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方言之_黑话_浅论
黑话大全——精选推荐

⿊话⼤全⿊话⼤全鸡贼----⼩⽓,吝啬,暗藏私⼼。
砸窑----为了不与⼤家分享偷偷藏起来。
局器----仗义,⼤⽅,豪爽。
果⼉----被泡的⼥孩。
尖果----漂亮的⼥孩。
苍果(或涩果)----难看的⼥孩。
戏果----跟泡妞,嗅蜜⼀个意思,台湾话叫泡马⼦。
孙⼉----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尖⼉)----情妇,现在官称⼆奶。
⼟鳖----形容没见过世⾯不开眼的⼈。
⼩⼒笨⼉----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三⼉----⽼北京对送⽔的称呼,多为⼭东⼈。
点卯----北京⼟话,到那⼉报到或看⼀眼,打个照⾯⼉的意思。
⾔语(⾳元义)----北京的⼝语,即说话、打个招呼的意思。
翻车----北京⼟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北京⼟话,会武术的⼈。
理门⼉----⽼北京⼀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宗教,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者称为“在理⼉”,对外⼈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 瞎了----北京⼟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公安⼈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北京⼟话,跟⼈说⾃⼰的意思,但⼜故意让旁边的⼈听见。
摔咧⼦----北京⼟话,发脾⽓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北京⼟话,这⼀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北京⼟话,半截⼉,事情做到⼀半,尚未完成。
⼤拿----北京⼟话,能作主管事的⼈。
抹不丢地----北京⼟话,难为情,⾯⼦上不光彩。
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限----即寿数。
过去⼈们迷信,认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到死的意思。
⽕筷⼦----⽼北京⼈捅⽕炉⼦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北京⼟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
概⼉不论(论,⾳“吝”)----京城新⼟语,⼀概不管的意思。
土了点黑话

土了点黑话
来自中国的黑话黑话有许多地方的口音和表达,但是有一种特别的黑话比较有名,就是“土了点黑话”。
这种黑话传统上只出现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方,尤其在扬子江流域地区,例如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一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江苏地区的“开封黑话”。
“土了点黑话”一词来源于谐音,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普通的黑话变的土”也就是说,把普通的黑话“加码”,变得支持式、土俗,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种“黑”的特色。
“土了点黑话”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征,让这种黑话显得非常独特。
在这种黑话中,极力加码是它最主要的一种特点,而且表达方式也要加倍地正式和尊重,以至于有时候即使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也会变得很复杂。
此外,“土了点黑话”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它的语言内容和地域的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譬如,在河南的“土了点黑话”中,由于地方习俗影响,表达会更加随意、激烈、健谈,甚至体现出极强的地域风情。
当然,除了这些,“土了点黑话”还有一些其它的特点。
比如,它的词汇量虽然有限,但是在情感面和表现手法上还是比较丰富的,这是它与普通黑话最大的不同之处。
归根结底,“土了点黑话”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而这种独特性也正是“土了点黑话”成功保持了几百年之久的原因所在。
它勾勒出中国北方民间文化的独特历史性特征,展示出淳厚、实在的传统文
化格调,也足以令人称赞。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谚云:“江湖话走遍天下,黑咕语寸步难行。
”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
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
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学者之外,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行家称之为“春点”或“切口”。
江湖上讲究八大门,即金、皮、彩、挂、平、团、调、柳。
“金”指算命看相的;“皮”指行医卖药的;“彩”指耍魔术变戏法的;“挂”指习武练拳的(故称“挂子行”);“平”指说评书相声的;“团”指乞丐、卖唱的;“调”指搭棚子吹、拉、弹、唱的;“柳”指唱传统戏的。
在八大门中,“挂子行”位列第四。
虽然地位较低,然而江湖语却多出自社会贤达及文化名人之手,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的原因,江湖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而且在冷兵器的特殊年代,对于武林人士的思想沟通、技艺交流、走镖护院,甚至对于发展一方经济均发挥过特殊的作用。
老一代武林前辈对江湖春点极其珍视,不肯轻传。
谚云:“能送十吊钱,不教一趟拳;能送一锭金,不吐半句春。
”话是拦路虎,有时候话比拳还重要。
譬如说,你是看家护院的,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那人说:“好美一池水。
”如果你答不上来,近期必然出事;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话(江湖上称院子叫做“池子”,“好美一池水”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可以来抢),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
正确的回答是,贼说:“好美一池水。
”你应回答:“水里没有鱼(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
”贼又说:“水里鱼不少(意为院子里钱财不少,我有足够的能力在这里抢很多东西)。
”你又答:“鱼身上有刺(意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因为我有高超的武功,有我在这里看护,你是拿不上的)。
”这样,贼人一听就“扯活了”(意为跑了)。
□对武林中人的称谓练拳的称为“挂子行”,细分为:支挂子——懂点武术,胆子大、敢护院的人;拉挂子——当保镖的人;戳挂子——设场教徒的人;清挂子——打场卖艺的人;点挂子——卖艺又卖药的人;暗挂子——专指武德败坏、恃强凌弱、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的人。
出来混,一定要听懂社交的黑话!

