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DOC116页)

合集下载

计算机安全技术复习题

计算机安全技术复习题

1._数据可用性_一般是指存放在主机中静态信息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 “信息安全”中“安全”通常是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把计算机信息系统划分了五个等级4.AH协议中必须实现的验证算法是(HMAC-MD5和HMAC-SHA1)。

5.A方有一对密钥(KA公开,K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B公开,K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B公开(KA秘密(M))。

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KA公开(KB秘密(M’)))6.CA属于ISO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的(公证机制)。

7.CDS主要检测的协议包括HTTP、SMTP/POP3、FTP、TELNET8.CodeRed爆发于2001年7月,利用微软的IIS漏洞在Web服务器之间传播。

针对这一漏洞,微软早在2001年三月就发布了相关的补丁。

如果今天服务器仍然感染CodeRed,那么属于哪个阶段的问题是系统管理员维护阶段的失误9.DES是一种分组密码,有效密码是56位,其明文是64位10.DOS攻击的Smurf攻击是利用(其他网络进行攻击)11.DOS攻击的Synflood攻击是利用通讯握手过程问题进行攻击12.GRANT SELECT ON TABLE TABLE1 FROM WANG的意思是授予WANG查询权13.HDLC,FDDI协议不是应用层通信协议14.Internet接入的方案不包括NETBEUI接入15.IP地址被封装在哪一层的头标里?网络层16.ISO安全体系结构中的对象认证服务,使用(数字签名机制)完成。

17.ISO定义的安全体系结构中包含(5)种安全服务。

18.Kerberos在请求访问应用服务器之前,必须(向Ticket Granting服务器请求应用服务器ticket)。

19.NIS的实现是基于(RPC)的。

20.NMAP是扫描工具21.RSA的密钥选取时,其中p和q必须是都是质数22.SQL server命令:DUMP TRANSACTION的功能是备份日志23.SSL、S-HTTP属于WEB中使用的安全协议24.SSL产生会话密钥的方式是(随机由客户机产生并加密后通知服务器)。

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起重机操作人员安全要求1. 具备合格的操作证书,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定期培训和复审。

2. 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以及酗酒者禁止操作起重机。

3. 不得在操作过程中饮酒、吸烟或使用药物。

4. 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并了解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操作过程中,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不得分心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

二、起重机日常检查和维护1. 每天开始运行前,操作员必须进行起重机的外观检查,确保起重机的各项功能正常。

2. 检查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制动器和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3. 检查起重机的电源供应线和机械传动部分的联接是否松动或磨损,必要时进行修复。

4. 定期检查起重机的起重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其符合操作规定和要求。

5. 定期进行润滑和清洁,保持起重机的系统和部件的顺畅运行。

三、起重机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起重机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排除可能造成起重机起重过程中绊倒或碰撞的障碍物。

2. 检查起重机的起重吊具是否符合要求,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或磨损。

3. 根据起重物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吊具,并正确安装和调整。

4. 确定起重机的运行轨迹和移动路径,避免与其他设备或构筑物发生碰撞。

5. 预先计算起重物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确保起重机的额定载荷不会超过其承载能力。

四、起重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起重机时必须根据信号员的指示进行,不得私自操作或忽视信号员的指令。

2. 起重过程中必须保持起重物的稳定,避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晃动或摇摆。

3. 不得在起重升降运行过程中超过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并避免悬挂物过重或不均匀。

4. 在起重机行进或起重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起重机的移动轨迹安全,避免与人员或物体碰撞。

5.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和气象条件,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操作起重机。

6. 操作起重机时,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的状态,不得在操作过程中分心或做其他无关操作。

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

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

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矿山作业安全技术是指在矿山开采作业过程中,为保障矿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下面就矿山作业安全技术范本进行详细介绍。

一、事故预防技术1. 安全教育培训:矿山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矿山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急救知识等。

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培训的形式可以是课堂教学、讲座、示范操作等。

2. 巡视监控技术:矿山应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并设置巡视员进行定期的巡视,对违反规定及时制止。

3. 安全设施建设:矿山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消防设备等。

同时,需要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二、作业环境改善技术1. 气体检测技术:矿山作业环境中常存在有害气体,如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为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应对矿山进行气体检测,并设置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照明设备改善:矿山作业多为地下作业,光线较暗。

应增加照明设备,提高作业环境的亮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通风改善技术:矿山通风设施应完善,确保作业区域内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和灰尘的积累,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三、作业操作技术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矿山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要求,规范作业行为。

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的作业操作符合规程要求。

2. 机械设备维护:矿山机械设备是作业的主要工具,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3. 作业监管:矿山作业管理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作业现场进行巡检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救援技术1. 应急预案制定:矿山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并进行演练,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应对能力。

