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文创产业逐渐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促进文创产品和旅游景点的互动交流,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一、文创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文创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人们的创意、智慧和创造力为核心,融入文化元素,经过加工、创新,为人们提供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其特点主要包括:创意性、创新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
文创产业是一种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通过融合文化与创意,将原本分散的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并转化为有实际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定义与特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作为载体,将城市的历史、人文、艺术、风景等文化元素作为旅游资源,通过旅游活动来传递和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提供参观、观光、交流等服务。
城市文化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交互性、时尚性和创新性等。
城市作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平台,通过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到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文创产业与城市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1. 文创产品为城市文化旅游提供新的内容支持文创产业通过将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进行创新,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亮点,丰富了旅游景点的内涵,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兴趣。
以丝绸之路历史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例如丝绸产品设计、丝绸之路文化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与城市文化旅游有关的全新体验,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2. 城市文化旅游提供了文创产业的市场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活动为文创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当地的传统艺术形式。
这为文创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例如,某一地区特色的手工艺品、民间文化表演等,都成为了游客在旅游中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和活动,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创意产业集聚与城市更新的互动研究——以上海田子坊为例

一
、
研究缘起
然 而 ,在 城市 更新 过 程 中 ,相 当一部
分创意产业集聚区出现了租金急剧上涨的 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产业方向和 现象 , 如上海 田子坊。原住民出于对高额 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 创意产业正引起越 租金 的追 求 及对 繁杂 环境 的担忧 将原 住屋
来 越多 的关 注 。由于对 文化 和 创 意氛 围有 出租 , 转住他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 一
较高要求 , 创意产业 常常聚集发展, 形成 些先期入驻的艺术家 , 虽然 曾经为创意产 集 聚 区 ,其 中重 要 的一 类创 意 集 聚 区 ,是 业 集 聚起 过重 要作 用 ,也迫 于 租金压 力 开
程进行 了中外比较 。 针对田子坊 目 前存在的创意产业淡 出、原住居民安置等问题展开讨
论 ,提 出有利 于城 市更新 与创 意产 业协调 长期发展 的思路 ,以实现 两者 间的共 赢。 关键词 :创 意产业 集聚 城 市更新 中产阶级 化 田子坊
【 中图分类号】K 9 0 1 . 8 d o i : l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7 1 7 8 . 2 0 1 3 . 0 1 . 0 1 7
1 5 8 l 《 城市观 察》2 0 1 3 2 i f  ̄1 期
i Ul 由a r ) # T s , a h t 、 No 1 , 2 ( )E S T UDY
的 ,西方 发达 国家 2 O 世 纪6 0 年代 开始 的中 众 多 田子坊 周边 房屋 出租或 出售 都会 打 出 产 阶级 化过 程 与今天 上 海 的情 况 具有 很多 类似 特点 。 “ 临近 田子 坊 ,创 意 与生 活 的完美 结 合 ”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

2012年第10期总第220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产业经济】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赵瑞霞胡黎明(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通过归纳总结创意产业的相关定义,分析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以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出培育城市文化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城市软硬件设施,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创意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意产业;互动关系;城市发展[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55-03作者简介:赵瑞霞(1978-),女,河北保定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师,硕士;胡黎明(1978-),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硕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79029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79006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09YBB15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1YBA125)。
随着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创意经济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而当前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很多城市在产业发展中的创意环节遇到困境与瓶颈,处于瓶颈阶段。
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研发、设计、商业运营模式等创意环节的支持。
但是,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在发展城市经济时需采取怎样的政策来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此本文将进行相关分析。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与特征(一)创意产业的内涵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1998年11月第一次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后,又基于国家政策层面把创意产业界定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R ·Caves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基于微观决策层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 创意产业是我
国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实现 “ 国 制造 ” 向 中
为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因此 ,研究 创
意 产 业 与 城 市 发 展 的 互 动 关 系 就 显 得极 为
必要。
生活质量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 ,具体 包 括创意产业扩大规模的意愿 、创意 产业 用 工数量 、城市就业率 、城市娱乐教育文化 消费 支出19 、创意产业的研发效率、政 : 0 1 : 府对创意资产 的投资力度 、政府对创意教
大城市产生影响 ;2 0 0 6年 ,《 国家 “ 一 十
五 ” 时 期 文 化 发 展规 划纲 要 》也 首 次 将 发
展 “ 创意产业 ”纳入 规划的重要工作 中 ; 2 0 年 以来 , 国各 大城市包括北京 、上 07 全
