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疆域 课件(共31张PPT)
1.结合图1.1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特点。 2.结合图1.2比较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运用图1.3找出我国疆域的四至点以及主要的海、海峡、半
岛、岛屿。 4.阅读图1.3,完成P5活动1,并找出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
的国家。
要求: 1.自探过程中,坐姿要直,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 2.独立认真思考,在书上标注相应知识点,全面完成任务。 3.不能抄袭他人答案,列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 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重点: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难点: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设疑自探
10分钟
• 阅读课本P2-P6(注意图1.1、图1.2、图1.3)独立完成:
2.声音洪亮,注重自己的“教态”,每组点评同学点评时间少于2分钟。
3.语言言简意赅,思路清晰,重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4.非点评同பைடு நூலகம்认真听讲,有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
质疑再探
?
领海的划分
1.正常基线法:
海水落到最低 时的海岸线 12海里
领海
领海线
2.直线基线法:
领 海
12海里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4.下的临海及海峡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D )
A.黄海、东海
B.黄海、台湾海峡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
5.下列国家中,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是( B )
A.韩国、日本
B.朝鲜、越南
C.菲律宾、马来西亚
D.俄罗斯、越南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元素组成(宏观)和构成微粒(微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意识和能力。

2.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分类法简介(1)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 和 ,将它们区分为不同 和 的科学方法。

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 ,有利于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

(2)常见的分类方法分类有一定的 ,根据不同的 ,人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2.物质的元素组成 根据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理解应用](1)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碳元素的 。

氧元素也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它们分别是 和 。

(2)碳和氧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是 ;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 2O 和H 2O 2;H 、C 、O 三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举例写出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如: (写化学式)。

3.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 (1)树状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下分类指出上图中序号所示物质的分类依据:① ; ② ; ③ ; ④ ; ⑤ ;(2)交叉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即分类标准)对物质分类,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不同的 ,如碳酸钠的交叉分类:[理解应用]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3)氧化物的分类(1)K 2CO 3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2)Na 2CO 3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 ) (3)树状分类法各级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如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 (4)CuSO 4·5H 2O 属于混合物( ) (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6)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7)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8)单质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 )氧化物分类中的“n 个”不一定(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

第一章 第一节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章 第一节从世界看中国

省级行政区划
特别 行政区
香港特别 行政区
香澳港门辽 天 台河福广山江上浙特海宁津湾北建东苏海江别南省市省市行省政区
省级行政区划
宁内夏蒙甘青回四陕山河古肃海族川西南东自省省自省治治区区
省级行政区划
西江 上 青 四 云 重湖安藏苏海川南庆西北徽南自省市省治区
1、我国省级行政区域之最
位置最东的省区
黑龙江省
位置最西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置最南的省区
海南省
位置最北的省区
黑龙江省
邻国最多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级行政区域最多的省区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8(个)
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最小的省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海南省
纬度最低的省区
海南省
纬度最高的省区
黑龙江省
2、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
北京
北京
安徽省
合肥
辽宁省
沈阳
浙江省
杭州
河南省
郑州
湖南省 广东省
长沙 广州
重庆市
重庆
陕西省
西安
重庆市——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黑龙江——黑
云南省——云、滇
辽宁省——辽
山东省——鲁
广东省——粤
台湾省——台
陕西省——陕、秦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
塔吉克斯坦

蒙古

阿富汗
尼泊尔 不
丹 巴基斯坦
印度 缅甸
越 南
老挝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第一章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第一章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15-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C、H、N三种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共占人体化学成分的31.3% 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 这个事实说明( D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本质是不同的 C.生物界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和非生物从本质上看 是相同的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具有差异性
低,则会发生抽搐。
-7-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不高,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 × ) (2)血浆中的Na+和Cl-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 2.小伟因腹泻引起身体严重缺水,医生除对小伟进行药物治疗外还 考虑补液,下列补液方法最合理的是( B ) A.喝葡萄糖水 B.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C.喝鲜橙汁 D.静脉滴注蒸馏水
-8-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组成细胞的元素 O、C、H、N、P、S几种元素在玉米细胞(干重)和人细胞(干重)以 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元素 玉米细胞(干重) 人细胞(干重) 活细胞
O
C
H
N
P
S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4-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物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共52张PPT)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共52张PPT)

