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题
2020年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同步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B.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Li、Na、K、Rb、Cs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ⅣA族2.Se、Br两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r>Se>P B.还原性:S2->Se2->Br-C.S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D.Se、Br位于同一主族3.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C.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4.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B.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C.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为离子化合物D.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5.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H2Se>H2S>H2OC.碱性:KOH>NaOH>LiOH D.氧化性:I2>Br2>Cl27.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C.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D.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还原性小于Y的氢化物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9.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小苏打用于面包发酵B.氢氧化铝用于中和胃酸C.肥皂水用于蚊虫叮咬处清洗 D.福尔马林用于食品保鲜2.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其元素一定属于ⅡA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B.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D.M层电子数等于其内层电子数之和的15的原子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甲>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C.乙的氢化物是同族中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4.下列粒子中,最外层与第一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 A.S B.Mg C.Cl D.Be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6. 六氟化硫分子呈八面体,难以水解,在高压下仍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
下列有关SF 6 的推测正确的是( ) A.SF 6 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B.SF 6 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高温条件下,SF 6 微弱水解生成H 2 SO 4 和HFD.SF 6 是极性分子7.已知a X n +和b Y m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m +n B .a =b -m +n C .a =b +m -nD .a =b -m -n8.重水(D 2O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氘(D )原子核外有 1 个电子 B .1H 与 D 互称同位素 C .H 2O 与 D 2O 互称同素异形体D .1H 218O 与 D 216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9.下列各原子构成的单质中,肯定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 2的是( ) A .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B .M 层有5个电子C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D .N 层上电子数与K 层电子数相等,次外层有8个电子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11.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1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中的营养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相同的氨基酸分子之间缩合才能形成蛋白质B.植物油、脂肪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C.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以用碘水来检验,若出现蓝色,则淀粉水解完全D.糖类有机化合物都是有甜味的一类物质,在其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13.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A.-10+3n B.-6+3nC.-(12-3n) D.-(4-2n)14.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则n层是( )A.N层 B.M层 C.L层 D.K层15.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8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
1mol818O2气体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10molB.18molC.20molD.36mol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①Na2O2②CCl4③FeS2④NH4Cl ⑤H—O—O —H ⑥Ca(OH)2()A.①②③④B.④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⑤3、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4、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A的阳离子氧化性比B的氧化性弱,C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负电荷多,则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是()A. B>A>D>CB.C>B>A>DC.A>B>C>DD. B>A>C>D5、能说明A元素非金属性比B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A.A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比B原子少B.A元素的最高正价比B元素的最高正价要高C.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A比B强D.A单质能与B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生成B单质6、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B.E、C、D、B、AC.B、A、D、C、ED.C、D、A、B、E7、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2B3,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2B3是三氧化二铝B.A3+和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C.A、B不在同一周期D.B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8、A原子的L层比B原子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多5个,由此AB 可形成()A.离子化合物B2A3B.离子化合物B3A2C.共价化合物B3A2D.共价化合物B2A39、有a X n-和b Y m+两种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或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a+m==b-nB.Y的硫酸盐为Y2(SO4)m或C.X的氢化物为H n X或XH nD.X一定有最高价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 n XO410、下列各组纯净物中,其分子内部都存在着极性键,其分子均为共价化合物的是()A、KOH、NH3、SO3B、CO2、CH4、C2H5OHC、NO、CaO、NeD、P4CS2、Na2O2二、填空题11、在下列H2O、H2O2、Ba(OH)2、Na2O2、K2O等化合物中,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12、10克重水中含有个中子.同物质的量的H2O、D2O、T2O三种水的质量比为三、推断题13、现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中A、C、D、E为短同期元素, B是第四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和D能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且B、D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和D能形成CD3的化合物;C原子比E原子多1个电子;C与D同周期;1.8gC 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D原子比A原子多1个质子.则:(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2)五种元素中,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简单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 . (3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强的是 .