海 、广 州 、天 津 、 重 庆等 城 市 纷纷 建 立 了
在知识 经济背景 下,一个城市对其产 业结构的调 整和优化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该城 市是否能 走上可持续 发展 的道路 。
提 高 企 业 的 创 新 能 力 ,实现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包含 了一条完整的创意产业链 ,在这条创
意 产 业 链 中 , 包 括 了 生产 活 动 , 设 计 、 既 如
根 据 定 义 阐 述 ,创意 产 业 是 传 统 产 业 的 升
建设 ,实现城市 在经济 、社会 、政治方面 的发展 和进 步。和谐 发展是要推动生产力
和 生产 关 系 的协 调进 步 ,经 济 基 础 和 上层
建筑的互相协调 , 进而推动经济 、 社会 、 政
治 各 方 面 的 共 同 发展 。可 持 续 发 展 是 在 大 力 发展 经济 的 同 时 ,促 进 人 与 自然 的 和 睦
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

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系。
在将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将探讨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
对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并进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启示与展望,并给出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的潜在联系,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艺术市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展策略、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启示与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产业在各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艺术市场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而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既能推动艺术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提升。
当前,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各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差异化发展。
艺术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下寻求更多的商业价值。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发展策略,借鉴成功案例,并为进一步制定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对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是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艺术市场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

mo e b t e n ce t e i d s e d u b e eo me t n ic s e h v lt n o d 1 h s p p rp i td o t d l e w e r a i n u t sa r a d v l p n d d s u s s t e e ou i fmo e .T i a e o ne u v i r n n a o t a h r ai e i d sre n r a e eo me t o e c u l g s se wo l o t r u h f u h s s u i n a h t e c e t n u t s a d u b n d v lp n f t o p i y tm u d g h o g o r p a e :r d me t r t v i h n y
也越来越体现在高度依赖创造力 的创意产业活动 上。一方面, 创意产业 的发展对城市形象 的提升 、
城市产业 的发展 、 城市就业率 的提 高及城市治 理 制度的创新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另一方 面, 作
收稿 日期 :0 8— 9—1 20 0 9 修 回日期 :0 8—1 20 2—1 1
助于 系统科 学理论建立 了创 意产 业与城 市发展 的耦合模型 , 探讨 了其耦合 演化过程 , 出创 意产业 与城 市发展 指
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华北地区典型性工业城市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为例

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华北地区典型性工业城市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为例作者:闫景沛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期闫景沛基于三四线制造业小城市的新旧动能转换,除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聚焦高端制造业的路径外,还需要极大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这种特殊的牵引作用可以称作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牵引力。
基于产业链上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互为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而且还成为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以高端文化用纸等优势项目为带动,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样板,形成文创产业与本土制造业升级融合发展的地域特色。
从近年兖州区制造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文化创意+制造业产品链”,以文化创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落后产能减排压力不断加深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重新洗牌。
除了用科技革新提高制造效率与品质外,另一条重要途径是以文化创意主动适应、激发、引导市场需求,通过“文化创意+传统工业产品”,拓展并完善产业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国内相关部门的统计测算结果都纷纷证实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对产品营销的带动作用,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测算,对产品每多投入1美元的工业设计费用可多带动至少1000美元的产品销售收入。
“工业设计+品牌营销”模式已成为兖州区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本路径。
曜晖太阳能从传统玻璃制品工业转型,通过尖端技术和工业设计结合,利用自身研发的专利技术与现代时尚家居产品设计叠加融合,开发适应于现代居家生活的玻璃器皿品牌,注册品牌“和乐家”在天猫平台销售;香达人食品公司从机械产业转型个人消费品,开发冷轧花生油产品,运用动漫卡通形象进行创意包装,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策划系列烹饪节目,进行创意营销;太阳纸业开发“幸福阳光”生活用纸品牌,购买“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动漫形象专利授权包装产品,成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通过和本地影视传媒公司合作拍摄产品营销物料。
创意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7)07-0002-04创意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容与途径胡 彬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并成为世界财富创造的新源泉,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城市治理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创新。
对创意产业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将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供相关启示。
〔关键词〕 创意产业;城市发展;地域营销;城市品牌〔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胡 彬(1973—),女,汉族,上海市人,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0301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CK003)。
〔收稿日期〕 2007-01-16〔修回日期〕 2007-03-21 一 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发展概况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后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创造价值的巨大能力引起了全球经济对文化生产力的无限关注。
