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青铜铸鼎》 学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别是鼎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青铜艺术和鼎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鼎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出自己的青铜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1. 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鼎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3. 青铜艺术和鼎的鉴赏技巧。
4. 学生实践,创作自己的青铜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鼎的结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青铜艺术和鼎的鉴赏技巧,以及学生的实践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纸张、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和图片,介绍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让学生对青铜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 新课导入:展示一些青铜艺术作品,特别是鼎,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结构和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制作自己的青铜艺术作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板书设计1. 青铜艺术——鼎2. 主体内容: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鼎的结构和制作方法、青铜艺术和鼎的鉴赏技巧。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制作一个青铜艺术作品,特别是鼎。
2. 要求学生记录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制作步骤等,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参与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1. 《中国青铜艺术史》2. 《中国青铜器》3. 《青铜艺术鉴赏》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在引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系列青铜艺术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图片,以及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青铜艺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学设计2:青铜铸鼎

第20课青铜铸鼎〖内容标准〗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青铜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②了解青铜铸鼎(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培养①通过课本各类青铜器图片,指导学生观赏商周青铜文物艺术水平。
②通过课本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指导学生了解饕餮所代表的动物。
③通过博物馆参观和观后交流(作品赏析或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④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和制作壁报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规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商周时期我国已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文明时代,商周两朝是中国青铜朝代的高峰,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②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业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从而认识集体通力协作的力量。
③介绍商周青铜铸造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要点〗1.重点商周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这些重点是学生掌握青铜文化的基本要素。
2.难点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青铜精品的赏析,其艺术价值的所在也不易为初一学生所掌握。
〖教学建议〗1.商周青铜铸造①教师可通过“有谁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的提问,向学生讲明“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的知识。
并讲清青铜是相对红铜而言,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颜色青绿,故称“青铜”。
其争优点在于熔点低,硬度较大。
②教师可以课文中“司母戊大方鼎”这一青铜器为代表,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制作的生产步骤,然后将事先归纳的青铜器制作步骤和生产环节通过表格(图片更好)向学生展示。
③教师可根据青铜器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在世界冶金史占有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从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等方面分析、认识集体协作的力量和商周青铜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前列地位。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青铜艺术——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鼎的历史、铸造工艺、艺术特点,感受青铜鼎的纹饰美,学会用超轻泥表现纹饰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超轻泥的可塑性和辅助材料,在合作、讨论和动手实践中,学习欣赏和评述青铜鼎和装饰青铜鼎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青铜文化的了解,形成爱护文物的爱国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青铜鼎造型、纹饰、色彩特点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装饰青铜鼎纹饰、色彩和评述青铜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追溯历史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
课件播放“铸造青铜鼎”的动画师: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生:看到古人铸造青铜鼎的过程。
师:短短的视频,让我们仿佛穿越到古代,看到当时的人们铸造青铜鼎的情景。
你了解青铜鼎吗?生:……师:青铜鼎是青铜器的一种。
青铜器是用铜、锡两种金属在高温下铸造而成的器物,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
青铜器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其中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艺术——鼎。
板书揭题:青铜艺术——鼎二、欣赏器形之美师:古人铸造青铜鼎是用来干什么的?(煮食物、祭祀用的……)师:早期的青铜鼎作为食器,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重要的礼器及权威的象征。
师:看,老师就带来了一个青铜鼎(展示青铜鼎实物),看,它长什么样?由几部分组成?生:由耳、腹、足三部分组成。
师:耳、腹、足有什么特征?生:腹部方方正正,两只耳朵直立在两侧,四条足稳稳地站立着。
师:给你什么感觉?(平稳厚重……)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更多的青铜鼎呀?它们呀就在你们的眼前,当然,它们只是青铜鼎的仿制品。
请组长掀开布头,带领组员看一看,你们组的鼎器形有什么特点?生:有的是圆腹三足;有的足是尖尖的,有的足像动物的脚,有的耳朵比较长……小结:古人创造的青铜鼎,器形上追求平衡对称,庄严凝重;样式多变,刚柔相济。
青铜教案——精选推荐

