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资源分类

合集下载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以下是关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分类表:1. 自然景观类:- 山脉、山峰和岭系- 湖泊和水源- 河流和瀑布- 海洋和海岸线- 森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2. 历史遗址和古迹类:- 古代城市遗址- 古代建筑物(宫殿、寺庙、古塔等)- 古代墓地和陵墓- 历史战场和要塞3. 传统艺术和表演类:- 戏剧和音乐表演- 舞蹈和芭蕾- 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 传统节日和庆典4. 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类:- 文化遗产村和历史街区- 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机构- 古老的图书馆和收藏品5. 原住民文化和民族风情类:- 原住民村落和保留区- 传统民族工艺品和服饰- 独特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表演- 民族美术品和手工艺品6. 宗教遗址和宗教仪式类:- 古代宗教圣地和建筑物- 宗教节日和仪式- 宗教艺术和雕塑- 神庙和寺庙7. 美食文化类:- 传统菜肴和烹饪技巧- 食品市场和街边小吃- 烹饪课程和美食导览这些分类是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不同的分类可以相互结合,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同时,这个分类表也可以用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文化和旅游资源是世界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业不仅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下面将逐一介绍上述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中的各类资源。

首先,自然景观类是指各种自然地貌和地理特征。

山脉、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景观因其壮观和匠心独具的美丽景色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和探险家。

而尼亚加拉瀑布则以其壮观的景色赢得了世界知名度。

其次,历史遗址和古迹类是游客们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的绝佳途径。

古代城市遗址、古建筑物和墓地等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文化积淀。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它们代表着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工程成就。

而中国的长城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编码、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的一项工作。

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需求。

首先,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湖泊、河流、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景观,以及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宗教建筑、传统村落等人文景观,以及民间手工艺品、传统节庆等人文物质。

其次,根据国家标准,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地质地貌类、水域资源类、森林资源类、动植物资源类和矿产资源类等几大类别。

地质地貌类包括山脉、丘陵、平原、峡谷、溶洞等地质地貌景观;水域资源类包括湖泊、河流、瀑布、温泉等水域景观;森林资源类包括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景观;动植物资源类包括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动植物景观;矿产资源类包括矿山景区、矿山遗址等矿产景观。

再次,人文资源可以分为历史文化遗迹类、民俗风情类、民间艺术类、宗教建筑类和传统村落类等几大类别。

历史文化遗迹类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历史文化遗迹景观;民俗风情类包括传统民居、民间工艺、传统服饰、民俗节庆等民俗风情景观;民间艺术类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景观;宗教建筑类包括寺庙、教堂、清真寺、道观等宗教建筑景观;传统村落类包括古村落、少数民族村落、特色村落等传统村落景观。

最后,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需求。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

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北京市:地位:首
都,中央直辖市全国的中心,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文化
名城,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
始建于明永
乐十八年
(公元1420
北京市:地位:首
年),是明 清两朝帝王
都,中央直辖市全国的中心,
祭天祈谷之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类型齐全:从西到东分布有高原、高山、盆地、丘陵、平原、海洋,横跨第二、三阶梯
地貌种类齐全、自然景观丰富
1、冀北山地:燕山、灵山、山海关2:太行山3、关中平原4、陕南山地由秦岭和大巴山组成的秦巴山地及汉中盆地, 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分水岭山地多花岗岩高峰及峡谷5、华北平原6、山东丘陵:泰山是山东丘陵的最高峰,其主峰
鸡冠洞是北方罕见的喀斯特石灰岩溶洞,堪称“北国第一洞”
龙潭大峡谷(5A)
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有“中国嶂谷第一峡”“古海洋博物馆”“峡谷绝品”黄河水画 廊“
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寺院,古印度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道场。
关林
我国唯一的冢、庙、林合一的古建筑遗存,是封建等级最高的武圣陵殿,我国三大关帝庙之首
乐寿/玉澜/宜芸/德和园——帝后生活区 谐趣园——仿寄畅园,“园中园”
位于昌平县天寿山南麓,建筑布局:各陵有一公共的神道,神道上有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象生 等
明十三陵(世界文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目前以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 化遗产,5A) 神路
长陵是朱棣与皇后徐氏合葬陵墓,在13陵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是祖陵
心、著名街市 闻名世界的大

