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初高中衔接课程教学提纲
初中高中衔接教案

初中高中衔接教案年级:高一学科:数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做好心理准备。
2. 复习巩固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引导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高中数学学习特点和要求2. 初中数学知识的复习巩固3.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引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和要求,让学生对高中数学有初步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高中数学的期待和担忧,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复习巩固初中数学知识(15分钟)1. 教师挑选几个重要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如二次方程、函数、几何等,进行复习讲解。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习,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
三、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引导(20分钟)1. 教师介绍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预习、听课、复习、做题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初中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教教师。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二、继续复习巩固初中数学知识(15分钟)1. 教师挑选其他几个重要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如概率、统计、二次函数等,进行复习讲解。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复习,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
三、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引导(20分钟)1. 教师继续介绍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学习计划、错题本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初中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教教师。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答案,检查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初高中衔接课程大纲

初高中衔接课程大纲
初中函数回顾:
1.函数的基本定义,常见的几个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强化训练。
2.二次函数:图像、零点、△、韦达定理、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等,强化训练。
3.三角函数:)
sin(x
x在Rt三角形中的定义、性质、三角函数间的
x
cos(
tan(
),
),
关系等,强化训练。
4.综合强化训练。
高中函数初体验
5.集合论的意义,集合的定义、三要素、集合的表示,强化训练。
6.集合间的关系、运算,强化训练。
7.函数的定义(高中)、与初中所学函数的比较、映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法,强化训练。
8.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强化训练。
9.基本初等函数之幂函数:定义、图像、性质,强化训练。
10.基本初等函数之指数函数:定义、图像、性质、指数函数的运算,强化训练。
11.基本初等函数之对数函数:定义、对数运算、对数的意义、图像、性质,强化训练。
12.必修一强化训练
13.角的扩展、角的表示、弧度制、弧度制与角度制间的相互转化,强化训练
14.单位圆、三角函数定义、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诱导公式,强化训练。
ω的图像、性质,强化训练。
15.三角函数h
sin(ϕ
=)
A
x
y+
+。
2024年初升高衔接课教学规划

练才是硬道理(一) 练才是硬道理(二) 练才是硬道理(三) 练才是硬道理(四) 练才是硬道理(五) 练才是硬道理(六)
休息
7 月 10 日 7 月 11 日 7 月 12 日 7 月 13 日 7 月 14 日 7 月 15 日
第十三课:解不等式(一) 第十四课:解不等式(二) 第十五课: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第十六课: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十七课: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射影定理 第十八课: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与面积法 第十九课:三角形的“四心” 第二十课:圆幂定理 第二十一课:集合的概念 第二十二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二十三课: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第二十四课: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练才是硬道理(七) 练才是硬道理(八) 练才是硬道理(九) 练才是硬道理(十) 练才是硬道理(十一) 练才是硬道理(十二)
1
2023 年暑假数学初升高衔接课教学安排5日 7月6日 7月7日 7月8日 7月9日
第一课:“缘”在高中 一路同“学” 第二课:多项式的乘法 第三课:耐克函数与耐克兄弟 第四课:基本不等式初步 第五课:因式分解的多种方法(一) 第六课:因式分解的多种方法(二) 第七课:根式与分式(一) 第八课:根式与分式(二) 第九课:一元二次方程 第十课:二元二次方程 第十一课:分式方程 第十二课:无理方程
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课程纲要