2. 应急装备完备:矿山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急救箱、氧气瓶、消防器材等。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高空作业(包括井筒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高空作业(包括井筒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高空作业(包括井筒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高空作业包括井筒作业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极高,所以有必要制定一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份2000字的高空作业(包括井筒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具体内容如下:一、操作人员要求:1.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的工人,具备一定的高空工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无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且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4. 不得饮酒、吸烟或服用镇静药物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二、高空作业准备:1. 在进入作业现场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并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安全可靠。

2. 严禁在恶劣天气、风力大于6级或暴雨雪天气下进行高空作业。

3. 检查现场是否标明了禁止通行和安全防护的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三、高空作业操作规范:1. 在进行高空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清理,清理掉可能会对操作造成危险的杂物和障碍物。

2. 在行进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维持安全距离,严禁在高空作业过程中随意踏空或做出危险动作。

3. 井筒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关注井筒的通风情况,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供应,且不得破坏井筒的防护设施。

4. 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自己所使用的设备,并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5.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观察高空作业现场的环境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四、事故应急措施:1. 若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在发生火灾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现场灭火设备,并及时报警,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3. 在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时,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急救并妥善保护受伤人员,同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

五、培训与考核:1. 公司必须定期组织高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2篇)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2篇)

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护工人或人员免受各种危险环境、物质或活动的伤害的特殊服装。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医疗、实验室、化工、消防等。

为了确保防护服的安全性能,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对防护服进行要求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服安全技术标准要求。

1. 符合材料要求:防护服通常由防护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阻燃材料、绝缘材料等。

符合材料要求可以确保防护服具备抗化学品、火焰、电弧等危险物质的性能,并能提供足够的防护效果。

2. 优质缝合工艺:防护服的制作需要采用优质的缝合工艺,以确保防护服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缝合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焊接强度、耐久性、抗拉强度等。

3. 合理的设计和舒适性:防护服的设计应考虑到穿戴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防护服应有适当的通风和防水功能,以确保穿戴者的舒适度和干燥度。

4. 适当的尺寸和贴合度:防护服的尺寸和贴合度对于其防护性能至关重要。

防护服应该有多个尺寸可供选择,并应采用调整装置来确保良好的贴合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穿戴者。

5. 耐久性和易清洗性: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防护性能。

同时,防护服应易于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其卫生性和再利用能力。

6. 抗静电和防爆能力:特定领域的防护服还应具备抗静电和防爆能力。

这些要求可以通过采用抗静电材料和添加防爆装置来实现。

7. 标示要求:防护服应具备清晰可见的标记,包括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

这些标记可以帮助穿戴者正确使用防护服,并且可追溯其来源。

8. 适用标准的符合性:防护服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如欧洲标准EN 14126、美国标准ASTM F1670/F1671等。

9. 性能测试要求:防护服需要经过各种性能测试来评估其安全性能,包括抗液体渗透性、防风性、防火性、抗化学品性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10. 医疗防护服的特殊要求:医疗防护服需要符合特殊的要求,如防护性能、透气性、防菌性、防污染能力等。

安全技术专业中的安全防范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全技术专业中的安全防范技术研究与应用

安全技术专业中的安全防范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黑客攻击、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提升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技术专业中的安全防范技术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1. 安全漏洞分析与修复安全漏洞是黑客攻击的入口,因此,对于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分析和修复是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系统进行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手段,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2.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网络入侵是指黑客通过各种手段非法侵入系统,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安全技术专业需要研究网络入侵的特征和行为规律,开发出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

3. 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

安全技术专业需要研究各种加密算法和加密协议,并开发出高效、安全的加密解密系统,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4. 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非常关键。

安全技术专业需要研究网络攻击的溯源技术、攻击行为分析等,快速定位并处置安全事件,以减少损失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二、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1.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

安全技术专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安全漏洞管理等,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

2. 云安全技术应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安全技术专业可以研究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防范技术,包括云数据加密、云入侵检测与防御等,保障云计算环境的安全。

3. 移动安全技术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设备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

安全技术专业可以研究移动设备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手段,开发出移动安全应用程序,提供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技术规范
首先,安全技术规范需要从系统的整体架构出发,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安全功能,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建立健全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机制,确保系统在设计阶段就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

其次,安全技术规范需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采用安
全可靠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安全性能良好的代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安全技术规范还需要在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监控、安全审计、安全漏洞管理、应急响应等,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安全审计等,综合运用这些安全技术手段,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总之,安全技术规范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严格执行安全技
术规范,才能有效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希望各个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高度重视安全技术规范,加强安全意识,做好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厂区安全技术标准