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

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

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是构成当地供游客观光游玩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总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

根据其具有的特点,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由大自然形成的自然原貌,包括地貌、植物、动物、矿产等。

这些具有一定特色和生态效益的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参观赏玩以及了解其中的生态价值,从而达到旅游的目的。

自然资源又可分为景观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三大类。

1、景观资源景观资源主要指景观地貌形成的视觉效果,包括山脉、丘陵、峡谷、河流、湖泊、海湾、海礁、海岩等,如黄果树瀑布景区、美丽的雁荡山景区、江南水乡的景色等,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能够吸引游客来参观游玩。

2、植物资源植物资源主要指植物生长形成的景观,如树木、花草、沼泽等,以及其他给人以视觉效果的植被区域,主要体现在林木繁茂、叶色斑驳、花草多姿、灌木细嫩等特点。

如桂林山水、三峡风光、黄山飞来峰景区等,具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可以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

3、动物资源动物资源主要指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动物的分布,包括野生动物、家畜动物等。

它反映了当地地形、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改变了世界环境及其对野生动物种群和家畜动物群落的影响。

有很多旅游景点能够满足游客观赏野生动物的爱好,如大理洱海湿地公园、九寨沟、长白山等。

二、人文资源人文资源主要指人类改变影响的自然资源,如文化遗产、建筑景观、考古发现、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等,这些资源是文明发展的见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它们能够帮助游客理解当地的文化,发展文化旅游。

人文资源可分为历史遗产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和新发展的资源三大类。

1、历史遗产资源历史遗产资源指古代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园林景观、历史故居、古墓葬等,前景包括故宫、丽江古城、西安兵马俑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文化类旅游的特色服务,帮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文化遗产资源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表现为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文学作品等形式。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地质和生态环境等。

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动植物等。

2.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和文学等。

如历史古迹、文化遗址、传统习俗、艺术表演等。

3. 旅游设施资源:包括交通、住宿、娱乐、购物等。

如机场、港口、火车站、酒店、度假村、游乐园、商业中心等。

4. 旅游服务资源:包括旅游导游、旅行社、旅游规划和咨询等。

如导游服务、旅行团、游览路线等。

5. 特色旅游资源:包括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民族文化等。

如美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民族节日等。

在这些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如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冒险探险旅游等。

这些分类体系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推广,也方便游客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旅游产品。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
北北部属燕国;南部先属晋、 山海关景区(5A) 韩、赵、魏三卿分晋后,大部 分属赵国,故又有“燕赵”之 北戴河景区 称。万里长城和它的起点——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著名 的疗养避暑胜地——北戴河, 我国现存最大帝王陵寝群—— —遵化县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 白洋淀景区(5A)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及承德外 八庙。全国唯一兼有高原、高 山、丘陵、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曲阜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被人们称为
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北京市:地位:首
都,中央直辖市全国的中心,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文化
名城,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
始建于明永
乐十八年
(公元1420
北京市:地位:首
年),是明 清两朝帝王
都,中央直辖市全国的中心,
祭天祈谷之
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文化
鸡冠洞是北方罕见的喀斯特石灰岩溶洞,堪称“北国第一洞”
龙潭大峡谷(5A)
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有“中国嶂谷第一峡”“古海洋博物馆”“峡谷绝品”黄河水画 廊“
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寺院,古印度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道场。
关林
我国唯一的冢、庙、林合一的古建筑遗存,是封建等级最高的武圣陵殿,我国三大关帝庙之首
海开放城市。
独乐寺
位于天津市蓟县,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盘山的主要名胜有3盘、5峰、8石、72佛寺和13座玲珑 宝塔,主峰挂月峰为盘山绝顶。其中的“三盘”,即上盘、中盘、下盘。上盘松胜,劲松苍翠,盘曲翳 天。中盘石胜,巨石嵯峨,千姿百态下盘水胜,飞泉响涧,溅玉喷珠。
位于天津北郊的蓟县内西大街路北,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 主要建筑物有庑殿顶的山门和歇山顶的观音阁。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古建筑,牌匾 为明严嵩所写。正门山脊的邸尾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邸尾实物。其中观音阁为我国现存 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阁内观音立像高16m,慈善端庄,衣带飘忽,蔚为壮观。因观音头顶还有10 个小佛头,故称十一面观音。两侧的胁侍菩萨等,亦为辽代彩塑珍品。,是我国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形态多种多样,分类也十分重要。

