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8.1《中东》学案(人教版)汇编

合集下载

8.1中东 学案 9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8.1中东 学案 9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在世界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1、中东石油输出线路2、石油输出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读图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丰富的石油资源1、读图8.4并阅读课文,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找出的教学问题最多。

2、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请同学分组讨论:石油有那些用途?2)中东地区的石油,都集中分布在哪里?主要产油国家有哪些?3)假如你是中东地区石油公司的老板,你会把石油卖到哪些地方?选择什么样的运输路线效益最好?4)中东的这些国家靠出口石油赚了很多钱,石油出口成为它们的经济支柱。

请同学思考:这样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5)你能帮这些石油输出国设计一下石油开采完毕以后的发展出路吗?四、匮乏的水资源1、阅读本框知识,你能提出哪些教学问题?2、读世界气候图,说出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3、阅读图8.9中的对话,谈谈你的感想。

:你能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试一下!!!:试试我能行1、中东最大的石油输出路线经过()A.苏伊士运河 B.好望角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2、.尼罗河水不会成为哪一国的水资源()A.埃及 B.埃塞俄比亚 C.苏丹 D.沙特阿拉伯3、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4、根据中东地区多国共用一水的现象,请把以下以色列与哪些国家共用哪些地区的水资源用线连接起来::填充图册P21读图探究部分。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学案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学案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中东学习目标1.读图、填图,明确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读图、填图,结合具体数据明确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3.动手绘图,了解三条输油线路的特点及差异。

4.读图分析讨论中东地区水资源的特点。

5.分析讨论理解多元文化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图1图2(1)在图1中描画北回归线,判断中东位于带和带。

(2)读图判断中东沟通的是洋和洋。

在图2中填写序号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图3(3)对照图3,完成下表。

(4)中东与西亚相比少了(国家),多了(国家)。

结论:中东地处洲海之地。

沟通洋和洋。

(5)在下图横线位置填写海洋的名称。

二、世界石油宝库图4(1)在图4中填写中东主要产油国名称(至少填写4个)和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结论: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地区。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最大、最多的地区。

(3)中东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运往、和,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地区。

(4)参照图8.6,完成下列表格。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地区航线A航线B航线C(5)(选做题)在图5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画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并填出经过的海洋、海峡和运河。

图5(6)思考题: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给石油生产国带来滚滚财富,但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的石油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当石油枯竭后,这些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假设你是中东某国家的首脑,谈谈你的规划。

三、匮乏的水资源(1)中东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哪种气候类型?(2)读“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热带沙漠气候特征。

(3)说出中东主要的河流名称。

指出哪些国家地面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4)结论:中东的水资源特点:四、多元的文化(1)中东是教、教和教的发源地。

大多数居民信仰教。

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城。

(2)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人,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

(3)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主要信仰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学案
A.麦加 B.耶路撒冷 C.巴格达 D.开罗
2.中东的居民主要为( )
A.黄色人种B.黑色人种C.白色人种D.混血种人
3.水资源匮乏是引发中东国家之间矛盾的重要因素,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污染和战争的破坏严重
C.人口多,经济发展快
D.流经多个国家的国际性河流多
4.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过去是贫穷的以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国家,而现在不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富裕国家,其致富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 )
(3)中东石油主要输往、和等发达国家,
(4)有三条主要航线:①波斯湾→→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西欧、北美;
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太平洋→日本。
学科
地理
课题
中东
第 2课时
第 小组
班级
七年
姓名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节
得分
1.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城市是( )
1.看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所以中东有世界之称。
二.结合P47“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活动三填表:波斯湾石油外运的三条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最大、生产和最多的地区。
(2)中东石油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
A 森林资源B金属矿产资源
C煤炭资源D石油资源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中东
第 2
课时
总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思考下列问题:
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8.1《中东》导学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8.1《中东》导学案(第2课时)

《中东》导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2.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学法指导】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说明地理事物。

【知识回顾】三洲五海、咽喉要道【自主学习】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最大、生产石油的地区。

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地区。

2.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中东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部、洲,也是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3. 、、、、等主要产油国家,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得经济收入。

但是,石油资源,开采一点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考虑未来继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完成47页活动1.1题在图8.4找到并回答。

2.2题读图8.5,说说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3.3题:读图8.6【展示交流、建构知网】石油宝库-中东 主要分布: 主要产油国: 输出地区及路线【教师点拨】(教师上课自配课件)【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中东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B.铁矿C.磷矿D.金刚石2.小明的舅舅在国外打工,小明想知道这个国家在哪儿,舅舅让他猜:“我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航线①(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南海→台湾海峡→日本航线②波斯湾→( )→阿拉伯海→印度洋→( )→( )→西欧和美国航线③(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西欧和美国打工的国家在里海的南边,波斯湾的北边。

”聪明的你,知道小明的舅舅在哪个国家打工吗?( )A .沙特阿拉伯B .科威特C .伊朗D .土耳其3.下列商品中最有可能是我国出口到中东地区的是( )A .石油 煤炭B .猪肉等农产品C .石油钻井设备D .羊毛衫 羽绒服4.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第2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中东地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社会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中东地区为例,分析其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针对中东问题,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5.拓展(10分钟)探讨中东问题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及解决的重要性。

