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三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典型例题(含解析)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典型例题(含解析)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典型例题热点一热敏电阻的实际应用【典例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 ~80 ℃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 T,其标称值(25 ℃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6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 ℃。

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

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 ℃。

实验得到的R2-t数据如表。

t/℃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2/Ω900.0 680.0 500.0 390.0 320.0 270.0 240.0回答下列问题:(1)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__________ (填“a”或“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作出R2-t曲线。

(3)由图乙可得到R T在25 ~80 ℃范围内的温度特性。

当t=44.0 ℃时,可得R T=__________Ω。

(4)将R 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__Ω,则手心温度为__________℃。

【解析】(1)为了保护测量电路,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作出R2-t曲线如图所示:(3)由作出的R2-t曲线可知,当t=44.0 ℃时,可得R T=450 Ω。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实验原理(1)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

(2)传感器的工作过程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信号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信号。

例如,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转换后的信号经过电子电路的处理就可达到方便检测、自动控制、遥控等各种目的。

传感器工作的原理可用下图表示:2.实验器材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3.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①实验步骤a.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b.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杯中没有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

c.向烧杯中注入少量的冷水,使热敏电阻浸没在冷水中,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出的热敏电阻的阻值。

d.将热水分几次注入烧杯中,测出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②数据处理a.根据记录数据,把测量到的温度、电阻阻值填入下表中,分析热敏电阻的特性。

次数123456待测量温度/℃电阻/Ωb.在坐标系中,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c.根据实验数据和R-t图线,得出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①实验步骤a.将光电传感器、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的欧姆挡。

b.先测出在室内自然光的照射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数据。

c.打开电源,让小灯泡发光,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之逐渐变亮,观察表盘指针显示电阻阻值的情况,并记录。

