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自然灾害损失分类与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一、海洋类灾害含义: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灾种多:主要包括台风、海啸、风暴潮、赤潮1、海啸1)含义: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灾害是指因海啸对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灾害形成: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分类: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
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2)成因A自然因素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B人为因素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
3)后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同时还能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吞噬,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4)防治措施一是如果感受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二是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三是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海生动物留在浅滩,此时应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高出转移。
沿海地面沉降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随着建设工程不断增多,地面荷载逐渐增大,基坑工 程的降水等因素,均造成了软土层压缩,产生较大的沉 降量 。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主次因素正在逐步转化,在显著发展时 期,急剧发展时期,基本控制时期是抽汲地下水为主要因 素,而目前上海正处于地面沉降缓和时期,城市建设活动 权重越来越大。
建设工程概况
京 沪 高 速 铁 路 全 长 约 1400km , 为 双 线 型 高 速 铁 路 , 预 计 2008年建成。本次评估的上海境内的线路分为省界至七 宝段与高速铁路引入上海站工程两部分,全长53.485km。
省界至七宝段:从江苏昆山进入上海后,沿沪宁铁路北侧 行驶,沪杭铁路后,在沪杭铁路东侧与之并行向南,跨 沪宁高速公路、吴淞江,过北青公路、沪青平公路,直 至七宝高速站,31.32km。
B. 不均匀沉降:建设场地地基土结构类型不同,地基土物理
力学性质差异、建设工程荷载作用特别是对大规模建设工程和线 路工程,场地产生不均匀沉降,对建设工程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应对不均匀沉降进行危险性评估。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 防治措施
5.1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主要根据评估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的特征、工程建设的特点、地质灾害的可能危害程度、主 要影响因素等为划分依据,综合分区评估一般在大型项目, 大范围区域评估时运用,在上海地区,一般按地面沉降危 险性结合其它灾种进行综合分区评估,见图4《上海市环 境地质分区图》。
1957~1961年地面沉降急剧发展时期,年平均沉降达 110mm;
1962~1965年地面沉降进入缓和时期,年平均沉降量 减为59mm;
1966~1981年为地面沉降控制时期年均沉降量几毫米。
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第19卷第3期2010年6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 OF NAT URAL D I S ASTERS Vol .19No .3Jun .2010 收稿日期:2008-08-21; 修订日期:2009-12-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40730526);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资助项目(40571006);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5DZ12007) 作者简介:石勇(198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自然灾害研究1 通讯作者:石纯,教授1E -mail:shi_chun@文章编号:1004-4574(2010)03-0156-06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石 勇,孙 蕾,石 纯,许世远,孙阿丽,王 军(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 要:沿海城市在全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度集中的人口及财富也决定了其面临灾害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即同等灾害强度下,沿海城市遭遇自然灾害时的人口伤亡更多,经济损失更大。
从灾害系统承灾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灾害脆弱性的五个方面,顺应脆弱性评价定量化的趋势,依据一定的原则,不分灾种,面对区域和人群,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AHP 法对该区域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建立了脆弱性模型,并在收集和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沿海六区县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并对各个地区的区域脆弱性、人群脆弱性和整体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为灾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通过评价结论,总结了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并为上海市降低脆弱性、减轻自然灾害影响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自然灾害;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A ssessm en t of vul nerab ility of si x coa st a l d istr i ctsi n Shangha i to na tura l d is a stersSH I Yong,S UN Lei,SH I Chun,XU Shi 2yuan,S UN A 2li,WANG Jun(Key Laborat ory of Geographic I nf or mati on Science of M inistry of Educati on,East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Coastal cities possess an i m portant positi on in the devel opment of