家, 国家就是一切 , 所有问题都 由国家来 林 ,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 ,而对这些字节只见的联 系则 解决; 东方是集体享受, 个人工作, 而西方是个人享受, 集体工作; 缺乏宏观的概括 ,认为事物都是一 清如水 。而实际情况并非
东方是异中求 同 , 在错综复杂 中建立协调, 而西方只讲行动, 讲 如此。世界 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个个体都不是 速度, 不讲和谐 、协调和韵律等 等 。 1 独立存 在的。东 方的综 合的思维方式从整体 着跟 。从事物之 现时代 经济快 速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教会了我们 间的联 系着 眼,更 合乎客观事物存在 的辩证法 的规律 。在科 如何从大 自 中最大 限度 的获得 ,其 文化则大体为这种 “ 然 虏 技迅速发展信息社会 ,人 们之间的联系 日益 紧密 ,各个 国家 掠 ”提供 以 “ ‘ 其所 以如此然者何 ”。沿着这条 道路走 下去 , 大自 然就像是一头被训打的猛兽不断发 出威胁 的 “ 吼叫”。

中职语文期中期末考试(含答案)

中职语文期中期末考试(含答案)

《语文》试卷(总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遒.劲(qiú)峥嵘..(zhēng róng)B.倔.强(juè)虬.枝(qiú)平仄.(zè)C.铿锵..(qí jì)镂.空(lòu)..(jiān qiāng)骐骥D.沙砾.(lì)惆怅..(zhōu chàng)漫溯.(sù)2.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慰籍巍峨青稞酒B.点辍苍穹橡树C.照像遏制飞翔D.雾霭寥廓长篙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

它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 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 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 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适合防治因而B.适合防止却C.契合防止因而D.契合防治却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际博物馆日”这天, 组织了免费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活动。

B.沉浸在幸福中的人, 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C.练武术和学舞蹈的动作要领有点截然不同。

D.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 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5.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A.今年4月7日, 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 种蔬菜, 是足食的保证, 纺羊毛、纺棉花, 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 就看怎样死法, 是屈辱而死呢, 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6.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0分钟的演讲稿

10分钟的演讲稿

10分钟的演讲稿演讲稿是演讲者为演讲活动撰写的文稿,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演讲的成败。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几篇10分钟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10分钟的演讲稿篇一常常忆起母校-------五寨师范的古槐。

忆往昔,分别在即。

六月的古槐枝叶扶疏。

校园里满是别离的气息。

晨练的臃懒,午夜不绝的萧笛,彻夜的呢喃。

我不以为然。

天下筵席总归离散,逝去的随它逝去,至于陪我三年的古槐,抽时间去看也不是奢望。

古槐婆娑,在微风中含笑。

淡看行色匆匆,讪笑泪千行。

乘车离即,窗外闪过那苍翠的古槐,我的情感在此时爆破,片片碎瓦,尘土飞扬。

和古槐的分离不光是空间上的阻隔,更多的是一种角色的改变。

我总觉悟太迟,望一眼古槐,一时语塞,任泪如泉涌。

一别小十年,时间印证了我的幡然悔悟,我不曾再见到古槐。

只是常常忆及古槐,我知道古槐已经在我心底扎根,深深地,我不能忘却古槐,我无法把她从我的记忆中抹去。

和着轻风,追云逐雾,争取每一个新的高度,我俯瞰田野上碧绿的田禾此起彼伏,随河流神游,耳旁是古槐不绝的叮咛,我知道,我无法脱离古槐,升降自在古槐的收放之间;驾着扁舟,搏击浪尖,拓展每一寸新的视野,我眺望大海上滔天的巨浪汹涌澎湃,任拍打心襟,岸边是古槐魁伟的身躯,我知道我不能没有古槐,远近只在古槐的视野之内。

古槐十年如一地伛偻在母校大门口,满是闪闪的泪花翘首,她拂去我肩头的风尘,粗糙的手掌拭去我额头的汗水,满是爱怜。

古槐一定想知道很多,想询问很多------盘根错节、弯腰扭身、木质部已锈蚀中空、仅存苍老树皮的古槐斜卧于混凝土盆中,绝对称得上是一种生命的风景,更不用说附带周围滴水不渗的混凝土。