厂区安全技术标准

厂区安全技术标准
简介
本文档为厂区安全技术标准,旨在确保厂区内的各项活动和操
作都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保障员工和财产安全。

建筑物安全
- 厂房的结构和建造应符合当地的建筑安全标准。

- 厂房内应配备防火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 厂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如有必须存放的需求,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电气安全
- 所有电气设备应符合当地电气安全标准,在使用前应进行安
全检查。

- 应定期进行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线路和设备
完好。

- 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进行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操作和维护。

化学品管理安全
- 厂区内的化学品应分类存放,并用符合标准的进行储存。

- 化学品必须有标签标明名称、危险性等信息。

-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化学品管理培训,并掌握相关应急处理知识。

作业安全
- 所有作业前都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场所和器材符合安全要求。

- 在高处、狭窄及深坑等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 小心使用刀具、机械、钢筋等危险器材,必须熟悉其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总结
本文档阐述了厂区安全技术标准,涵盖了建筑物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管理安全以及作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此标准,熟悉并掌握有关安全知识,以确保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云南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D.企业制定的卫生标准2.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的是用人单位的()。

A.主要负责人B.安监部门C.卫生机构D.工会组织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D.分类管理、综合治理4.任何单位和个人()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经批准B.在确保无危害时C.不得D.支付防护费用后5.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B.同时设计,同时生产C.同时使用,同时施工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建议以书面形式()劳动者。

A.通知B.如实告知C.部分告知D.选择性告知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卫生部门B.用人单位C.检查着本人D.单位和职工AA制8.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设置警示标识和中。

A.岗位上B.办公室C.场地上D.醒目位置9.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A.安全B.保护C.报警D.测试10.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法人代表B.项目经理C.技术负责人D.专人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A.2005年5月1日B.2012年6月1日C.2016年7月2日D.2017年2月20日12.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A.因繁重的工作而患的疾病B.因重复的操作而出现的习惯性动作C.因接触同事造成的传染性疾病D.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3.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A.专门管理B.分类管理C.特殊管理D.普通管理14.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A.勘察设计施工B.试运行C.竣工验收D.可行性论证15.经常吸人粉尘,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A.尘肺B.中毒C.中暑D.咳嗽16.电焊工容易接触到的主要职业危害是()。

A.振动B.高温C.锰尘(烟)D.x射线17.患有矽肺病的工人主要是吸人了()。

A.游离二氧化硅B.金属烟尘C.水泥尘D.尼古丁烟气18.根据我国对工业企业的噪声标准规定,凡建设项目允许噪声为()dB。

A.50B.75C.85D.9019.建筑施工企业在喷漆作业时,应将空气中苯的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的标准值()mg/m³以下。

A.40B.50C.80D.10020.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施工现场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mg/m³。

A.40B.60C.80D.10021.铅尘浓度在()mg/m³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0.03B.0.04C.0.05D.0.1022.国家标准规定,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的最高允许浓度为()mg/m³。

A.0.03B.0.05C.0.10D.0.1223.在电焊作业场所,为预防锰中毒,应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mg/m³以下。

A.0.05B.0.15C.0.20D.0.2524.对高温作业工人最好的防暑降温措施是供给()。

A.含盐饮料B.云南山泉C.大理啤酒D.咖啡25.为了降低手持振动工具对工人的振动伤害,可以在工具的手柄上包扎()。

A.铜丝B.泡沫塑料隔振垫C.硬质材料D.石棉纤维丝2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方针,即()。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政府领导,群防群治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D.消防第一,综合治理27.根据火灾发生时物质的燃烧特性和灭火所适用的灭火剂类型,将火灾分为()类。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28.火灾事故按照损失严重程度划分为()类。

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29.能自燃的物质是()。

A.水泥B.矿渣C.膨润土D.煤30.在我国,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31.在高层建筑中,下列构件耐火时间要求最长的是()。

A.柱B.梁C.楼板D.吊顶32.有防火要求的钢结构,应在其表面涂刷()。

A.红色警示漆B.防锈漆C.防腐涂料D.防火涂料33.按国家规定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时,应向公安机关消防管理机构保送消防()文件。

A.竣工结算B.验收、备案C.结构施工图D.免检申请34.贮存难燃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是()类。

A.甲、乙B.乙、丙C.丁D.戊35.可燃材料露天存放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并且()。

A.垛高3m,单垛体积不超过60m3,垛间距3mB.垛高不超过2m,单垛体积不超过50m3,垛间距不小于2mC.垛高最多4m,单垛体积不超过401T13,垛间距4mD.垛高不超过3m,单垛体积不超过60ff13,垛间距大于2m36.下到材料在燃烧时危害性较大的是()。