the world,but they have t o face high risk in fr ont of natural disasters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s pecial l ocati on and high 2density populati on and fortune .Coastal cities will suffer much more when confr onted hazards of the sa me intensity .Fr om the angle of hazard 2affect 2ed bodies in a disaster syste 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 oci oeconom ic and factiti ous causes of the vulnerability in natural disasters fr om five points of vie w .According t o the trend of quantificati on,we atte mp t t o select rep resenta 2tive indices t o establish vulnerability assess ment index syste m s in natural disasters by s ome p rinci p les .After calcu 2lating the index weights with AHP method,this paper sets up a vulnerability assess ment model of multi p le natural disasters for coastal cities .Finally,after collecting and nor malizing the data,this paper computes the regi onal vul 2nerability and the hu man vulnerability of six coastal districts in Shanghai .The results give a reference t o disaster manage ment .I n the meanti m e,this paper su mmarizes the vulnerability characters of natural disasters about coastal cities and put f or ward s ome suggesti ons in order t o reduce the vulnerability and m i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dis 2asters .Key words:Shanghai;natural disaster;vulnerability;index syste m;assess ment model 由于地处长江三角洲,又扼长江出口,上海是中国重要的门户,也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

频率决定 了灾情大小。灾害脆弱性研究处于起步阶
段 ,进展 缓慢 。 随着 世界 范 围 内 防灾 、减 灾 实 践 的深 入 ,从
不易形成灾情。在广义脆弱性评估体系中,易于诱
0世纪 8 年代起 ,国际灾害学界开始重视脆弱性 0 发事件 的孕灾环境 ( 自然与人文环境 ) 、易于酿成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2 期 20 0 7年 3月
灾
害
学
V0 2 No 1 L2 . Ma . O r r 2 07
J OURNAL 0F CAT T AS ROP HOLOGY
沿海 城 市 自然 灾 害脆 弱 性 评 估 研 究 进展
维普资讯
1 期
孙蕾 ,等 :沿海城市 自然灾害脆 弱性评 估研究进展
13 0
在灾害形成过程 中作用的研 究。18 年成立 的国 91 际风险协会 (P ) S A 开始开展灾害风险分析、风险管 理与政策研究 。进入 9 0年代 ,防灾 、减灾实践逐 步向综合化方 向转移。19 94年 ,联合 国第一届 国 际减灾大会通过的横滨战略制定 了建立更安全世界 的预防、防备和减轻 自然灾害的指导方针 。学者们 纷纷关注脆弱性在灾害中的作用 , 并进行 了大量实 践, 对某些关系脆弱性的重要方面进行 了研究 ,如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地球系统运动的纯 自 然属性 ,赋予了它们以社会性。自然灾害是 自然界 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伴随着人 类的产生而产生 ,伴随着人 口增长、科技与社会进 步以及人类对 自然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 的变化而变
化。
情的区域或时段组合在一起 ,则必然导致较高的灾 害系统脆弱性水平 …。因此 ,灾害脆弱性研 究作 为灾害风险分析的一部分 ,对于降低 自 然灾害风险
沿海港口典型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

2.陆地灾害
沿海港口面临的陆地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是沿海地区 常见的自然灾害,可能引发海啸、土地震动、地面破裂等问题,对港口设施和船 舶造成严重损害。滑坡和泥石流则是由地质条件不稳定、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地面 破坏,可能对港口设施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评估方法
对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评估是 基于专家的经验和分析,对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评估。定量评估则是通 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统计和概率等方法,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和预测。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多个沿海城市作为案例,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和分 析。结果显示,不同城市的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台风、洪涝 和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对沿海城市造成的风险最为严重;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的 影响次之;风暴潮、海冰等海洋灾害的影响较为有限。此外,研究发现城市的地 理位置、城市化进程、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也会对自然灾害风险产生影响。
沿海港口典型自然灾害风险分 析与评估
目录
01 引言
03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02 背景 04 评估方法
05 评估结果
07 结论
目录
06 应对措施 08 参考内容
引言
沿海港口作为全球贸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对全球经济和 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沿海港口面临 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台风、洪涝、地震等。本次演示将对沿海港口典型自 然灾害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旨在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