出来混,一定要听懂社交的黑话!出来混,一定要听懂社交的黑话!进入社会,有些话不能明说,说出来伤感情,就会说得委婉,或者模棱两可。
很多人平常都是话里有话,所以听得懂很重要,没有明白后面的潜台词,和人交流会大打折扣,甚至错失良机都有可能。
1.这事难办呐这事难办,但也不是办不了,就是得意思意思。
其实有时候也不一定非要回报,同事找我帮忙,我就算帮了,也要让他知道这事很困难。
2.我尽量尽量本来就是个不确定的词,我答应你了,但是不一定能做到,所以你也别指望我。
如果一件事我们能做到,也愿意去做,那肯定是爽快地答应。
说我尽量,就是在打预防针,我搞砸了你也别来怪我。
3.最近怎么样啊?只有平时没什么联系的人,见面才会问最近怎么样。
无事不登三宝殿,一个没怎么联系的人找上门,一点是有事找你,总不可能是来唠嗑的。
4.原则上可以原则上可以,其实就是说不可以,要是可以的话,我还要强调干啥。
有些事看起来可以去做,以为很容易,这都是想当然了。
5.原则上不可以和原则上可以一样,一旦一个人说了原则上不可以这句话。
这很大程度表面,这事八成有谱,但很明确的话,这件事要是办成了,十有八九也是上不得台面的。
6.我说句公道话我说句公道话,其实就是站在别人那边,是为别人说话,所以要有理有据。
俗话说帮理不帮亲,我们关系好原本应该挺你,不是不帮你,只是我要说公道话。
7.我回去考虑考虑会说回去考虑的,几乎不用想,肯定是没有下文的。
如果真的最后会答应,现在就可以成交了,还需要等到以后。
其实是人家在委婉地拒绝,直接说我不要,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我会回去考虑,至于答案,不重要。
场面话要做好,事实上有没有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8.我对事不对人说出来只能是心虚了,有点像虚张声势,我就是针对你了。
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对事不对人,我们都会先看一个人不顺眼,再去挑他的各种小毛病。
说什么对事不对人,只是想让自己站在有理的那一面。
9.下次有机会请你吃饭你可以想想,那个一直说这话的人,最后有没有请你吃饭呢?10.我说到做到!一直能做到,还需要强调吗?嘴上功夫谁不会,要真的有行动嘛!你还知道哪些潜台词,说出来我们一起学习呀!。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有许多是“江湖黑话”,你肯定会大吃一惊。
但这的确是事实。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我们不懂或者感觉神秘的“语言”和“文字”,比如符号、图语、咒语、占卜语、人体语、江湖语……但是,当我们了解了它们的起源、构成、作用、表意和内涵以后,我们就会恍然大悟。
原来神秘语言并不神秘,我们不仅能懂,而且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它原本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谚云:“江湖话走遍天下,黑咕语寸步难行。
”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
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
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学者之外,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行家称之为“春点”或“切口”。
江湖上讲究八大门,即金、皮、彩、挂、平、团、调、柳。
“金”指算命看相的;“皮”指行医卖药的;“彩”指耍魔术变戏法的;“挂”指习武练拳的(故称“挂子行”);“平”指说评书相声的;“团”指乞丐、卖唱的;“调”指搭棚子吹、拉、弹、唱的;“柳”指唱传统戏的。
在八大门中,“挂子行”位列第四。
虽然地位较低,然而江湖语却多出自社会贤达及文化名人之手,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的原因,江湖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而且在冷兵器的特殊年代,对于武林人士的思想沟通、技艺交流、走镖护院,甚至对于发展一方经济均发挥过特殊的作用。
老一代武林前辈对江湖春点极其珍视,不肯轻传。
谚云:“能送十吊钱,不教一趟拳;能送一锭金,不吐半句春。
”话是拦路虎,有时候话比拳还重要。
譬如说,你是看家护院的,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那人说:“好美一池水。
”如果你答不上来,近期必然出事;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话(江湖上称院子叫做“池子”,“好美一池水”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可以来抢),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
正确的回答是,贼说:“好美一池水。