优越性:
主体位于温带, 气候南北差异较 大,为我国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提 供了有利条件。
读图 思考
夏天早晨北 京时间6时, 乌苏里江与 帕米尔高原 景象有什么 不同,为什 么?
帕米尔高原 (+5)
在 战米阳的分我
哨 士尔撒渔属国
位 正高下民于东
上 顶原希在五西
。 着上望乌个跨
满英的苏时越
天勇渔里区经
一、从世界看中国(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经纬度位置
位于 东 半球和 北 半球 在五带中大部分位于 北温 带,小部分 在 热 带,没有 寒 带
二、辽阔的疆域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 千米,居世界第三。
同整个欧洲的面 积差不多
你知道我国的东、南、 西、北四至吗?
1、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 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是一 个海陆兼备的 国家
临海 领海 内海
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半 岛和岛屿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地理位置: 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岸
小结
疆域
陆地面积960万平 方千米,世界第三

四至点

带,少部分位于
带,没
有 带。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位于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
中国又位于哪 个半球呢?
从东西半球看, 中国位于哪个 半球呢?
东 半 球
中国
东半球
北极圈
赤道
北回归线
20°W
160°E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教师版)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教师版)

第2课时原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一、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2)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3)基态、激发态相互间转化的能量变化基态原子吸收能量激发态原子释放能量,主要形式为光3.光谱(1)光谱的成因及分类(2)光谱分析: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判断正误(1)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2)电子跃迁时只吸收能量()(3)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灯光、焰火等可见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4)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的过程中释放能量() (5)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答案(1)√(2)×(3)√(4)×(5)×应用体验1.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答案 A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现象。

在电流作用下,基态氖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这一过程要吸收能量,不会发出红色光;而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红光,故A项正确。

2.下列原子的电子跃迁能释放光能形成发射光谱的是()A.1s22s22p63s2→1s22s22p63p2 B.1s22s22p33s1→1s22s22p4 C.1s22s2→1s22s12p1 D.1s22s2→1s22s13s1答案 B 解析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形成发射光谱。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若函数
为单射, 则存在逆映射
称此映射 为 f 的反函数 .
习惯上,
的反函数记成
性质: 1) y=f (x) 单调递增 (减) 其反函数
且也单调递增 (减) .
2) 函数
与其反函数
的图形关于直线
对称 .
例如 ,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它们都单调递增, 其图形关于直线
互为反函数 , 对称 .
(2) 复合函数 — 复合映射的特例
例2. 如图所示,
对应阴影部分的面积
则在数集
自身之间定义了一种映射 (满射)
例3. 如图所示, 则有
(满射)
说明:
映射又称为算子. 在不同数学分支中有不同的惯用 名称. 例如,
X (≠ )
Y (数集) f 称为X 上的泛函
X (≠ )
X
f 称为X 上的变换
X (数集 或点集 )
R
f 称为定义在 X 上的为函数
当x= 0 当x< 0
例5. 求
解: 当 则
当 则
当 则
反函数
时, 时, 时,
的反函数及其定义域. 定义域为
课后小结
1. 集合及映射的概念 2.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二要素
定义域 对应规律
3. 函数的特性
有界性,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性 4. 初等函数的结构
课后习题
1. 设

a, b, c 为常数, 且
2. 逆映射与复合映射 (1) 逆映射的定义 定义: 若映射
使
为单射, 则存在一新映射 其中
称此映射 为 f 的逆映射 . 习惯上 ,
的逆映射记成
例如, 映射
其逆映射为
(2) 复合映射 引例.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

