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拳击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新规则下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新规则下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影响,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引言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文部分详细讨论了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具体影响,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究,并介绍了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结果。
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影响,为提升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新规则,实证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影响,构建,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拳击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拳击运动员的对抗能力水平,为选手提供科学训练方案和比赛技术指导,以提高其比赛表现和竞技水平。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全面有效的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完善。
通过对新规则下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的研究,将为拳击运动员的培训和比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拳击运动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在现代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不仅仅包括了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还需要考虑到技术、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
通过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对于拳击运动员个体而言,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实力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提高的动力和信心。
对于教练和管理者来说,也可以借助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指导训练工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
研究构建拳击运动员对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还可以推动拳击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基于模糊数学的运动员体能评价与训练

基于模糊数学的运动员体能评价与训练现代运动竞技呈现出高强度、高节奏、高技术、高复杂度等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体能水平。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中,有许多指标是难以量化的,如运动员的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等等。
而另一些指标,其实也很难用某一个数值来描述,它们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运动员的冲刺速度,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等等,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测量结果来评价。
这时,基于模糊数学的运动员体能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模糊数学是一种计算方法,其通过模糊集合来处理模糊性问题。
在运动员体能评价中,将运动员某项指标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等,然后构建运动员某一指标的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中的元素不再仅仅是0或1,而是在0与1之间的一些概率分布上的值。
这样,模糊数学就能够用来表达运动员某一指标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同时,模糊数学还可以通过模糊综合来处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将多个指标的模糊集合进行运算,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在运动员体能评价中,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指标,例如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等等。
对于每项指标,需要先设计相应的测试项目和标准,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运动员测试结果可以转化为模糊集合,然后进行模糊综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用来反映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模糊综合又可以分为简单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平均法、模糊综合最大值法等等。
在此不再深入讲解模糊运算的过程细节。
尽管基于模糊数学的体能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全面、细致地评价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但是也需要注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首先,需要制定科学且具有代表性的测试项目和标准,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其次,运动员的个性化差异和特殊情况也需要被考虑到,比如有些人可能具有较强的某项指标,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较差,这需要更具体地解决。
最后,评价结果必须符合实际,不能单纯追求高分,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另外,基于模糊数学的运动员体能评价还可以被应用于训练中。
拳击训练中的拳击比赛和训练成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拳击训练中的拳击比赛和训练成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在拳击训练中,拳击比赛和训练成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拳击比赛既是拳击运动的一项竞技形式,也是评估拳击手实力和训练成果的一个标准。
本文将探讨拳击比赛和训练成绩评估的一些方法和标准。
一、拳击比赛的类型和规则拳击比赛可以分为业余拳击比赛和职业拳击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是指非职业拳手之间的比赛,而职业拳击比赛则是职业拳手之间的比赛。
不同的拳击比赛类型有不同的规则和限制,包括比赛轮数、比赛时间、比赛环境等。
拳击比赛按照参赛选手的体重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常见的有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等。
比赛中,选手需要遵守规则,在指定的拳击场地内使用拳套和其他保护装备进行拳击。
比赛的胜负一般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攻防能力和击倒对方的次数来判定。
二、拳击比赛中的评分标准在拳击比赛中,裁判会根据选手的表现对比赛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击倒对手:如果一方选手将对手打倒在地,裁判会根据倒地的程度和击打力度评判该回合的胜利者。
2. 技术动作:裁判会根据选手的技术动作、出拳速度、准确度和组合拳的连续性来评判选手的技术水平。
3. 防守能力:选手的防守能力也是评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裁判会根据选手的躲闪能力、防守动作和避免受到对方攻击的程度来评判选手的防守水平。
4. 攻击频率和效果:裁判会考虑选手的攻击频率和攻击效果来评分。
选手的攻击频率越高,而且能够给对方造成有效打击,就有更高的得分机会。
三、训练成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除了拳击比赛,训练成绩评估也是评估拳击手训练成果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训练成绩评估方法和标准。
1. 技术评估:通过评估选手的技术水平,包括拳法技巧的熟练程度、组合拳的连贯性、出拳速度和准确度等来评估训练成绩。
2. 体能评估:评估选手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包括力量、速度、敏捷性、耐力等方面。
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倒立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跑等。
3. 对抗评估:通过选手之间的互动对抗,评估其攻防能力、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术的动作规格速度力量协调空间感及...