”你应回答:“水里没有鱼(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
江湖黑话及切口大全

江湖黑话大全男子——江湖术语叫“孙食”。
媳妇——江沏术语叫“果食”。
父亲——江湖术语叫“老戗”。
母亲——江湖术语叫“磨头”。
祖父——江湖术语叫“戗儿的戗”。
祖母——江湖术语叫“戗的磨头”。
哥哥——江湖术语叫“上排琴”。
弟弟——江湖术语叫“下排琴”。
兄弟——江湖术语叫“排琴”。
老太太——江湖术语叫“苍果”。
大姑娘——江湖术语叫“尖斗”。
小男孩——江湖术语叫“怎科子”。
外国人——江湖术语叫“色唐点”。
乡下人——江湖术语叫“科郎码”。
大官儿——江湖术语叫“海翅子”。
当兵的——江湖术语叫“海冷”。
做官的——江湖术语叫“冷子点”。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吃搁念的”。
外行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内行入——江湖术语叫“相家”。
有钱人——江湖术语叫“火点”。
穷人——江湖术语叫“水码子”。
妓女——江湖术语叫“库果”。
野妓——江湖术语叫“嘴子”。
妓院——江湖术语叫“库果窑儿”。
良家女子——江湖术语叫“子孙窑儿”。
男仆——江湖术语叫“展点”。
女仆——江湖术语叫“展果”。
和尚——江湖术语叫“治把”。
道人——江湖术语叫“化把”。
尼姑——江湖术语叫“念把’。
真和尚——江湖术语叫“尖局治把”。
假和尚——江湖术语叫“里腥治把”。
真道人——江湖术语叫“尖局化把”。
假道人——江湖术语叫“里腥化把”。
真尼姑——江湖术语叫“尖局念把”。
假尼姑——江湖术语叫“里腥念把”。
好人——江湖术语叫“忠祥点”。
乞丐——江湖水语叫“靠扇的”。
门卫——江湖术语叫“坎子”。
荡妇——江湖术语叫“玩嫖客串子的”。
赌徒——江湖术语叫“銮把点”。
寡妇——江湖术语叫“空心果”。
商人——江湖术语叫“贸易点”。
侦探——江湖术语叫“鹰爪”。
小偷——江湖术语叫“老荣”。
汽车夫——江湖术语叫“开色唐轮子的”。
受冤之人——江湖术语叫“空子”。
首创之人——江湖术语叫“开荒人”。
扎手之人——江湖术语叫“不是个正点”。
侦缉人员——江湖术语叫“把点”。
受尊重的人——江湖术语叫“是份腿儿”。
东北土匪的黑话

东北土匪的黑话一、人称尖头——商人:并肩子——兄弟。
斗花子——姑娘。
裹章子、平头子——媳妇。
蛐蛐——亲戚。
扯——朋友。
线头子——带路人。
签字——插签的人。
走头子——为胡子贩卖物品的人。
崽子、马拉、把式——身边警卫。
底柱子——亲近的人。
打着吃的、吃打饭的、吃横把的——胡子。
瞭水——岗哨。
皮子——刚入伙的小土匪。
拉线、踏线的——侦查的。
跳子——兵、警。
风头——捕快。
里码人——同行。
熟脉子——同伙。
空子、空码、老空、外码——外行人。
念昭子——瞎子。
念语子——哑巴。
外哈——外地盘子的人。
长脖——商贩。
跳坑子—要清钱——赌博的。
要混钱的——胡子。
明连子——说书的。
拉网子——占卜的。
靠死扇的——乞丐。
开局的——赌头。
水滚子——地头蛇。
吃长路的——人贩子。
里口来的——本地盘子的同伙。
吃臭——盗墓的。
海占子——娼妓。
二、饮食吃饭——啃富,也有叫“上啃”的。
喝水——富海。
喝酒——搬姜子,板山、也有叫“梦头春”。
大米饭——押腰子。
珍珠散——粳米饭。
小米饭——星星闪。
马牙子散——玉米饭。
扣手子——黄米饭。
雪花子——白面。
黑雪花子——荞麦。
打牙子——咸菜。
海沫子——大酱。
汲菜——酸菜。
池菜——韭菜。
黑菜——木耳。
顶水子——鱼。
蹬探子——白菜。
吃土子——萝卜。
地里拱——土豆。
空心子——葱。
和气菜——蒜。
狼心子——辣椒。
饺子——漂洋子,也有叫“掐边”。
烙饼——翻张子。
面条——排龙、挑龙。
鸡蛋——滚子。
喝茶——软富。
烟——草卷。
大烟也叫“海草”或“黑土子”。
抽烟——啃草卷。
齿轮——月饼。
干枝子——粉条。
办富——做饭打管——打尖吃饭。
槽空——饿了。
啃严了——吃饱了。
燎海——烧水。
漂五腹子——肚子饿了。
浆子——酒。
海——水。
气——馒头。
圆光子——鸡蛋。
山串——喝醉。
口串——冰糖。
三、服饰叶子——衣服。
换叶子——换衣裳。
直毛——皮毛。
皮暖墙子——皮袄。
直毛插档子——皮裤。
暖墻子——棉袄。
棉插档子——棉裤。
通天大叶——长单衣。
插档子——单裤。
社会方言的特点

(1)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
(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词语。
比方说,长刨、边刨是木工的行业用语;处方、休克是医药界的行业用语)(2)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其他的社会方言没有排他性,不拒绝其他言语社团的人们了解、运用,因而其中的有些词语也可以被全民语言所吸收而成为日常的交际用语(如“休克”、“角色”等),而黑话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如果不是熟练地掌握座山雕所属盗匪集团的黑话,就无法打进匪窟,生擒匪首。
