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疗法
舌刺注意事项有哪些

舌刺注意事项有哪些舌刺是一种通过刺激舌部来调节身体机能的一种疗法。
它被用于中医药领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在进行舌刺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寻找专业的医生或技师:舌刺需要在合格的医生或技师的指导下进行。
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舌刺,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了解身体状况:在进行舌刺之前,应该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特别是有慢性疾病、出血倾向、感染性疾病、心脏病、精神疾病等的人,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适合进行舌刺。
3. 注意个人卫生:在进行舌刺之前,应确保舌部的卫生。
用温水洗净舌头,清除表面的细菌和污垢。
同时,医生或技师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4. 掌握舌刺的基本知识:在进行舌刺之前,应该了解基本的舌刺知识,包括舌刺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与医生或技师沟通,理解和掌握整个舌刺过程。
5.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环境:舌刺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下进行。
应选择安静、干净、温暖的环境,以保持身心放松。
尽量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舌刺,避免空腹或进食过饱的情况。
6. 关注舌刺的反应:在进行舌刺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
一般来说,舌刺可能会引起舌头的疼痛、麻木、刺痛感等,这是正常的现象。
然而,如果出现过度出血、严重疼痛、肿胀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技师,并停止舌刺。
7. 合理安排舌刺的次数和间隔:舌刺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应根据个人需要和舌刺的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次舌刺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20分钟之间,根据个人舒适度和反应调整。
8. 恢复期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舌刺之后,应该注意舌部的恢复和保护。
避免食用刺激性或过热的食物,以免对舌部造成刺激和伤害。
同时,保持口腔的清洁,定期刷牙,防止感染。
总之,舌刺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在适当的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7大流派及擅长针法,看看你属于哪一派?

针灸7大流派及擅长针法,看看你属于哪一派?通过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针灸学术成就,提炼综述了现代几大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特色技术,供大家了解。
澄江针灸学派澄江针灸学派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西医冲突、汇通与交流的社会背景下,由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欧美的中医流派,江阴古称“澄江”,因而海内外弟子门生共同将本学派名之曰“澄江针灸学派”。
澄江针灸学派是现代针灸学科体系、针灸高等教育体系与现代针灸科研体系的奠基力量。
澄江针灸学派的学术力量仍然活跃在海内外医疗与教育机构,致力于进一步拓展针灸学术影响,推动针灸学教育与科研的进步。
承淡安主要学术观点与贡献1、强调针灸的科学与临床价值针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承淡安基于自己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并在比较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后,提出:“西洋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河不可废之故。
何也?凡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即成一种学术。
西洋科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东方学术亦能之。
而针灸学术之神奥,却有不能言之尽成理者,此由古书晦涩,后人不能通之,非其本身不通也……即须将古书晦涩之理,细加考证……自己明白,使人皆明白,此即谓之科学。
”在针灸研究、教学实践中,承淡安一方面强调首先要弄清中医学理,并从临床上去摸索和证实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解剖学上难以理解和认识的经络,才能提示针灸治病机理。
