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2008-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题型题量分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趋势及备考指导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从2015年国考开始分类命制,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和市(地)级以下两类。
基于招考岗位与测查能力的不同,两类试卷在总题量与考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
下面根据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详细介绍并分析一下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命题趋势,仅供考生参考。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命题特点2017年国家行测(省级/地市)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涉及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除此之外,省级卷比地市卷多考查了文章阅读题。
2、2018年趋势分析①两类试卷的言语总题量仍为40道,但为了体现省级卷与地市卷的区别,在考查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这三大共有题型的基础上,省级卷仍有可能考查文章阅读题。
②从考点来看,逻辑填空仍以实词和成语为主要考点;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片段阅读以主旨观点题为主要考点,同时涉及细节判断题、标题添加题、推断下文题等其他考点;文章阅读则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能力。
3、备考建议①逻辑填空部分以实词和成语为主要考点,对此,考生在备考时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积累常见词语词义,打牢基础知识体系。
另外,针对逻辑填空题,还需要考生在平时注重观察语言文字的行文逻辑,加强对生活事理的分析能力。
②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题题目上,考生要提高迅速把握材料内涵的能力,抓住材料主旨,找到破题点,确定正确答案。
文章阅读的考点较多,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语句填充等诸多琐碎考点,但解答这些题目的前提是能够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与主旨。
③针对语句表达中语句排序和语句填充题,在了解题目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要重点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④多方关注,增加见识,培养语感。
多关注《瞭望东方周刊》《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报纸、网站,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
二、数量关系1、命题特点2017年此部分只考查了数学运算题,省级卷为15题,地市卷为10题,省级卷比地市卷多5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判断推理)

行测分值分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行测视频名师讲解考点精选
判断推理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
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各题型的分值分布,判断推理每题0.6至0.8分。
判断思维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其涵义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人的判断推理能力的判定,能够反映出他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才将判断推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测试题型列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判断推理基本分为四种题型: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
关于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分值分布,官方没有公布具体计算方法,所以具体的数据只能当做参考。
行测分值分布也不应过多关注,建议从自身实际基础状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备考方案,尽可能的培优补差、提高总分是上策!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国家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析

2008国家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析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落下帷幕。
整体而言,行测试卷的题型题量与去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中的逻辑判断、数字推理、类比推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考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变化一、数字推理出现图形类数字推理,注重考核考生的数形结合的推理能力
图形型的数字推理是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出现的题型。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保持了多年的纯数字推理和在各个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相继出现圆圈型数字推理、九宫格型数字推理和其他图形类数字推理冲击的趋势下,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首次引入了图形型的数字推理。
例: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42题:
这道题的规律是(7+8-2)×2=26,(3+6-4)×2=10,(9+2-3)×2=16。
从解题规律看,26和10居於整个图形的中间,因此可以推测,26和10是其他数字计算的结果。
将数字计算和数字在图形分布的位置综合来考虑,较好的考察了考生数形结合的推理能力。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析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析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题型题量分析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数量关系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合计年份 题量 (道) 时限 (分) 分配 率(秒 / 道) 题量 (道) 时限 (分) 分配 率(秒 / 道) 题量 (道) 时限 (分) 分配率(秒 /道)题量 (道) 时限 (分) 分配 率(秒 / 道) 题量 (道) 时限 (分) 分配率(秒 /道) 题量 (道) 时限(分) 2001 15 10 40 20 10 30 20 20 60 35 25 43 20 15 45 110 120 2002 15 15 60 40 25 37.5 20 30 90 30 30 60 15 20 80 120 120 2003 15 15 60 30 20 40 30 30 60 35 35 60 20 20 60 130 120 2004 15 15 60 20 10 30 35 35 60 35 35 60 20 25 75 125 120 2005 25 25 60 20 10 30 25 25 60 45 405320 20 60 135 1202006 20 20 60 20 10 30 30 30 60 45 40 53.33 20 20 60 135 120 2007 20 20 60 25 10 24 40 30 45 35 40 68.57 20 20 60 140 120 2008 20 20 60 25 10 