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蓝莓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蓝莓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蓝莓基地,生产高质量的蓝莓成为了一个可行的商业项目。
本报告旨在对蓝莓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分析1.蓝莓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蓝莓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备受青睐。
据统计,蓝莓的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蓝莓还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饼干等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蓝莓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国内外都有许多蓝莓生产基地,竞争较为激烈。
在国内,一些省份如山东、山西、云南等地都有蓝莓基地,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国外,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国也有大规模的蓝莓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较高。
因此,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三、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建设一个蓝莓基地需要考虑土地、设施、种植资材、劳动力等方面的投入。
根据初步估算,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蓝莓基地的投资规模约为1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后续的经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总投资额将逐年增加。
2.投资回报蓝莓基地的投资回报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蓝莓的销售价格较为稳定,但是要达到较高的销售价格,则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一般来说,蓝莓基地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约在5-8年左右。
四、生产管理1.土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是建设蓝莓基地的首要条件。
一般来说,蓝莓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适合种植蓝莓。
此外,还要考虑土地的水源和气候条件,确保植株生长良好。
2.品种选择蓝莓的品种选择对基地的生产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用适宜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蓝莓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蓝莓产业化开发项目1.2 建设单位:某某县林业局1.3 建设性质:新建。
1.4 建设地址:某某县1.5 建设内容及规模:1.5.1 在某某县建立引种示范基地,地点选择在白马镇,占地200亩,引进兔眼蓝莓类的乡铃(Homebell)、蓝铃(Blue bell),园蓝(Gardenblue)与北高丛类的考林(Collins)、蓝光(Blueray)、蓝丰(Bluecrop)、伯克利(Berkeley)和达诺(Darrow)等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示范。
1.5.2 在某某县选择适宜栽培区,确定适宜的推广品种,推广发展10000亩。
地点选择在白马镇及其周边的长坝镇、和顺镇、赵家乡和白马山林场。
1.5.3 建立蓝莓加工厂一个,年处理蓝莓鲜果7000吨,年产蓝莓系列食品4500余吨。
其中鲜果汁1588吨,蓝莓果醋531吨、蓝莓果酒1598吨、低糖蓝莓果酱532吨,浓缩果汁266吨,蓝莓花青甙色素11吨,引进浓缩果汁生产线、PET瓶装生产线、纸盒无菌灌装生产线及果醋生产线等。
1.6 建设年限:2013—2017年,2013年为引种试验阶段,2014年为初步推广阶段,2015—2017年为扩大推广阶段。
1.7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8863万元。
其中原料基地投资4413万元,加工基地投资4450万元。
1.8 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项目资金、公司自筹和申请银行贷款解决,该项目总投资为8863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解决204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411.5万元,银行贷款3411.5万元。
1.9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4300万元,年利润5924万元。
同时,项目的实施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项目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某某县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机构变革,至2011年底,为某某县人民政府29个组成部门之一,现下设7个机关科室、5个直属单位、2个国有林场、26个乡镇林业站,林业系统职工287人,其中在职职工158人,退休职工129人。
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可研报告

蓝莓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xxx市带岭区蓝莓种植基地2承办单位:xxx隆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二、政策扶持1、国家政策扶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从政策导向看,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决策,结合政府会议提出的“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扩大产业化、加速发展民营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产业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效益型农业,这就给建设优质蓝莓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改委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的通知黑政办发(2010)41号;xxx市农委出台《蓝莓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指导意见》;xxx市重视蓝莓产业发展,将其确定为林区经济转型战略产业。
全市将力争用3-5年时间,把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公顷,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到2020年发展到2万公顷,产值突破100亿以上;形成具有中国北方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准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把xxx建成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和加工基地。
2、优越的自然条件给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带岭区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4度,有效积温2765度,年降雨量661毫米,日照2379小时,无霜期115天左右。
土壤主要以暗棕壤为主,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8.3%。
春季寒暖变化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蓝莓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三、蓝莓发展现状和趋势:带岭区近年来对蓝莓种植、苗木培育、技术研发投入大量了资金,苗圃面积达150亩;又专门成立科研所;成功培育大量种苗,2012年即可移植。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行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建设优质蓝莓基地是实现农业高效化的需要。
原有其他种植作物普遍存在经济价值低,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供应不足,效益不高是主要因素,因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蓝莓势在必行。