(4)D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14、有四种化合物W、X、Y、Z,它们都是由短周期元素A、B、C、D、E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高一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 2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答案: B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 A .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选;B.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 B 选;C.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 C 不选;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不选.故选B.分析: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 H2SO4> H3PO4B .非金属性: Cl > BrC.碱性: NaOH > Mg ( OH)2 D.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 3答案: D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 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 >P,则酸性: H2SO4> 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A 不选;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 > Br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选;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 ,则碱性: NaOH > Mg (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C 不选;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 2CO3> NaHCO 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D 选.故选 D.分析: A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3.短周期元素X 、 Y 、 Z 、 W 在元索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 Z>Y > 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W > 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 X > W >ZD.元素 X 、Z 、 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 A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A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W>X >Y ,故 A 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 >W > 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 W >Z,故 B 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Y > X > W >Z ,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 >X>W>Z,故 C 正确;D O F X Z W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 D 正确;故选 A .分析:短周期元素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W 是P 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确定:X 是N元素,Y 是O 元素,Z 是Si 元素,由此分析解答.4.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 . Na + B. Mg 2+ C. O 2﹣D. F ﹣答案:C知识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四种离子均含有 2 个电子层,而且电子排布相同,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 O2﹣> F﹣> Na+> Mg 2+,所以 O2﹣的半径最大,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知识,电子层越多的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一样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据此来回答.5.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N S O Si原子半径 /10﹣10 m 0.75 1.02 0.74 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10 ﹣10 ﹣ 10D. 0.70 ×10 ﹣10A . 1.10 ×10 mB .0.80 ×10 m C. 1.20 ×10 m m答案: A知识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 N、 P 是同一主族元素,P 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N 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P 的原子半径大于 N 的原子半径,Si、P、 S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p 的原子序数大于Si 的原子序数小于 S 的原子序数,所以P 的原子半径小于Si 的原子半径大于 S 的原子半径,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1.10 ×10﹣10 m,故选 A .分析: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 H 2O>H 2S>HFB.微粒 X 2﹣和Y 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 2﹣<Y 2+C.第 3 周期金属都能与氯气发生化合反应D.第 IVA 族元素的氧化物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答案: C知识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氯气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 O> S,则热稳定性:HF >H2O>H 2S,故 A 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微粒X 2﹣和Y 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原子序数Y > X ,所以离子半径:X 2﹣> Y 2+,故 B 错误;C.第 3 周期金属包括 Na、 Mg 、 Al , Na、 Mg 、 Al 均能与氯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物,故C正确;D.第 IVA 族元素的氧化物中的CO 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了非金属性半径、离子半径半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第族元素的氧化物,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越大,半径越小;第 3 周期金属包括 Na、 Mg 、Al ; CO 属于不成盐氧化物.IVA 原子序数7.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 单质在暗处与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非金属性:Z< T< XB. R 与 Q 的电子数相差26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 <Q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 < Q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R 单质在暗处与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R 为 F 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T 为 Cl 元素,Q 为Br 元素, X 为S 元素,Z 为Ar 元素,A 、 Z 为Ar 元素,最外层为稳定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Z<X <T,故 A 错误;B、 R 为 F 元素, Q 为 Br 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6,故 B 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 > Br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F >HCl >HBr ,故 C 错误;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l> Br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T>Q,故 D 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推断R 为氟元素是关键.R 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R 为F 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T 为 Cl 元素,Q 为Br 元素, X 为S 元素,Z 为Ar 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8.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K > Na> Li B.热稳定性:HI > HCl > HFC.非金属性:F>O>N D .