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摘要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是跆拳道运动训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跆拳道的选材标准,造成许多地区没有一种选材的标准。
因此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评价指标的选取是科学选择跆拳道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同时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首先介绍了跆拳道运动的研究现状,并对跆拳道运动项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接着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跆拳道选材的文献、并借鉴其他项目的选材指标体系,结合跆拳道项目的特点,从身体素质、形态、双飞、脚靶技术和实战能力等五个方面来确立跆拳道选材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五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然后介绍了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和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一般步骤,并通过模糊理论,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了数学描述和模糊化处理;接着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运动员整体素质的评估模型,包括系统结构,工作流程,关键算法和数据库设计;昀后,设计和实现了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评估系统,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综合素质,指标,模糊综合评价,评估系统【论文类型】应用基础AbstractThe scientfic selection of Taekwondo athlete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Taekwondo training system, but there is no domestic Taekwondo selection criteria,resulting in many areas do not have a selection criteria.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choice selection of the overall quality index for Taekwondo is the primary task ofTaekwondo athletes, whil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se indicators is also an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This paper, first, through the project in-depth study of Taekwondo, builds theindicator system for Taekwondo athletes, including the five-level indicators andfifteen categories second indicators; then describes the fuzzy theory and the process of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n fuzzes those indicators based on fuzzytheory; and then sets up an assessment model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athletes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cluding system structure, workflow, keyalgorithm and database design; Finally,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valuationsystem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aekwondo athletes is described for verifying thatthis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feasible【Key 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valuation system【Type of thesis】Application Foundation目录摘要V第一章引言11.1研究背景. 11.2 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研究目标及研究现状31.2.1 研究目标3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41.3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6第二章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指标体系构建.72.1概述 7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72.3指标体系. 82.3.1 一级指标..92.3.2 二级指标..92.3.2.1 身体素质的二级指标.92.3.2.2 形态二级指标..122.3.2.3 双飞指标.122.3.2.4 脚靶技术指标..132.2.2.5 实战能力指标..152.4小结. 17第三章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18 3.1模糊理论及综合评价方法. 183.2指标模糊化处理203.3小结. 32第四章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评估系统 334.1系统结构334.2工作流程354.3数据库结构. 364.4关键算法实现 424.5评价系统应用及结果分析. 454.5 小结 48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95.1 本文总结. 495.2 工作展望. 49参考文献.50致谢..53跆拳道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
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准备过程控制的研究

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准备过程控制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过程的控制策略。
在跆拳道比赛中,充分的身体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肌肉热身和柔韧性训练。
心理准备也是关键因素,运动员需要保持冷静、专注和自信。
技术准备和战术准备同样重要,需要在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训练。
赛前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熟悉比赛场地和对手,并调整自己的状态。
通过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过程的控制,可以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取得更好的成绩。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控制策略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为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有效的赛前准备过程控制对于跆拳道运动员的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身体准备、心理准备、技术准备、战术准备、赛前训练、控制、重要性、未来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论、训练过程、竞技状态。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准备过程控制着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
