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息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息肉的护理 ppt课件

胃息肉的护理  ppt课件
②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 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 率则介于两者之间。
③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 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 约为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
同时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可以分别采用其它不同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家族性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
胃息肉
Page 1
1.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粘膜上皮,并 向胃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而不管它 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
Page 17
胃息肉如何预防?
预防息肉的食疗方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 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 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 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 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 质。
Page 6
Page 7
胃息肉的分类?
息肉分类较多根据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 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 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属于癌性病变 ,应提高警惕。同时根据息肉与胃肠壁连接方式可分为有蒂和无蒂。
5
胃肠息肉好发部位?
根据息肉所外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 大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息肉好发于胃窦、胃底 ,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胃肠息肉大多是单个的,约有20 %是多发的。有些结肠息肉数量很多,甚至同时有胃和小肠的息肉, 还有各种全身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症。

胃肠道息肉健康宣教ppt课件

胃肠道息肉健康宣教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
可编辑课件PPT
2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粘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而不管它的 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
根据息肉所外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息肉等, 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息肉好发于胃窦、胃底,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及 直肠。胃肠息肉大多是单个的,约有20%是多发的。有些结肠息肉数量很多,甚至同 时有胃和小肠的息肉,还有各种全身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症。
可编辑课件PPT
3
胃肠道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根据对息肉的研究初步 提示:腺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常或 突变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而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和损 伤相关,引起适应性反应。如胃窦息肉多与HP感染有关,杀灭HP治疗后息肉可治愈。
17
可编辑课件PPT
18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可编辑课件PPT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编辑课件PPT
22
可编辑课件PPT
23
可编辑课件PPT
24
可编辑课件PPT
25
可编辑课件PPT
26
可编辑课件PPT
27
可编辑课件PPT
28
氩离子束凝固术
可编辑课件PPT
29
高频电凝电切术
可编辑课件PPT
(1)胃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如腹部不适、 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息肉表面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等,发生于幽门部 的有蒂息肉可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体位改变后症状可缓解。贲门部息肉可向 食管脱垂引起暂时性吞咽困难。胃息肉常伴有慢性胃炎,因而可有相应的症状, 如上腹不适,反酸,烧心等。

胃息肉ppt课件

胃息肉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19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四项、肝功能及心电图 内镜观察可以大致判断范围包括长度,宽度及深度. 活检可以帮助确定性质. 超声内镜是术前准确判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 方法. 借助高分辨率的腔内超声探头可以精确地显示 肿瘤浸润的深度和累及的层次. 对于病变仅累及黏膜 层以及局限于黏膜下层上1/3 层内可以采用微创切除 治疗.
变率较高;
学习交流PPT
9
Gardn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 其特征为结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这3个特征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征结肠息肉的恶变率很高,男女发病率相似。
Turcot综合征又名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其特征为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非 常罕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为2-84岁,平均17岁,年轻人多见。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 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学习交流PPT
13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学习交流PPT
14
胃肠息肉诊治原则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学习交流PPT
15
经内镜切除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 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 ● 多数为一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 定期随访 ● 可发现息肉复发 ● 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不仅能反映息 肉的良恶性的可能性,同时判断内镜切除的可能性及难度。
学习交流PPT
4
胃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界限;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界限; Ⅲ型: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胃肠道CT检查PPT课件