按照不同的类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旅游资源,也可以更好地发展新的旅游产品与概念。

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景观资源、植被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景观资源是指以山川、湖泊、瀑布等景观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植被资源是指树木、花草、藤蔓等植物群落,如海岛和热带雨林;水资源指海湾、河流、湖泊、山涧等水体,如淡水湖、温泉等;海洋资源指沿海的渔场、珊瑚礁、海底洞穴等。

二、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指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古建筑、古迹、传统习俗、民间体育等。

历史遗迹是指与历史有关的古建筑、洞穴、古迹、考古遗址等,如古城墙、木屋、碉楼等;古建筑是指有中国特色的古建筑,如古庙宇、古寺院、古宅等;古迹是指和古代有关的各种事件、人物、场所等;传统习俗是指当地固有的各种传统风情,如节日、庆典、民俗风情等;民间体育是指当地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各种特色体育项目,如龙舟竞渡、铁人三项、足球及武术等。

三、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发展中城市和新兴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商业资源、休闲资源、政治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

商业资源指城市和新兴农村地区的商业活动和设施,如商业街、各种商铺、街市等;休闲资源指改善居民生活的休闲设施,如公园、体育场馆、博物馆、动物园等;政治资源是指政府机构、政党、团体与社会团体,如各种行政机关、政党机构、各种团体、社会团体等;历史文化资源指各种历史文化事件、人物、地方、书籍、歌曲、电影等。

四、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农田、果园、农庄等。

农田指在农业生产中耕种的土地;果园是以果树种植为主的园林;农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旅游基地,具有园林风光。

以上就是旅游资源的分类,不同的旅游资源就有着不同的特点。

只有把握好旅游资源的分类,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种类还包括宇宙类,如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1)、碉楼简介:就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得结晶。

开平碉楼与村落及其中西文化交融得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乡风民俗等,都保持得相当完整与真实。

她深沉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浓郁得欧美文化气息,高度反映了在特定得历史条件下,特定得地域环境中所形成得独特得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华侨文化得典范之作”、“令人震撼得中西建筑艺术长廊”。

(2)、湖北武当山拟冲击我国第5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3)、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南粤—恒山、中岳—嵩山(4)、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2、保护世界遗产得原因:(1)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就是独一无二得历史文化载体与人类历史发展得见证,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2)世界自然遗产代表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得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得地质地貌与生物资源。

(3)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中得顶级品牌,为旅游业得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得资源。

3、保护世界遗产得措施:(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合作与相互支持,为保护遗产作贡献。

(2)1976年,政府间得国际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确定与保护全世界范围内得自然与文化遗产,将具有突出意义与普遍价值得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关注旅游线路图得设计长江三峡、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双遗产)、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我国旅游资源得分布——地域性(1)旅游资源分布得东西向差异1、西部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2、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3、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4.1 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 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3 分类结构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见表1。