青铜教案
青铜教案
第20课青铜铸⿍教案
〖内容标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纹⽅⿍”(P106)。
这是在湖南宁乡发现的',同⼀地点出⼟的还有“四⽺⽅尊”(P110)。
“尊”是⼀种盛酒器。
尊⼀般为圆形、⿎腹、⼤⼝,也有少数⽅尊。
四⽺⽅尊便是其中⼀例。
△课堂⼩结
青铜冶铸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业部门,青铜铸⿍是商周⾼度⽂明的象征,青铜⽂化⼜是我国民族⽂化瑰宝。
今天通过商周青铜铸⿍的教学,使我们初步了解青铜铸造的复杂⼯艺过程,知道青铜器的种类和⽤途,欣赏青铜⽂化的艺术价值,明确青铜⽂物的历史地位和⽂物价值。
〖教学资料
爵
爵位之爵,本是饮酒之器,今以其为阶位、权⼒之象征,这表明上古之时世俗政权以祭祖饮酒之爵之别以辨其阶位、权⼒。
《说⽂》:“爵,礼器也。
象爵之形,中有⾿酒,⼜持之也,所以饮……象形。
《左传桓公⼆年》:“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注:“爵,饮酒器也。
” 《集韵药韵》:“爵,爵位也。
”上古爵位有五,⽈公侯伯⼦男。
《周礼天官⼤宰》:“以⼋柄诏王驭群⾂,⼀⽇爵,以驭其贵,⼆⽇禄,以驭其富。
”郑⽞注:“爵谓公、侯、伯、⼦、男、卿、⼤夫⼠也。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男凡五等。
”《韩⾮⼦定法》:“官爵之迁与斩⾸之功相称也。
”上古之时,祭祀宗祖本是权⼒之象征,礼以饮酒之爵辨其阶序及其祭祀之权⼒范畴、受祐福之等级、⼤⼩。
5。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 青铜艺术——鼎|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种类,掌握鼎的形制;2.能够通过观察、感知,了解鼎的特点和艺术价值;3.能够运用颜色和层次感,完成一幅青铜鼎的绘制作品。
二、教学重点1.掌握鼎的形制和构造特点;2.着重讲解颜色和层次感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讲解青铜器艺术价值;2.着重讲解层次感的运用,提高绘画技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课件、鼎的图片素材、绘画工具等;2.学生:画纸、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知 1. 教师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种类,并展示青铜鼎的图片素材; 2. 通过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感知鼎的形制和特点,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理论讲解 1. 针对鼎的构造特点,详细讲解鼎的分组和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 从艺术角度,讲解青铜器的种类和艺术价值,探讨青铜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示范绘制 1. 教师进行简单的绘画示范,引导学生掌握鼎的形状和层次感的表现技法,指导学生运用颜色来诠释鼎的质感和特点; 2. 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自己的一幅青铜鼎的绘画作品。
###(四)交流展示 1. 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青铜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鼎的形制和构造特点,提高了对青铜艺术的认知水平。
此外,通过自由绘制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0课青铜艺术——鼎|苏少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识别和欣赏青铜器的经典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青铜艺术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重点是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青铜器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识别和欣赏青铜器的经典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青铜艺术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青铜器图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青铜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作品欣赏:展示青铜器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青铜器的创作,可以采用绘画、雕塑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他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七、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青铜器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青铜器的经典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青铜铸鼎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20课青铜铸鼎【自主学习】1.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
2.是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以及等。
4.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有功能,还具有高度的。
【要点破解】要点一:商周青铜器的特征要点点拨:我国青铜的冶炼历史悠久,青铜铸作到了商周时期达到了全盛。
这一时期的青铜铸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普遍使用陶X铸造技术。
(2)已能较好地掌握合金的比例,懂得了青铜调剂的比例与性质的关系。
(3)青铜器用途广泛、种类繁多。
(4)商周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瑰丽,集工艺、美术于一体,是古代世界的艺术瑰宝。
【例1】(2010某某内江中考,16)右图是2010年某某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某某,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A.司母戍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解析:本题是一道情景分析题,根据图片和材料可知,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司母戊鼎。
所以,故答案为A。
要点二:商周青铜文化处于世界的前列,想一想,商周青铜器有哪些价值?要点点拨: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种类繁多。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已经广泛使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按照它们的用途可以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礼器、酒器、食器、乐器等。
商周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商周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瑰丽,集工艺、美术于一体,是古代世界的艺术瑰宝。
青铜器造型有的纯为写实,有的简洁抽象,有的夸X而富有幻想,甚至离奇得不可思议;纹饰有的典雅凝重,有的繁缛富丽,有的异常简略;所塑的鸟、马、牛、猪、象、犀牛等动物形象,或狰狞可怕、奇异怪诞,或憨态可掬,生动逼真,给冰冷生硬的青铜器具平添了无限生机。
每一件青铜器具都是一件杰出的工艺品,反映了制作者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匠心。
【例2】(2010某某潍坊中考,1)《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第20课 青铜铸鼎(上课)

一、商周的青铜铸造
1、原料:铜、锡、铅
乳丁纹平底爵 人面纹方鼎 2、精品代表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大盂鼎、大克鼎 塑模 3、制造流程: 制范 铸造成型 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4、历史地位: 熔液
现存最大
注入模具
乳丁纹平底爵
• 酒器 • 距今3600年 • 目前所见最早 的青铜器具。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 商朝青铜器:司母 戊方鼎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 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 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 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 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 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 青铜器。
大 盂 鼎
大克鼎
二、青铜器的种类用途
酒器、食器、武器、乐器、 1、种类: 礼器和生产工具
2、纹饰:饕餮纹 不仅有使用价值,还具有高度的 3、价值:
艺术价值
酒器
青 铜 角
爵
觥
四 羊 方 尊
----食器
兽 纹 扁 足 鼎
人 面 纹 方 鼎
簋
乐器
钟
兽面纹双面铜鼓
武器
云雷纹铖Βιβλιοθήκη 龙 纹 钺农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青铜铸鼎》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青铜的原料、颜色、优点、历史地位。
2.把握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3.把握青铜器的种类和艺术特色。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你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吗?青铜冶炼是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乳丁纹平底爵”(见课本98页图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司母戊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达833千克,想想此件青铜器制作需要哪些步骤?说明了什么?
2.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你能分别举几个例子吗?
3.课本P101页看图与思考
4.观赏课本102页青铜器图片说一说青铜器的特点。
(二)练一练(1-6为必作,7为选作)
1、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商周
B、夏商
C、春秋
D、战国
2、商周时期工艺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最重要手工业部门是()
A、青铜冶炼
B、制陶
C、丝织
D、冶铁
3、构成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铜
B、铁
C、锡
D、铅
4、青铜铸造工艺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是()
A、制范——塑模——铸造
B、塑模——制范——铸造
C、制范——铸造——塑模
D、塑模——铸造——制范
5、就青铜器的用途而言,你认为“鼎”应属于()
A、食器
B、酒器
C、礼器
D、乐器
6、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乳丁纹平底爵
D、象尊
7、假设你生活在商朝在一家青铜器手工工场工作,你在从事青铜器的制作中,会经历哪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