胃肠道CT检查PPT课件
肝细胞癌
(hepatocellalar carcinoma)
肝转移瘤
(metastasis tumor of the liver)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肝囊肿
(liver cyst)
肝海绵状血管瘤
病理:由扩张的血窦组成 影像学表现
CT: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 增强表现为边缘性结节状强化, 向中央扩展,数分钟后与肝脏等密度 对比剂呈“快进慢出”表现
胆囊异常影像
形态及大小异常 肝内胆管、胆总管和胆囊扩张
密度和信号强度异常
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
食管下端开始 粘膜增宽纡曲 管壁边缘锯齿状 蚯蚓状、串珠状充盈缺损 蠕动减弱而管壁柔软 胃底静脉曲张
立位:胃底软组织肿块 卧位:粘膜皱襞粗大扭曲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cirrhosis)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 增生、肝结构和血管循环体系改建
影像学表现 X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 肝脏大或小、轮廓结节状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脾肿 大,腹水。增强CT食管、胃底、脾门 区可见扩 张、纡曲成团的静脉影
胆道疾病
胆囊炎(cholecystitis) 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
MRI:胆囊窝积液及胆囊周围水肿带呈T1WI 低、 T2WI高信号表现
胆囊结石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 影像学表现
X线:显示胆囊区不透X线结石 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结石;等密度结石;
低密度结石;环状结石 MRI:在T2WI上,结石在高信号胆汁的衬托
下表现为低信号充盈缺损
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CT平扫表现为胆总管内高密度或软组织密度影 梗阻以上胆总管扩张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息肉的内镜疗诊进展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anagement of polyps
谭庆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1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一、息肉的内镜诊断
2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诊断
概述
治疗
3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14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白光内镜:7mm 扁平息肉样隆起
结晶紫:结构 消失,
靛胭脂:中央凹陷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白光内镜:7mm 扁平息肉样隆起, Is(+IIc)
结晶紫:结构 消失,高分化 腺癌
16
靛胭脂:中央发红, 轻度凹陷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非腺瘤性息肉:增生性、错构瘤、炎症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
非腺瘤性息肉中1/4患者在60岁后会出现腺 瘤而成为癌前病变。
23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息肉的分类Ⅱ (WHO标准-病理)
肿瘤性
非肿瘤性
腺瘤
错构瘤性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Peutz-Jeghers息肉及综合征 幼年性息肉及息肉病
混合状腺瘤 锯齿状腺瘤 腺瘤病
8
肠息肉诊治进展 ppt课件
息肉的检出技术和分型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BI。 NBI+ME(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9
经典的白光下分类。
NBI(Kudo)分型。
CP分型(毛细血管袢 分型,Sano)
临床分型。 NICE分类。 Wasp分类。

胃肠道疾病ppt课件

胃肠道疾病ppt课件
禁忌证
对于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 患者,以及存在严重心、肺、肝、肾 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应 慎重考虑或避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营养支持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途径,提供足够的能量 和营养素,促进患者康复。
营养支持治疗策略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等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胃肠 道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活动与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预
防术后粘连等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06
患者教育与健康指导
饮食调整建议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识 别潜在的高危因素。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避免粗暴 操作和过度牵拉,减少组织损伤和 出血风险。
术后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迹象。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膜 炎、肠穿孔等患者不宜进 行肠镜检查。
X线钡餐造影检查
检查原理
禁忌症
患者口服硫酸钡造影剂后,在X线下 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以判 断病变部位和性质。
对造影剂过敏、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患者不宜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

完整胃肠息肉疾病ppt课件

完整胃肠息肉疾病ppt课件

8
胃肠息肉的诊断鉴别
由于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即使有, 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因此,肠息肉的确 诊主要依赖特殊的器械检查。临床常用 的有各种消化道内镜,X线消化道造影, CT扫描等等。
精选ppt
9
电子结肠镜:这是对结肠息肉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事实上大部分结肠息肉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偶 然发现的。结肠镜从肛门置入,可以检查全部结 肠以及终末端的小肠(末端回肠)。在结肠镜下,可 以清晰的观察肠道的黏膜面,对隆起的息肉非常 敏感,小到几个毫米的息肉都能够发现。随着消 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不仅可以发现结肠 息肉,而且可以发现息肉,而且能够对息肉的类 型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结肠息肉,最重要的是鉴 别具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和不会癌变的非腺 瘤性息肉。
精选ppt
Hale Waihona Puke 12其他: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还出现了 CT仿真结肠镜,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 也可以发现比较大的肠息肉。并对息肉的性质作出不 同程度的判断。
精选ppt
13
胃肠息肉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肠息肉的治疗原则是: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
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 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 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 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肠 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 切除。
精选ppt
11
X线消化道造影: 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 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有消 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两种方法。消化道钡餐检查时 患者口服硫酸钡,主要用来检查食管、胃和小肠,钡 灌肠时医生把硫酸钡从肛门灌入,主要用来检查结肠。 X线检查仅仅能够发现一部分比较大的息肉。但是相 对消化内镜检查,优点是安全,并发症少,而且病人 因检查带来的不适比较轻微。