1000亩蓝莓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亩蓝莓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7)1.2 项目建设方案 (9)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1)1.4 项目效益 (1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6 综合评价 (12)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14)2.1 项目建设背景 (1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第三章建设条件 (20)3.1 项目区概况 (20)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26)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9)4.1 市场分析 (29)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34)4.3 市场风险分析 (35)第五章建设方案 (37)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7)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37)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38)5.4 工艺(技术)方案 (39)5.5 设备方案 (47)5.6 建筑方案 (49)5.7 节能减排措施 (52)5.8 实施进度安排 (54)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56)6.1 环境分析 (56)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56)6.3 评价与审批 (57)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58)7.1 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 (58)7.2 劳动定员 (59)7.3 经营管理措施 (59)7.4 技术培训 (60)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60)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62)8.1 投资估算依据 (62)8.2 投资估算 (62)8.3 资金来源 (63)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63)第九章财务评价 (65)9.1 财务评价依据 (65)9.2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65)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66)9.4 财务效益分析 (67)9.5 不确定性分析 (68)9.6 财务评价结论 (70)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71)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71)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 (72)10.3 农民增收、农民增效评价 (74)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清楚,包括但不限于:
一、引言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高品质的蓝莓的需求日益增加,蓝莓产业
化生产的技术示范园区的建设亟待解决。
为此,本文报告会详细论述蓝莓
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可行性研究,重点研究对分析蓝莓技术示
范园区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对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提出建议。
二、技术示范园区的蓝莓产业化生产
1、蓝莓的特点
蓝莓是国内外最流行的水果之一,其特点包括:(1)多年生植物,
每年生产6至7个季节;(2)鲜枝叶大,花期长,果实不仅色泽鲜艳,
而且果肉香甜,营养丰富;(3)机械采摘成熟,收购成本低,市场占有
率高。
2、蓝莓示范园区的建设
蓝莓技术示范园区的建设包括:(1)建设技术示范园区主体管理技术、质量控制技术、采摘、包装和运输技术;(2)开发技术示范园区产
品质量及示范园区内的技术成果;(3)构建技术示范园区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蓝莓质量持续提高;(4)进行蓝莓新品种研发;(5)构建蓝莓技术
示范园区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精准农业管理及全程可追溯性的监控。
蓝莓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蓝莓产业概况一、蓝莓的保健价值蓝莓是越桔科越桔属Vaccinium 浆果类灌木,其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
蓝莓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蓝莓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比如果糖、纤维、维生素A和C,更重要的是蓝莓还富含抗氧化剂、细菌生长抑制剂、鞣花酸、鞣花单宁、叶酸、花色素苷、类黄酮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对于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抑制及逆转人体衰老有密切关系。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色素专家介绍,蓝莓花青素是目前人类所认知的花青素类物质中品位最高、组分最多、抗氧化能力最强的一类,可以称之为花青素之王。
花青素的另一大功能是其眼保健功能。
蓝莓眼保健产品被认为最具市场潜力。
近年来,由于学习的压力等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水平普遍不良,特别是随着电视、计算机以及数码技术的普及,使得青少年视力低下问题日趋严重。
日本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蓝莓提取液对改进人的弱视有非常专一的功效。
在日本蓝莓提取物已经广泛用于眼保健产品,其生产厂家获取了巨额利润。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NIH对蓝莓的营养与保健进行了全面研究,蓝莓的保健功能包括:眼保健作用、保护毛细血管及体内抗氧化作用、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消除体内炎症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对上述功能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并且,也不断发现新的功能。
比如,Toufexis于1992年发表文章,他发现蓝莓中的叶酸能预防子宫癌,并对孕期胎儿的发育大有益处。
在瑞典,已经用干蓝莓来治疗儿童腹泻。
根据最新报道,日本宫崎大学研究人员从蓝莓叶子中提取了一种可以阻止丙肝病毒复制的化学物质?原花青素,该物质为延缓或阻止丙肝的发作提供了优秀的先导化合物。
图1 主要蓝莓品种果实因此,蓝莓不仅作为鲜果供应市场,其深加工产品也在不断地被开发。
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r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况本公司前身主要从事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当前主要在国内外从事房地产 开发项目,并在湖北自主经营一矿山开采及市场销售,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 精英团队。
目前本公司参与青岛市蓝莓种植科研,发现蓝莓市场前景发展广阔, 而国内蓝莓市场空缺严重,不能保证蓝莓供给,今决定在##市##县南台乡建设蓝莓种植基地,带动项目区域及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该报告针对蓝莓产业进行总体分析,认为蓝莓种植业本身就是一项利润空 间极大的投资项目。
在今后十到二十年,蓝莓产业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 润。
公司将聘请青岛市蓝莓生产科研机构资深专家毛云海当顾问,以他多年来 在蓝莓产业上资源积累,帮助我们在 ##地区建立蓝莓种植基地。
公司将首先建立 1000亩蓝莓种植园。
其目的在于: 1)消化吸收蓝莓的种植 技术,建立自己的种植管理模式; 2)展示蓝莓种植的可行性,为以后推广蓝莓 种植打下基础。
其次,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在 5年内建立至少 3000亩的种植园。
然后着重发展深加工品种。
首期基本投入为 1500万元左右,预计 5年能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
其后每年 可得毛利至少 1000万元,甚至多达 3000万元(见效益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市 ##县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江西鄱阳湖生态蓝莓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3.建设地点: ##县南台乡4.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5. 项目建设期限:二年6.项目总投资: 6500 万元 7.项目建设目标:蓝莓种植基地 1000 亩8. 项目发展目标:到 2016 年规模扩大到 3000亩,着重发展深加工品种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国家、某省、 ##市《2011 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5.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1. 2. 3. 5.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生态果园为主要研究对象。
