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1. 引言1.1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与“新中式”这两种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区别与特点值得探讨。
"中国风"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重传统手工艺和材质的运用;而"新中式"则更注重现代感与实用性,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服饰的舒适性。
两者在时尚界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中国设计师们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未来,“中国风”与“新中式”在服装设计中的发展也备受期待。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将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通过对个体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服装设计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服装设计师们有着无限的创作空间,可借助"中国风"与"新中式"这两种设计理念,为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2. 正文2.1 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手法。
在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如龙、凤、花鸟、云纹、青花瓷等常常被运用到设计中,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演绎,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
这些传统元素不仅丰富了服装的设计语言,也传承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让人们在穿着这些服装时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美学韵味。
在旗袍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龙凤图案的运用,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吉祥图案,象征着权力和美好的寓意。
而在男装设计中,常常会看到绣有云纹和青花瓷的元素,这些图案纹理的加入为设计增添了别样的品味和魅力。
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引领时尚潮流,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中国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与创新,为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2.2 “中国风”与“新中式”的区别与特点1. 精髓定位不同:“中国风”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重传统元素的运用和体现,通常会选择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作为设计灵感。
中国风设计理念特点有哪些

中国风设计理念特点有哪些
中国风设计理念特点:
1. 倡导自然与和谐:中国风设计强调自然与和谐的理念,追求自然界的美感和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设计中常运用山水、花鸟等大自然元素,以及五行、阴阳等天地之道的哲学思想,使作品具有平衡、和谐的美感。
2. 注重空间与布局:中国风设计强调空间和布局的美感,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流动性。
设计中常运用对称、平衡的布局方式,使空间显得宽广、舒适,同时配合光线和色彩进行调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美感。
3. 重视材质与手工艺:中国风设计注重材质的选择和手工艺的应用,追求自然、质朴的美感。
设计中常使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通过加工和雕刻的手法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表情。
4. 追求内涵与意境:中国风设计追求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强调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设计中常运用诗词、绘画、传统符号等文化元素,通过表现对象的气质和情感,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 强调人文关怀:中国风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人性化。
设计中常注重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使设计作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6. 融入现代元素:中国风设计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体现时代的特点和个性。
设计中常使用简洁、现代的线条和造型,结合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个性魅力。
总之,中国风设计理念的特点是追求自然与和谐、注重空间与布局、重视材质与手工艺、追求内涵与意境、强调人文关怀和融入现代元素。
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中国风作文600字6篇

中国风作文600字中国风作文600字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风作文600字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风作文600字篇1那女子身披戏服,纤细的手握一把小轻罗扇,浓黑的眉,粉红的颜妆,樱红的小嘴,长袖一伸,便开始唱了,圆腔滑调,唱戏者投入,听戏者入迷,中国风犹存。
——题记中国的戏曲繁多,是中国文化之一。
无论是京剧、晋剧、昆曲、川剧......都含满了中国味,以及那美丽翩翩的戏服,美丽却也古老。
它传承了美丽的中国历史,这是最美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最美的戏。
京剧之腔圆“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京剧是中国戏曲之一,也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圆腔华调,声腔及剧目都极具丰富力,声音带着沧桑,粗细的嗓音,虽听来有些别扭,却不会失耳,耐听,且有中国古老戏曲的感受,也有中国古老戏曲的感受,也有中国的风味,而京剧受到北京语言、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小生用圆润的腔调形象地诠释了中国风的悠久与美丽。
昆曲之古老“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
注尽沉烟,抛残绣线,凭兮春光情似去年?”比起京剧,昆曲更为我们熟悉,它也是最古老的戏曲之一。
它的婉转曲调与古色古香的服饰搭配更加体现了中国的风情独特,历史悠久。
昆曲最大的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巧妙,相得益彰,十分生动,令人听来动听沧桑,昆曲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形象地诠释了中国风的独特与美丽。
浅感戏曲,中国风犹存。
中国风作文600字篇2如果你有幸出生在中国,那么你会感荣耀;如果你有幸出生在中国,那么你会感到心痛。
中国风