d.观察用手掌(或黑纸)遮光时电阻的阻值,并记录。

②数据处理把记录的结果填入下表中,根据记录数据分析光敏电阻的特性。

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专题十三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复习考点考法:专题十三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2020吉林辽源检测,5分](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图中R为20 k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可不计.①实验时先将开关S接1,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表示数为μA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将开关S接2,将传感器连接在计算机上,经处理后画出电容器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试根据i-t图象,求该电容器所放出的电荷量Q=C;该电容器的电容C=μF.(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如图丙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0表示0 ℃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 g),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0”刻度线在刻度盘左侧)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侧(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值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利用E、R0、R g、R'(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r、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 的关系式t=.2.[2019广东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9分]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端(填“A”或“B”).(2)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绘出如图(b)所示的R t-t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 t-t关系式R t=(Ω).(3)铂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感应很灵敏,可以制成电阻温度计.请利用开关、导线、铂热敏电阻、图(a)中某一电表和图(c)所示的恒流源(调节旋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电流,且输出电流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个简易电阻温度计并在图(d)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4)结合图(b)的关系图线,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表达到满偏时,电阻温度计所测温度为℃.如果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3.[2019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10分]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其阻值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小组按图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r=1 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 mA,内阻R g=5 Ω;R1是可变电阻,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现完成下列操作步骤: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步骤b.滑环下吊上已知重力的重物,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步骤e.将毫安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1)试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2)设R-F图象斜率为k,试写出毫安表示数I与待测重物重力G关系的表达式,I=(用E、r、R1、R g、R0、k、θ表示).(3)若R-F图象中R0=100 Ω,k=0.5 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 N.(4)关于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均匀B.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均匀C.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D.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操作,则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1)①0(1分) ②8.8×10-10(8.2×10-10~9.4×10-10均可)(1分) 1.5×10-4(1.4×10-4~1.6×10-4均可)(1分)(2)右(1分) 1k [E I -(R g +R'+r+R 0)](1分) 解析:(1)①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路断路,故电路中电流为0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Q ,数格子,满半格的算1格,不足半格的不计数,共88(82~94均可)格;每一小格表示电荷量为ΔI Δt=20×10-6 A ×0.5×10-6 s =10-11 C,故Q=8.8×10-10 C(8.2×10-10~9.4×10-10 C 均可),则电容C=Q U =8.8×10-106.0 F =1.5×10-4 μF(由于数的格数有误差,结果为1.4×10-4~1.6×10-4 μF 均可).(2)温度t 1<t 2,电阻R 1<R 2,电流I 1>I 2,故t 1的刻度应在t 2的右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IR+IR g +IR',根据金属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图象,得到R=R 0+kt ,联立得到t=1k [E I -(R g +R'+r+R 0)].2.(1)B (1分) (2)50+t (2分) (3)如图所示(2分)(4)50(2分) 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其他方法合理也给分,2分) 解析:(1)由于实验电路采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接入电路中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B 端.(2)根据R t -t 关系图线,可知其在纵轴上的截距为50 Ω,图线的斜率大小为1 Ω/℃,则该热敏电阻的R t -t 关系式为R t =50+t (Ω).(3)由于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线性关系,而电源为恒流源,根据欧姆定律U=IR ,可知应选择电压表并联在铂热敏电阻两端.(4)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压表达到满偏时电阻两端电压为15 V ,由欧姆定律U=IR ,可得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 Ω,结合图(b)可知对应的温度为50 ℃.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对应的铂热敏电阻的阻值需要提高,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已确定,由欧姆定律U=IR 可知,可以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3.(1)G2cosθ(2分) (2)E r+R g +R 1+R 0+k G2cosθ(2分)(3)600(2分) (4)C(2分) (5)不变(2分)解析:(1)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为F ,受力分析可得2F cos θ=G ,解得F=G 2cosθ .(2)由图甲可知,敏感电阻丝电阻R=R 0+kF=R 0+k G 2cosθ,对图乙所示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E r+R g +R 1+R =E r+R g +R 1+R 0+k G 2cosθ .(3)不悬挂重物时,毫安表指针满偏,为10 mA,即0.01 A =E r+R g +R 1+R 0;若毫安表半偏,为5 mA ,0.005 A =E r+R g +R 1+R ,联立解得R=400 Ω,由R=R 0+kF 解得F=600 N,由F=G2cosθ解得G=600 N.(4)由I=Er+R g+R1+R0+kG2cosθ可知,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选项C正确.(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增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已经调节可变电阻使毫安表满偏,相当于减小了可变电阻R1的阻值,则测量结果不变.。