细雨沥淅,暴雨倾盆,雨水横流,不曾驻足;大雪纷飞,雪被堆起,小部分投入盆中,大部分倾倒与远处的花池。

寒暑易节。

我常担心古槐一睡之后不再醒来。

我常沉思,古槐何以繁荫。

五月了,母校春寒依然料峭,春天来得特别迟钝。

家乡的杨柳叶子已长全,母校的杨柳才吐芽。

松柏在触及温暖后,猛得长了一大截,那翠绿的新枝桠点缀在老树上,浓浓淡淡。

东方艺术中心七月节目单

东方艺术中心七月节目单

东方艺术中心七月节目单七月,东方艺术中心将为观众们带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

下面是东方艺术中心七月份的节目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7月1日】《经典音乐之夜》这是一场集结了多位国际级音乐家的音乐盛宴。

他们将演奏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

不仅会让您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让您领略到不同音乐家的演奏风格。

【7月5日】《舞蹈之夜:东方之韵》这是一场充满东方神韵的舞蹈演出。

舞者们将展示中国传统舞蹈的优美姿态,以及现代舞蹈的创新元素。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舞蹈,向观众们传递东方文化的魅力。

【7月10日】《话剧:时间的旅行》这是一部关于时空穿越的话剧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位科学家在实验中意外穿越时空,与不同时代的人们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这部话剧不仅富有想象力,还能让观众们思考时间和人类的关系。

【7月15日】《音乐剧:西区故事》这是一部以纽约西区为背景的音乐剧。

故事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在西区的生活和梦想,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持和勇气。

音乐剧中融入了流行音乐和舞蹈元素,给观众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

【7月20日】《相声小品大联欢》这是一场由多位相声演员和小品演员共同演出的喜剧盛宴。

他们将通过幽默的台词和搞笑的表演,给观众们带来欢声笑语。

这是一场让您忘却烦恼,放松心情的演出。

【7月25日】《京剧:红楼梦》这是一场经典京剧演出,改编自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

演员们将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无论是京剧的唱腔还是表演动作,都能让观众们领略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东方艺术中心七月份的节目单。

无论您是喜欢音乐、舞蹈、话剧、音乐剧、相声还是京剧,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

快来东方艺术中心,与我们一起享受艺术的魅力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东方文化辉煌的时代摘要:目前,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21世纪,但依靠西方的价值观念来判断事物是不行的,而充满经济活力的亚地区的东方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灾难,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只有借助东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我们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21世纪;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自从人类以来,世界文明可可分成四大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的选择文化及欧美文化。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文化均属于中国文化圈,从希伯来直到现在的穆斯林文化为伊斯兰的选择文化圈,加上印度文化圈,这三者可总陈为东方文化;而从古希腊知道今天的欧美文化,可称为西方文化,期间并无其他第三种文化。

在人类的几百年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从前几个世纪来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占领导地位,到明朝末年,西方文化自天主教传入起,至今几百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灾难,如癌症、艾滋病、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这些灾难中任何一个解决不了,就会威胁到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虽说任何事物的存在或发展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但是对西方文化而言,长久发展下去,种种弊端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中国政治家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一文中认为,东洋文明是精神的,西洋文明是物质的;东洋文明是灵魂的,西洋文明是肉体的。

①印度著名思想家和诗人泰戈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科学的;东方的目的在生长,而西方的目的在获得,拼命争取力量,不尊重美与真;东方的基础是社会,国家可以灭亡,社会仍然会存在,而西方的基础是国家,国家就是一切,所有问题都由国家来解决;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同,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等等。

②在经济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当代经济社会,如果继续坚持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的、肉体式的发展道路,上述的种种灾难无疑会越演越烈;如果以国家就①转引自薛克翘:《谈中印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J],《亚太研究》1996年第二期。

②参见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弟153页。

是一切为宗旨,旨在获取,不讲求集体协作、社会和谐,快速的经济增长将无所依托,没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物质生活是低俗的,是无发展和生存保障的。

西方文化给人类带来的福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汤因比把世界文化分成23或26种,这种种文化在历史上都有其辉煌的时代,都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在人类的历史中都留下了痕迹。

种种文化在人类历史上都经过了诞生、生长、繁荣、衰微、消失的过程,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西方文化也不可能永远占据主导地位,也会慢慢的衰微甚至消失。

另一方面,从西方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效用来看,也表现出了其未能为力的一面。

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使其在二十一世纪的光环变得越来越微弱。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一窥其斑:1.伦理道德滞后与快速的物质增长。