醉赤壁: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挥剑转身而鲜血如红唇 前朝记忆渡红尘伤人的不是刀刃 是你转世而来的魂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 我策马出征马蹄声如泪奔 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 我一路的跟你轮回声 我对你用情极深
五、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六、豫剧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三、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四、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编辑本段]古文化
先来看看这段陶喆的中国风作品……
苏三说:苏三离了洪桐县,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被那凶恶群众包围稍微等一下,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转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一只狗一只马我当报还……
我眼中的中国风

2
交响音乐(这里指的是用交响乐队演奏的各种形式和体裁的器乐音乐)是伴 随欧洲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的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伟大创造, 它已经成为西方音乐中表现力最丰富,适应性最广泛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同世界 各民族独特的传统音乐相融合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大批反映不同民族社会生活, 表现不同民族心理素质的风格多样的交响音乐作品,并成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组 成部分。但是,我们所说的包括交响音乐在内的欧洲专业音乐,是在特定历史时 期和特定地理疆域产生的人类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涵盖地球上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极其丰富的音乐遗产。欧洲专业音乐是从 西方宗教音乐发端而以严格的节拍记谱法和统一的和声理论为基础的,它一方面 拓展了音乐的多声部张力,完善了音乐的逻辑性结构,另一方面却使旋律、音色 和节奏的发展以及音乐的个体表现力受到了制约。而这些方面,我们中国的传统 音乐则有着西方专业音乐难以望其项背的独特神韵和丰富积淀。这些未被现代文 明异化的,古老而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灿烂音乐遗产向我们展示了无比广阔的艺术 创造天地。“中国风”的宗旨,就是以交响音乐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作为联结 东方同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空间差的桥梁,作为联结古代与现代不同时代审美需求 时间差的桥梁,使中国传统音乐打开同世界文化隔绝,同现实生活隔绝的封闭状 态,从而在去粗取精,消化融汇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生命,取得开放性 发展
一些纯中国风歌曲 1
周杰伦 : 2003.7 专辑《叶惠美》 《东风破 》:中国风的分水岭!这首歌奠定了中国风的标准! 《东风破》是中国风歌曲类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是最标准最完整的中国风歌曲 代表作,浑然天成的旋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词风,仿佛真有首宋朝传世的词牌叫《东风破》!中国 风在周杰伦和方文山诠释下已独具特色!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 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 2005.11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发如雪 》 用许多诗词组合的词,加上哀怨婉约的曲调,听起来有一种忧伤,不知不觉中陷进去~~~~~~ 2006.9 专辑《依然范特西》 《千里之外 》 词细腻描写对已逝爱的感触与感伤,文字的描述勾勒不少的的画面。 2006.9 专辑《依然范特西》 《菊花台》 凄凉婉转的意境,而感伤却不颓废的淡淡忧伤更是绝妙,一曲终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2007.11 专辑《我很忙》 《青花瓷 》 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於在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 2008.10 专辑《魔杰座》 《兰亭序 》 因典于书圣王羲之的名作,很细腻,曲中透露更多的是沧桑与无奈。 2010.5 专辑《跨时代》 《 烟花易冷 》 描述的是皇家将领与其所倾慕之女子间的爱情,很凄美。 许嵩: 2007.12 《断桥残雪》
中国风

NO.4中国风茶具(China)
中国风陶瓷茶具是以中国吉祥图案、神 话传说、姓氏文化、诗词歌赋、小说戏剧 等为题材,以景德镇采风8头青花福寿图(中 国风茶具)优质陶瓷为载体,运用历代精湛 的制瓷技艺,创造出的青花、 玲珑、粉彩、 色釉陶瓷茶具,精美的茶具承载着深厚的 文化底蕴,演绎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是瓷质优、造型美、工艺精、品位高的茶 具精品,充分彰显出陶瓷茶具实用性、文 化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Βιβλιοθήκη NO.2中国风建筑
“中国风”(更多人称为“中式”)建筑采 用的工艺一般为:手工木艺、木雕、砖雕、 石雕、彩绘等,其工艺及造型十分精美, 有的已近乎失传。祖宗时代里,“中国风” 曾经遍 布神州大地,其风格因南、北、东、 西也有一定的差异。
NO.3中国风服饰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自炎黄时代黄帝 “垂衣裳而天下治”始直到明末,华夏民族(汉 族)在 近四千年间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性、审美 理想、哲思理念,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自然 发展形成的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服装体系。在现代 它被广泛提倡作为礼服运用于祭祀、成人礼、婚 丧嫁娶、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活动等体现民族文 化的场合,同时另有居家便服丰富着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时世服装,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装 之一。
中国风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 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 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 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 的艺术形式。 在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 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 领域,如广告、电影、音乐、服饰、 建筑等。
NO.1中国风广告
中国风广告是在广告创意中融入中国特色 的剪纸、京剧脸谱、中国书法、写意画、 门神等中国元素的广告。
中国风元素的国潮句子