另一方面,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将日本对针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吸纳到自己的著作中,并试图运用巴甫洛夫神经反射理论,阐述针灸作用机理。
对于针灸的临床价值,承淡安用“便利、速效、经济”三个词进行了总结,认为针灸治病,简便易行,收效倍速,利国利民,是普通百姓降低医疗费用之首选。
面对缺医少药的抗战后方,他还曾发出“针灸也能救国”的呐喊。
2、将现代解剖学引入腧穴理论,阐明腧穴内涵承淡安认为,作为针灸施术的刺激点,医者必须明晰腧穴的定位结构。
舌针加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86例临床观察

笔者采 用舌针 加温针 灸 治疗 中风 后遗 证 8 6例 , 效 满 意 , 疗
现报道 如下。
一
疗 程 , 治 疗 4个 疗 程 后 统 计 疗 效 : 治 疗 期 间 原 则 上 停 用 其 共
他 药 物 , 性 期 ( ~ 1 ) 者 , 水 肿 头 痛 重 者 当 应 用 脱 急 1 d 0d 患 脑 适 水剂 ; 压高 者酌情 使用降压药 , 血 同时 注 意 配 合 循 序 渐 进 的 主 动 共 观 察 1 8例 , 来 自 我 院 门 诊 及 住 院 患 者 , 6 均
注 :*经 Rii 分 析 , =2 4 , dt U . 1 P< 0.5 0
4 讨 论
漱 口 以 清 洁 口腔 。患 者 将 舌 尖 向 固 定 , 由 医 者左 手 垫 纱 布 敷 料 , 定 舌 体 于 口处 , 行 针 刺 , 或 固 进
* 尸 > 0. 05
多 不 足 8分 。 3 2 治 疗 结 果 经 四 个 疗 程 治 疗 后 观 察 ,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 治 9 . 7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8 . 3 , 统 计 学 处 理 , 异 有 显 著 76 % 对 29 % 经 差 性 意 义 ( =2 4 , U . 1 P< 0 0 ) . 5 。说 明 治 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贺 亚 辉
( 南 省 衡 阳 市 中 医 医院 针 灸科 , 南 衡 阳 4 l 0 ) 湖 湖 2 0 1
关键 词 : 中风 后 遗 症 ; 复 ; 灸疗 法 ; 康 针 舌针 ; 温针 灸
中图分类号 :25 2 R 5 . 文献标识码 : D 文 章 编 号 :0 6—9 8 2 0 ) 3 0 4 10 7 X( 0 2 0 0 2—0 1
舌针疗法

舌针疗法舌针疗法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舌针疗法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脏腑气血上营于舌,而舌与脏腑的联系又是通过实现的。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体、散舌下;足少阴之脉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阳之正贯舌中;足太阳之筋,支别入结于舌本;手太阳之筋,入系舌本。
舌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脏腑联系,脏腑经脉的病变亦可从舌反应,亦即舌不仅具有辨滋味、调声音、拌食物等生理功能,而且它和机体是一个整体,为脏腑的外候。
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必荣于舌;从病理上讲,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反应于舌。
基于舌与全身脏腑器官的整体联系,针刺舌上的穴位可以治疗全身疾病。
《灵枢?终始》已有记载:“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操作方法】一、穴位定位1.管氏基础舌穴(1)心穴:位于舌尖部。
(2)肺穴:位于心穴两旁3分。
(3)胃穴:位于舌面中央,心穴后1寸。
(4)脾穴:位于胃穴旁开4分。
(5)胆穴:位于胃穴旁开8分。
(6)肝穴:位于胆穴后5分。
(7)小肠穴:位于胃穴后3分。
(8)膀胱穴:位于小肠穴后3分。
(9)肾穴:位于膀胱穴旁开4分。
(10)大肠俞穴:位于膀胱穴后2分。
(11)阴穴:位于大肠穴后2分,舌根部。
(12)聚泉:位于舌面中央,肾穴前2分。
(13)上肢穴:位于肺穴与胆穴之间,舌边缘。
(14)下肢穴:位于阴穴旁开1寸,近舌边缘。
(15)三焦穴:从聚泉穴引一横线,舌尖部分统称上焦穴;通过小肠穴引第2横线,1、2横线之间为中焦穴;通过大肠穴引第3条横线,小肠穴与大肠穴横线之间为下焦穴。
(16)额穴:将舌向上卷起,舌尖抵上门齿,舌尖正下3分是穴。
(17)目穴:位于额穴斜下3分。
(18)鼻穴:位于舌边缘与舌下静脉之间,目穴下2分。
(19)耳穴:位于鼻穴斜下2分。
(20)咽喉穴:位于耳穴正下2分。
(21)海泉:将舌卷起,系下中央系带上。
(22)金津玉液:舌尖向上反卷,上下门齿夹住舌,使舌固定,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舌针应用概述

舌针应用概述乜莲凤;周建忠【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00)021【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舌针;作用原理;治疗原则【作者】乜莲凤;周建忠【作者单位】新疆昌吉第二人民医院,昌吉831100;新疆昌吉第二人民医院,昌吉831100【正文语种】中文在舌体上针刺以治病,历史久远。
