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 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8.2 征税和纳税教案

征税和纳税【课题】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目《征税和纳税》【课时】1课时【内容简析】本课时在《国家财政》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围绕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种类、违反税法的行为等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树立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的意识,努力做一个自觉诚信纳税的好公民。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种类;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优点、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各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道德、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基本特征的教学,初步使学生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诚信纳税是守法的表现。
【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教学方法及策略】1、情景教学法;2、合作探究法;3、自主学习探究法;4、图片演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课件展示:学生活动:思考国家建造市民公园、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教师活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税收一、【知识解读】税收的含义二、【走进生活】阳阳一家的税收生活课件展示:教师活动:简述阳阳一家的家庭成员及陈先生公司的年利润情况课件展示:阳阳一家家庭会议的内容学生活动:围绕爸爸、妈妈、阳阳各自的观点,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中的相关练习1、你认为阳阳爸爸不肯交税的原因是什么?他最终能逃脱纳税吗?学生活动:回答略教师活动:引出税收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如图)2、爸爸的疑问:我国的税收种类有哪些?学生活动:概括我国税收的主要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教师活动:重点讲述我国的主要税收种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及作用3、阳阳爸爸的决定属于什么行为?你还能列举生活中其他涉税违法现象吗?学生活动:回答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如图)课件展示:实战演练(涉税违法现象的具体事例)4、你赞同阳阳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活动:回答略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同桌合作,思考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5、爸爸的疑惑:我们缴纳的税款能不能财尽其用,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呢?学生活动:思考怎么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我们除了要增强义务意识,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之外,还要增强权利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三、【实话实说】税收与中学生有没有关系?四、【课堂小结】课件展示:(知识清单)五、【情感升华】课件播放:FLASH《小左小右——每个人都纳税》教师活动:依法纳税,利国利民,税收之树常青!六、【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相应章节内容。
高中政治 3_8_2 征税和纳税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3.8.2 征税和纳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的含义、理解税收基本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税收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收的学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及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特征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二、预习导学(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
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和的特征。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不可分割的。
税收具有强制性。
国家凭借征税。
纳税人必须纳税,税务机关必须征税。
税收具有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具有固定性。
国家在证税之前就以形式,预先规定了和,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
3.税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1)有国就有。
通过税收组织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
(2)有税就有。
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4.我国税收的种类(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五大类。
(2)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和。
①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它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 ,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环节企业的行为。
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实现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公民必须自觉诚信纳税(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
(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
(3)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
(4)权力与义务相统一。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
2.违反税法的行为(1)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2:8.2 征税与纳税教案

第二层级
合作
探究
一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
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
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
其间,
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
导。
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
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
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
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
鼓励,并指出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以及公民的正确做法
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
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
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
答。
一方面对本组代表
发言进行补充,加一方
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
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
备
PPT展示
合作探究二要求同上。
老师归纳点评:指出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同上
拓展应用要求全班同学思考并进行提问,注意提问时不要局限于少
数学生,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
学生独立完成,积极举
手发言,倾听其他同学
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
第三层级课内
巩固布置学生完成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
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
对比答案、进行讨论
第四层级课堂
总结
反思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
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
思。
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
导图》,对本节课内容
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
思
PPT展示
板书设计
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91淘课网本框课时作业。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教学设计:8.2征税和纳税

3.纳税程序:介绍纳税的基本程序,包括自行申报纳税、代扣代缴等,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纳税的方法和流程。
4.税收筹划:讲解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税务安排,避免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税收的基本概念、征税原则、纳税程序等知识点。
2.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税收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3.反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对税收知识的掌握。
4.情感教育:强调诚信纳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结合时事政治,关注税收领域的最新动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认识到税收是国家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理解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2.培养公平正义感,认识到税收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反对任何形式的逃税、骗税行为。
4.结合翻转课堂的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税收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重点解析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关注以下方面:
1.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展示: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案例,如购物小票中的增值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税收的存在和作用。
3.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交税?”“税收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意义?”等,引发学生对税收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说课稿:8.2征税和纳税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八课“征税和纳税”。该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习了国家财政、税收基本概念后,对税收制度的具体实践与深入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明确纳税的义务与意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税收征收和管理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税收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评价与反馈:采用同伴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评价、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2.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围绕税收政策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税收征收和管理的过程中,换位思考,增强对税收政策理解和认同。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3)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二、学情分析导
8.2征税与纳税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4.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税收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履行纳税义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惜税收、依法纳税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认识到税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亮点三: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培养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4.亮点四:反思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税收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履行纳税义务。通过分享,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整个教学案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税收知识,提高政治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掌握税收的类别和意义,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
2.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使学生明白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解纳税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3.通过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纳税人在税收制度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word教案

