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复习提纲(1-2单元)

五年级科学复习提纲(1-2单元)

五年级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01.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02. 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03. (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04. 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05. (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06. (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07. 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0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09.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0. 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11.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2. 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3.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4. (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15.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16. 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17.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18.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a.创立---禹死后,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意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从此“公天下”变为“”。

(中国早起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

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商朝设立参与商王决策的、。

地方-----在地方,封方国首领为“、”等。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分封制:a.目的--- 。

b.内容:①周王把和分封给、、,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王室。

②诸侯的义务有:、、、。

③诸侯的权利有:、、。

c.中国古代“封建”这个词的含义:d.作用:书上第六页第二段e.衰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

(3)宗法制:a. 目的:b. 由原始社会的直接演变而来。

c. 特点: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d.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

e.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形成严格的宗法等级秩序:→→→f. 作用及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建立: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秦朝建立的条件:(主观、客观)(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A、中央政治制度:a.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特征、、b.中央官制:秦朝设、、三个最高官职。

(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和。

太尉是负责全国。

之下还有九卿。

)B、地方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时期)郡县制的特点是:郡县的长官由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统一;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短命而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如何感受社会生活?P3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P43.我们(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怎样的?P4-5①②4.社会关系的分类?种类?P5相关链接5.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P7①②6.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①7.什么是社会化?P7 相关链接第一句8.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P79.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作用?P810.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P8 ABC11.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8 C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有哪些积极作用?P10-12 ①②③2.网络是如何让我们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的?P103.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P114.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P125.为什么说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P12-13 ABC6.网络是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P127.网络如何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8.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陷阱?危害?P15-16 ①②③9.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0.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P1611.侵犯个人隐私带来的危害?P1612.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网络?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P17-19 ①②③④13.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 相关链接14.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P 1915.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①②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P232.社会秩序的种类?P233.为什么要有秩序?重要性?作用?P23①②4.规则的含义?P255.规则的种类?P256.为什么要遵守规则?重要性?作用?P25①②7.为什么说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P25第二自然段8.为什么说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P25第三自然段9.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27-28①②10.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P28-29 ①②11.怎样维护规则?P3012.劝导的技巧有哪些?P30相关链接13.怎样改进规则?P31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他人的含义?P3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重要性?P33-34 ①②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P35-36 ①②③④4.礼的含义?P375.礼的主要表现? P376.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作用?P37-39 ①②③7.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ABC8.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P40方法与技能9.诚信的含义?P4110.为什么要讲诚信?重要性?作用?P42-43 ①②③11.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P43第一自然段12.人人讲诚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P43第二自然段13.如何践行诚信?如何作一个诚实守信的人?P43-45 ①②③14.如何树立诚信意识?P43 最后一段15.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P4416.如何对待自己的诚信记录?P45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的规范作用?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73、违法行为的种类?P474.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P475.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P476.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P477.如何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P478.民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P47相关链接9.行政制裁包括哪些内容?P47相关链接10.行政违法行为的内容?P48 ①②11.民法的规范范围?P501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01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如何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P5114.刑法的作用?P5215.犯罪的含义? P5316.犯罪的基本特征?P5317.刑罚的含义?P5418.刑罚的种类?P5419.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56①②③20.不良行为有哪些?P56相关链接第一部分21.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P56相关链接第二部分22.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维护权利的途径?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有哪些P57-59①②③④23.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P 58 第二行24.诉讼的含义?P59 第二自然段第一句25.诉讼的地位?特点?P59第二自然段第二句26.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诉讼手段?P59第二自然段第三句27.诉讼的种类?P60 相关链接28.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P60-62 ①②③29.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方法与技能。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提纲(1-8单元全册)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提纲(1-8单元全册)第一单元复提纲一、复课文:1、《走进大自然》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走进大自然所感受到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情感。

2、《我家的大花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家大花园的美丽景色,并抒发了作者对花园的喜爱之情。

3、《故乡的风景》记叙和描写了故乡和环境的变化,告诉人们在发展经济的今天,要注意保护环境。

4、《短文两篇》中《放飞一只蝴蝶》描述了为了放飞蝴蝶而使教室的窗户被风吹打破的事情,表现了勇敢和爱护动物的思想。

《听》主要记叙了清晨听到邻居小男孩的声音而感到高兴,使大妈看到了新一代少年的智慧和活力。

二、背诵:1、第1课《走进大自然》全文。

2、第2课《我家的大花园》第2至4自然段。

3、《清平乐·村居》。

三、会写的词语:追赶、昆虫、斑斓、体验、宽厚、辽远、融进、智慧、嗡嗡、绒毛、阳光明媚、蚯蚓、勇敢、蝙蝠、假若、尽管、随意、离开、失陪、到达、傍晚、沿途、介绍、电视塔、清澈、古树参天。