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三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三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2020吉林辽源检测,5分](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图中R为20 k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可不计.①实验时先将开关S接1,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表示数为μA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将开关S接2,将传感器连接在计算机上,经处理后画出电容器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试根据i-t图象,求该电容器所放出的电荷量Q= C;该电容器的电容C=μF.(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如图丙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0表示0 ℃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 g),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0”刻度线在刻度盘左侧)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侧(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值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利用E、R0、R g、R'(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r、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t=.2.[2019广东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9分]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端(填“A”或“B”).(2)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绘出如图(b)所示的R t-t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 t-t关系式R t=(Ω).(3)铂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感应很灵敏,可以制成电阻温度计.请利用开关、导线、铂热敏电阻、图(a)中某一电表和图(c)所示的恒流源(调节旋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电流,且输出电流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个简易电阻温度计并在图(d)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4)结合图(b)的关系图线,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表达到满偏时,电阻温度计所测温度为℃.如果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3.[2019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10分]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其阻值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小组按图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r=1 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 mA,内阻R g=5 Ω;R1是可变电阻,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现完成下列操作步骤: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步骤b.滑环下吊上已知重力的重物,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步骤e.将毫安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1)试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2)设R-F图象斜率为k,试写出毫安表示数I与待测重物重力G关系的表达式,I=(用E、r、R1、R g、R0、k、θ表示).(3)若R-F图象中R0=100 Ω,k=0.5 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N.(4)关于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均匀B.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均匀C.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D.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操作,则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1)①0(1分) ②8.8×10-10(8.2×10-10~9.4×10-10均可)(1分) 1.5×10-4(1.4×10-4~1.6×10-4均可)(1分)(2)右(1分) 1k [EI -(R g +R'+r+R 0)](1分) 解析:(1)①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路断路,故电路中电流为0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Q ,数格子,满半格的算1格,不足半格的不计数,共88(82~94均可)格;每一小格表示电荷量为ΔI Δt=20×10-6 A ×0.5×10-6 s =10-11 C,故Q=8.8×10-10 C(8.2×10-10~9.4×10-10 C 均可),则电容C=Q U =8.8×10-106.0 F =1.5×10-4 μF(由于数的格数有误差,结果为1.4×10-4~1.6×10-4 μF 均可).(2)温度t 1<t 2,电阻R 1<R 2,电流I 1>I 2,故t 1的刻度应在t 2的右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IR+IR g +IR',根据金属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图象,得到R=R 0+kt ,联立得到t=1k [E I -(R g +R'+r+R 0)].2.(1)B (1分) (2)50+t (2分) (3)如图所示(2分)(4)50(2分) 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其他方法合理也给分,2分) 解析:(1)由于实验电路采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接入电路中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B 端.(2)根据R t -t 关系图线,可知其在纵轴上的截距为50 Ω,图线的斜率大小为1 Ω/℃,则该热敏电阻的R t -t 关系式为R t =50+t (Ω).(3)由于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线性关系,而电源为恒流源,根据欧姆定律U=IR ,可知应选择电压表并联在铂热敏电阻两端.(4)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压表达到满偏时电阻两端电压为15 V,由欧姆定律U=IR ,可得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 Ω,结合图(b)可知对应的温度为50 ℃.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对应的铂热敏电阻的阻值需要提高,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已确定,由欧姆定律U=IR 可知,可以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3.(1)G2cosθ(2分) (2)E r+R g +R 1+R 0+k G2cosθ(2分)(3)600(2分) (4)C(2分) (5)不变(2分)解析:(1)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为F ,受力分析可得2F cos θ=G ,解得F=G 2cosθ .(2)由图甲可知,敏感电阻丝电阻R=R 0+kF=R 0+k G 2cosθ,对图乙所示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E r+R g +R 1+R =E r+R g +R 1+R 0+k G2cosθ .(3)不悬挂重物时,毫安表指针满偏,为10 mA,即0.01 A =E r+R g +R 1+R 0;若毫安表半偏,为5 mA ,0.005 A =E r+R g +R 1+R ,联立解得R=400 Ω,由R=R 0+kF 解得F=600 N,由F=G 2cosθ解得G=600 N .(4)由I=E r+R g +R 1+R 0+k G2cosθ可知,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选项C 正确.(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增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已经调节可变电阻使毫安表满偏,相当于减小了可变电阻R 1的阻值,则测量结果不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0.3实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0.3实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课件