2005年,全世界创意经济的总产值达到2.9万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到2010年将攀升至4.1万亿美元。
由于高度依赖于地域性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创意产业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
正如斯科特(Scott )在研究了美国大都市中心文化产业之后所认为的那样,城市的文化地理是与生产的经济地理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1]。
在高度地方化的空间中,经济与文化的这种协同性创造了创意产业的独特竞争氛围。
例如,英国的电视业和广告业非常发达,美国的创意产业以版权产业为主,日本和韩国的音乐、电子游戏、影视等创意产业则在全球形成风靡之势。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些国家中的创意产业都一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
以英国为例,其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为6%,超出经济增长率3个百分点,由创意产业创造的营业额每年高达210亿英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摘要:打造创意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把“发展创意产业、打造创意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
研究了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剖析了绍兴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创意城市及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了绍兴市打造创意城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创意城市;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绍兴市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16-03创意形成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构筑创意城市,创意城市又萌生新的创意。
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金融危机前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在中国各大城市也引起了高度重视。
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发展较快、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具有带动中国经济振兴的战略意义。
然而,绍兴等中小型城市创意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处于萌芽和成长阶段。
如何成功演绎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互动的发展模式,成为这些城市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含义及特征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着眼于文化、艺术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创新能力的驱动力与活力进行城市规划和更新,在创意产业基础上向社会其他领域延伸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
gert-jan hospers(2003)根据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出四种类型的创意城市,即技术创新型城市、文化智力型城市、文化技术型城市和技术组织型城市。
创意城市具有以下四个本质特征:(1)主要载体是城市的创意产业空间,以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创意集群形式呈现;(2)主要条件是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与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文环境;(3)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与开放性的文化环境,并拥有较好的创新与研发产业基地;(4)创意城市是一个系统。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提出的。
1998年,在《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得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它涉及广播影视、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休闲娱乐、艺品交易、时尚体育、动漫、广告、设计、新闻出版等。
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主要具有以下三点特征:(1)以文化和创意理念为核心,推崇创新和个人创作力;(2)高附加值,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3)强融合性,能由点及面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内在联系1.创意产业是促进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当前,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成为城市建设中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创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较强的黏性、渗透性和辐射力,能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发展创新产业,不仅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而且,对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完善各项城市服务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创新城市的发达地区——上海,就明确强调发展创意产业要为“科教兴市”战略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服务,将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文化好城市建设之中。
2.创意产业是创新城市建设的必要支持和内在需要。
创新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产业。
大力发展创新产业,有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地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形成地区产业发展新的亮点。
此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改善城市内在结构,对旧城改造、新城建设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这对于塑造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城市空间功能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3.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创意产业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要求较低,其推动的绿色经济产业链对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护自然资源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对一点在日本这个创新型国家的成功案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岛国,但其经济发展势头是世界各国都不容忽视的。
正是因为日本将创新作为发展产业的核心和重点,才有效地避免了自己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不足,并得到了长期的稳定发展。
4.发展创意产业是丰富人民生活、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民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
各类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是对传统城市文化的一种承接,也能为城市文化的创新提供契机。
比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让中国人接触了世界,对开拓国人眼界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这也与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不谋而合。
发展创意产业对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大意义。
5.创意产业对城市就业的拉动作用。
创意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间接制造出的工作机会大大超出了其产业本身。