发展蓝莓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发展蓝莓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蓝莓是一种特色经济作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丰富的市场需求,因而在农业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高营养食品的需求增加,蓝莓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报告将分析发展蓝莓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
二、市场需求分析1.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均衡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蓝莓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2.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蓝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多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蓝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量大,供给相对不足。
三、地理环境分析1.土壤条件: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pH值在4.5-5.5之间的酸性土壤。
因此,选取合适的地理环境是蓝莓项目顺利发展的关键。
2.气候条件:蓝莓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在15℃-25℃之间,寒潮和高温对蓝莓生长都有一定影响。
因此,应选择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的地区发展蓝莓项目。
3.水资源:蓝莓对水分要求较高,地下水资源和降水量都是决定蓝莓生长的重要因素。
确保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对于蓝莓项目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四、技术支持分析1.种苗选育:保证种苗的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蓝莓项目成功的关键。
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很多栽培适应性较好的蓝莓品种,可以借鉴和引进。
2.病虫害防控:蓝莓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蓝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栽培技术:蓝莓的栽培技术独特,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修剪等方面。
熟练掌握蓝莓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五、投资分析1.资金投入:发展蓝莓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苗采购、设备购置、人工成本等方面。
投资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资金投入的规模。
2.收益预期:蓝莓市场需求大,价格相对较高,因此蓝莓种植具有较高的收益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蓝莓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 项目预期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2.2 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2.3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2.4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市场和可行性分析3.1项目区概况3.2项目产品市场分析3.2.1蓝莓种植栽培情况3.2.2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3.2.3蓝莓生产的成本效益分析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四章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4.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4.2项目规划原则4.2.1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原则4.2.2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4.2.3 经济效益原则4.2.4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原则4.2.4 文化提升、以人为本原则4.3开发建设标准4.3.1 水利措施及标准4.3.2 农业措施及标准4.3.3 田间道、生产道及标准4.3.4 生态防护林、绿化措施及标准4.3.5 科技措施及标准第五章项目总体规划及主要建设内容5.1项目总体规划5.1.1项目技术路线5.1.2功能区域规划5.2主要建设内容5.2.1 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区5.2.2 设施蔬菜生产区5.2.3种苗繁育区5.2.5生态养殖区5.2.5蓝莓文化主题及园林景区5.2.6温泉宾馆区5.3配套设施5.3.1 灌溉与排水设施5.3.2 农畜产品加工贮藏设施5.3.3 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与产品检测中心5.3.4 园区道路工程及生态林网绿化工程5.4主要产品方案5.4.1蓝莓和鲜果产品5.4.2优质种苗5.4.3有机蔬菜产品5.4.4养殖畜产品5.4.5 优质微生物活性有机肥产品5.4.6农业休闲观光产品第六章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6.1投资估算6.2 运行费估算6.3 财务效益分析6.4 综合效益分析第七章结论和建议7.1结论7.2建议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生态园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生态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资源,集成种、养、加、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等现代技术,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节相互衔接,物质、能量互为利用的新型生产体系,以构建现代农业果蔬种植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景观式绿色生态园区为载体,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事生活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绿色生态旅游、温泉休闲疗养、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园区。
本项目位于**市于洪区,紧邻农博园和国家级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九龙河、蒲河交汇处,地处温泉带,距小韩村、美国郡等仅9公里;项目占地面积约1590亩,项目区拥有原生态的景观资源与纯美的田园风光。
农业生态周边环绕304国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观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路网通畅便捷。
项目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优势明显。
项目以蓝莓为主要种植品种,通过近1000亩的蓝莓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结合生态种植、休闲采摘、蓝莓产品深加工、园区旅游开发等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获得高额收益,形成##地区从蓝莓育苗、苗木种植、果实销售、蓝莓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形成区域蓝莓种植技术、生产成本、经营品牌优势。
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蓝莓种苗繁育、种植及深加工区规划占地1000亩2.设施蔬菜生产区规划占地60亩3.果树种植区规划占地100亩4.生态养殖及有机肥料处理区规划占地30亩5.温泉宾馆区规划占地200亩。
6.蓝莓文化主题及园林景区规划占地100亩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
其中80%由企业自筹,20%申请财政支持。
1.4 项目预期效益项目建成达到设计产能后,年增纯效益49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项目建设,园区林草覆盖率达到85%以上,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园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突出。