四、会认的词语:怯生生、沉默、喇叭、水桶、凝神、广播、洋溢、干涸、蚂蚱。

五、多音字:jiāng(将)mǎ(马)lù(路)。

将蚂露jiàng(讲)mà(麻)lòu(漏)六、辨字组词:班级、体验、智慧、融入、斑驳、脸颊、彗星、隔离、绒毛、勇敢、假若、管制、戒备、取笑、苦涩、营地、失陪、到达、傍晚、沿途、介绍、电视塔、清澈、古树参天。

七、补充短语:1、填入合适的动词:追逐蝴蝶、乘坐火车、爬上房顶、攀登山石、采摘花瓣、捕捉昆虫。

2、填入合适的词语:五彩斑斓的昆虫网、四季变幻的大地、蔚蓝的天空、小小的绒毛球、绿草如茵的草坡、美好的回忆、清澈见底的水、黄土高原、朦胧的雾气、晶莹剔透的露珠、悦耳的声音。

八、找近义词:辽远(遥远)、黑暗(昏暗)、随意(任意)、突然(忽然)、流利(流畅)、鲜艳(艳丽)、明媚(晴朗)、动听(悦耳)、清澈(澄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

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道德与法制》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的重要性:①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4、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5、理想的“我”是怎样的?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6、梦想的含义是什么?梦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7、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②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有梦想,就有希望④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8、少年梦想的特点是什么?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9、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10、如何正确认识努力?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②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五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及重点词语的意义。

2、掌握新闻文体知识和本单的文学文化常识。

3、结合所学课文,理解并运用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

4、深化对战争这一人类特殊生存状态的理解,培养和平、爱国等高尚情操【课前准备】复习本单元的要点1、生字、词语2、文学常识3、新闻的结构、要素及语言特点4、课文知识梳理。

【复习过程】一、复习基础知识:(一)词汇积累(要求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掌握)鄂(è)豫(yù)绥(suí)靖(jìnɡ) 锐不可当( ) 聿yù溃退负隅顽抗阻遏(a) 歼灭提防转弯抹( )角瓦砾(lì)地窖(jiào 鞠(jū)躬(ɡōnɡ) 寒噤(jìn)仄(zè)歪张皇失措疟子拂晓颤巍巍纳粹瞥( )见缀满赃(zāng)物箱箧(qiè)肃穆荒谬(miù)悼念蜿蜒恍惚憧憬制裁(cái )健忘响彻云霄富丽堂皇(二)文学常识1、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它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士气。

兴奋了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尊严2、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斗正式爆发,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42年中英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公平《南京条约》。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封建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第一次较量是鸦片战斗。

在清战败求和之时清末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见,这中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5、其次次鸦片战斗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在这次战斗前后,俄国割战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米,其中《瑷珲条约》是占据土最多的条约,彻底转变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

6、为镇压太平军,美国政府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太平军在浙江慈溪一战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7、19世纪60年月,左宗棠收复x疆讨伐中亚地区浩罕国的阿古柏,他的军事行动,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俄归还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管理清于1884年,在x疆设行省。

8、1894年7月,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动甲午中日战斗,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避战保船躲进威海卫,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0、1895年甲午中日战斗后李鸿章同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峻的不公平条约。

它大加深中国民族危机,此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1、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xx年英法美德意奥日八国由英国西摩尔率领下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斗,慈禧带光绪出逃。

战后19xx年李鸿章同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爱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严禁人民参与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复习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3.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比较大小。

-7○ -5 1.5○-1.5 0○-2.4 -3.1○3.1
5.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3吨表示重量为( )吨,8吨记为( )吨。

6.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7.数轴上,-12 在-18
的( )边。

8.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及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1、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100 。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9100
的具体含义是: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 )有这样的( )份。

2、一块菜地的14 种了白菜。

14
的具体含义 3、做作业用了16 小时。

16
小时的具体含义 4、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二、分数与除法
1、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45
米是把( )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做把4米分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1、将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1210 108 153 125 51 103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8÷5= 21÷13= 10÷5= 8÷30= 11÷40= 3.在a 11
中,a 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 是( )是,它是真分数,当a 是( )时,它是假分数,当a 是( )时,它可以化成整数。

当a 是( )时,化成的带分数最小。

4.如果a 9 是真分数,a 8
是假分数,那么a 等于( )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 84=16) (=) (12=16÷( )=4
) (=) (1=( )填小数 2. 58
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3.511 里面有( )个111 ,再添上( )个111
就是最小的质数。

4. 5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质数
5. 34 里面有( )个14 ,有( )个18。

四、分数的两个含义
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

2、把5千克的西瓜平均分给8个人吃,平均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 ),平均每人吃( )千克西瓜。

3、两根铁丝,第一根用去31,第二根用去8
1。

第( )根用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无法确定)
4、两根1米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31米,第二根用去3
1。

第( )根用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无法确定)
5、两根铁丝,第一根用去31米,第二根用去3
1。

第( )根用去的多。

(A 第一根 B 第二根 C 无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