科技革命及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是许多人获得了极度方便和高度享受的生活,将人类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归功于科技革命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由高科技的生产力所带来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在狂热的追求垄断财富和追求金钱的社会氛围中,造成了伦理道德的倾塌和违法犯罪的行为屡屡出现,这又不能不说是科学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2.过度的自由导致极端个人主义膨胀。

西方资本主义从国,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人们的精神状态或得了极大的解放和自由。

但是,在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社会秩序中,追求财富的强烈动机使人有可能冲出一切制约的欲望,而使得极端个人主义得以膨胀,最后就有可能通过暴力与犯罪侵害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安全。

3.金钱利益主宰制度文化。

在西方,民主化与法制化程度显得先进与合理,但是由于存在着由金钱所标志的社会地位的差距,在各种公开选举中的机会肯定是不均等的,缺乏大量竞选资金的筹集与支持,无论多么有才能的竞选者也很难获胜。

而正处于任期内的各级政府官员中间,也会有人在争取更多金钱刺激之下,运用狡诈与欺骗的手段,逃过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肆意地接受种种贿赂。

像这样的腐败丑闻,在新闻舆论报道中时有纰漏。

4.分析的思维模式已接近山穷水尽。

季羡林先生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是21世纪西方文化让位于东方文化的根本原因。

③在西方,从伽利略以来的400③见季羡林《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J].文明论坛,1994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一条分析的道路,越分越细,现在已经分到层子(夸克),而且有人认为分析还没有到底,还能往下分。

东方人则是综合的思维方式。

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而对这些字节只见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认为事物都是一清如水。

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个体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

东方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从整体着眼,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着眼,更合乎客观事物存在的辩证法的规律。

在科技迅速发展信息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提高。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思维模式已经难以指引这会发展的方向,而它的对立面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必将取而代之。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强调“综合比分析更为重要,更为根本。

”早在二千三百年前,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道出了“全体大于部分的综合”这种充满了东方智慧的话。

所以,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经济快速发展,种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东方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性将会日益增加,因为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慢慢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诸如癌症、艾滋病、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等问题,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实现世界和平、人与自然的谐发展。

这是由东方文化的根本特征决定的:一、东方文化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讲求“天人合一”,把大自然看成是人类的朋友。

“尽管现代的生态科学形成、发展于西方,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并不是西方生态科学的简单应用和移植。

”④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再对自然有所索取。

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东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

在西方文化风靡世界的几百年中,在尖刻的分析思维模式指导下,西方人贯彻了征服自然地方针,结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对人类的得寸进尺永不餍足的需求,大自然的忍耐程度并非无限,而是有限度的。

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一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有用东方的综合滋味模式才能济之,才能更好的解决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种种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平相处。

④参见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二、东方文化讲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中国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今天我们讲稳定、安定团结,在国际上讲“和平共处”,中国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准则有重大的继承价值。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意见,破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这一思想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政治治理上。

在现代社会中,它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强调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一点,以强调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是难以做到的。

东方文化三、东方文化对处理人与自身内部情感的矛盾有重要意义。

即在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推己及人”,多替别人着想,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东方文化所具有的这些品格对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进入21世纪,汉语热不断升温,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

截止2009年10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个国家(地区),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孔子学院遍布世界五大洲。

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开设汉语的有近800所,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有300多所(2002年数据)。

目前,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汉语将成为21世纪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人类思想的形成借助于语言同时又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各种社会以及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

人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同时也在学习文化、获得文化。

语言又是一种行为,在各个不同的社会,乃至一个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语言个性。

因此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汉语学习者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且习得了一种文化,汉语所承载的东方文化,汉语将成为21世纪的语言,不言而喻,东方文化将在21世纪灿烂辉煌。

以史为鉴。

西方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打到1918年,基本上是欧洲人打欧洲人,战后20年代初期,欧洲思想界出现了反思的热潮,他们思考的是为何自认为文化至高无上的欧洲都要自相残杀?看来西方不行了,要看东方。

当时有本风行一时的书叫《欧洲的沦亡》,说欧洲要垮台、要灭亡,仰望东方。

当时中国的《老子》、《庄子》非常流行,《老子》德文译本有五六十种。

西方文明辉煌了二三百年,这是三十年河西,接下来将是三十年河东,亟需东方文化的纠正,否则,世界前途危机重重。

在20世纪后半期,西方有识之士开创了与西方文化整个背道而驰的模糊学、混沌学,这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西方分析思维方式的不足。

世上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正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绝对的好、绝对的美事不从在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分析的方法有限度,要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是办不到的。

必须改弦更张、另求出路,这样人类文化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