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实验箱 介绍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是一种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实验设备,它集成了多种通信原理实验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以及其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首先,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通常由信号源、调制解调器、射频发射接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信号源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器用于调制和解调信号,射频发射接收器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原理实验系统。

其次,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具有多种功能特点。

首先,它具有丰富的实验内容,可以进行调制解调、射频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实验。

其次,它具有灵活的实验操作方式,可以通过面板操作或计算机控制进行实验操作。

再次,它具有丰富的实验数据输出方式,可以通过示波器、频谱仪、电子万用表等设备输出实验数据。

最后,它具有良好的实验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各种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方面,它可以作为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验证,加深对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

在科研方面,它可以作为科研人员进行通信原理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用于验证和验证新的通信原理技术和方法。

综上所述,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多样的实验设备,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

相信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箱将会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

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年级:2011级实验成绩:指导教师:祝昌宇姓名:蒋俊实验名称: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实验学号:312011*********实验日期:2013-12-15一、目的1. 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 掌握74LS181的功能和应用二、实验原理(1)ALU单元实验构成1、结构试验箱上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上的运算器是由运算器由2片74LS181构成8字长的ALU 单元。

2、2片74LS373作为2个数据锁存器(DR1、DR2),8芯插座ALU-OUT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3、运算器的数据输出由一片74LS244(输出缓冲器)来控制,8芯插座ALU-OUT作为数据输出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出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

(2)ALU单元的工作原理数据输入锁存器DR1的EDR1为低电平,并且D1CK有上升沿时,把来自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1。

同样,使EDR2为低电平,并且D2CK有上升沿时,把来自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2。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2片74LS181构成,它可以进行2个8位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S0、S1、S2、S3、M、CN)。

当实验者正确设置了74LS181的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DR1、DR2内的数据。

由于DR1、DR2已经把数据锁存,只要74LS181的控制信号不变,那么74LS181的输出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

输出缓冲器采用74LS244,当控制信号ALU-O为低电平时,74LS244导通,把74LS181的运算结果输出到数据总线;ALU-O为高电平时,74LS244的输出为高阻。

图1 算术逻辑单元原理图三、使用环境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四、实验步骤(一).逻辑或运算实验1.把ALU-IN(8芯的盒型插座)与CPT-B板上的二进制开关单元中J1插座相连(对应二进制开关H16~H23), 把ALU-OUT(8芯的盒型插座)与数据总线上的DJ2相连。

环境试验箱工作原理图解

环境试验箱工作原理图解

环境试验箱工作原理图解
抱歉,我无法在文字中提供图解。

但是,我可以简要解释环境试验箱的工作原理。

环境试验箱是一种用于模拟和控制特定环境条件的设备。

它通常被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

环境试验箱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冷却系统:环境试验箱通常配备有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媒等元件。

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冷媒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作用,将热量转移到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内部环境的降温。

2. 加热系统:环境试验箱同时也配备了加热系统,用于提供恒定的或可调节的温度。

加热系统通常由加热器、热交换器和温度控制器等组成。

温度控制器可通过检测试验箱内的温度情况,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3. 湿度调节系统:对于某些实验需要控制湿度的情况,环境试验箱还会配备湿度调节系统。

湿度调节系统通常包括加湿器、除湿器和湿度传感器等组件。

湿度传感器检测箱内的湿度情况,并通过控制加湿器或除湿器的工作来调整湿度,以达到设定要求。

4. 控制系统:环境试验箱的控制系统一般由主控制器、仪表面
板和相关传感器等组成。

通过主控制器的智能化控制算法和相关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可以实现对试验箱内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总之,环境试验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却系统、加热系统、湿度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配合工作,模拟和控制特定的环境条件,以满足用户对特定环境条件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是一种用于教学和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实验箱和一系列的实验电路板组成。

实验箱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主机的塑料盒子,内部装有电源、主板槽口和接口插槽等。

实验箱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

实验电路板是实验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各种芯片、电路和器件。

实验电路板的种类很多,包括CPU板、存
储器板、输入输出板等。

每个实验电路板上都有一些接口插槽,用于连接各个电路板之间的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实验电路板插入到实验箱的插槽中来完成不同的实验。