(3)社会方言是因为社会成员集聚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而产生的,因而一个人如交叉地生活在几个言语社团之中,他就能同时掌握几种社会方言。
比方说,一个部队医院的女司机就可能同时掌握部队的、医院的、司机的以及妇女的社会方言。
(4)社会方言既然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那么,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是不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呢?不!因为一个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还要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差异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言的风格变体。
比方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上,在正式外交谈判的场合,在和同志们欢聚的节日晚会,在日常的家庭生活里,各有适应该场合的语言表达特点;对长者,对朋友,对陌生人,对子女的说话也不可能一样。
(5)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语言的支流。
它们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都是全民共同的,是其他言语社团的成员都懂得或者能够弄懂的,一般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
特别是各种行业用语不断地输送给整个社会,已成为丰富语言词汇的一种重要途径。
社会方言的存在使语言成为富有弹性和表达力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文三班宋连伟201301214110
社会方言之"黑话"浅论
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没有直接的渊源,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语言差异。
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没有直接的渊源,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语言差异。
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在语言学中,社会方言指的是在某一社会团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
在此意义上,它区别于个人方言,即个人使用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社会方言也区分于地域方言,即特定地区使用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然而地域方言通常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所以一种特定的语言变体常常同时被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例如,标准意大利语相对于托斯卡纳语来说是一种地域方言。
但作为意大利民族的语言,它也是社会方言,因为它被作为通用语在全国的广播,新闻媒体和上流社会中被使用。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就叫做“地域方言”,也简称作“方言”。
显而易见,在使用的群体上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社会方言主要通过不同的职业、信仰和地位阶层等来划分使用范围,所使用的语言也各不相同,如黑道或者土匪之间特有的黑话,在这个范围以外的人一般就不会懂;而地域方言,则是主要以地域来划分所使用的语言和范围,如我们所常说的七大方言区,每一个方言区所使用的方言就是这个地方的地域方言,如客家方言、西南官话等等。
虽然谁会方言与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很大,但他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仍然有很多人难以区分两者,因为通常它们之间是有所交叉的,因为一个人所掌握的语言与他所处的社交圈子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个人他是一个干部,同时他又与黑道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那么他所掌握的语言就可能包括干部语言和黑道语言,都属于社会语言,但是他同时又是重庆人,那么他又掌握重庆方言,属于地域方言。