《与教材对话·与教改同行》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与教材对话与教改同行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教学材料:自编教材授课时间:共54课时开发教师:陈金伟(主编)、赖庆龙(副主编)、潘亚奎(顾问)、陈剑刚、童海燕二、课程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模块教学确保基础知识、基本内容教学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特点,通过交叉、渗透、总结的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培养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本课程本着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升能力为宗旨,教学内容设计体现数学的本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关注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依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编写,按学校要求,与日常教学同步。
三、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感知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使学生认识到解题如处事,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学会做人。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共39讲,按教学进度顺序编写,每讲一般分知识方法、范例分析、巩固练习三个部分,还配备学期综合练习供选用,目录如下:第1讲集合与函数第2讲函数的性质第3讲基本初等函数1第4讲基本初等函数2第5讲函数的综合应用高一第一学期数学阶段检测卷第6讲三角函数的概念及诱导公式第7讲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8讲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第9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运算第10讲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高一第一学期数学综合练习(1)高一第一学期数学综合练习(2)高一第一学期数学综合练习(3)高一第一学期数学综合练习(4)第11讲三角恒等变换第12讲解三角形(1)第13讲解三角形(2)第14讲数列的基本概念第15讲等差数列及其性质第16讲等比数列及其性质第17讲数列求和第18讲不等式性质及解不等式第19讲简单的线性规划第20讲基本不等式高一数学假期综合练习第21讲统计初步第22讲计数原理(1)第23讲计数原理(2)第24讲二项式定理第25讲常用逻辑用语第26讲古典概型的概率第27讲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28讲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第29讲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第30讲直线的方程第31讲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32讲椭圆第33讲双曲线第34讲抛物线第35讲解析几何综合(1)——轨迹方程与曲线方程问题第36讲解析几何综合(2)——最值、范围问题第37讲解析几何综合(3)——对称、弦中点、弦长问题第38讲解析几何综合(4)——定点、定值、探索性问题第39讲解析几何综合(5)——面积、距离问题五、课程实施1.教学设备:教材,讲义、作业,多媒体2.场地:宁海中学大梁山楼教室3.组织:班级授课4.课时:54课时5.对象:全体选修《与教材对话与教改同行》学生6.方式:课内以启发、问答、探究、讨论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后通过练习,纠错反思,总结方法,落实知识,逐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
2024年初升高教材衔接衔接讲义

第1讲初高衔接-计算衔接模块一绝对值知识梳理一、初中知识回顾:1、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叫做该数的绝对值.2、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3、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4、绝对值不等式:∣x∣<a(a>0);∣x∣>a(a>0).5、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a-b∣表示.二、高中知识对接:1、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若M、N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为x 1、x2,则M、N之间的距离为MN=2、含有绝对值的方程和函数:(1)含有绝对值的方程要先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求未知数的值;(2)绝对值函数的定义:y=∣x∣= ,绝对值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题型精练题型一、利用绝对值性质化简:例1、化简:|3x+1|+|2x-1|.例2、解不等式:|x-1|+|x-3|>4.变式训练:1.解不等式:|x+3|+|x-2|<7题型二、化简求最值例3、已知0≤a≤4,那么|a-2|+|3-a|的最大值为()A. 1B. 5C. 8D. 3变式训练:1、已知实数x、y满足|x+7|+|1-x|=19-|y-10|-|1+y|,则x+y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秋季延伸探究已知-1<x<4,2<y<3,则x-y的取值范围是(),3x+2y的取值范围是()若将条件改为-1<x+y<4,2<x-y<3,求3x+2y的取值范围题型三、绝对值方程和函数例4、解下列方程:(1)|2x+3|-5=0 (2)4|x-1|-6=0 例5、做出y=|x-2|-1的函数图像。
变式训练: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1)y=-|x+3|+2秋季延伸探究1、求函数y=|x-1|+|x-3|的最小值;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x-3|=a,试着根据a的取值,讨论该方程解的情况。
模块二乘法公式知识梳理一、初中知识回顾:1、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2、实际应用中经常将公式进行变形:(1)a2+b2=(a+b)2-2ab (2)a2+b2=(a-b)2+2ab(3)(a+b)2=(a-b)2+4ab (4)(a-b)2=(a+b)2-4ab(5)(a+b)2+(a-b)2=2(a2+b2)(6)(a+b)2-(a-b)2=4ab二、高中知识对接:1、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2、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3、三数和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ac+2bc;4、两数和立方公式:(a+b)3=a3+b3+3a2b+3ab2;5、两数差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公式1】(a+b+c )2=a 2+b 2+c 2+2ab+2ac+2bc 例1、计算:(x 2-2x+13)2【公式2】(a+b )(a 2-ab+b 2)=a 3+b 3(立方和公式) 例2、计算:(2a+b )(4a 2-2ab+b 2)【公式3】(a-b )(a 2+ab+b 2)=a 3-b 3(立方差公式) 例3、计算:(2x-3)(4x 2+6xy+9)变式训练:1、已知a+b+c=4,ab+bc+ac=4,求a 2+b 2+c 2的值.例4、已知x 2-3x+1=0,求33x1x 的值.1、已知a 、b 是方程x 2-7x+11=0的两个根,求:(1)a 2b+ab 2; (2)a bb a +;(3)a 3+b 3; (4)(a-b )4.变式训练2:1、已知x (x+1)-(x 2+y )=-3,求2y x 22+-xy 的值。
《初高中教学衔接与思维拓展》教学纲要(英语)