j.豪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披露:2004年,七大工业国中半数以上的工作人员从事创意产业,而且其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2倍,比制造业快4倍。
j.豪金斯并预测,未来二十年城市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将占世界城市总就业人口的25%,将成为一个最为重要的就业部门。
现代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对于扩大城市的就业面、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三、绍兴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绍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二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绍兴建设创意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面对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浓烈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加快的契机,绍兴市更应该转变城市发展观念,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中小型城市发展创意经济。
近几年,绍兴市创意产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1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绍兴市在地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排名中,位列第六。
“以文化创意提升带动绍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构想已经在实施中,通过创意产业赋予古城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促进绍兴城市品牌的提升,加快绍兴创意城市建设的步伐。
尽管绍兴市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其发展还是自发的、散漫的,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1.政府缺乏系统引导。
政府对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充足,对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理解不充分,而仅仅一味地追求依靠创意产业的经济效应带动创意城市的发展。
所以,尽管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政策的系统性不强,尤其在规划引导、项目支持、园区建设、企业孵化等方面的扶持机制比较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绍兴地区从事创意方面工作的企业在地域上和产业相关性上显得较为分散,这和政府未进行系统规划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2.创意性人才缺乏。
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创意企业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创意型人才。
但与北京、上海等创意产业发展比较领先的城市相比,绍兴创意人才总量上相对缺乏,在层次和结构上差距更加明显。
既缺乏创作者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设计人才,也缺乏通晓创意产业且擅长经营的管理者。
另外缺乏针对创意产业从业者的培训及信息交流平台,因此,严重影响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如绍兴的动漫产业发展已久,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品牌却寥寥无几。
3.产业结构层次低。
在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中,我市作为文化产业构成主体的文化服务业(核心层和外围层)的增加值仅占22.39%,而作为补充的文化产品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相关层)则占77.61%,这说明我市文化产业的制造业占主体,文化旅游、影视、广电等核心产业规模较小,创意设计、信息软件、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整个产业结构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文化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少,竞争力弱。
4.协同效应不明显。
虽然绍兴有两个创意产业园区,但创意产业集群化联系缺乏,协同效应不明显。
创意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少,不能很好共享资源,同时,也未能与当地大学、科研机构、中介公司等支撑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咨询、设计、策划等支撑机构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园区内企业缺乏全局观念,未能形成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不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也不利于创意产业集群化的长远发展。
四、创意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应用策略——以绍兴市为例1.纺织行业领衔绍兴市创意产业。
纺织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是绍兴的经济基础与竞争优势。
2011年4月9日下午,绍兴纺织服装设计师协会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签订了创意产业项目合作协议,旨在将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下属涉及时尚产业等相关资源与绍兴纺织服装产业进行对接,互相促进。
雄厚的先天条件、成熟的市场体制、一定的市场地位事半功倍地推动了绍兴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因此,以纺织行业领衔绍兴创意产业发展是明智之举。
发展纺织创意产业,对纺织原料、面料、服装等进行技术、品牌和外观的创意设计,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纺织行业开始,带动周边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比如,旅游业、动漫业、时尚消费业等。
2.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深厚的文化资源是绍兴独有的产业优势,应当紧紧绍兴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围绕推进“全城旅游”,坚持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与旅游创意深度融合,赋予文化更多的旅游承载,赋予旅游更深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例如推出越都古城游、酒城习俗游、名人足迹游、“越剧之谜”游等旅游线路和产品;围绕绍兴特色产物,推出黄酒文化、纺织文化、珍珠文化、民间工业品文化之旅等线路和产品。
3.以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契机,发展广播影视业。
第二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绍兴的鲁迅故里举行,这不仅是绍兴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绍兴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契机。
可以以金鸡百花奖为推动点,举行各类电影会展、电影制作大赛等,既能保持金鸡百花奖的媒体舆论热点,为绍兴经济增长带来直接收益,又能为各类创意性人才一个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切切实实地促进绍兴广播影视业的蓬勃发展。
比如,可以开设绍兴电影的放映专场,一方面可以提高绍兴本地人们的“东道主”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宣传绍兴风貌,展现绍兴文化底蕴,让世界各地的创意性人才为绍兴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引进外国大片,设置专门的电影旅游路线,利用明星效应,进一步扩大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影响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譬如纪念品和衍生品的销售。
4.国内外创意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1)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就绍兴来说,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借鉴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所在,也是发挥绍兴文化产业资源相对较为集中的优势所需,更是破解当前创意产业“松、杂、小”格局的现实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