通过接线、调试和测试,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指令的执行过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等。

除了实验电路板,实验箱还配备了一些辅助设备,如示波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学生观测和分析电路中的信号,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综上所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是一种用于教学和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工具。

它通过实验电路板和辅助设备的配合,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补充实验指导-实验1、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补充实验指导-实验1、2

实验一、实验箱介绍与DEBUG简单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箱的构成2)掌握模型机的结构框图3)学会DEBUG的简单使用二、实验内容1.实验箱介绍图1-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图1-1给出了实验箱的结构图,构成部分均在实验箱的印刷电路板上标注,如:ALU Uint(算逻单元)、Input Device Unit(输入单元)、Switch Unit(控制开关单元)、Bus Unit(总线单元)……,同学们要结合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确定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在实验箱中的位置。

2.模型机的框图图1-2 模型机框图图1-2给出了计算机模型机的框图,同学们在做实验时,要体会实验中数据的流向,以便对整机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DEBUG的简单使用DEBUG须在DOS环境下运行。

具体操作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command)如图1-3所示。

图1-3 Windows的运行窗口Windows的“DOS”模式,如图1-4所示。

图1-4 Windows下的“DOS”模式输入命令DEBUG(调试),见图1-5.图1-5 DEBUG调试窗口DEBUG命令是在“-”下,由键盘键入的。

每条命令以单字母命令符开头,然后是命令的操作参数,操作参数与命令符之间用空格隔开,操作参数与操作参数之间用空格或逗号隔开,命令的结束符是回车键。

命令及参数的输入可以是大小写的结合。

Ctrl+Break键可中止命令的执行。

Ctrl+Num Lock键可暂停屏幕卷动,按任一键继续。

所用数均为十六进制数,不用加H。

有关DEBUG中的D(显示)、R(寄存器)、U(反汇编)、G(执行)和Q(退出)等命令已在前面讲过了。

下面介绍本实验用到的DEBUG的命令:(1)A-汇编,用于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2)g-运行,运行用A命令编写的汇编语言程序(3)e-编辑,用于修改计算机内存中存储单位的数据(4)d-显示,用于显示计算机内存中存储单位的数据(5)q-退出,用于退出DEBUG的状态,到DOS提示符下。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专业核心硬件课程实验指导书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平台介绍一.硬件部分:1.核心适配板:主控芯片是XILINX公司的SPRTAN XC3S500E(50万逻辑门电路),它具有可编程接口(JTAG),通过并口与PC机相连,该芯片可以反复擦写。

2.实验箱上输入/输出接口:⑴按键开关:键按下为抵电平,弹起为高电平,实验箱上的序号是AN1,AN2。

用它可以形成脉冲信号。

(2个)⑵拨动开关:开关向上为高电平,向下为低电平,实验箱上的序号是K1~K12。

(12个)⑶发光二极管:分成红、绿、黄三种颜色。

高电平点亮,低电平熄灭。

实验箱上的序号是L1~L24。

(24个)(4)8段LED数码管:低电平点亮相应的段。

实验箱上的序号是LED1~LED4。

(4个)3. 用户接口部分二.软件部分:本实验系统的开发软件采用Xilinx公司的ISE集成开发环境。

其软件开发流程:1.创建工程*双击桌面“Xilinx ISE 7.1”;*选择“File” New Project”,屏上显示(图1);●填写“工程项目名”和文件存放路径。

*点击“下一步”,屏上显示(图2);●选择所使用芯片的类型、封装等信息;●选择综合工具(Synthesis Tool)(图1)(图2)2.设计输入*在(图3)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同时选左框中的”Verilog Module”*输入Verilog HDL 的源程序代码(图3)3.约束(引脚绑定)*在“Process View”框中,点击“User Constraints”前的‘+’,双击“Assign Package Pins”*在“Design Browser”框中,选“I/O Pins”*在“Design Object List…”框中‘Loc’栏添入芯片的引脚序号,注意在引脚序号前加上字母p;4.综合在“Process View”框中,点击“Synthesize-XST”;5.实现在“Process View”框中,点击“Implement Design”;6.下载在“Process View”框中,点击“Configure Device(Impact)”;●选“Boundary-Scan Mode”●选“Automatically connect to cable….”(注意此时必须将实验目标板通过并口与PC相连,同时打开实验箱的电源!),屏上显示下图。