A.木材B.胶合板C.塑料D.玻璃钢37.建筑工程广泛使用()作为混凝土的早强剂、防冻剂,呈微黄或无色粉末,误食会中毒。

A.石灰.B.电石C.亚硝酸钠D.高锰酸钾38.易燃仓库堆料场物品应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存放,木材(板材)每个堆垛面积不得大于()㎡。

A.150B.200C.300D.40039.易燃物品露天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m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

A.3B.4C.5D.640.拖拉机不准进入易燃物品仓库、堆料场装卸作业,其他车辆进入时,应安装()。

A.灭火器B.消声器C.防火罩D.货箱盖41.仓库或堆料场应使用地下电缆,若确实需设置架空线路时,与露天易燃物堆垛的最小平距离不应小于电线杆高度的()倍。

A.1B.1.5C.2D.342.照明灯具与易燃堆垛间至少保持()m的距离。

A.0.5B.1C.2D.2.543.施工现场动火证由()审批。

A.公司法人B.项目负责人C.施工员D.安全员44.动火区域划分为()级。

A.2B.3C.4D.545.乙炔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m。

A.2B.5C.10D.2046.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m。

A.2B.5C.8D.1047.冬季施工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冻结时,可对其采取()措施。

A.用火烘烤B.铁器轻敲C.来回晃动D.热水解冻48.规定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施工,应当设置消防水源管道和加压水泵,管道的立管直径不得小于()mm。

A.20B.30C.50D.8049.禁火作业区廑当距离生活区不小于()m。

A.10B.15C.20D.3050.临时宿舍的简易楼层高应控制在()以内。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51.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临时消防车道,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小于()A.3B.4C.5D.652.临时宿舍与厨房、锅炉房、变电所之间的防火距离应不小于()m。

A.10B.15C.25D.3053.一般临时设施区域,应每100㎡配备()个10L的灭火器。

A.2B.4C.5D.654.灭火战斗中应用最广泛、来源丰富、使用方便的常用灭火剂是()。

A.泥沙B.二氧化碳C.泡沫D.水55.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

A.项目经理B.项目安全员C.单位安全负责人D.单位法人代表56.某一独立操作间需要配置灭火器。

按国家标准规定经计算只需要一具灭火器便可满足要求,故此场所的灭火器配置()具即可。

A.1B.2C.3D.457.对电气设备灭火时不能使用()灭火器。

A.二氧化碳B.干粉C.泡沫D.惰性气体58.高层建筑或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应采用()材料搭设。

A.易燃B.可燃C.难燃D.不燃59.当工期为5年时,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施工现场至少每()进行一次演练。

A.三个月B.半年C.一年D.二年60.施工现场不能设置临时环形消防车道时,应在消防车道的尽端设置不小于()的回车场。

A.6m×6mB.10m×10mC.12m×12mD.15m×15m61.是否需要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的依据是()。

A.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B.工程规模的大小C.供电局的规定D.用电设备的数量或容量6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实施和用电安全的指导依据是()。

A.建设方和监理的要求B.单位技术部门的规定C.施工用电组织设计D.项目部的指示63.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变更时,必须()。

A.编制、审核、批准B.报告业主和监理C.由电工和安全员处理D.由上级部门办理6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必须采用()系统。

A.TTB.ITC.TN -CD.TN -S65.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Ω。

A.30B.4C.10D.10066.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不得混用,PE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

国际统一标准,PE线采用()绝缘线。

A.红色B.蓝色C.绿色D.绿/黄双色6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的两道防线是指()。

A.零保护系统和重复接地B.TN -S系统和两级漏电保护系统C.漏电保护系统和过载、短路保护系统D.TN -S系统和过载、短路保护系统68.施工现场用电系统的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中,漏电保护器应分设于()中。

A.总配电箱和开美箱B.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C.分配电箱和开关箱D.开关箱和设备控制箱69.施工现场采用架空线供电时,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截面面积分别不得小于()平方毫米。

A.16和10B.6和10C.10和16D.16和2070.三相五线制架空线路中,L,、L2、L3.N、PE五条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面向负荷左侧起,导线相序排列顺序是()。

A. L1、L2、L3、N、PEB.PE、N、L1、L2、L3C.N、L1、L2、L3、PED.L1、N、L2. L3、PE71.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必须设置()保护。

A.漏电B.重复接地C.过载/短路D.防雷72.施工现场若设置防雷接地,一般均与重复接地合并为一个系统,防雷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Ω。

B.10C.30D.10073.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的配电柜,其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m。

A.1.0B.1.5C.0.8D.274.在开关箱中设置漏电保护器RCD、刀开关DK和断路器KK,则从电源进线端开始,正确的排布次序是()。

A. RCD - KK - DKB.KK - DK - RCDC.DK - KK - RCDD.DK - RCD - KK7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应超过()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