在赛前准备阶段,运动员需要进行身体上的训练和调整,以确保自己在比赛中的体能和爆发力处于最佳状态。
心理状态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跆拳道运动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专注和自信,以克服比赛中的紧张和压力。
除了身体和心理准备外,技术和战术也是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的重要内容。
运动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攻防技术,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以击败对手取得胜利。
制定合理的战术策略也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游刃有余。
跆拳道运动员在赛前准备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身体、心理、技术和战术等方面的提升和调整。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赛前准备,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过程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意义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准备过程的控制研究还有助于揭示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了解其在比赛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调整。
通过对赛前准备过程的控制研究,还可以为跆拳道运动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突发情况,提升比赛的应变能力和胜率。
拳击比赛调研报告

拳击比赛调研报告拳击比赛调研报告一、引言拳击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竞技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报告通过对拳击比赛的调研,旨在了解拳击比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观察和访谈等。
我们对过去几年的拳击比赛资料进行了梳理,同时还观察了一些近期举办的拳击比赛,并对一些专业的拳击运动员和教练进行了访谈。
三、拳击比赛现状1. 专业化程度近年来,拳击比赛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各大拳击组织的赛事规模不断扩大,比赛级别也越来越多。
同时,专业的拳击训练机构也日渐增多,为拳击运动员提供系统化的训练和培养。
2. 受众群体拳击比赛的观众群体广泛,包括从拳击爱好者到一般体育爱好者以及大众观众。
尤其是在一些拳击强国,拳击比赛受众更是众多。
3. 媒体传播拳击比赛在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许多大型拳击比赛都会进行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赞助商的关注。
同时,拳击比赛的片段和赛后评论也会在各种媒体上进行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比赛的影响力。
四、拳击比赛的发展趋势1. 商业化运作随着拳击比赛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商业化运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各大拳击组织和赛事组织开始与各种品牌和赞助商进行合作,通过广告和赛事营销来获得更多的收入。
2. 超级赛事的兴起超级赛事是一种聚焦顶级选手的大型拳击赛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这些赛事通常由多个拳击组织合作举办,规模庞大,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 技术和科技的应用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对拳击比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慢动作回放、计分系统的自动化和拳击手套的改进等技术创新,使得比赛更加公正、透明和安全。
4. 女子拳击的崛起女子拳击作为一个新兴的项目,近年来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触和参与拳击运动,女子拳击比赛的赛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拳击比赛在专业化、商业化、科技化和多样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未来,拳击比赛有望进一步扩大其观众群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拳击运动员技、战术量化评分研究

这几个方面当作判定的标准因素集,依次将其标
记成 u1 和 u2 以及 u3,当中 u1 包含基础拳法和
组合拳以及防守和移动,u2 包含主动出击和防
守,作战意识以及距离感,还有战术的使用,u3
包含对影空击和手靶以及沙袋技术。评价语言集
V 一共有五个,分别是优秀和良好以及中等和合
格,还有较差。依照长时间的教学以及培训经验
参考。 3)本文所讲的技术战术量化评分与技能量
化评分,能够组成一套十分健全的评价系统,通 过这个完善的评分系统让我们可以对于拳击运动 员技能和技术以及战术方面进行完整公平科学的 评价判定。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拳击运动员技巧和战术量化评 分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拳击运动 在培训和比赛方面拥有一套健全的科学体系,但 是对于拳击运动员技术和战术水平评价方面还缺 少相应的体系,长时间导致拳击运动员选用和教 学考试评分仅仅只能依靠感觉去评判,主观色彩 较强。应用模糊数学综合判定的方式,针对运动 的规律,将基础技术和具体作战技巧,辅助练习 这几个方面当作判定的因素,对于拳击运动员技 术和战术的水平实施量化的评估。帮助拳击运动 员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独特优点,进而 改正缺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提升拳击 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 进一步阐述,能够给拳击运动员技术战术量化评 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竞技体 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拳击运动员;技术;战术;量化评分
拳击运动在培训和比赛方面拥有一套健全
的科学体系,但是对于拳击运动员技术和战术水
平评价方面还缺少相应的体系,长时间导致拳击
运动员选用和教学考试评分仅仅只能依靠感觉去
评判,主观色彩较强。针对运动技能方面的量化
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

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作者:张忠楼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16期摘要:伴随网络科学的发展,在竞技能力系统中可以运用新的视野与定量描述的方式,进而实现网络研究。
复杂网络是以数据为前提的一种数学模型,并运用新的数据可以对复杂网络系统开展定量化的描述过程。
其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作为加入训练和比赛的中心水平,在之前的研究往往缺乏对不同要素间关联的重视。
本文将先围绕拳击项目的特点进行论述,然后探究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模型的建立,以及分别剖析男子与女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网络结构特征。