结合上述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我们对沿海港口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全面评 估。评估结果显示,沿海港口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台风、地震、洪 涝等灾害的风险较高。这些灾害不仅发生频率较高,而且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 可能对港口设施、船舶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害。
自然灾害损失分类及评估研究评述

包括-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 ( - 海洋灾害报 表. "U# ( -地震现场工作国家标准. "Q# ( - 特别重大 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 "V# 等) 但仍然存在灾情统 计内容不一( 灾害种类划分不统一的问题"'# ! 制 约着灾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P >&%# ) 当前 主要对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的统计! 也很难 满足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以及灾害过程综合应对的 要求"&& >&$# ! 无法支撑现有灾害管理决策需求""# )
&U'
灾!害!学
"" 卷
属性而言! 即灾害对人类社会各种既得或预期利 益的丧失! 既可以是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丧失! 也可以是社会利益( 政治利益等的丧失! 既可以 是有形的经济损失! 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痛苦或 尊严的丧失等"&## ) 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与* 灾+ 的 强度有关! 而且极大地依赖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 展水平( 人口 密 度 和 活 动 范 围 等 社 会 环 境 条 件) 因此! 灾害损失是社会状态的函数"&U# ) 宏观层面! 灾害损失就是灾害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危 害和破坏程度的度量"&Q# )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灾!害!学 ()*+,-.)/0-1-21+)34).)56
789:"" ,8:# );<:$%&'
吴吉东! 何鑫! 王菜林! 等=自然灾害损失分类及评估研究评述" (# =灾害学! $%&'! ""$#% & &UV >&Q"=" D*(CH8AB! 4W TCA! D-,50EC9CA! @<E9=-K@]C@_8A ;9EGGCIC;E<C8A EAH 98GGEGG@GGY@A<8IAE<OKE9HCGEG<@KG" (# =(8OKAE98I0E<EG<K8LJ898BN! $%&'! ""$#% & &UV >&Q":H8C& &%:"PQP RS:CGGA:&%%% >'&&T:$%&':%#:%$Q=#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破坏性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在现代社会,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定评估目标1.1 确定评估的范围和对象: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可能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区、城市、建筑物等,需要明确评估的对象是什么。
1.2 确定评估的时间范围:评估的时间范围可能是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3 确定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规划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保险定价等,需要明确目的以便开展评估。
二、收集数据和信息2.1 收集历史灾害数据:通过收集历史自然灾害事件的数据,可以了解灾害的频率、强度、影响范围等信息,为评估提供依据。
2.2 收集地质地形数据:地质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收集相关数据可以帮助评估灾害风险。
2.3 收集人口、财产等资料: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还需要考虑人口密度、建筑物分布等因素,收集相关资料是必要的。
三、分析风险因素3.1 分析自然灾害的概率:通过历史数据和地质地形信息,可以分析自然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而评估风险。
3.2 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根据历史数据和地质地形信息,可以分析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评估风险。
3.3 分析社会经济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自然灾害的风险,如人口密度、建筑物结构等,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四、评估风险等级4.1 制定评估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4.2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评估模型,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4.3 制定应对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应急预案等,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五、定期更新评估5.1 定期监测数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监测和更新相关数据。
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评价_以温州龙湾区为例

4期
赵庆良 等 : 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评价
以温州龙湾区为例
667
离, 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例如 : 1994 年 17 号台风正值天文大潮, 龙湾 高潮位 5 53m, 频率 200 年一遇, 是龙湾区解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瓯江及浙东 一带海塘 均遭 受严重 破坏 , 6 万人 被 潮水 包围 , 倒塌 和 损坏 房屋 3637 间, 农 田受 灾 1630hm , 减产和损失粮食 8500t , 560 个企业停产、半停产 , 死亡 243 人 , 直接经济损失 26 117 亿元 [ 20] 。2005 年 5 号 海棠! 台风是近几年来对温州龙湾区影响最严重的台风暴 雨事件 , 受其影响龙湾区普降大暴雨。据全区 16 个水文遥感点记录资料统计 , 过程降雨 量平均高达 391m m 。其中最大日降雨量达 232 7mm , 大陆内河水位均超过危急水位。龙 湾区 10 个乡镇 ( 街道) 全部受灾, 23 个村庄进水被淹 , 受灾人口 22 09 万人, 倒塌房屋 73 间, 直接经济损失 3 91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