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及提出建议。
1.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辽宁省农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为主,加工业以及畜牧业等发展不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的绿色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辽宁省,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致使部分农产品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农业生产技术需要提升现在辽宁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 绿色生产理念尚未全面推广绿色农业是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但在辽宁省,绿色生产理念的推广还不够普及,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建议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辽宁省应当加大对畜牧业、水产业等非粮食作物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发展。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优质。
4. 加强农民绿色生产意识培养通过农民技术培训、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培养,提升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知和认同度。
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当出台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对农业绿色发展给予更多的扶持和鼓励,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只有不断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才能够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为辽宁省农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辽宁省的农业绿色发展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辽宁省是农业大省之一,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建议以促进其农业绿色发展。
一、现状1. 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所使用的化肥、农药、饲料等产品控制了使用量,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破坏。
在种植中,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逐步普及,如无土栽培、微生物肥料等方式。
同时,近年来已有部分机构通过ISO认证,如松原、黑水河等地。
2. 农业绿色消费占比增加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绿色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农产品追溯体系覆盖面积持续扩大,辽宁省绿色农产品占比在不断增加。
3. 农业绿色科技创新成果丰富辽宁省各级科研单位在种植、养殖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如病虫害控制新技术、新品种、新育种技术的研发等。
二、存在的问题1. 种植村(区)生态环境差很多种植村(区)存在着泥沙淤积、水土流失、河流被占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为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带来了威胁。
2. 绿色农产品品质不稳定在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污染问题突出,导致农产品品质不稳定,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
3. 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单一目前,辽宁省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影响了其销售效益。
三、建议1. 加大农田整治力度加强农田整治,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加强绿色品牌建设推广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时推广追溯体系,确保绿色农产品质量。
加强对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拓宽其销售渠道,如在线销售,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推广绿色农产品。
4. 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加强辽宁省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及时将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逐步推广至全国各地,并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财税政策支持。
总之,辽宁省的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持续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和改进。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大省,农业发展在辽宁省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辽宁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障碍和困境,本文将就辽宁农业发展现状和障碍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辽宁农业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不合理辽宁省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大,占农业总面积的比重较高。
而现代产业链上的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粮食生产占比过高。
2. 技术水平低辽宁省农业生产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支持。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和产量难以提高。
3. 人口结构老化辽宁省农村人口结构老化,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较高,留守老人和儿童比例占比增加。
缺乏劳动力的情况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二、辽宁农业发展的障碍1. 城乡发展不平衡辽宁省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
大城市周边的农业发展比较发达,而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滞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 自然环境恶劣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条件相对较差。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3. 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支持辽宁省农业生产中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不普遍,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和产量无法提高。
三、解决辽宁农业发展障碍的建议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当加大对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等产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多种植作物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
2. 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种植和养殖效率,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02•【字号】辽政办发[2011]14号•【施行日期】201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1〕1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委《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9号)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政策支撑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900万吨以上,米袋子安全性增强;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供给能力充裕,“菜篮子”产品丰富,无公害等三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每个农业劳动力提高农业增加值4000元,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
辽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分析

辽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分析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辽宁农业资源主要包括
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对辽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辽宁省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适宜农业生产。
随着城
市化的推进和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用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减
少和质量的下降。