《初高中教学衔接与思维拓展》教学纲要
为积极探索省教育厅关于逐步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选择性课程
的教育改革,以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建设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的需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平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意见》有关课程纵向衔接和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特编写了《初高中教学衔接与思维拓展》教学纲要,供各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及校本化选修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和实
施时作参考。
《初高中教学衔接与思维拓展》教学纲要包括“衔接”和“拓展”两个模块的内容,并在纲要的“层次”栏目予以区分。
层次a、b、c 是对两个模块相关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评价要求,其中a——了解与识记,b——理解与分析,c——运用与评价。
为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衔接模块的教学内容可面向全体学生,建议在国家必修课程教学时进行渗透;拓展模块的内容属于选修性学习课程,由学生根据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选择相应学科进行学习,面向部分学生,建议在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实施。
纲要中各科的建议课时是每学期各模块教学内容的上限要求,各校可根据学生实际作适当的调整。
根据各校实施情况,每学期末将对两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和评价。
希望各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做好上述两个模块的教育教学工作。
附:《初高中教学衔接与思维拓展》教学纲要【英语】。
高中衔接课堂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高中物理衔接课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中阶段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1.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区别与联系。
2. 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节奏。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初中物理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析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区别。
2. 提出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分析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讲解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堂练习1. 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六、课后作业1. 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进步。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初高中衔接讲稿(提纲)