电路原理实验箱

电路原理实验箱

电路原理实验箱电路原理实验箱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电路原理实验的必备设备,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电路原理实验箱的基本组成、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组成。

电路原理实验箱通常由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部分组成。

主控模块是整个实验箱的核心,它能够控制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完成各种实验任务。

电源模块提供实验所需的电源,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信号源,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的波形,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二、使用方法。

1. 接通电源,首先,将电路原理实验箱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然后按下电源开关,待指示灯亮起表示电源已经开启。

2.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各种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固性。

3. 调节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调节示波器的观测方式和量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4.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路的波形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关闭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将各种仪器的参数调整到零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拔出电源线。

三、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2. 仪器保养,定期对电路原理实验箱进行清洁和检查,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3. 安全用电,在使用电路原理实验箱时,要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4. 实验环境,选择安静、通风的实验环境进行实验,避免外界干扰,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电路原理实验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原理实验箱作为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工具,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实验箱进行实验,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实验箱

通信原理实验箱

通信原理实验箱通信原理实验箱是一种用于学习和实践通信原理知识的教学工具。

它通常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功率计、滤波器等仪器设备,以及相关的连接线和配件。

通过这些设备,学生可以进行各种通信原理实验,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一、实验箱的基本组成。

通信原理实验箱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可以调节频率、幅度等参数。

2. 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的波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号的特点和变化。

3. 频率计,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获取信号的频率信息。

4. 功率计,用于测量信号的功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号的功率特性。

5. 滤波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以上这些设备通常都配有相应的连接线和配件,可以方便学生进行各种通信原理实验。

二、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使用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实验时,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接通电源,首先需要将实验箱的电源接通,并确保各个设备都正常工作。

2. 连接设备,根据实验的需要,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率计、功率计、滤波器等设备连接起来。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各个设备的参数,如信号的频率、幅度,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

4.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加深对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箱的应用范围。

通信原理实验箱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原理、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通过实验箱的使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验箱也可以作为科研工作者进行通信原理研究和开发新技术的重要工具。