ppt精选
4
2.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ppt精选
5
三、实验器材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多用电表、铁架台、烧杯、冷水、 热水、小灯泡、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等.
ppt精选
6
四、实验过程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1)实验步骤 ①按图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热敏电阻绝缘处理; ②把多用电表置于“欧姆”挡,并选择适当的量程测出烧 杯中没有热水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并记下 温度计的示数 ;
【答案】 (1)见解析图 (2)见解析图 (3)115.0 mA 5.00 V 43.5 Ω 64.0 ℃
ppt精选
26
本实验主要考查伏安法测电阻整体电路的连线、根据数据 画图线及基本仪器的读数,主要难点在于精确画出RL-t图线, 考查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运用图线处理数据的能力.
ppt精选
27
考向二 光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应用
ppt精选
9
②在右图坐标系中,
粗略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③根据实验数据和R-t图线,得出结论:热敏电阻的阻值 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随温度的降低而 增大
ppt精选
10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1)实验步骤
①将光敏电阻、多用电表、灯泡、滑动变阻器按如右图所 示电路连接好,其中多用电表置于“×100”挡;
ppt精选
21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丁)、(戊)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_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____;热敏电阻所处 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___.
ppt精选
22
【思维启迪】 看清题中所给电路的构成;仔细分析表中 的数据;按仪表的读数规则读数.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Word版含答案

试验:传感器的简洁应用一、选择题1.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传感器的材料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传递信号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传感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氧化物氧化锰就可以制成温度计,所以A错,B正确,传感器不但能感知电压的变化,还能感受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所以C错。

2.在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经常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由于()A.转变湿度B.转变温度C.转变磁场D.转变电容[答案]D[解析]依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手靠近电热器工作,手撤离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

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转变了电容,用湿度和温度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如干手机是由于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

3.在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把握,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A.压敏性B.光敏性C.热敏性D.三种特性都利用[答案]B[解析]街旁的路灯和江海里的航标,都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光敏性,夜晚电阻大,白天电阻小,把握了电路的通断。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光敏电阻,电的内阻不能忽视。