表1 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 地文景观AA 综合自然旅游地AAA 山丘型旅游地 AAB 谷地型旅游地 AAC 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AAD 滩地型旅游地 AAE 奇异自然现象AAF 自然标志地 AAG 垂直自然地带AB 沉积与构造ABA 断层景观 ABB 褶曲景观 ABC 节理景观 ABD地层剖面 ABE 钙华与泉华 ABF 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 ABG 生物化石点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A 凸峰 ACB 独峰 ACC 峰丛 ACD 石(土)林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壁与岩缝 ACG 峡谷段落ACH 沟壑地 ACI 丹霞 ACJ 雅丹 ACK 堆石洞 ACL岩石洞与岩穴 ACM 沙丘地 ACN 岸滩AD 自然变动遗迹ADA 重力堆积体 ADB 泥石流堆积 ADC 地震遗迹ADD 陷落地 ADE 火山与熔岩 ADF 冰川堆积体 ADG冰川侵蚀遗迹AE 岛礁AEA 岛区 AEB 岩礁B 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 BAB 暗河河段 BAC 古河道段落BB 天然湖泊与池沼BBA 观光游憩湖区 BBB 沼泽与湿地 BBC 潭池BC 瀑布BCA 悬瀑 BCB 跌水BD 泉BDA 冷泉 BDB 地热与温泉5 旅游资源调查5.1 基本要求5.1.1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5.1.2 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5.1.3 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

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

5.1.4 旅游资源调查分为"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二个档次,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不同。

5.2 旅游资源详查5.2.1 适用范围和要求5.2.1.1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全面情况的旅游资源5.2.1.2 完成全部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包括调查准备、实地调查。

5.2.1.3 要求对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提交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5.2.2 调查准备5.2.2.1 调查组5.2.2.1.1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与该调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吸收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

5.2.2.1.2 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

5.2.2.1.3 准备实地调查所需的设备如定位仪器、简易测量仪器、影像设备等。

5.2.2.1.4 准备多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5.2.2.2 资料收集范围5.2.2.2.1 与旅游资源单体及其赋存环境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包括地方志书、乡土教材、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等。

5.2.2.2.2 与旅游资源调查区有关的各类图形资料,重点是反映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专题地图。

5.2.2.2.3 与旅游资源调查区和旅游资源单体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资料。

5.2.3 实地调查5.2.3.1 程序与方法5.2.3.1.1 确定调查区内的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为便于运作和此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统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将整个调查区分为"调查小区"。

调查小区一般按行政区划分(如省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地区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县级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县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也可按现有或规划中的旅游区域划分。

调查线路按实际要求设置,一般要求贯穿调查区内所有调查小区和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所在的地点。

5.2.3.1.2 选定调查对象选定下述单体进行重点调查: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

对下列旅游资源单体暂时不进行调查:明显品位较低,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开发后有损于社会形象的或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影响国计民生的;某些位于特定区域5.2.3.1.3 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对每一调查单体分别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本标准附录B)。

调查表各项内容填写要求如下:①单体序号:由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体顺序号码。

②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常用名称。

③ "代号"项: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表示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在调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则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 -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5组13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乡镇代号(由调查组自定2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6组15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遇到同一单体可归入不同基本类型的情况,在确定其为某一类型的同时,可在"其他代号"后按另外的类型填写。

操作时只需改动其中?quot;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其他代号项目不变。

填表时,一般可省略本行政区及本行政区以上的行政代码。

④ "行政位置"项:填写单体所在地的行政归属,从高到低填写政区单位名称。

⑤ "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

⑥ "性质与特征"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本身个性,包括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1) 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

2) 内在性质类:旅游资源单体的特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

3) 组成成分类: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

4) 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

5) 规模与体量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数值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积、容积等;个性数值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进深、面宽、海拔、高差、产值、数量、生长期等;比率关系数值如矿化度、曲度、比降、覆盖度、圆度等。

6) 环境背景类:旅游资源单体周围的境况,包括所处具体位置及外部环境如目前与其共存并成为单体不可分离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影响单体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事、主要矿物质等;单体的旅游价值和社会地位、级别、知名度等。

7) 关联事物类:与旅游资源单体形成、演化、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等。

⑦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等。

⑧ "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

⑨ "共有因子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污染状况与环境安全。

5.3 旅游资源概查5.3.1 适用范围和要求5.3.1.1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