四、实验箱的意义和价值。

通信原理实验箱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箱基本操作
1. 启动:打开实验箱右侧面的电源开关,各数码管显示不同初值。
电源 开关
2. 手动模式:按一下实验箱的复位按钮(RST),然后按小键盘的(TV /ME)键 三次,液晶屏显示“hand……”后进入此模式。 当采用人工译码方式时,使用此工作模式。这时控制总线信号由人工用K0~ k15产生。数据总线的输入值由人工用K16~k23产生,并经J3通过8位扁平线和J1进 入数据处理部件。 3. 自动模式:实验箱启动后或按一下RST按钮,进入此模式。 当采用自动译码方式时,使用此工作摸式。这时数据总线的输入值应该事先存 入IN寄存器,供系统运行时自动读取,即数据输入路线为:由IN寄存器的输出产 生,经J2和8位扁平线从J1进入数据处理部件。具体操作待后续实验中介绍。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利用上位机(PC)上运行的集成开发环境控制实验箱、 编制或修改实验箱指令系统的方式。这是自动译码方式的变相,所以这时实验箱 也要工作在自动模式。具体操作待后续实验中介绍。
实验箱简介 (4)
4.输入通道:有电键和键盘两种形式,是实验中的主要操作部件。电键k0~k15 用于人工以电平形式发出控制命令(机器指令),k16~K23用来设定输入数据, 这是第三种译码方式,用于学习“译码器”的工作原理。键盘用于以代码形式发 出控制命令(针对实验箱提供的两种自动译码方式)和数据,用于学习“机器指 令码”的实质,进而学习“程序指令”的控制原理,再进而理解“程序”的控制 原理,液晶显示器用于辅助和显示键盘的输入。
这是实验箱的主体,我们的实验就是要指挥这 些部件协调工作,来完成计算机的各种基本任 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逐步掌握计算机 的最基本工作原理。为理解各种现代计算机、 理解各种软件的最根本工作过程打好基础。
实验箱简介 (3)
2.微程序结构部件:有微程序 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 微程序运行周期指示灯RT1和 RT0。它们用于学习微程序结构 对指令译码的工作原理。
实验箱简介 (9)
7.外围芯片实验界面:由数据/地址总线接口、显示单元和扩 展单元组成。 数据/地址总线接口以单线接插的形式实现这两类总线与 外围芯片的连接。 显示单元以8位数码管方式显示数据,以单线接插的形式 与外围芯片的连接。 扩展单元用于插入外围芯片,由 40脚IC快插插座、单线 接插口、常用信号输出接插口组成。为方便引脚数少于40的 外围芯片使用,面板上画出了16、20、40三种引脚对应的插 孔编号:I16、I20和I40。 连接方法与《数字逻辑实验课相同》。 实验箱上还有系统复位键、RS232接口、TGAT接口、转 移逻辑电路、时钟发生电路(CK)、电源等辅助部件。
3.组合逻辑结构部件:由(编程)组合逻辑芯片 (in-system IC)LC4256V和它的I/O引脚及指令 周期指示灯CT0和CT1组成。用于学习由组合电路 构成的指令译码器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将在 《在系统编程技术及应用》课程中学习。 这两部分各是计算机指令的自动译码方式之一,任一时刻只能使用一种方 式,由拨动开关KC选择。 实验箱还提供人工译码方式,见输入通道部分。
实验箱简介 (8)
控制总线:指令和微指令结构译码的控制总线设备上以白色粗线标出走向,并标有 IBUS字样和指示灯。组合逻辑译码的控制总线没有标出,但实际上也是这个通路 (因为拨动开关KC保证二者只有一个工作)。
人工译码(用电键) 产生的控制总线由实 验者用导线连接。 (注意相邻线使用不 同的颜色,以便检查 线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介绍
实验箱简介 (1)
实验系统由实验箱、PC机、软件三大部分组成。本课程围绕实验箱组织教学, 通过在实验箱上的一系列实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实验箱包含七个部分:
实验箱简介 (2)
1.数据处理部件:有运算单元ALU、累加器A、暂存器W、寄存器组R0-R3、直通门
D、左移门L、右移门R、进位标志灯RCy、零标志灯Rz、中断向量寄存器和码健IA、 中断请求标志灯REQ、中断响应标志灯ACK、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地址寄 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和存储器EM等经典计算机的基本数据处理部件部件。
数据输出通道:由 数据处理部件的各部 件产生数据,经数据 总线的(最上面部分) 送到输出锁存器,经 数码管显示。
实验箱简介 (7)
地址总线:设备上以白色粗线标出走向,并标有ABUS字样和指示灯。 地址总线上的信号是存储器(EM)的地址,而这个地址在这个经典 机模型中总是由指令发出的,所以,ABUS只在PC、EM和MAR间存在。
实验箱简介 (5)
5.输出通道:由散布于
各处的数码管、发光管和 液晶显示器组成。数码管 用于指示所在处寄存器的 值,发光管用于指示总线 或标志位状态,液晶显示 器用于显示键盘输入、机 器状态和某些处理结果。 是实验中观察操作结果和 实验现象的部件。
训练有素的实验者在实施任何一个操作之前,会事先判 断输出通道应有的反应,在实施操作时会注视输出通道,以 观测反应是否与判断一致,从而证实或修正对本次操作的功 能的理解,并有机会抓住奇异现象——“新发现”的瞬间闪光。 养成这样的工作作风会终身受益。
实验箱简介 (6)
6.总线:任何计算机系统都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设备上以白色粗线标出走向,并标有位电键 (K16~k23)赋值, 向右转直接连到插座 J3;向左连到输入锁 存器IN,然后连到 插座J2;再由8位扁 平线把J2或J3同J1相 连,使数据进入数据 处理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