成书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中医针灸奠基著作《黄帝内经》就有刺舌下络脉以治病的记载。
如《素问·刺疟》中说: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1 作用原理1.1 疏通经络气血舌针治病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
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
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根据临床资料辨别是哪一部位的气滞血瘀、经络闭阻,选择相对应的舌穴针刺,以疏通该部位的经络气血,又可根据气滞血瘀发生的原因及所涉及的脏腑,选择相关的脏腑的腧穴,以调整脏腑的功能,从治标治本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 调整脏腑功能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与脏,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因此治疗就不能单纯考虑一个脏腑,而应当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如冠心病由于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常可导致肺气失降而喘,舌针治疗时,除选用肺穴外,还要选用心穴。
应当用温通心阳的治法,温灸任脉。
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应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病理上相互影响的道理,按照调整脏腑的治则,采用不同的治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3 平衡阴阳这是舌针的最终目的。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和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泄手法密切相关。
阴盛阳虚见癫痫、嗜睡;阳盛阴虚兼躁狂、失眠;临床均可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所发气申脉治疗。
属阳盛阴虚的癫证、嗜睡宜补申脉,泻照海;属阳盛阴虚的狂证、失眠应补照海,泻申脉。
武连仲教授舌针论治拾粹

武连仲教授舌针论治拾粹殷丽莉;唐艳;苏琳;苗玉琴【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针刺疗法;舌针;名医经验【作者】殷丽莉;唐艳;苏琳;苗玉琴【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武连仲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
尤其在辨证论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善于从浩瀚的古典医籍和繁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之中探微知著,全面灵活运用针灸的各种方式方法。
舌针由于其特殊敏感的部位,其疗法临床很少运用,武教授却潜心探究,别具一格,将其规范创新且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明显。
笔者跟师随诊,有所感悟,现择其精要介绍如下。
舌为心之官,又为脾之外候,并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脏腑经脉相联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主舌……在窍为舌。
”《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系舌本。
”“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也。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上结于咽,贯舌中。
”《素问·奇病论》:“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入系舌本。
”《临证验舌法》:“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主。
”中医经典古籍诸多论述均说明脏腑经脉气血与舌的关系十分密切,脏腑经络气血上营于舌,舌可影响全身五脏六腑。
内外相应,著于内而形于外。
脏腑经络的病变即可从舌反应出来,刺舌可治疗全身疾病。
舌窍居由里达外的位置,本身居以内,但可以外出显现,从表面看无皮部是黏膜即内脏的表面,红活鲜明,直接针刺可由外达内,其它清窍则不能达外(如眼球不能脱出,耳膜不能外露)。
舌本身既是感觉器官之一,又是味觉器官,是人体直接探测、察觉水谷饮食等进入人体仓禀的重要器官。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经验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经验标签:管氏舌针;小儿脑瘫;经验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综合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