辽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土地保护力度,同时推动农业生产
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利用效率。
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辽宁省的东部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满足农田灌溉
和农业生产需要。
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的紧缺和污染问题。
辽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
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农田水域的环境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辽宁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
性气候交汇带,年降水量较少且不均匀,气温变化较大。
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农作物的选择和种植。
辽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同时发展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提
高农业抗灾能力。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一直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看到辽宁省农业绿色化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土壤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包括加大绿色农业投入、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等。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强调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的重要性,加强绿色农业意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辽宁省农业才能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关键词】关键词: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建议、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农业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
1. 引言1.1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建议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题之一。
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强绿色农业意识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能够推动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现状分析辽宁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如下:一、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辽宁省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种植面积大,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但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种植和养殖方式,容易导致土壤退化和农作物病虫害增多。
二、化肥农药使用量大为了追求高产,农民普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致使土壤污染严重,水质受到影响。
化肥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设备老化严重,生产效率低下。
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支撑,农业生产方式滞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四、农业面临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加剧了辽宁省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极端天气频发,农作物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辽宁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前瞻及建议

【 农业发鼹1
蘸
◎ 王 杰 王 英 杰 王 晓琳
曜 譬
胡锦涛同志在 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上 指出 “ 从制定 ‘ 九 酒、 养牛两项产业产值由 l9 9 9年的 l0 3 o万元增加到 2 0 3 o万
五’ 计划时提出 ‘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 , 以来 我们在转变经济增 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 l 9 9 年的 45 元增加到 5。 元。 9 7。 4D
2。 年下发的《 O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 然景观创办了鑫源山庄。在山庄 内可以摘鲜果、 钓活鱼 、 逛绿
村节约资 园 , 住新村 , 游人观赏大自然美丽风光 , 领略新农村田园生 活 ,
,
重点推广废气物综合利用技术。 相 可谓游 目骋怀 。 ( 4年接待游 客 2 万人 , 20 3 6 . 拓宽了农民经济来
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 村里酿酒厂每年转化粮食 50 吨。 40 糟 提高农业安全保 障能力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八项措
渣喂牛 , 年出栏 8 万头 肉牛 。 牛粪尿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 。 种 施 , 可以加速提升 、 整合农业循环 经济 , 一步 完善不 同产业 进
植业生产的粮食用来造酒。使酿酒业、 养牛业、 种植业形成循 的链接并尽可能地拉长产业链 。”
二、 辽宁发展循环农业前瞻
辽 宁农业 自然资源极为有 限 , 地貌特 征可以用 “ 山一 六
业生苍种植模式 ,凌源市万元店镇祝家营子村在 l9栋 日光 5
温室将沼气池 、 ( ) 、 猪 禽 舍 厕所 、 目光温室组成 “ 四位一体” 农 水三分田” 来概括 。 2 O 年统计 , 据 。4 全省有耕地 4 8万公 顷 , ∞ 业生态种植模式 , 用人畜排泄物 生产沼气 , 沼气用于照明和 厨 人均 占有耕地 0 9 0 8公顷 , 低于全国水平 , 水资源总量 为 2 o g 房用 火, 沼渣用于作物施肥。这种形式使各种资源有机组合 、 亿立方米左右 , 人均占有量不足 7 立方米 。 ∞ 不到全国人均 占 互为利用 , 充分挖掘 资源潜能 , 既改善 了生态环境 , 节约 了 有量的 l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 , 又 / 3 辽宁的耕地和 水资源桕对 资源 , 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 , 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宏伟 目标 辽宁东部山区在 实行封 山育林后 , 采取 多种 形式发展 生 就必须按 照“ 减量化 、 再利用 、 资源化 ” 的原则 , 大力发展循环 态经济 。 如用秸杆气化技术解决燃料 , 采用牲畜圈养以保护山 农业。 林。 大力发展食用菌 、 中草药、 山野菜等林下经济 , 既保护了森 林植被 ,又发展 了生产 ,这也是一种 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典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省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辽宁农业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态势,但也遇到了一些障碍。
一、现状
1.生产规模扩大。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提高,辽宁省农业生产已逐渐
实现规模化、连片化、标准化、集约化。
2.农业结构优化。
辽宁省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的绿色化、有机化、高效化水
平明显提高,机械化率、水利设施改善率、良种覆盖率等指标较前有所提高。
3.农业增收。
近年来,辽宁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金融等改革,农
民增收逐渐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4.农村生活环境改善。
辽宁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
二、障碍
1.土地资源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辽宁省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因此减缓和停滞了农业的发展。
2.劳动力外流。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外流情况严重,导致当地
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成本加大。
3.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虽然辽宁省加强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但在农业机械
化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
4.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不高。
目前,辽宁省农产品依然以散户经营为主,而企业化生产、品牌战略等和市场化经营方面的制约因素仍比较突出。
总之,辽宁省的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但它将不断坚定发展农业、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为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 发展 的水 平状 态 。计算 公式 如下 :
式 中: 厶 为第 . 个子系统在第 t 的水平指数 ; 年 W 为第 i 项指标的权重 ; i Y 为第 i 项指标在第 t 年的标准 化值 。当 厶Ⅲ 厶 时, 明系统的发展是可持续 的, /> 表 否则农业发展 的可持续性存在 问题 。
法 ( HP _计 算 出各指 标 的相对 权 重 。 A )l 5 ,
( ) 价 方法 二 评
1 评 定 系数 .