人教版地理七下8.1《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8.1《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8.1《中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下8.1《中东》一课,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东地区的历史、宗教、民族等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中东问题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掌握中东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中东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东问题,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实际情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中东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视频资料法:播放相关中东问题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实际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中东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资料等。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基本知识,为学生理解中东问题奠定基础。

3.操练(20分钟)分析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中东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

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线路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根据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输出线路。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百度图片】中东风光及中东战争的视频。

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不光考虑到优美风光会给学生优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

活动1【讲授】讲授新课(板书)一、三洲五海之地1.中东的范围(提问)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 (点拨)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活动)①阅读教材中的图8.3和图8.4,找出本区的主要国家和城市。

②让学生阅读图6.5和图8.3,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强调)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板书)2.重要的地理位置(活动)阅读教材中的图8.3,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完成下列框图。

(小结)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点拨)里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苏伊士运河”,提问: 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点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设问)观察教材中的图“土耳其海峡”,提问: 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点拨)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探究)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结)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口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中东》一课,主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本节课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资料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中东地区的特点,理解中东问题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此外,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如将中东问题简单理解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等问题。

2.理解中东问题的关键,认识到解决中东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因素。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3.中东地区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4.理解中东问题的关键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中东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课堂提问的问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航】
1
、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重点)
2、知道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热点问题的原因(重点)
3
、知道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并能说出运送石油的三条主要路线(重点、难点)
【探究过程】
【探究板块一】:长期的热点问题
1、
2
我会总结:
【反馈训练一】
(荣城10)(1).下列叙述中,不是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原因是( )
A.丰富的石油资源
B.紧缺的水资源
C.复杂的宗教问题
D.人口增长速度快 【探究板块二】:三洲五海之地
2、 读图8.2,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 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
4、完成P57活动1、(1),分析中东为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4、读图8.3,分析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6、对比下图说出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反馈训练二】
(2).(乳山08)属于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但不是海洋的是 A. 里海 B. 黑海 C. 地中海 D.红海
(3).(08乳山)中东地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是 A. 土耳其 B.俄罗斯 C. 埃及 D.沙特阿拉伯 【探究板块三】:丰富的石油资源
7、读图8.5,完成活动2,分析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8、读图完成58页活动1
我来总结: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0、读图8.6,完成活动3。

11、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 和航线B
的差异何在?
【反馈训练三】
(4)(荣城08)中东石油带的中心是( ) A.红海 B.黑海 C.里海 D.波斯湾
(5)(荣城09)读右图,石油运输量最大的海运线路是 A.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
B.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
【基础达标】
1. 读中东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本地区资源丰富,而资源匮乏。

⑵填出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海,③湖泊,
④海湾,⑤国家,
⑦运河,⑧海峡。

⑶本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2.(08文登)读“波斯湾石油外运主要航线”图(图8),完成下列要求。

⑴航线A经过阿拉伯海、海、运河、地中海、海峡、洋,到达西欧各国和美国。

⑵航线C经过洋、海峡、洋,到达日本。

⑶航线B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比航线A路程,但可通行巨型油轮。

航线A可通航油轮吨位不高的原因是。

⑷波斯湾沿岸石油还可以通过运输(运输方式)运往地中海沿岸,再由油轮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反思收获】:本节课的知识你收获的很多吧,还有哪些疑惑?快快记下来吧。

[答案]
1. (1)石油水
(2)红海里海波斯湾沙特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3)埃及土耳其
2. (1)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2)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3)长苏伊士运河运输能力低,大吨位的船舶无法通过。

(4)管道
第一节中东(二)
【目标导航】主备人(蔡春花)
4、了解本区的气候特征,说出水资源的争夺称为焦点的原因。

5、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探究过程】
【探究板块四】:匮乏的水资源
12、完成课本活动1、2,分析为什么在中东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
13、读图8.7,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析“为什么说中东一直在为水而战?
【反馈训练四】
(6).中东地区被争夺的资源中,除石油资源外,还有()A.铁矿资源 B.水资源 C.煤炭资源 D.粮食
(7)导致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根本原因是()
A. 中东地区气候类型单一
B.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C. 宗教矛盾错综复杂
D. 农牧业发达,耗水多
【探究板块五】文化的差异
14、读图8.11,说明阿拉伯国家的概念以及阿拉伯人的特征
15、中东的主要人种?主要民族?
16、中东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它们的圣城在哪?
17、完成61页活动。

【反馈训练五】
(7)(文登10)下列有关中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由于炎热少雨,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B.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C.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
D.文化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8).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誉为圣城的城市是()
A.麦加
B.耶路撒冷
C.梵蒂冈
D.德黑兰
【基础达标】
(乳山10)读局部地区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居民多为A.白种人 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2.关于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孟买,是印度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区
B.A为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C.A为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D.A为巴格达,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
3.(乳山08).读中东图,回答问题:
(1) 三洲五海之地:
A是海,D是海,E是洲,其中C海通往B海的唯一狭窄通道是海峡。

(2)重要的产油国:○1○2
(3)中东的居民多信教,城市○3是,它为该宗教的“圣城”。

(4)近年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大增,○1国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请你设计一下其石油海上运输路线(依次写出经过的大洋和海峡)
【反思收获】: 本节课的知识你收获的很多吧,还有哪些疑惑?快快记下来吧。

D

2 C
B
○1 E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