●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在将本文转贴在此,望能引起我市同行的重视。
(三)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词法、文言句法要求较高1.“(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高中《语文》教材共有课文80篇(课),其中古诗文有32篇(课),占40%,且难度较大。
差异断层1.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等基础知识标准的断层语言学知识的断层。
初中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高中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文章学、文艺学知识的断层。
初中阶段的“表达方式”“作品知识与文化常识”“写实与虚构”,高中阶段的“文学体裁”“背景材料”“领悟内涵”“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力”等这些问题是分别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
高中课标的“表现手法”与初中课标的“表达技巧”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而且“表现手法”的下级概念还可以分解为象征烘托、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结合以及一些修辞手法等等。
2.阅读、鉴赏等能力标准的断层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初中标准中的“内容”可以包含高中课标中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等因素,两者之间是平级关系。
语言分析能力的断层。
初中要求“体味推敲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要求“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揣摩体会语言的含义和表现力”。
这两个阶段的标准之间缺乏层次感,而且两个阶段的标准都没有具体化。
首先“意义”和“含义”是两个近义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分度极小;其次到底是语言的(原始的、引申的、比喻的)含义,是语言的(结构的、句式的)作用,还是(修辞的、句式的)表现力?这些标准都没有具体化。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
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初高中衔接课程初高中英语衔接校本课程一、认识初、高中英语的区别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特别是英语的学习是与初中阶段有着很大不同的:1. 课本编排上的区别:初中的每一个单元是分为4课的,每篇中有的是对话,有的是阅读文,也配有一些练习,而高中的每个单元并不分课,而是基本上按模块(module)划分。
教材把话题、结构、功能和任务型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符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又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材系统性强,各单元采用板块的设计形式,有利于教师灵活整合教材内容。
高中的阅读文分为阅读前和阅读后的讨论、思考问题并加入了有关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及练习,在阅读教学的安排上。
读后活动的练习层次清楚,体现对课文理解考察的三个维度:弄清事实(Factual) —分析信息(Analytical) —判断和推理(Inferential)。
可以说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还会有稍短的阅读与听力及写作等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提供铺垫性活动以加强对过程性写作的监督。
通过听、读活动从语言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相关输入,为学生的最终成长奠定基础。
2. 在词汇上的区别:我们初中的教材已是新版本了,每个单元的单词可能大家觉得已经不少了,但高中教材中的词汇更是成倍地增加了,增加了大约2000词。
这也是新编教材的一个特点,加入了许多当前常用的,新出现的流行的词汇,也是与我们学的新编初中课本相承接的,所以,为了能尽快适应高中词汇的学习,我们应该及早着手把初中阶段的词汇再熟悉一遍。
另外,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学习,大家还要知道其要求是远远高于初中的,在学习单词时,我们既要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还要掌握它在练习中,阅读、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意思,用法及搭配等。
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依纲不据本。
3. 在所学语法上的区别:在初中阶段我们把基础的语法内容已经学习过了,但是语法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同学对语法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
而在高中我们要学习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法。
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倒装结构、虚拟语气等等,其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初中我们所接触的还只是皮毛,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比之前的所学内容复杂得多,要求上也要高得多,除了看懂更要求会应用。
语法知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日常及高考的考试范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暑假把之前的漏洞弥补好,在后面的学习中,你们也会重温这些知识并将之与高中内容进一步融合,为大家步入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4. 在课堂要求上的区别:大部分的初中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而这种严格与小学又是不同的,所以有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就被分化出来,在稍微宽松的环境中,对自己要求降低导致了滑坡的出现,而升入高中后又会有新的变化,对于自律要求就更加明显了。
如果你是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学生,那么在高中除了把基本要求做好之外,自己一定不可放松,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及一些课外习题是有必要的;如果你是不太自觉的学生,那么你要努力改掉自己的毛病,除了完成要求交给老师的作业,那些如读、背等要求也要认真完成才能使自己的高中英语学习逐步走上轨道。
不管你属于哪一种,都要持之以恒,千万不可因为任何原因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即便是你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没有理由沾沾自喜。
5. 在考试试卷结构上的区别:这一区别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一点,我们许多同学初中英语一直较差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中试卷所涉及的内容较少而且试题结构完全不同于高中,很多人认为英语不用下功夫学,反正最后背背答案就可过关,这样成绩不错,学得也很轻松。
一旦抱有这种想法,初中这个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就被荒废过去了,这对我们升入高中后的英语学习是极为不利的,这就好比是建造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肯定会感到很难,很吃力。
进入高中之后我们的考试是没有比较明确的特定范围,不能靠背答案过关,而且所学所考的内容应该都是向高考看齐的,难度肯定不小,但同学们也不要害怕,只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认真积累,完成好每天的功课,做好充分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然后在每次经历中吸取经验,一点点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练习句子改错:每小题有一个错误(多词、缺词或错词),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1. It took Jack two hours climb the mountain . _______2. The tomatoes I picked are much more redder than yours . ______3. They have never had the chance to be there ago .______4. Even he is old , my grandpa works on the farm . ________5. You are terrible ill . You’d better stay in bed . ________6. The nearest village is about one hundred miles far away ._________7. I don’t like going out lonely after dark ._________8. I’m fed up waiting for her letter . ________9. Birds flew back because the fine environment . _________10. The students entered into the classroom one by one . ________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高考试题(2011新课标)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y summer travel started terribly .I was at the Shanghai Railway Station buy a ticket to Hang Zhou. I was going to visit a friend here and after that I would go to Xiamen for long hol iday. I bought my ticket but turned around to pick up my bag Form the floor and then I realized that someone had stolen it. Luckily I had all my money on my pocket, but the only clothes I had was those I had on. It felt very strange to travel without any luggages. When I finally arrived at my friend he lent to me lots of clothes. I feel very happy that I could change my clothes at last.二、基础知识回顾考眼力指出下列单词的词性shape woolen activity increase successfully because grateful book beside instruction embarrassed impress disappointing incorrectly aim unless from if词性讲解★名词单数变复数的方法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1. 基本变化:boy→______, pen→________, class→________, fox→_______, brush→__________, watch→__________,stomach→____________,baby→________,safe→_________, roof→_________,belief→_________,thief→_________,life→_________,knife→_________,leaf→_____ ____,, wife→_________,, shelf→_________, self→_________, half→_________, wolf→_________, hero→_________, tomato→_________, potato→_________, piano→_________, photo→________, zoo→_______, radio→______,video→_________。
2. 不规则变化:man→______, woman→_________, policeman→_________, Englishman→____________, German→___________, foot→______, tooth→______, goose→_________, child→__________, mouse→________, sheep→______, deer→______, fish→______, Chinese→______, Japanese→________3. a __________ writer / some _________ writers(女作家), a______ friend/ some________friends 女朋友, ________plan(销售计划),_________ car(跑车)。
★名词所有格1.a man’s voice=the voice ____ a man ; __________(beginners) class 初级班;This is ________________ room. 这是汤姆和迈克共住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