闭合开关S,当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R2的电流减小B.电的路端电压减小C.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增加D.电的效率增大[答案]ACD[解析]当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小时,光敏电阻阻值增大,通过R2的电流减小,电的路端电压增大,电的效率增大,电容器C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C 所带的电荷量增大,选项ACD正确,B错误。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四十五)第3节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含解析)

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集训(四十五)第3节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含解析)

考点集训(四十五) 第3节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下列情况中,应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A.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B.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C.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D.自动恒温冰箱[解析] 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是应用了红外线传感器,A错误;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是利用了光传感器,B错误;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是利用了声音传感器,C错误;自动恒温冰箱是利用了温度传感器,D正确.[答案] D2.如图甲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C0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B.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C.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解析] 若电源为直流电源,物体不动,则直流电流表示数必定为零,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故A正确;物体左、右移动分别对应充电、放电,不管物体向左、右哪个方向移动,直流电流表都有示数,如加速移动,则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点,因此若电源为交流电源,物体不移动时,交流电流表示数也不为零,故C错误;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容器容抗变小,即电容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向左发生移动,故D错误.[答案] A3.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感器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居住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阻值减小)、R2为定值电阻,A、B接监控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A、B之间的电压升高②当有人通过遮蔽光线时,A、B之间的电压降低③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A、B之间的电压升高④当仅减小R2的阻值时,A、B之间的电压升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电阻减小,当有人通过而遮蔽光线时,R1的阻值变大,回路中的电流I减小,A、B之间的电压U=IR2降低,故①项错误,②项正确,则A、B均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1+r),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A、B之间的电压U升高,故③项正确;当仅减小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A、B之间的电压U降低,故④项错误,则C项正确,D错误.[答案] C4.如图所示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是电磁铁、2是衔铁、3是触点、4是水银温度计(水银导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电铃不报警、指示灯亮B.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电铃报警、指示灯熄灭C.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指示灯亮、电铃报警D.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指示灯亮、电铃不响[解析] 温度低于警戒温度时,水银柱下降,控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电磁铁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没有磁性,此时指示灯通过常闭触点与工作电路接通,通路状态指示灯亮,电铃不报警,故B错、D对;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水银柱上升,控制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有磁性,此时电铃与工作电路接通,电路报警,此时通路状态指示灯的电路中没有电流,灯不亮,A、C错误.[答案] D5.(多选)如图是一种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的原理图.两个收集板极是铜丝网状导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通风能力,粒子源极是一条直径很小的镍铬丝,粒子源极与两收集板极相互平行且等距.粒子源极附近的空气在强电场作用下电离,正离子沿电场方向移动流向收集板极,从而形成正离子电流,由两电流表测量,测量时保持风向与收集板极垂直,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ΔI=|I1-I2|,已知有风时正离子的速度为电场引起的速度和风速的矢量和,则( )A.若I1>I2,则风向向右B.若I1>I2,则风向向左C.风速越大,ΔI越大D.风速越大,ΔI越小[解析] 若风向向左,单位时间打到左收集极板上正离子数较多,则I1>I2,选项B正确,A错误;风速越大,则单位时间打到两收集极板的正离子数之差越大,故两电流表的示数之差越大,即ΔI越大,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BC6.(多选)目前有些居民区内楼道灯的控制使用的是一种延时开关.该延时开关的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D是红色发光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使其发出红色亮光),R为限流电阻,K为按钮开关,虚线框内S表示延时开关电路.当按下K接通电路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S闭合.释放K后,延时开关S约在1 min后断开,电灯熄灭.根据上述信息和原理图,我们可推断( )A.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是熄灭的B.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是发光的C.按钮开关K按下再释放后,电灯L发光持续时间约1 minD.限流电阻的阻值R和灯丝电阻R L相比,应满足R≫R L[解析] 按钮开关K按下前,延时开关S为断开的,有电流经过发光二极管,故发光二极管是发光的,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当按下按钮开关K后,延时开关S闭合,二极管和电阻R被短路,二极管不发光,由于延时开关S约1 min后断开,故电灯L能持续发光1 min,选项C正确.由于R为限流电阻,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发光,且为了保证K按下前电灯不发光,故应满足R≫R L,选项D正确.故选BCD.[答案] BCD7.热敏陶瓷是一类电阻率随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新型材料,可用于测温.某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一种电阻阻值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式为:R t=kt+b,其中k>0,b<0,t 为摄氏温度)的热敏电阻,把一灵敏电流计改装为温度计.除热敏电阻和灵敏电流计外,还用到如下器材:①直流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②滑动变阻器;③单刀双掷开关;④标准温度计;⑤导线及其他辅助材料.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如下图所示,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电路图连接好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_(填“a”或“b”)端,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________(填“c”或“d”)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计满偏,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 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 ℃,就将开关S置于d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计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I=________________.(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计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计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计.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计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________(填“左”或“右”)侧,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________(填“是”或“否”).[解析] (2)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需要先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结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可知,开始时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a端,以保证电流表的使用安全;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c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3)当温度为t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 t=kt+b,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Ekt+b+R;(4)由上式可知,温度越高,电流表中的电流值越小,所以低温刻度在表盘的右侧;由于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线性函数,所以表盘的刻度是不均匀的.[答案] (2)a c (3)Ekt+b+R(4)右否8.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如图甲所示,用来称重的电子吊秤,就是利用了这个应变效应.电子吊秤实现称重的关键元件是拉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挂钩上挂上重物,传感器中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宏观上可认为形状不变),拉力敏感电阻丝的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将所称物体重量变换为电信号.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R,其阻值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组按图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r=1 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 mA,内阻R g=50 Ω;R1是可变电阻器,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之间固定不动.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现完成下列操作步骤: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步骤b.滑环下吊上已知重力的重物G,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步骤e.将电流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1)试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________;(2)设R-F图象斜率为k,试写出电流表示数I与待测重物重力G的表达式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r、R1、R g、R0、k、θ表示);(3)若R-F图象中R0=100 Ω,k=0.5 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________N;(4)关于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满刻度处,刻度线均匀B.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零刻度处,刻度线均匀C.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D .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零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 操作;则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 (1)对滑环受力分析,由平衡知识可知2F cos θ=G ,解得F =G 2cos θ; (2)由图乙可知R =kF +R 0;由丙电路可知I =E r +R g +R 1+R =E r +R g +R 1+R 0+k G 2cos θ;(3)将R 0=100 Ω,k =0.5 Ω/N ,θ=60°,I =12I g =5 mA ,E =3 V ,内阻r =1 Ω,R g =50 Ω代入上式可得G =600 N ;(4)当不挂重物时,电流计满偏,则重力零刻度线在电流表满刻度处,因G 与I 不是正比关系,则刻度线不均匀,故选C ;(5)实验前进行了a 操作,则I g =E r +R g +R 1+R 0,则当挂重物G 时I =E r +R g +R 1+R=EE I g +k G 2cos θ,则I 不变,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测量结果不变.[答案] (1)F =G 2cos θ (2)I =E r +R g +R 1+R 0+k G 2cos θ(3)600 (4)C (5)不变。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课件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课件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备选训练