碱性:NaOH > Mg ( OH)2> Al (OH )3答案:B知识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解析:解答: A .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金属性:K > Na> Li ,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 Cl > I ,所以热稳定性HI < HCl < HF,故 B 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 O> N,故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 Mg >Al ,所以碱性 NaOH > Mg ( OH)2>Al ( OH )3,故 D 正确;故选 B .分析:本题考查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碱金属族、卤族、第三周期元素为例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9.有关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熔点逐渐降低C.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D.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答案: D知识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解析:解答: A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所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可能逐渐降低、可能逐渐升高,故 A 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碳族元素氢化物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故 B 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简单离子半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第IIIA 族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而不是简单的减小,故 C 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故 D 正确;故选 D.分析:本题考查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的认识,注意规律中的特殊现象,知道氢键对氢化物熔沸点的影响.10.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A .卤素单质Cl 2、Br 2、I 2的氧化性B.气态氢化物NH 3、H 2O、 HF 的稳定性C.碱金属单质Li 、 Na 、K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D. 1mol Na 、 Mg 、 Al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答案: D知识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解析:解答: A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卤素单质Cl 2、 Br 2、I 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故 A 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NH 3、H 2O、HF 的稳定性以说明非金属性强弱,故 B 正确;C.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金属性越强,故 C 正确;D.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无关,与难易程度有关,也可以根据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故 D 错误,故选 D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无关,与难易程度有关11.已知铍( Be)与铝的性质相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铍遇冷水剧烈反应B .氧化铍的化学式为 Be2O3C.氢氧化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氯化铍水溶液显中性答案: C知识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解析:解答: A . Be 与 Al 的性质相似, Al 与冷水不反应,可知Be 与冷水不反应,故 A 错误;B. Be 的化合价为 +2,氧化物化学式为BeO,故 B 错误;C.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的性质相似,Be (OH)2能与 NaOH 溶液反应,故 C 正确;D. BeCl 2与 AlCl 3相似,氯化铝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氯化铍水溶液显酸性,故 D 错误;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角线规则,结合已知物质的性质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分析解答,Be 与Al 的性质相似,可知 Be 与冷水不反应; Be 的化合价为+2,氧化物化学式为BeO;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的性质相似;BeCl2与 AlCl 3相似,是强酸弱碱盐溶液.12.( 2015?上海校级模拟)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的事实是①共用电子对偏向:H﹣Cl> H﹣Br ②酸性: HClO 4> HBrO 4③热稳定性: HCl > HBr ④酸性: HCl <HBr ()A .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知识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解析:解答:①共用电子对偏向:H﹣ Cl > H﹣ Br,则说明Cl 得电子能力强,则非金属性Cl > Br ,故①正确;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 4>HBrO 4,则非金属性Cl > Br ,故②正确;③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Cl > HBr ,则非金属性Cl > Br ,故③正确;④酸性为 HCl <HBr ,不能利用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来比较非金属性,故④错误;故选 A .分析:根据得电子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13. A 、 B、C、 D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A 、C 同主族, B、 C、D 同周期: A 的气态氢化物比 C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 的阳离子比 D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B 的阳离子比 C 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 A >C>B>D B.单质熔点:D>B,A>CC.原子半径:D>B>C>A D.简单离子半径:D>B>C>A答案:C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A、B、 C、D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 C 同主族, A 的气态氢化物比 C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故A、 C 为非金属,原子序数C>A ,A 处于第二周期, C 处于第三周期; B 、C、D 同周期, B 的阳离子比 D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B 的阳离子比 C 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则 B 、D 为金属,原子序数D< B ,C>B , C> D 且三者处于第三周期;A . A 处于第二周期, C 处于第三周期;原子序数 D < B, C> B, C>D ,所以原子序数: C >B>D>A,故 A 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的熔点逐渐升高,所以单质熔点:B> D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增大,C>A,故 B 错误;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半径:D> B>C,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C> A ,则原子半径: D > B> C> A ,故 C 正确;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离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A 、B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 D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比A、 B 多一个电子层,原子序数: C>B > D> A ,所以离子半径:C>A >D > B,故 D 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 A 、 B、 C、D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A 、C 同主族, A 的气态氢化物比 C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故 A 、C 为非金属,原子序数 C>A ,A 处于第二周期, C 处于第三周期;B、 C、 D 同周期, B 的阳离子比 D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B 的阳离子比 C 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则 B 、D 为金属,原子序数:D< B ,C> B, C> D 且三者处于第三周期,根据选项进行判断.14.短周期元素离子a A 2+、b B+、c C 3+ ﹣、 d D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A>DB.离子半径C>D>B>AC.