24 40 30 45 35 40 68.57 20 20 60 140 120 2009 20 20 60 25 10 24 40 35 52.5 35 35 60 20 20 60 140 120 2010 15 15 60 25 10 24 40 35 52.5 35 356025 25 60 140 120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题量分类统计数量关系常识判断/基础知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2001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0题 常识判断 20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 阅读理解 20题 图形推理 10题事件排序 15题演绎推理 10题统计图形分析 10题统计报告分析5题统计表格分析5题2002(A) 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0题 常识判断 40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 阅读理解 30题 图形推理 10题定义判断 10题演绎推理 10题统计图形分析5题统计报告分析5题统计表格分析5题 2003(A) 数字推理 5常识判断 20题(法律和常阅读理解 30题 图形推理 10题 统计图形分析题 数学运算 10题 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 听力理解 20题 定义判断 10题 演绎推理 15题 10题 统计报告分析 5题统计表格分析5题2004(A) 数学运算 15题 常识判断 20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 阅读理解 15题 听力理解 20题 图形推理 10题定义判断 10题演绎推理 15题统计图形分析5题统计报告分析5题统计表格分析10题 2005(一)数字推理 10题数学运算 15题常识判断 20题 (只考法律知识)阅读理解 25题图形推理 10题 定义判断 10题事件排序 10题 演绎推理 15题统计图形分析5题 统计报告分析5题 统计表格分析10题2006一二 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5题 常识判断 20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其中法律知识 9题阅读理解 30题图形推理 10题 定义判断 10题 类比推理 10题 演绎推理 15题 统计图形分析5题统计报告分析5题统计表格分析10题2007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5题常识判断 25题 (只考法律知识)阅读解 40题图形推理 5题 定义判断 10题类比推理 10题 演绎推理 10题统计图形分析5题 统计报告分析10题 统计表格分析5题 2008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5题常识判断 25题 (只考法律知识)阅读理解 40题图形推理 5题 定义判断 10题类比推理 10题 演绎推理 10题统计图形分析5题 统计报告分析10题 统计表格分析5题2009数字推理 5题 数学运算 15题常识判断 25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物理、化学、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法律)其中法律知识 7题 选词填空20题阅读理解20题图形推理 5题 定义判断 10题 类比推理 10题 演绎推理 10题 统计图形分析 10题 统计表格分析 10题 2010数字推理5题 数学运算10题常识判断 25题(法律和常识,常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物理、科技、自然、生活、地理、医学)选词填空20题 阅读理解20题 图形推理 10题定义判断 10题类比推理 5题逻辑判断 10题统计报告5题综合型15题统计表格5题其中法律知识 4题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图(仅作参考)题目类型 题目数量 分值 总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40 0.6 24数量关系 5 1 5数学运算 10 1 10图形推理 10 0.5 5定义判断 10 0.8 8类比推理 5 0.5 2.5逻辑判断 10 0.8 8资料分析 25 1 25常识判断 25 0.5 12.5总计:共计140题,总分100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资料分析)

行测每日一练拿高分不发愁
行测分值分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行测视频名师讲解考点精选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于12月10日笔试,行测的分值安排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是一直未公布,根据行测掌握的信息来看,应该是这样的:先有个基本方案,然后根据大家的做题情况适当调整。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资料分析每道题目1分左右。
资料分析的分值是比较重的,也是相对容易拿的。
很多考生觉得资料分析很难,是因为没有沉下心来突破。
一方面考查的是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需要耐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来快速计算。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扎实学习好基础知识,多练习、多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2018年国考行测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8国考行测试题与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定期考核的结果影响着公务员的任职。
导致按照规定程序降低公务员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定期考核结果是()。
A、合格B、称职C、不合格D、不称职正确答案:D解析《公务员法》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明确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2、关于行政许可听证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既可以由行政机关主动启动,也可以因许可事项的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启动B、行政许可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C、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应当公开D、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正确答案:C解析《行政许可法》第5条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故本题答案选C。
3、2005年李某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10月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
可以对李某人大代表提出罢免要求的是:A、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B、原选区的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C、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正确答案:B解析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4、对于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没有作出复议决定的案件,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以()为被告。
A、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B、复议机关C、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与复议机关D、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复议机关正确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2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故本题答案为A。