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税收的本质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4.了解增值税的内容及其作用5.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7.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二.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2.能够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3.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与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2.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诚信纳税3.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1.增值税2.个人所得税3.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选取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融入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中,融入到具体的背景材料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考大家一个问题,看大家是否关注时政。
今年12月1日,一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新税种要开征了,知道是什么税吗?生:燃油税。
师:很好。
知道燃油税是怎么回事吗?(教师介绍)燃油税开征后,将取代公路养路费。
每升油的价格将增加30%的燃油税。
为什么要用燃油税来取代养路费呢?燃油税的开征将有什么作用呢?(多媒体播放开征燃油税的理由)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习关于税收的知识。
讲授新课二、征税和纳税(多媒体)1、税收及其种类(多媒体)探究活动:东西方税收的共同特点。
(多媒体显示)税:汉语禾(农产品)+兑(送达)英语:tax money paid by cit izens to the government for public purposes引导学生从字义上探究什么是“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22:8.2 征税和纳税教案

征税和纳税【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难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区别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师生对话,及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习了财政及其作用后,我们今天来学习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以及同税收相联系的依法纳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8—69页内容,思考问题:税收的含义是什么?二、进行新课(一)税收及其特征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靠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如何理解?(学生回答)主体:国家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税法目的:保证国家实现政治职能特点:无偿取得地位: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设疑)税收需要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来征收,这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展示)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型,是否意味着国家可以随意征税?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税和纳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全面的观点分析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理解各种违法税收的行为的特征,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2、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3、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学习了财政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今年国家发生很多灾难,如甘肃的旱灾,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在发生这些灾难的时候,国家正是通过财政拨款才得以缓解灾情,大家知道我国的财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正确,财政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税收,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超过三万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第二框《征税与纳税》板书:二、征税与纳税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观察一幅漫画(展示漫画:偷税),有人说“偷税偷的是大家的钱,小贼偷的是一个人的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和税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税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和理解税收呢?大家能从字义上说出什么是“税”吗?板书:(一)、税收及其种类教师:在汉语中,“税”字是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
英文中的“税”字“tax”,意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
从字义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既包括:多媒体展示:字义:包括税和税的征收本质: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实质是一种分配关系主体:是国家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非经济权力依据:是法律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过渡:接下来,同学们来思考一下税收有哪些特征。
教师:税收第一个特征是强制性。
板书:强制性教师: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列宁: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这句名言指出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学生:无偿性。
板书:无偿性教师:无偿性是指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单个纳税人也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外提出来任何利益要求和回报,税收不是商品交易,无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这句话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呢?学生:固定性。
板书:固定性教师:税收具有三大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统一于税法;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多媒体展示三者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某县为吸引外商投资,宣布凡来本地投资的企业均可免征三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答案:不妥当。
县政府无权决定税收减免。
这样做,既违反税收强制性,也违反固定性。
教师:税收又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划分我国的税收可以划分为多少大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板书:税收的种类学生: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多媒体展示出各个类别的税收的征税对象和包括的主要税种。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以交易额和劳务为对象以各种所得额为对象以开发利用资源为对象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对象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营业税增殖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遗产税屠宰耕地占用车船使用筵席税教师: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请大家看下列图表,依据图标的提示,对增值税进行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征税对象、纳税人、基本税率、计税方式、作用的图表。