单质还原性 A >B>D>CD.A、B、C、D 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答案: A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解析:解答: a A 2+、b B+、c C3+、d D ﹣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 A 、B 、C 在下一周期,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C>A >B,D 在上一周期,为非金属元素,A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为B>A>C>D,故 A 正确;B.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原子序数为C> A >B >D ,则离子半径为 D ﹣> B +> A 2+>C3+,故 B 错误;C.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为 B > A > C> D,则单质的还原性B> A> C>D ,故 C 错误;D.A、B、C 可能是第三周期元素, D 可能是第二周期元素,故 D 错误;故选 A .分析: a A 2+、b B+、c C3+、d D ﹣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 A 、B 、C 在下一周期,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C>A > B, D 在上一周期,为非金属元素,依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1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 HF > H2O> NH 3②离子半径: Na +> Mg 2+> F﹣③电子数: H 2O> OH ﹣>﹣ OH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 5O﹣> HCO 3﹣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 OH)3悬浊液> Fe( OH)3胶体> FeCl3溶液.A .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D.全部答案: B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 O>N ,则热稳定性:HF >H 2O> NH 3,故①正确;②Na +、Mg 2+和 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 Mg> Na> F,所以离子半径 F﹣> Na+ >Mg 2+,故②错误;③H 2O 的电子数为 10, OH﹣的电子数为10,﹣ OH 的电子数为 9,故电子数: H 2O=OH ﹣>﹣OH ,故③错误;④酸性碳酸>苯酚,水为中性,酸性越强,离子的结构质子的能力越弱,故结合质子能力:OH﹣>C6H 5O﹣> HCO3﹣,故④正确;⑤分散质微粒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故Fe( OH)3悬浊液> Fe( OH )3胶体> FeCl3 溶液,故⑤正确,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④⑤,故选B.分析:①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②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③H 2O 的电子数为10, OH﹣的电子数为10,﹣ OH 的电子数为9;④酸性越强,对应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弱;⑤分散质微粒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16.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 Cl ﹣、 S2﹣、 Ca2+、 K+半径逐渐减小D.1735 Cl 与17 37 Cl 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 D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 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自上而下酸性减弱,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定,如 HClO 为弱酸、 HBrO 4为强酸,故 A 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Ar 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而2﹣离子S具有强还原性,故 B 错误;C. S2﹣、 Cl ﹣、 Ca2+、 K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 K +> Ca2+,故 C 错误;35 37D 正确,故选D.17Cl 与17Cl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电子能力相同,故D.分析: A .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自上而下酸性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Ar 原子与 S 2﹣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互为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B.第 IA 族元素比第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C.同周期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答案: C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锂的还原性最弱,故 A 错误;B.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的I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 族的元素金属性强,不在同一周期不正确,故 B 错误;C.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 C 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此未说明是最高价,故 D 错误,故选 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原子半径大小递变规律、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18.主族元素 X 、 Y 、 Z 的离子为a X +、b Y 2﹣、c Z ,半径大小关系是X +<Z < Y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2﹣的还原性小于ZˉB.单质的还原性Z > YC. b 一定小于 cD. X 、 Y 可处于同周期或X 在 Y 的下周期答案: D知识点:元素周期律.解析:解答: A .位于同一周期时 b 小于 c, Z 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较弱,位于不同周期时, b 大于 c,仍是 Z 的非金属性较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较弱,所以Y 2﹣的还原性ˉ大于Z,故A错误;B.位于同一周期时 b 小于 c, Z 的非金属性较强,Z 的还原性较弱,位于不同周期时, b 大于 c,仍是 Z 的非金属性较强, Z 的还原性较弱,则Z 单质的还原性小于X,故 B 错误;C.三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一定相等,则离子半径c Z﹣<b Y 2﹣,Y 、Z 可位于同一周期或不同周期,位于同一周期时 b 小于 c,位于不同周期时, b 大于 c,故 C 错误;D.离子半径a X+﹣<b Y2﹣,处于相同周期,或X 位于 Y 的上一周期,a X +<b Y 2﹣, X 位于 Y 的下一周期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a X +< b Y 2﹣,故 D 正确.故选 D .分析:三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一定相等,则离子半径c Z ﹣< b Y 2﹣,Y、Z 可位于同一周期或不同周期,位于同一周期时 b 小于c,位于不同周期时, b 大于c,离子半径a X +< c Z ﹣<b Y 2﹣,处于相同周期时,或X位于Y的上一周期时,a X+<b Y2﹣,X位于Y的下一周期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a X+< b Y2﹣,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离子或单质的还原性.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族Ⅰ A Ⅱ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A周期2 a b3 d e f g h i①a、 b、 e、f 四种元素的元素的原子半径:e> f> b> a②h、 i 两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h> i③a、 g 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a> g④d、 e、 f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⑤八种元素中A .①③④d 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B.②③⑤ C.②④⑤i 元素的单质氧化性最强.D.①③⑤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a 是 C, b 是 N ,d 是 Na, e 是 Mg , f 是 Al , g 是 Si, h 是 S, i 是 Cl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 N, Mg > Al ,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Mg> Al > C> N,故①错误;②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得电子能力Cl >S,氧化性 Cl > S,还原性Cl ﹣<S2﹣,故②正确;③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得电子能力C> Si,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 CH4> SiH 4,故③正确;④原子的失电子能力Na>Mg > Al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 >Mg (OH )2> Al (OH )3,故④错误;⑤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氧化性越弱,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Na,还原性最强,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Cl,氧化性最强,故⑤正确.