,若实验过程导致放热(Q)
变小,则中和热(ΔH)偏大;反之若实验过程导致放热(Q)变大,则中和
热(ΔH)偏小。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2)产生误差原因 ①量取溶液的体积不准确。 ②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③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溅在外面。 ④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⑤隔热装置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⑥测过盐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
1.分别取 40 mL 0.50 mol/L 盐酸与 10 mL 0.5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确保盐酸完全反 应
B.仪器 A 的名称是玻璃搅拌器 C.在测定中和热的每次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 3 次温度 D.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其结果也是相同的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⑤测定中和热不能用弱酸或弱碱,因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而 使测量数值偏低。
⑥中和热的数值是 57.3 kJ·mol-1,与测定时强酸、强碱的用量无关。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针对训练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4.问题讨论 提高测定反应热准确度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提示:①量热计要保温隔热。 ②实验过程中要防止损失热量如动作要快。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
关键能力·新知探究
课时作业
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pH值7.35~7.45 缓冲对: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HL(乳酸)+ NaHCO3 NaL (乳酸钠)+ H2CO3 H2CO3 H2O + CO2 CO2经呼吸系统排出,从而缓冲了体内酸性变化。
Na2CO3 + H2CO3 2NaHCO3
图中氧气只能从2进入3是因 为 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3处
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是 1
25
例题4、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 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 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B)
A.a=b
B.a=b+c
C.a=c
D.a>b+c
正常情况下,血浆的含量是动态平衡的,即其他成分转化成血浆 的量,等于血浆转化成其他成分的量。题干中,进入毛细淋巴管 中的液体c,也即淋巴转化成血浆的量。
16
[知识拓展](1)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17
18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
的血浆渗透压。
作用:维持的正常形态和机能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蛋白产生的一小部
分血浆渗透压。
作用:维持正常血量(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 换)
小帖士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维持渗透平衡、酸碱平衡,调节 膜的透性
血浆蛋白:7%~9%
纤维蛋白原
凝血
白蛋白
维持渗透平衡
球蛋白
免疫
血液转运的物质: 营养物质(如葡、脂肪酸、维生素) 代谢废物、呼吸气体(O2和CO2) 激素
9
组织液的生成与重吸收
10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90%
毛细血管壁 ( 0.5~2% ) 10%11 Nhomakorabea12
思考与讨论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
13
14
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5
3.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 内环境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细胞内液的桥梁,通过这种桥梁,细胞方 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及O2并向外界环境中排出CO2及其他废 物,其物质交换图解如下:
21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22
考点1、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例题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D
①血红蛋白 ②唾液淀粉酶 ③二氧化碳和氧气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③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③④⑤
变式练习、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

()
A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会受到威胁
32
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 补充生理盐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提供能量 B 供给营养 C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33
谢谢观赏
34
27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什么是稳态?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温度 酸碱度: 渗透压: 化学成分: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28
稳态是否会有失调?
思考与讨论 1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
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 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 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 系?
29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30
练习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
3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
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23
例2
细胞名 称
组织细 胞
毛细胞 血管 壁细 胞
毛细淋 巴管 壁细
所处 内 环 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24
例题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 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 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 物质有氧__气_、_营__养_物,明质等显增加的物 质有二_氧_化_碳__、_尿_素__等
第一章第一节
1
• • • • • • •
又它也稳它风无 靠让是态却云论 所每机是总变春 有一体生是幻夏 细个存命轻,秋 胞细活系波 冬 共胞的统微 , 建分条的澜 。享件特。
,。征 ,
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
4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组成我们躯体的细胞
养料和氧? 废物?
26
变式:下图示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 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 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 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源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D
正常人组织间液体的量相对恒定.依赖于细胞内外液体交换 和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本质是组织间液体过多, 即以上5种平衡失调。
过多的NaHCO3可由肾脏排出,从而缓冲了体内碱性变 化。
20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讨论:
1.维持渗透压的Na+和CI-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 物质是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2.参与维持pH的HCO3-是怎样形成的?这与体内 哪些系统的活动有关?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怎 样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
生活的环境?
5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6
血液 血细胞(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7
血液各种成分及作用
8
组成及百分比
血浆55%
主要作用
水90%
转运物质的溶剂
无机盐: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