关键词: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97-0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运动训练实践研究的关键内容。
然而,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没有认识到其中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践的探讨。
在网络科学背景下,我们需要突破传统限制,经过建模以及建立网络等方式,来进行深入探究,以及全面认识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
1 拳击项目的相关特征拳击作为对抗性运动项目,是基于限定规则之下运用拳头互相击打对方有效部位,进而获得相应的胜利。
该项目也是智能、体能以及技能方面的对抗,其成绩的高低直接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技能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拳击运动既是中近距离距离的对抗水平、力量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又是智慧、力量以及技术等全面体育对抗的项目里难度较高的运动项目。
通过相关调查得出,拳击项目在60种运动项目中的难度排名首位,进而表明拳击项目要求更为严格,对人体整体能力要求比较高。
因而也能够将拳击项目在比赛的对抗环节看作为复杂的系统,在复杂的对抗氛围下,双方进行快速进攻、防守以及反击等过程。
在全部系统里不同子系统间需进行互相协作以及作用,进而达到运动员的快速对抗能力。
2 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模型的建立2.1 关于建模的思路基于网络科学关于复杂系统的实践分析中,需进行网络“节点”与“连边”的判定,在具体测量以及统计之后开展网络的建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前阶段合理分析和准确掌握运动员竞技状态 的变化特 点
和规律 , 有助于教练员科学合理的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 以保
证运动员在大赛时能够取得 较理想 的运动成绩 。 目前 , 对 于格 斗 对抗性项 目 口 拳击 、 摔跤、 柔道) 运 动员竞技状态 的评定多采用
动 员赛前 竞技 状 态的评 定 等方 面构 建评 定指标 体 系 , 建 立其计 算 的数 学模 型 ; 并 制定 出各 评 定指标 的权 重及
评价标准 ;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高水平拳击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众 多定性 因素进行定量化评定 ; 实
践 检验 该 体 系评价 结 果更加 科 学可信 。 关键 词 : 拳击 竞技 状 态 中图分 类 号 : G 8 5 模 糊综合 评 判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5 6 4 3 ( 2 0 1 3 ) 0 1 _ _ o 0 7 3 —0 3
学性 、 简洁性 、 定性评 价与定 量评 价相结合 和多维度评价 。
2 . 1 . 2评定指标的筛选
行定性评价 。 第三 , 技术 能力指标 ( 掌握技术 的全面性 、 运用技术
的实效性和运用技术的熟练性 )作 为评定技术应变能力强弱 的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资料 , 并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 , 经过初 步 的 比较 、 分析 和综合 , 确定了拳击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评定 的有 关指标。 设计 了第一 轮专家咨询表 , 请 专家对各项指标 的合理 陛
采用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 , 根据实际需要 , 在经
过第 2 轮专家咨询后 ,设计并构建了高水平拳击运动员赛前竞
技状态二级评估指标体系( 见表 1 ) 。
妮( 1 9 8 5~ ) , 女, 助教 。研 究方 向: 体 育教 育训 练学。
7 3
表 1 拳 击运 动 员 赛 前 竞 技 状态 指 标 体 系构 成
模 型
准差 ) 、 w( 一致性系数 ) 、 累计百分数 的统计 , 求 出了各指标 的平 均等级 ( Me ) 4分位数 ( Q) , 按照社会 测量 的基本 准则 , 取 Me ≥3 作为再次咨询 的指标【 1 _ 。在此基础上 , 又向一些 全国各省运 动管 理中心的科技顾问进行 咨询 , 最后确定评价指标的一致性。 2 . 1 . 3评定指标的建立 作者简介 : 1 . 梁
搏击・ 武术科学
2 0 1 3 年1 月
第 1 0卷 第 l 期
【 国外武技研究 】
高水平拳 击运动 员大 赛前竞技状态 的模糊 综合评价研 究
梁 妮 叶 明 李方锐 。 黄 鹂
( 1 . 华 中农业大学体育部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2 . 湖北 医药学院体育课部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3 .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4 . 湖南工学院体育部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2 1 ) 摘 要 :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测试法、 个案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 针对高水平拳击运
和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 分 , 并对专家的评分进行了( 均值 ) 、 S ( 标
二级指标 。 第四, 战术能力指标 ( 比赛场上的应变能力 、 进攻技术
运用 和防反技术运用 ) 作 为专项 战术能力评定指标 。第五 , 心理
状态指标 ( 竞赛情绪 、 意志品质 、 自信心水平 和注意品质 ) 4项指 标对拳击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评定 。 2 . 1 . 4高水平 拳击运动 员赛前竞技状 态评定指标 体系层 次结构
技状 态的预测 与调控提供科学 的理论依据 。
1 研 究 对 象
合体现在专项训练和竞技 比赛的过程 中[ 2 1 。通过问卷调查 , 最终 构建 了包括素质 、 机能 、 技术 、 战术和心理的一级评 定指标 。 本文 所确定 的一级评定指标 中并没有包括形态 和智能两项指标 。原 因是 : 对于优秀拳击运 动员 而言 , 形态学指标对于运动员竞技状
态 的影响 已不是很重要。 而对于智能 目前 尚有争议 , 本文 曾就此 问题与调查对象进行过访谈 ,他们均 比较倾 向于将智能划归到
高水平拳击运动员 大赛前竞技状态 。
2 研 究 结 果 与 分 析
心理能力之下 的理论翻 。( 2 ) 二级指标 的筛选 和确定 。 首先 , 身体 机能 指标 ( ( 血睾酮 、 血红蛋 白、 白细胞 、 血 清激 酶和血尿 素 ) 。其 次, 运 动素质指 标( 3 0秒连续 蹲起 、 3 0秒仰 卧起坐 、 1 分 钟击沙
袋、 立定 跳远 、 5 0 m跑 、 3 0 0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跑 ) 作为力量 、 速度 、 耐力素质的测
2 . 1 高水平拳击运动 员赛前 竞技状 态评定指标体 系的构建 2 . 1 . 1 评定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评定指标体系的建 立从 总体上应遵循 以下原则 : 系统性 、 科
试 ;灵敏和柔韧素质专家都更倾 向于结合运动员 的实战表现进
定性方法 , 尚缺乏定量判定方法 。 定性评价的局 限性 在于评判者
定 ,首先应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构成要素人手 ,并结合专项特
征, 确定 运动员竞技状态 的一级评定指标。 运动员的竞技 能力 由 形态 、 机能 、 素质 、 技术 、 战术 、 心理和智能 7大部分组成 , 它们综
过多地依赖于长期 的训 练经验 , 缺乏统一评判标准 , 推广应用受 到局限。 如果能以某一项 目为例 , 构建该项 目运动员竞技状态 的 评定指标体系 , 并制定 出相应 的指标权重与评定标准 , 将定性评 价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起来 ,则 可为该项 目或此项群运 动员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