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权属于()。
楚香凝2018国考行测数量真题解析

(14)某饲料厂原有旧粮库存Y袋,现购进X袋新粮后,将粮食总库存的1/3精加工为饲料。被精加工为饲料的新粮最多为A1袋,最少为A2袋。如所有旧粮、新粮每袋重量相同,则以下哪个坐标图最能准确描述A1、A2分别与X的关系? 【国家2018】
楚香凝解析:当新粮较少时,精加工的部分[(X+Y)/3]可以都是旧粮,此时A2=0;当新粮大于旧粮的2倍时,A2=[(X+Y)/3]-Y=(X/3)+(2Y/3),所以斜率始终为1/3,选A
(6)工程队接到一项工程,投入80台挖掘机。如连续施工30天,每天工作10小时,正好按期完成。但施工过程中遭遇大暴雨,有10天时间无法施工。工期还剩8天时,工程队增派70台挖掘机并加班施工。问工程队若想按期完成,平均每天需多工作多少个小时? 【国家2018】
A、1.5 B、2 C、2.5 D、3 楚香凝解析:原本80台挖掘机18天每天10小时的任务量,现在用150台挖掘机8天完成,每天的工作时间=(80*18*10)/(150*8)=12小时,多工作12-10=2小时,选B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整体深度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整体深度分析一、考查稳中有变从题目的数量来看,常识判断依然延续以往的情况,参加同日考试的大多数省份仍然选择20道题目。
表1.常识判断各模块题量分布表2017春季联考2017国考2016春季联考2015春季联考政治0 1 2 1哲学1 1 0 1经济0 1 0 1法律2 2 2 1历史2 0 1 3文学3 2 2 1地理2 3 2 2人文2 3 2 3科技8 7 9 7题量上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题目的设置和考查方面,命题方式更为灵活,对考生来说第一眼看到会感觉难度比较大。
如其中的一道图片题,考查某工业园区指示牌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哪个。
如果考生对地理知识毫不了解,或者做题时比较追求速度,很难理解题中的布局和考查的知识点。
二、考点有所侧重从知识点的考核方面来说,继续保持常识判断的独有“风格”——考查范围广、考查知识点多,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地理国情等等。
可以说考点均衡分布,如对中国古代史、文学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的考核。
而在题量上能看出有所侧重,科技常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在2017上半年公务员联考常识判断模块中共考查了8道题目。
三、总体难度适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每年考试的题目虽然不太一样,但是常识判断模块在难易程度上与往年类似,即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考核的难易程度不同。
总体来说,今年常识判断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对于历史、人文、法律等知识方面的考核相对容易一些,而对科技、地理等知识内容的考核相对偏难。
只要考生在做题时不慌张,认真审题,结合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判断,相信考生能选出最适合的选项。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很多考生对于今年联考常识判断模块的特征有了更多整体的认识。
以上就是湖南华图分享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常识判断整体资料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备考绝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
希望考生们都可以耐下心来,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型非常稳定。
每年均考查固定的五大类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
3.试题结构基本稳定。
从五类题型的题量占比方面来看,比重最大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其次是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题量占比最小。
2008—2017国考行测考情详析
从2015年开始区分副省级和地市级两套试卷,可以知道考试越来越针对职位能力的要求而设置考点。
从题量和考点设置来看,国考行测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趋于稳定性
1.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国考行测中占比最高的一个部分,其考查题量十年如一,一直为40道,考查题型一直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种。
2.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国考行测占比较高的一个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从2008—2017年,判断推理部分考查题型均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
总题量均为35题或40题,从2013年开始稳定为40题,且每种题型均稳定为10道。
3.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
从2008—2012年,常识判断题量稳定为25题,资料分析题量从15到25有过起伏,但从2013年开始,这两部分题量均趋于稳定,均为20题。
二、凸显差异性
从2015年出现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分开命制后,近三年的国考行测中,两卷差异度逐年增加,且题目设置力求创新。
1.言语理解与表达
在近十年,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体考查题型和题量较为稳定,但是2017年为了凸显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差异,在言语内部题型、题量的分布上做了体现。
(1)题量的差异。
2017年省级卷逻辑填空部分的题量首次由20题降为15题,而相应阅读理解的题量增加为22题。
(2)题型的差异。
2017年省级卷和地市卷有10道题目互不相同,省级卷中出现了新题型——文章阅读。
2.数量关系
(1)从考查题型来看,在2008—2010年,国考数量关系部分的考查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从2011年开始,数字推理从国考的历史舞台上消失,自此,国考数量关系部分的考查题型仅剩数学运算一种。
(2)从考查题量来看,从2010年开始,国考数量关系的题量就逐渐稳定为15题。
但在2015年省级卷和地市卷分开命制之后,为了凸显二者的差异性,2015—2017年省级卷的题量均比地市卷多5道。
3. 其他部分
(1)常识判断——虽然2015—2017年总题量没有差异,但在考查题目上有差异。
2015、2016年,省级卷和地市卷均有5道题目互不相同;2017年省级卷和地市卷有4道题目互不相同。
(2)逻辑判断——近十年逻辑判断部分的题量均为10道,2017年为了凸显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差异,逻辑判断部分有5道题目互不相同,且地市卷中首次出现了一带五型的题目。
(3)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部分题量已趋于稳定,但是2016年,为了凸显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差异,两套试卷有5道题目互不相同,且省级卷中首次出现了一带二、一带三型题目。
2018年国考行测趋势预测
从以上对2008—2017年国考行测的考情分析来看,国考的整体形势是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凸显省级卷和地市卷的差异性。
预计在2018年国考中,行测科目题型、题量的分布依然遵循这一原则,即在整体上,仍包括五个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题量上也延续2017年考试各板块题量的分布,但在此基础上,会继续凸显两套试卷的差异性。
在差异性方面的体现会比较灵活,因此考生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灵活性,同时也要注意全面性。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