国家级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舌针理论和舌针疗法。
简介如下。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导师强调早期诊断,辨证论治为主。
但也倡导辨证与辨病相互结合。
婴儿期内出现中枢性瘫痪:采用以舌针疗法为主,主穴:心穴、脾穴、肝穴、肾穴、中矩、舌柱、金津、玉液。
配合头针:取穴:益脑十六穴(禁忌:囟门闭合不良)。
病情为非进行性:以舌针疗法为主,配合益脑十六穴①囟门前三针:前发际上一寸,水平旁开1.5寸,计三穴;向前平刺0.5~0.8寸。
②枕骨后三针:后发际两寸,脑户下0.5寸。
水平旁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
③头颞左三针:头左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放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
④头颞右三针:头左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放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
⑤巅顶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计四穴;向百会平向平刺0.5~0.8寸。
以上十六穴,可根据脑瘫部位选择取穴,亦可全部取穴。
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或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流涎,语言障碍等精神神经障碍。
以舌针疗法为主,辨证配合益脑十六穴及体针治疗,上肢瘫痪:肩、曲池、支沟、合谷、后溪、八邪、少海、支正、劳宫;下肢瘫:伏兔、风市、阴市、阳陵泉、绝骨、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解溪、跟腱;智能低下,语言障碍:哑门、风府、风池,医明、天容、人中、承浆,廉泉。
2临床分型,区别治疗根据病的症状,体征,病变损害的部位情况分为(1)痉挛型:主要体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肢体痉挛、巴彬斯基氏征阳性有踝挛。
肘、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足尖着地,伴内收痉挛,呈剪刀型步态和马蹄内翻足。
舌针及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静 脉 补充 液体 或 鼻 饲 ,严 重 影 响患 者 生 存 质量 口 ] 。我
们 在 临床 实践 中发 现舌 针 疗 法对 中风 患 者吞 咽 障碍 亦
有 较好 的疗效 。所 以 ,笔 者 采用 舌 针 疗 法结 合 康 复 吞
咽功 能训 练 治 疗 脑 卒 中后 吞 咽 障碍 3 0例 ,并 与 单 纯 康 复吞 咽功 能训 练 的 3 0例对 照 观 察 ,疗 效 相对 较 好 ,
全 ,食 团 向舌 根运 送 ,减少 鼻 腔反 流 及 误 吸 。⑦ 食 物 的选择 ,最好 用 半 流 质 或 糊 状 食 物 如 豆 腐 脑 、酸 奶 、
例 ,假 性球 麻 痹 2 5例 ,真 性 球 麻 痹 5例 。两 组 资 料
经统 计 学分 析 ,无 明 显差 异 ( P> 0 . 0 5 ) 。剔 除 标 准 :
治疗 。
2 . 1 舌 针 疗 法 :取 聚 泉 ( 舌 面 中央 ) 、 金 津 、玉 液
2 . 3 电刺 激 治 疗 :使 用 日本 产 E S 4 2 0低 频 治 疗 仪 。 双 向方 波 ,波 宽 7 0 0 ms , 固定 频 率 范 围 3 0 ~8 0 Hz ,
波幅 0 ~2 5 mA。 电极 放 置 :① 治疗 时 患 者 头 部 中 立
( 舌 下系 带两 侧静 脉上 ,左 为金 津 ,右 为 玉 液. 舌 针 ,
和指尖 扣 击 、冰块 击打 唇周 围等 以增加 肌 张 力 ,改 善 唇 闭合 功 能 。 ② 感 觉 刺 激 ,用 棉 棒 浸 一 下 冷 水 后 冷
所 选病 例均 为 2 0 1 0年 6月 至 2 0 1 2年 1月 温 岭市
康复 医 院收 治 的 6 O例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的 患 者 。将 人 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针疗法
舌针疗法就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得一种治疗疾病得方法。
舌针疗法就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得一种治疗疾病得方法。
脏腑气血上营于舌,而舌与脏腑得联系又就是通过经脉实现得。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体、散舌下;足少阴之脉系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阳之正贯舌中;足太阳之筋,支别入结于舌本;手太阳之筋,入系舌本、舌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脏腑经络联系,脏腑经脉得病变亦可从舌反应,亦即舌不仅具有辨滋味、调声音、拌食物等生理功能,而且它与机体就是一个整体,为脏腑得外候。
从生理上说,脏腑精气必荣于舌;从病理上讲,脏腑气血得病变也反应于舌。