评定 系数 为某 项 指 标年 际 间指 标值 的 比值 , 述 各项 指标 变 化对 可 持续 农业 发 展 的正反 作 描
用 , 定 系数 值增 大 , 评 表示 有利 于 可持续 农 业 的发展 网 。同时 , 系数对 指标 数据 进行 无量 纲 化处理 消 除 了各 项 定 指 标 因量纲 上 的差异 给评 定工 作带 来 的影 响 。计 算公 式 如下 : fiC0 C/ i 一 【iC C/ i 当 c 是 正指 标 时 当 是 正指 标 时
宁省 可持续 农业 进行 评 价 。 了进一 步分 析各 子 系统 的可 持续性 , 为 又将 每个 子 系统再 划分 出三 个 亚系统 。 经济
子 系统划 分 为农 业 生 产 、 济效 益 和农 业 支持 三 个 亚 系统 , 会 子 系统 划 分 为人 口状况 、 活 质量 、 经 社 生 社会 保 障 三个 亚 系统 , 态 子 系统 划 分为 生 态 资源 禀赋 、 态环 境质 量 和生 态保 护 建设 三 个 亚 系 统及 其 具 体 评价 指 标 生 生
沈 阳农 业大 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2 1— 9 1()5 5 58 ,00 0 ,25:3 - 3
Jun lo h n a g A r utrlU ies y S ca S in e dt n ,0 0 0 ,25 :3 — 3 o ra fS e y n gi l a nvri (o i c c sE io ) 2 1 — 9 1 ()5 5 5 8 c u t l e i
( 1【。 表 )4 各项指标对可0 6 辽宁省统计年鉴》 辽宁省社会经 《 济统计资料汇编( 农业经济部分 )19 ~ 00 ) I9 ~ 05年《 (9 6 20 )和 9 6 20 国家统计年鉴》 数据为基础 , 运用层次分析
・
5 6・ 3
沈 阳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表 1 辽 宁省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评 价 指标 体 系
第1 2卷
亚系统 系统 权重
评价指标 指标 权重
人 均 粮 食 产 量 05 0 . 0 O30 . 0 02 0 . 0
中 图分 类 号 :一 1 F 0 . S 0 ; 3 2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9 1 ( 0 0 0 — 5 5 0 1 0— 7 3 2 1 )5 0 3 — 4
一
、
对 象 与 方 法
【 ) 一 指标体 系
可持续 农业 是生 态上 健康 的 、 经济 上有 活力 的 、 社会 能够 接受 的农 业 r1 l, '故从 经 济 、 2 社会 和 生态 子 系统对 辽
辽 宁省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定 量 评 价
胡 涛 a 明辉 王 彦 明 , 邢 ,
( 阳农业大学 a 办产业 总公 司;. 沈 . 校 b实验农场 , 辽宁 沈 阳 10 6 ) 18 6
摘要 : 采用水平指数 、 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分析辽宁省可持续农业及其各 子系统发展的发展水平 、 发展能力和发展协调度 , 以综合性 评价辽宁省农业发展 的可持续程度 , 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9 6~ 0 5年 , 19 20 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较快 , 农村社会稳 步持续发展 , 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 整个系统的发展表现出一定 的持续性 。但 辽宁省可持续农 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速度非常缓慢 、 系统发展的有序性差和系统内不协调性 的增强 , 这将会对辽宁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应及时调整发展 方 向, 以实现辽宁省农业长期稳定l 陕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可持续农业 ; 水平指数 ; 发展指数 ; 协调指数 ; 辽宁省
思似里
00 0 . 0 7 00 2 . 0 4 O0 8 . 0 2
亚系统 系统 权重
.
式 中 :j为第 . 子 系统在 第 t 的发 展指 数 , 为第 个子 系 统在第 t 的水 平指 数 。 D 个 年 厶 年
收 稿 日期 :00 0 - 5 2 1—22
作者简介: 胡
涛( 9 3 )男 。 1 7 一 。 沈阳农业大学农艺师 , 士 。 硕 从事农 业经济管理研 究。
定 义某 指 标项 评定 系数 为 年 际 间指标 比值 。任何 指 标 只要 评定 系数 值 增 大 , 视 为有 利 于 可持 续农 业 的 均 发 展 。 中 : 为第 i 式 项指 标在 第 t 的评 定 系数 ; 和 y。 年 y 为第 i 项指 标在 第 t 年和 基年 (9 5 ) 19 年 的统计 值 。 2 水平 指数 . 采 用 多 目标综 合 评分 法 衡 量辽 宁 省可 持续 农 业 的发 展水 平 , 平 指数 用 来衡 量 可持 续 农 s 水
3 发 展指 数 发 展 指数 用来 衡 量农 业发 展 变化 的快慢 状态 。发展 指 数 向可 持续 方 向发 展速 率 越快 , 发 . 则 展的可持续性较强; 若发展速率慢 , 则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弱 。发展指数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程度还可 以用于衡 量 各子 系统发 展 的有序 程度 。计 算公 式 如下 :j D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