如果不分开来看的话,就很容易忽略掉地域方言,把他所掌握的三种语言通通当做社会语言,让人产生误会,而实际上他既掌握了社会方言又掌握了地域方言,而且极有可能用地域方言来表达谁会方言。
所以,要弄清一个人所掌握的方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他的各个身份分解开来,分别分析他每种身份所掌握的语言,然后加以综合,才是他真正掌握的语言。
理清了地域方言和谁会方言的区分之后,我们来简析一下社会方言中的"黑话"。
黑话,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
自出于各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寸点、唇点。
当前由于网络的发展,一些网络用语也被称为“网络黑话”。
黑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其一,因禁忌、避讳而产生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语代替。
二是出于回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隐语行话。
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香港黑社会以「四八九」称「大路元帅」,以「四三八」称「二路元帅」亦即「副堂主」等。
三是游戏类隐语。
今天我们所说的黑话,主要说黑道或土匪之间所使用的一种将真实语言蕴藏于表面之内的一种语言,以《林海雪原》中的黑话为例,对黑话进行了解。
《林海雪原》中,如果不是杨子荣熟悉黑话,以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打入土匪内部,那么这股难缠的土匪就很难被击败。
可见,杨子荣所掌握的黑话在剿灭座山雕匪徒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黑话,然而很多人却并不理解这句黑话的意思,其实,"天王盖地虎"是一句警告威胁别人的话,意义在于探听对方来路并警告。
在杨子荣初遇土匪之时的一段话特别有意思,现截取如下: 土匪: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
(找同行)杨子荣:拜见三爷!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么哈么哈?(以前独干吗?)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怎么又黄了?杨子荣:防冷,涂的蜡!座山雕:晒哒晒哒。
(谁指点你来的?)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在简短的几句黑话的对话中双方就已经探知了对方的底细,杨子荣也取得了土匪的信任。
如果对东北的黑话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那么完全看不懂他们的对话,而如果是这样一个人无意闯入了土匪窝,那么后果无疑是严重的——死路一条。
为何黑话在土匪之间如此重要?因为黑话是一种谁会方言,是土匪间特有的一种沟通方式,仅限于土匪间使用和传播,而这种语言使用和传播的范围之所以是在土匪间,这与土匪们的心理有关,毕竟土匪事一个不光彩的职业,整天无恶不作,烧杀抢虐,结下的仇也特别多,更有政府所谓的绞杀,所以土匪们内心是极度恐惧的,他们害怕任何一个不属于他们团体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所以他们需要一种语言来确认对方是敌是友。
另外,土匪经常混迹于江湖,掌握黑话有利于行走江湖。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集团不同地域之间的黑话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如东北的土匪之间的黑话和四川本地的袍哥之间流行的黑话是完全不同的,同一地域不同团体之间流行的黑话也不一样,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对方派奸细打入自己集团内部搞破坏,而各个团体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和沟通,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流行于两个集团之间的共通的黑话,我们可以将它美其名曰"行业共同语"。
这种行业共同语就是江湖中通行的黑话,属社会方言的一种。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黑话"和其他社会方言一样,流行于一个特定的人群之中,但是似乎又和其他社会方言有着明显区别,这主要和"黑话"
的使用者有关,因为他们的人物形象不太好,爲了避免异己的闯入,所以黑话极为隐秘,使用的是平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语言,往往带有隐含义,所以往往"黑话"更加隐秘,也更加让人难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