基于舌与全身脏腑器官得整体联系,针刺舌上得穴位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灵枢•终始》已有记载:“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1.管氏基础舌穴
(1)心穴:位于舌尖部。
(2)肺穴:位于心穴两旁3分。
(3)胃穴:位于舌面中央,心穴后1寸、
(4)脾穴:位于胃穴旁开4分。
(5)胆穴:位于胃穴旁开8分。
(6)肝穴:位于胆穴后5分。
(7)小肠穴:位于胃穴后3分。
(8)膀胱穴:位于小肠穴后3分。
(9)肾穴:位于膀胱穴旁开4分。
(10)大肠俞穴:位于膀胱穴后2分。
(11)阴穴:位于大肠穴后2分,舌根部。
(12)聚泉:位于舌面中央,肾穴前2分。
(13)上肢穴:位于肺穴与胆穴之间,舌边缘。
(14)下肢穴:位于阴穴旁开1寸,近舌边缘。
(15)三焦穴:从聚泉穴引一横线,舌尖部分统称上焦穴;通过小肠穴引第2横线,1、2横线之间为中焦穴;通过大肠穴引第3条横线,小肠穴与大肠穴横线之间为下焦穴。
(16)额穴:将舌向上卷起,舌尖抵上门齿,舌尖正下3分就是穴。
(17)目穴:位于额穴斜下3分。
(18)鼻穴:位于舌边缘与舌下静脉之间,目穴下2分。
(19)耳穴:位于鼻穴斜下2分。
(20)咽喉穴:位于耳穴正下2分。
(21)海泉:将舌卷起,系下中央系带上。
(22)金津玉液:舌尖向上反卷,上下门齿夹住舌,使舌固定,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23)舌柱:舌上举,在舌下之筋如柱上、
(24)中矩:舌上举,位于舌底与齿龈交界处。
2.舌针新穴
(1)神根穴: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
(2)佐良穴:舌底舌下系带两侧肉阜近舌下腺导管开口处。
(3)液旁穴:左右舌下静脉内侧距舌根1/3处。
(4)支脉穴:左右舌下静脉外侧距舌根部分处。
二、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舌针必须在辨证前提下取穴,辨证首先要验舌、主要方法就是,辨色分经脉,按五行理论,五脏六腑配五色,舌色所反映得正就是所属脏腑得病症。
如舌见青色,主肝胆经疾患、以形态辨脏腑之寒热虚实,如舌卷挛缩,多属肝气竭绝、筋脉失养等等、
舌针得取穴原则就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体舌相应,循经定穴。
”主要配穴方法有:
1.单独配穴法按照脏腑经络学说,根据疾病与舌穴相应得原理辨证取穴,用于治疗局部或全身病症,如取心穴、脾穴、金津玉液治口舌糜烂;耳穴及心穴、肾穴、额穴治不寐健忘。
2.内外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邻近腧穴相配,如胆穴配风池治疗偏头痛,中矩配廉泉治中风舌强不语等、
3.上下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任督及下肢经穴相配,如膀胱穴配中极治尿急、尿痛;阴穴、肾穴配命门、关元治遗精阳痿。
4.左右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四肢穴相配、
(1)同侧得舌穴与经穴相配,如右侧肺穴、咽喉穴配右侧少商,治右侧咽喉肿痛。
(2)舌穴与对侧经穴相配,如右侧上肢穴、脾穴配左侧曲池、合谷,治左上肢瘫痪、手臂肿痛、
三、操作
1、舌针治疗前,一般给予患者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
钾液漱口,以清洁口腔。
针舌面穴位,患者自然伸舌于口外。
针舌底穴位,患者将舌卷起,舌尖抵住上门齿,将舌固定或将舌尖向上反卷,用上下门齿夹住舌,使舌固定;亦可由医生左手垫纱布敷料,固定舌体于口外,进行针刺。
针刺可采用快速点刺进针,进针1寸左右。
2。
针刺补泻法选用30号3、3cm(1寸)或5cm(1寸半)毫针,在选定穴位上,拇指向前小弧度捻转3~9次,稍停,为一度补法,一般行三度或九度补法,不留针,在捻转时,进针0。
5~1分许,勿令太深。
补法好似“蜻蜓点水”。
选用28号3.3cm(1寸)或5cm(1寸半)毫针,在选定穴位上,进针1~2分许,拇指向后大弧度捻转6次,稍停,为一度泻法,一般行六度或八度泻法,不留针。
由于进针稍深,捻转弧度较大,个别穴位可能会出血、泻法如同“蚊喙着体”、
3、舌穴刺血法一般采用26号5cm(1.5寸)长毫针,在选用穴位上快速浅刺放血。
【主治病症】
一、高血压病、中风偏瘫
用舌针疗法。
取舌针新穴【1、神根穴: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
(2)佐良穴:舌底舌下系带两侧肉阜近舌下腺导管开口处、
(3)液旁穴:左右舌下静脉内侧距舌根1/3处、
(4)支脉穴:左右舌下静脉外侧距舌根部分处、】
、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二、舌麻、舌体歪斜、木舌重舌、中风舌强不语
用舌针疗法。
取聚泉、舌柱、心穴、脾穴,金津与玉液放血。
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除上病症外,还可治口内异味感、咽痛等病症。
三、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动过缓或过速
用舌针疗法。
取心穴、胃穴、肝穴、额穴、脾穴。
也可配合体针疗法、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膈肌痉挛。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避免针刺感染或口腔污染。
2.严防毫针脱落而被患者吞咽、
3。
注意针刺深度及手法。
舌穴刺血严格掌握针不宜过粗,刺不宜过深,血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