故选 B .分析:①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离子的还原性越弱;③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④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⑤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20. X 、Y 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 原子半径比Y 原子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X 的非金属性比Y 弱B. X 的原子序数比Y 的大C. 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答案: C知识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解析:解答: X 、Y 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如果X 原子半径比Y 原子半径大,则原子序数X>Y,则A .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X<Y ,故 A 正确;B.原子序数X>Y,故 B 正确;C、非金属性X < Y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所以Y的氢化物更稳定,故C错误;D、非金属性X < Y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故 D 正确.故选C.分析: X 、Y 是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如果X 原子半径比Y 原子半径大,则原子序数X >Y ,根据同主族元素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分析.二.填空题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的符号是;(2)⑤和⑥两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⑤⑥(填“>”或“<”);(3)①和②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关系:①②(填“>”或“<”);(4)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③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 1)Si ;( 2)<;( 3)>;( 4) 2NaOH+2Al+2H 2O=2NaAlO 2 +3H 2↑.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 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 Mg 、③为 Al 、④为 Si、⑤为 F、⑥为 Cl ,故答案为: Si ;(2)同主族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F< Cl ,故答案为:<;(3)①为 Na、②为 Mg ,二者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则金属性大小为: Na>Mg ,故答案为:>;(4)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 ,元素③的单质为 Al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Al+2H 2O=2NaAlO 2+3H 2↑,故答案为: 2NaOH+2Al+2H 2O=2NaAlO 2+3H 2↑.。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必修2 第二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B.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2.有关元素想一下内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A.化合价B.原子半径C.最外层电子排布D.相对原子质量3.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Na+<Mg2+<Al3+<O2-B.S2->Cl->Na+>Al3+C.Na<Mg<Al<SD.Ca<Rb<K<Na4.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带正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D.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原子序数小于20的X元素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8B.12C.15D.166.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且R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此元素是()A.CB.NC.SiD.S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11.m、n、x、y 四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里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总和为46,则:15.元素R的气态氰化物的化学式为Hx R。
在标准状况下,8.5gHxR气体的体积是5.6L。
将5.1gHx R通入200mL 0.75mol/L的CuCl2溶液中正好完全反应,并生成黑色沉淀。
(1)Hx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推断x的值为,R元素的名称为。
16.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B的核电荷数比A17.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 大1,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的电子总数多4;1molA的单质能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可置换出22.4L的H,这时A转变为与2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1)写出A和C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与B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中,有一种分子可与盐酸化合生成一种盐,该盐的电子式是;(3)写出C元素的单质和甲烷发生一元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8.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中,第三层与第五层电子数之和是.②a、b、c、d是1-18号元素,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且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d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20.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核内不含中子,其单质为气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2+与B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E最大,D 最小.回答下列问题:(1)C2+离子与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2)B和E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其中之一可与A 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得到游离态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由这五种元素中的几种形成的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化学式),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化学式).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2.D3.B4.B5.D6.A7.D8.B9.A 10.A二、非选择题11.(1)(2)极性;(3)(4)NH4Cl12. 1213.(1)Na Al S (2)r(S)<r(Al)<r(Na)(3)0.1mOL (4)H2SO4、Al(OH)3、NsOH14.K C P Cl15.(1)34 (2)2 硫16.(1)钠铝氯(2)Na2O+2H+=2Na++H2O Al2O3+6H+=2Al3++3H2O (3)弱17.(1)(2)(3)CH 4+Cl 2 −−→−光照CH 3Cl+HCl (4)Mg (OH )2+2H +=Mg 2++2H 2O18.①50;②a>b>d>c19.(1)氯;(2)三、ⅢA;(3)酸性(4)20.(1)、(2)、2Na2O2+2H2O=4NaOH+O2↑(3)NaOH;HClO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下列关于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短周期都含有8种元素B.三个长周期都含有18种元素C.七个副族都含有4种元素D.一个O族含有6种元素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8的是3.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 一定是金属元素B. 一定是ⅡA族元素C. 一定是过渡元素D.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4.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排成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把的各种元素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____________ ___的元素按电子层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元素周期表有个横行,每一个横行代表一个,所以元素周期表有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个纵行,共有个主族,分别为,0族也称为元素。