答案:征税对象:在我国境内;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基本税率:17%;计税方法: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教师:下面请大家看一下多媒体上的题目,计算出服装厂应该缴纳的增值税。
多媒体展示题目:某服装厂应付款项总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为8500元。
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殖税为1445元这笔增殖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发票上明示。
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15000元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殖税是多少?答案:应缴纳(1500×17% )–1445=1105元教师:说完了增值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个人所得税了,请大家阅读多媒体上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见《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第265页。
学生: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由此,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税率有了深刻的把握,这里我们再总结一下。
学生: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②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
教师:(进行点评后通过多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请大家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计算出多媒体上所展示题目中厂长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展示:某乡镇企业厂长月薪1600元,他带领职工奋力拼搏使工厂扭亏为盈,为该乡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乡政府决定奖励他8万元。
请问:该厂长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请同学起来回答,并做点评。
多媒体展示计算方法。
教师:大家从计算方法上以及刚才所展示的国家上调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归纳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那为什么要实行这种税率呢?学生: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税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国家财政的重要的来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特点。
过渡: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国家主要通过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取得税收,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也就是我们的税收取之于民。
国家的税收又为谁服务呢?结合之前的动画,和这些画面,我们可以得出税收用之于谁?(民)。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依法纳税。
板书:(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师:展示教材插图及设置问题情景: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大爷的行为?学生: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后)张大爷的行为是积极纳税的行为,在我值得我们去学习。
板书:1、税收同国家、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要依法诚信纳税。
设疑:有人认为“自己一不偷,二不抢,得来的钱合理合法,政府凭什么从我手里拿走一部分?请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教师:利国利民。
再设疑:为什么利民?请大家结合自己体验分析。
教师: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多媒体展示:“关于公民纳税意识的社会调查”问卷及图表结果。
教师:从调查结果看到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一是自觉纳税意识不强,二是监督意识不强。
请大家自读P86-87,举例分析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它们有何区别?应受什么处罚?板书: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教师:请大家抓关键词,理解并分辨偷税、骗税、抗税、欠税。
下面,我们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帮助大家加深对偷税、骗税、抗税、欠税的认识,增加自觉纳税的意识。
附:对抗赛规则:1、根据课前的分组情况,每组选一位同学进行抢答,待老师讲完题目,说“开始抢答”之后争夺抢答权。
2、由获得抢答权一方判断题目的内容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并揭示判断的理由。
3.答对加分,答错不得分,由其他组同学补答对抗赛题目:1、2003年12月,税务机关发现西宁三兰制衣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鄂尔多斯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金华市进出口公司存在互相勾结,利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重大嫌疑。
这起案件属于_________行为。
2、2014年11月13日,被告人张某借公司名义在淘宝网上卖出近290万含税商品,用隐瞒的方式不缴应纳税款,被上海普陀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6万元,张某的行为属于___ 行为。
3、杭州以纯服饰有限公司在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间,利用隐匿账薄的方式销售收入1.62亿元,共查补增值税2348.82万元,企业所得税199.49万元,并处罚款2043.31万元,加收滞纳金221.98万元。
这起案件属于___ 行为。
4、厦门某计算机有限公司因超过规定期限未履行纳税义务;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后,该公司逾期仍未缴纳。
为此,厦门国税稽查局很快查处了这一家公司的违法行为。
这起案件属于_________行为。
5. 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这种行为属于___ 行为。
6.某公司为了达到不缴税的目的,采用威胁、恐吓、围攻等手段,企图阻止税务机关依法工作。
该公司的行为属于___ 行为。
多媒体展示:(对抗赛结束后)表格形式总结违反税收行为的特征教师:因此对于公民来说,我们应该自觉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并且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板书: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教师:请大家针对多媒体上的例子,谈一谈你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一名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一件衣服。
消费者:这件衣服多少钱?经营者:200元。
消费者:衣服挺漂亮,就是太贵了。
能不能便宜一些?经营者:便宜是不能再便宜了。
不过,如果你不要发票的话,可以180元卖你一件。
消费者:让我想一想。
(沉思一会)好吧,那我就不要发票了,给我买一件吧。
学生:教师:(教师在加以点评后)当你在商店里购买商品时,你就已经纳了税,履行了一次纳税人的义务,这是因为你在购买商品时,所支付的钱款中就已经包含了税,即增值税。
在购买商品后,一定要记得索要发票,因为发票既是一切商务活动的收付款凭据,又是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征管活动的基础和凭证,消费者是否向商家索要发票成了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