胃肠道息肉健康宣教PPT课件

胃肠道息肉健康宣教PPT课件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SUCCESS
THANK YOU
2020/6/4
.
39
.
3
3.胃肠息肉的病因? 胃肠道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仍不清楚,根据对息肉的研究初 步提示:腺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 常或突变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而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 和损伤相关,引起适应性反应。如胃窦息肉多与HP感染有关,杀灭HP治疗后息肉可 治愈。
排便时可见大小息肉脱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不适,以及
疲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
4
5.胃肠息肉的危害?
(1)胃肠道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出血及腹泻等并发症; (2)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6.如何发现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因疼痛、大便出血、粘液便等就 诊而被检出,但很多患者并不一定都出现症状,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及 胃肠道窥镜技术发展,部分患者是在做诊断性检查或体检时被发现的。目前内 镜仍是首选和最常用的检查手段,窥镜有成像清晰,并能贮存图像资料或打印 对比,同时还可进行镜下息肉的治疗等优点。
(2)多数结直肠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 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便秘、 腹痛及肿物自肛门脱出和贫血等;偶尔还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
(3)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
临床表现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 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
13
.
14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山田分类(以胃息肉为例):
山田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境界;
Ⅲ型:有亚,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
黏膜内癌可占37.2% .
21
Pit pattern – Type V
Ⅴ 型包括ⅤA( 不规则型)或ⅤN( 无结构型), 此型隐窝形态紊
乱或结构消失, 见于癌, 黏膜下癌可占62.5%
.
22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
23
经内镜切除是胃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 多数为一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定期随访 可发现息肉复发 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
25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禁忌症
1. 患者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治疗者;
2. 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无法纠正者;
3. 息肉基底部过大,一般指胃息肉基底>2cm或大肠息肉
基底>1.5cm者;
4. 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
5. 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瓣膜者(相对禁忌);
Ⅰ型为圆形隐窝, 排列比较整齐, 无异型性, 一般为正常腺管开口而
.
18
Pit pattern – Type II
Ⅱ 型呈星芒状或乳头状, 排列尚整齐, 无异型
性,腺管开口大小均匀, 多为炎性或增生性病变
.
19
而非腺瘤性
Pit pattern – Type IIIL
Ⅲ型分两个亚型:
ⅢL 称为大腺 管型, 隐窝形 态比正常大, 排列规则, 无 结构异型性, 为隆起性腺瘤 的基本形态, 其中约86.7% 为腺瘤, 其余 为黏膜癌
.
24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适应症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息肉大小、形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 果全面考虑。 1. 无严重慢性疾病,能耐受内镜检查及治疗者; 2. 消化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息肉大小能被不同 口径的电凝电切圈套器套取者,息肉直径一般应<2cm; 3. 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型者;多发性息肉数目在30 个以内; 4. 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可适用于内镜下摘除。
或呈乳头状( 绒毛状 ) 组织学分类( 按 WHO 分型 ) 管状
乳头状( 绒毛状 )
管状绒毛状混合型
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 , 达 10%-20% ,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
.
8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胃肠道腺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被认为是胃肠道癌前病变
● 息肉越大, 癌变率越高(2cm,4.6倍)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
.Leabharlann 15日本学者Kudo等将放大染色内镜下的 结直肠黏膜隐窝形态分为五型(Pit Patten 分类标准)
.
16
按Pit Patten分类标准对肠黏膜病变进行诊断, 放大染色内 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可达90%
.
17
Pit pattern – Type I
胃肠道息肉
.
1
内容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方法 术后并发症
术后随访
.
2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
凸起到腔内而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
各不相同。
发 病 原 因 很 多 : 主 要 与 家 族 遗 传 因 素 、 炎症及其它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 (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 因素有关。
Ⅲs 称为小腺管型, 是比正常小的隐窝 集聚而成, 隐窝没有 分支, 为凹陷型肿瘤 的基本形态, 此型高 度异型增生的腺瘤 发生率较高, 也可见于黏膜癌 (28.3%)
.
20
Pit pattern – Type IV
Ⅳ 型为分支及脑回样,此型隐窝为隆起性病变
多见,类似珊瑚样改变是绒毛状腺瘤特征所见,
.
3
大肠息肉图片
单发性息肉
炎性息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多发性息肉
4
.
5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Morson的组织分类: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 和化生性四类。
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
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 、 扁平息肉
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分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 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 肉最为常见。
黑斑息肉综合征本身并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常以反复发作 的腹痛、腹胀、便血或皮肤黑斑等原因来就诊,可根据其 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家族史这三大临床特 点而得到诊断。
.
11
胃肠道息肉的简介
.
12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 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 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息肉数 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 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
● 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 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
● 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
变率较高;
● 直肠息肉癌变率较高
.
9
.
10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良性疾病, 最初由 Peutz年和Jegher两人分别在1921年和1949年分别报道 而得名。
根据息肉大小:0.5cm以内为微型,0.5~2.0cm为小 型,2.0~3.0cm为大型,3.0~5.0cm为特大型。
.
6
胃肠息肉
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增生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 炎性息肉
恶变机会不高
肿瘤性息肉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混合型
很高的恶变倾向
.
7
腺瘤性息肉胃肠道息肉的分型
占胃肠道息肉的 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 ,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较少为有蒂,
6. 糖尿病患者,无论血糖是否正常,都应列为相对禁忌
(愈合能力差);
7. 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
.
26
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术前准备
全身状况准备: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慢性病的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