5.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的密度都小于1,因此碱金属单质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碱金属都比较软,都可用小刀切割C、碱金属的熔点都低于100℃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6.按Li、Na、K、Rb、Cs的顺序递变(由弱到强或由低到高)不完全符合的是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 B.金属性的强弱C.密度D.熔沸点7.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均可与氢气剧烈反应生成卤化氢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Cl2+2KI=I2+2KCl ②2FeCl3+2HI=I2+2FeCl2+2HCl③2FeCl2+Cl2=2FeCl3④I2+SO2+2H2O=2HI+H2SO4A.Cl2>I2>Fe3+>SO2B.Cl2>Fe3+>I2>SO2C.Fe3+>Cl2>I2>SO2 D.Cl2>Fe3+>SO2>I29.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的元素,对它的正确叙述是下列组合中的()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含有7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碱金属元素;⑥属于卤素元素A .①②⑥B .①③⑥C .②④⑥D .10.碘化钾水溶液呈 色,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 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3)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3)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6)第3课时核素 (9)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1)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11)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4)第三节化学键 (17)第1课时离子键 (17)第2课时共价键 (19)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1)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21)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4)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4)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28)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32)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32)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及其应用 (36)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40)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40)第1课时甲烷 (40)第2课时烷烃 (43)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46)第1课时乙烯 (46)第2课时苯 (49)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52)第1课时乙醇 (52)第2课时乙酸 (55)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58)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61)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61)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61)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利用 (64)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67)第1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67)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70)参考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7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7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75)第三节化学键 (77)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79)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79)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80)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81)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83)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83)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85)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86)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88)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89)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89)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90)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元素()。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X、Y、Z、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a X m+、b Y n+、c Z n-、d R m-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m>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B.b-d=m+nC.a>b>d>cD.a>b>c>d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已知Ra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3.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4.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 多4 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2周期,且分别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A. 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 制农药的元素C. 制催化剂的元素D. 制耐高温合金的元素2.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XY Z WT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Al>MgB. 稳定性:HF>HClC. 酸性:HClO4>H2SO4D. 碱性:NaOH>Mg(OH)24.若已发现了116号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R②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强③R是金属元素④R是非金属元素⑤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④⑤D. ③⑤5.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实际位置相符的是()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共14个纵行B. 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三主族C.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LiD.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7.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X>Y>ZB.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R>WD. 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8.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锂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离子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④Li的密度最大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⑥粒子半径:Rb+>K+> Na+,Cs>Cs+.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③⑤⑥9.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代号 A B D E G I J K化合价−1−2+4−4+7−1+5−3+3+2+1原子半径/nm0.0710.0740.0770.0990.1100.1430.1600.186B. A、I、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IC. 