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高考卷理综试卷与答案
2012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生命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起解题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磷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齐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 蛙的神经远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腊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 、1/9B 、1/16C 、4/81D 、1/8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 .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精校word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1]
![(精校word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1]](https://img.taocdn.com/s3/m/4f71fe79a417866fb84a8e6c.png)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Ⅰ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链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C.4/81D.1/8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2012年安徽理综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物理卷110分,时间5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 。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大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s 时波形如图1所示, 已知波速为10m /s,则t=0.1s 时正确的波形是图2中的A .B .C .D .图2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
半径OA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 ,重力加速度为g 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A .重力做功2mgRB .机械能减少mgRC .合外力做功mgRD .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1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将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200/V mB ./mC . 100/V mD ./m)19.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 从A 点沿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0角。
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学生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生物部分解析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 能等级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29.(10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A B线粒体C D酵母菌E F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2012年高考理综安徽卷(含详细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6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6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4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磷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齐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 蛙的神经远内,外+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 和120 mmol/L 。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2012安徽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生命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起解题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1.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磷片叶内表皮为不同处理和染色齐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子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 蛙的神经远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腊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

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2- + 3BaSO 4 + 4H 2O (3分)232ΔH=–2akJ/mol (3分)26. (14分) (1)A 、CH 3CH 2OH I 、CH 3─C ─O ─CHO OC 2H 5OH ─CH 2C ─OCH 2CH 3 羟基 羧基 5(2)取代反应(3) CH 3CHO + 2Ag(NH 3)2OH ──→CH 3COONH 4 + 3NH 3 + 2Ag ↓+ H 2O CH 3CHCHCH 3 + 2NaOH ──→CH 3CHCHCH 3 + 2NaOHCl Cl OH OH(4) O O H ─C ─O ─CHO OC 2H 5OH─CH 2OH H ─C ─O ─CH 2─CHOOC 2H 5OH─OH27. (15分)(1)SO 2+Br 2+2H 2O== 2HBr +H 2SO 4。
(3分) (2)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
(2分) (3)过滤、(1分)蒸馏(1分)d (1分) (4)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
(3分)(5)KSCN 溶液,(1分)溶液变成血红色。
(1分) 含有Br 2,(1分)CCl 4。
(1分)28.(14分) 大于(1分)(1) 2Al +Fe 2O 32Fe +Al 2O 3 (3分)猜想2:此黑色固体是硅单质,是电解得到的铝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2分) (2) ① 2 ② 1 (各1分)(3) 3 (1分) 2Al +2OH -+2H 2O===2AlO -2+3H 2↑(3分)物理答案21.(18分)Ⅰ.(每空2分,共8分)竖直;4、50;10。
Ⅱ. (10分)(1)A 1(2分) R 2(2分);(2)限流式,内接法(3分);(3)L 2(3分)22.(14分)解:(1)设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N f μ= 01=-mg Nf=0.2×1.0×10N=2N 方向水平向右 (3分)(2)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1,木板在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2,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s 1,木板的位移为s 2则有:1ma f = 21m/s 0.2=a (1分)21121t a s =22221t a s =l s s =-12212)(21t a a l -=22m/s 0.4=a 代入数值得: (2分)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 2,则F=f’+ma 2, 代入数值得出F =10N 。
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B.“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大C.“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D.“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答案】B【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222224n Mm vG m m r m r mar r Tπω====,所以v=T=ω=2nGMar=。
而“天宫一号”轨道半径r天比“神州八号”轨道半径r神大,故正确选项:B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s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为10m/s,则t=0.1s时正确的波形是图2中的( )A.B.C.D.图2【答案】C【解析】由图1可得波长λ=4.0m,其周期T=λ/v=0.4s。
而t=0.1s=T/4,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即图1的波形向x轴正方向移动1/4波长,得到图2的C图。
正确选项C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
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2mgRB.机械能减少mgRC.合外力做功mgRD.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答案】D【解析】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由牛顿第二定律:2Bv mg m R=;小球从P 到B的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212G f B W W mv +=。
重力做功G W mgR =,合外力做功21122B W mv mgR ==,摩擦力做的功为12f W mgR =-,即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 ,机械能减少12mg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生命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起解题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磷片叶内表皮为不同处理和染色齐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子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 蛙的神经远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腊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 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喷施赤霉素和2,4-D 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 .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 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 .喷施赤霉素和2,4-D 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 .赤霉素、2,4-D 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 322NaHCO H HCOONa H O ++ 储氢释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 .3NaHCO 、HCOONa 均句有离子键和共介键C . 储氢过程中,3NaHCO 被氧化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2H O 放出2.24L 的2H8.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2CO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23C Cl NO K a ++--、、、 B .23N B K a ++--、、r 、SiO C .2242H ++-、Fe 、SO 、Cl D .2323NO K ++-、Ag 、NH -H O 、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22()2()2()(1)SO g CO g CO g s ++ 催化剂0h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享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2SO 的转化率D .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1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2K ,闭合1K ,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1K ,闭合2K ,发现电流发A 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断开2K ,闭合1K 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H CL Cl H +-+↑+↑ 通电B .断开1K ,闭合2K 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 .断开1K ,闭合2K 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22Cl e Cl --+=D .断开1K ,闭合2K 时,石墨电极作正极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已知25°C 时: ①2()()()(1)HF aq OH aq F aq H O --+=+ 67.7H KJ ∆=-·1mol-②2()()(1)H aq OH aq H O +-+=157.3 H KJ mol-∆=-在20ml.0.1mol 1·L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A .()()()HF aq F aq H aq -++110.4 H KJ mol-∆=+B .当V=20时,溶液中:()()()c OH c HF c H -+=+C .当V=20时,溶液中:()()0.1c F c Na mol -+==·1L -D .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F c OH c H ---+>>>)13.已知室 温下,3()AL OH 的K ,或溶解度远大于3()Fe OH 。
向浓度均为0.1mol ·1L -的33()Fe NO 和33()Al NO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3()Al OH 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 。
合理的是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14.我国发身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15.一列简谐被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j 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度为10m/s 。
则t=0.1s 时正确的波形应是图2中的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
已知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A. 重力做功mgR 2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mgR 211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 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 V ,点A 处的电势为6 V, 点B 处的电势为3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200V/mB.2003 V/mC.100 V/mD. 1003 V/m19. 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 从A 点沿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角。
现将带电粒子的速度变为v /3,仍从A 点沿原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 A. 21t ∆ B.2 t ∆C.31t ∆ D.3 t ∆20. 如图1所示,半径为R 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其轴线上任意一点P (坐标为x )的电场强度可以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求出:E =2πκσ()⎥⎥⎦⎤⎢⎢⎣⎡+-21221x r x,方向沿x 轴。
现考虑单位面积带电量为0σ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从其中间挖去一半径为r 的圆板,如图2所示。
则圆孔轴线上任意一点Q (坐标为x )的电场强度为 A. 2πκ0σ()2122x r x+B. 2πκ0σ()2122xrr+C. 2πκ0σrx D. 2πκ0σxr(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1.(18分)Ⅰ.(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 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 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 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 =2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 B. M =2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 C. M =4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 D. M =4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 (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 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s =4.22 cm 、BC s =4.65 cm 、CD s =5.08 cm 、DE s =5.49 cm 、EF s =5.91 cm 、FG s =6.34 cm 。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Ⅱ.(8分)图为“测绘小灯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