园区通过核心技术的示范,强化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的创收技能,促进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并逐渐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促进农村繁荣。
可壮大主要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完善产业化链条,促进产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社会效益巨大。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更高,绿色有机富含营养价值的农业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旅游、度假、养生等娱乐休闲活动消费也随之迅速发展。
伴随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态园区在满足其生产性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旅游的生活性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农业生态园(Agriculture ecological garden)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
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产物。
农业生态园区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随着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经营与发展,在提升农产品价值,扩大农业和旅游收入,带动农民致富,改善环境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同时农业生态园也向循环经济化、产品和服务特色化、教育和文化消费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区域资源优势,以高新示范园区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模式,具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同时随着农业生态园区大规模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园区产品和经营的特色化日益成为园区经营发展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本项目以蓝莓作为主题园区。
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
它是多年生绿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
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是美国,1906年美国人考维尔(Coville)开始野生蓝莓的选种、选育和栽培,在美国和欧洲已有百年以上的文化。
蓝莓营养丰富,不仅富含常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极为丰富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因此又被称为“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
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
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蓝莓产品市场巨大,发展迅速。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耕地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科技应用水平是决定综合生产能力的两个关键性因素。
建设生态型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可以快速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使先进适用的农牧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大幅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使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进而提高本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2.2 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应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在现代装备武装下,大范围、高水平应用农业现代科技成果,进行集约化种养殖生产,打破农民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农业工人,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还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持续增加。
2.2.3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园区集成了多项现代生态农业的成熟技术,遵循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律,对农牧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园区及其辐射带动耕地的肥水管理、种植养殖品种等要素进行总体设计,形成田间保护林网、沟渠、塘坝相配套的农田生态保护体系,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之间资源互为利用,最大限度利用有用资源,减少人工合成化肥、农药使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示范工程,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等关键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改善农村环境,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形成强劲的农业生产能力。
通过科学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有效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市场和可行性分析3.1项目区概况本项目位于**市于洪区,紧邻农博园和国家级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九龙河、蒲河交汇处,地处温泉带,距小韩村、美国郡等仅9公里;拥有原生态的景观资源与纯美的田园风光。
农业生态周边环绕304国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观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路网通畅便捷。
**是##省省会,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东北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市总面积逾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
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822.8万人,市区户籍人口约600万。
2012年人均GDP达80532元,同比增长9.2%,已超过了国际通行的GDP1万美元的衡量标准,**已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水平。
2012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1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02元。
**属于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夏季时间较短,多雨。
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3.2项目产品市场分析3.2.1蓝莓种植栽培情况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进行蓝莓栽培,总面积约12万公顷。
中国的蓝莓品种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日本,现已引进适宜中国南北各地种植的品种100多个,适合在全国各气候条件下栽培。
我国蓝莓的种植主要一企业化和规模化方式进行,一般起点1000亩。
根据蓝莓发展规律和中国蓝莓产业发展预测,中国规划蓝莓发展面积2万公顷为适度规模,要达到这一规模还需要20-30年,开发潜力巨大3.2.2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1.蓝莓产品由于蓝莓特殊的保健价值,产品的深加工市场非常广阔。
蓝莓及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蓝莓鲜果、蓝莓果干、蓝莓果酱、蓝莓果糖、蓝莓酒(蓝莓冰酒、蓝莓干红、蓝莓果酒)、蓝莓蛋糕、蓝莓果汁、蓝莓胶囊、蓝莓眼保健产品、蓝莓老年保健产品、蓝莓色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