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D. J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10.短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中Z的单质最稳定B. Y的氢化物为H2YC. H2Z能发生反应:Cl2+H2Z=Z+2HClD. Y有含氧酸为HYO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B. Y单质与Z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C. 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D. 简单离子的半径:Z<W1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的原子序数)Y ZX W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 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r(Z)>r(Y)>r(X)B. 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14.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元素R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测量值往往比理论上要大的多,这可能和氢键有关B. 由于键能R−H大于T−H,元素R、T对应气态氢化物的沸点:HR>HTC. R与Q的电子数相差16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T<Q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T、Z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6.下列能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4酸性比H2SO4强;③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④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⑤Cl2比S更易与H2化合生成相应气态氢化物;⑥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⑥C. ①②③⑤D. ②④⑥1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向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X与Z形成化合物可使石蕊试液褪色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②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所以非金属性S>C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⑥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A. ①③⑤⑥B. ②④⑥C. ①②③⑤D. ①③⑤19.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与Y处于同一主族,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反应生成盐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B. 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两种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 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D. 元素X、Z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可以表示成20.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H2SO4>H3PO4B. 碱性:NaOH>Mg(OH)2C.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D. 非金属性:Cl>Br21.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 49115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22.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X、Y的阳离子 a X n+、 b Y(n+1)+电子层结构与Z、W的阴离子 c Z m−、 d W(m+1)−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大小顺序一定是:X>YB. 离子半径和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X>Y>Z>WC.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Z<WD. 还原性Z m−>W(m+1)−,氧化性X n+>Y(n+1)+23.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Na>Mg>AlB. 离子半径r(Mg2+)>r(Na+)>r(F−)C. 氢化物稳定性:H2O>H2S>H2SeD. 酸性:HClO4>H2SO4>H3PO4二、填空题24.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②表示的元素是______ (填元素符号)。
(2)①与⑤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最高正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较强的酸是______ (填分子式)。
(3)⑥元素的单质可以用来制取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是______ (填化学式)。
③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
(4)写出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②与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______ 大于______ (填分子式)。
25.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同主族,C、D同周期.气体A2与气体C2按体积比2:1混合后点燃能够发生爆炸,且产物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常见液体.B的阳离子与C的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能形成自然界硬度最大的单质.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DA4的结构式为______ ;(2)化合物B2C2的电子式为______ ,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3)A2C2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和______ ;(4)写出B2C2和A2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现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①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②A和B两元素可形成B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③C+离子比B3+离子多8个电子;④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⑤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⑥E、C同主族,且E比C多两个电子层,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试回答:(1)写出元素C、E的名称:C ______ ;E ______ .(2)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D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3)写出B2A3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比较B、C、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和氧化性的强弱(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半径:;氧化性:.(5)写出E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2)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 周期第______ 族;(3)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W的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 ;(5)元素Y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 ;a.常温下,Y的单质与Z的单质状态不同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同c.Z的电负性大于Yd.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e.在反应中,Y原子得电子数比Z原子得电子数多f.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6)Y、Z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HZO ______ HZO3______ HZO4.答案1.A2.D3.A4.D5.A6.D7.B8.D9.B10.C11.B12.C13.B14.A15.D16.C17.C18.C19.C20.C21.D22.A23.B 24.(1)O;(2)P;N;HNO3;(3)Ca(ClO)2;;(4)Al(OH)3+NaOH=NaAlO2+2H2O;(5)H2O;HCl25.(1);;(2);第二周期IVA族;(3)极性键;非极性键;(4)2Na2O2+2H2O=4Na++4O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