1. (2017·江苏单科,11)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 如图4甲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 流超过1 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20 Ω, 热敏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01
实验基础梳理
02
实验热点突破 热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03
实验热点突破 热点 二 实验拓展创新
04 备选训练
实验基础梳理
1.研究热敏电阻的热敏特性 装置及器材
操作要领
(1)绝缘:热敏电阻要绝缘处理。 (2)适当:“欧姆”挡要选择适当的倍率。 (3)调零:要先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4)等待: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阻值,以使 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 (5)重新调零: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6)记录: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和多用电表测出的 热敏电阻的阻值。
80 86
转到解析
实验热点突破
热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命题角度1 拓展实验——设计温度报警器 【例3】 (2016·全国卷Ⅰ,23)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 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 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 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 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 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 650.0 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2020吉林辽源检测,5分](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图中R为20 k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可不计.
①实验时先将开关S接1,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表示数为μA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
②将开关S接2,将传感器连接在计算机上,经处理后画出电容器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试根据i-t图象,求该电容器所放出的电荷量Q=C;该电容器的电容C=μF.(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如图丙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0表示0 ℃时的电阻,k表示图线的斜率.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E、内阻r),电流表A(内阻R g),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使用“金属电阻温度计”前,先要把电流表(“0”刻度线在刻度盘左侧)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值,若温度t1<t2,则t1的刻度应在t2的侧(填“左”或“右”);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值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利用E、R0、R g、R'(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r、k等物理量表示所测温度t与电流I 的关系式t=.
2.[2019广东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9分]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端(填“A”或“B”).
(2)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绘出如图(b)所示的R t-t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 t-t关系式R t=(Ω).
(3)铂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感应很灵敏,可以制成电阻温度计.请利用开关、导线、铂热敏电阻、图(a)中某一电表和图(c)所示的恒流源(调节旋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电流,且输出电流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个简易电阻温度计并在图(d)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
(4)结合图(b)的关系图线,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表达到满偏时,电阻温度计所测温度为℃.如果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3.[2019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10分]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其阻值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小组按图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r=1 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 mA,内阻R g=5 Ω;R1是可变电阻,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现完成下列操作步骤:
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使毫安表指针满偏;
步骤b.滑环下吊上已知重力的重物,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I;
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
步骤e.将毫安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
(1)试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F=.
(2)设R-F图象斜率为k,试写出毫安表示数I与待测重物重力G关系的表达式,I=(用E、r、R1、R g、R0、k、θ表示).
(3)若R-F图象中R0=100 Ω,k=0.5 Ω/N,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 N.
(4)关于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均匀
B.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均匀
C.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
D.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零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
(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a操作,则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3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1)①0(1分) ②8.8×10-10(8.2×10-10~9.4×10-10均可)(1分) 1.5×10-4(1.4×10-4~1.6×10-4均可)(1分)
(2)右(1分) 1k [E I -(R g +R'+r+R 0)](1分) 解析:(1)①电容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路断路,故电路中电流为0时表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最大.②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Q ,数格子,满半格的算1格,不足半格的不计数,共88(82~94均可)格;每一小格表示电荷量为ΔI Δt=20×10-6 A ×0.5×10-6 s =10-11 C,故Q=8.8×10-10 C(8.2×10-10~9.4×10-10 C 均可),则电容C=Q U =8.8×10-106.0 F =1.5×10-4 μF(由于数的格数有误差,结果为1.4×10-4~1.6×10-4 μF 均可).
(2)温度t 1<t 2,电阻R 1<R 2,电流I 1>I 2,故t 1的刻度应在t 2的右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IR+IR g +IR',根据金属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图象,得到R=R 0+kt ,联立得到t=1k [E I -(R g +R'+r+R 0)].
2.(1)B (1分) (2)50+t (2分) (3)如图所示(2分)
(4)50(2分) 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其他方法合理也给分,2分) 解析:(1)由于实验电路采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接入电路中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B 端.(2)根据R t -t 关系图线,可知其在纵轴上的截距为50 Ω,图线的斜率大小为1 Ω/℃,则该热敏电阻的R t -t 关系式为R t =50+t (Ω).(3)由于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线性关系,而电源为恒流源,根据欧姆定律U=IR ,可知应选择电压表并联在铂热敏电阻两端.(4)选择恒流源的输出电流为0.15 A,当选用的电压表达到满偏时电阻两端电压为15 V ,由欧姆定律U=IR ,可得铂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 Ω,结
合图(b)可知对应的温度为50 ℃.要提高该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值,对应的铂热敏电阻的阻值需要提高,电压表的最大量程已确定,由欧姆定律U=IR 可知,可以将恒流源的输出电流调小.
3.(1)G
2cosθ(2分) (2)E r+R g +R 1+R 0+k G
2cosθ(2分)
(3)600(2分) (4)C(2分) (5)不变(2分)
解析:(1)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为F ,受力分析可得2F cos θ=G ,解得F=G 2cosθ .(2)由图甲可知,敏感
电阻丝电阻R=R 0+kF=R 0+k G 2cosθ,对图乙所示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I=E r+R g +R 1+R =E r+R g +R 1+R 0+k G 2cosθ .(3)不悬挂重物时,毫安表指针满偏,为10 mA,即0.01 A =E r+R g +R 1+R 0;若毫安表半偏,为5 mA ,0.005 A =E r+R g +R 1+R ,联立解得R=400 Ω,由R=R 0+kF 解得F=600 N,由F=G
2cosθ
解得G=600 N.(4)由I=E
r+R g+R1+R0+k
G
2cosθ
可知,重力零刻度线在毫安表满刻度处,刻度线不均匀,选项
C正确.(5)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增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简易“吊秤”称重前,已经调节可变电阻使毫安表满偏,相当于减小了可变电阻R1的阻值,则测量结果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