中国风元素的国潮句子
1.经典中国纹饰,散发着浓厚的国潮气息。
2.国潮力量,中国风元素,展现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3.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中国风元素成就国潮风潮。
4.红色经典,青花瓷,中国风元素打造独具魅力的国潮风格。
5.明亮的红黄色调,古典的龙凤图案,释放出浓郁的国潮氛围。
6.中式花鸟图案,融合现代设计,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国潮风貌。
7.中文经典文字和甲骨文的装饰,给时尚界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元素。
8.艳丽的锦缎、流畅的云纹刺绣,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华与灵动。
9.传统唐装剪裁与现代时尚相融合,演绎出带有国潮特色的时尚风格。
10.古朴的京剧脸谱和彩绘元素,为国潮风格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风描述

中国风描述中国风描述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它源自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风在服饰、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领域中表现出来,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价值。
在服饰方面,中国风以其独特的款式和材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传统的汉服和旗袍是中国风的代表,它们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和谐。
汉服强调的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和自然的审美观念,而旗袍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现代设计师通过将传统元素融入到时尚中,创造了许多融合中西文化的服装款式,使中国风焕发出新的魅力。
在建筑领域,中国风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平衡和自然的追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整体布局的对称和平衡,通过巧妙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例如,中国的宫殿和庙宇以其气势恢宏和精美细致的雕刻而闻名,这些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风的代表。
绘画是中国风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和笔墨的运用,力求以简洁的线条和自然的色彩描绘出物象的精神内涵。
山水画以山水为题材,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通过山水的表现手法和墨色的运用,表达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音乐和舞蹈也是中国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注重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古典舞蹈则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舞姿的优美,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中国风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喜爱。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中国风的魅力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得以展现,为世界艺术的多元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目录目录【自序】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壹】歌词关键词批注1. 胡同里有只猫“胡同、侃大山”2. 娘子“江南、塞北、客栈、杨柳、店小二、三两银、相思寄红豆”3. 上海一九四三“一九四三、楷书、吴侬软语、外滩、春联、弄堂”4. 双截棍“铁沙掌、金钟罩、铁布衫、双截棍、少林、武当、任督二脉、太极、轻功、国术馆、东亚病夫、杨家枪、茶道”5. 刀马旦“霸王别姬、二胡、刀马旦、北大荒、耍花枪、马步”6. 龙拳“龙、汉字、长城、蒙古高原、黄河、长江、泰山”7. 爷爷泡的茶“唐朝、陆羽和茶经”8. 风沙“幽灵”9. 东风破“东风破、琵琶”10. 双刀“唐装、丹凤眼”11. 敦煌“敦煌、丝路”12. 千年之恋“轮回”13. 祭魂酒“狼烟”14. 鹰之恋“长安”15. 嘻游记“西游记、玄奘、天竺、唐太宗”16. 乱舞春秋“三国、诸葛亮、东汉、黄巾贼、中原、九州岛、北斗七星”17. 茶汤“焚香”18. 祥龙十八掌“祥龙十八掌、大悲咒、活佛”19. 牡丹江“牡丹江”20. 棋王“象棋、九宫格”21. 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惹尘埃、红颜、青史、三千、东流水、发如雪、邀明月、铜镜”22. 霍元甲“生死状、霍家拳、江湖、武林”23. 花恋蝶“花恋蝶、泼墨山水、滚动条、落款、柳絮纷飞”24. 千里之外“梨花白”25. 本草纲目“华佗、本草纲目、善本书、僵尸、中药、龟苓膏、云南白药、冬虫夏草”26. 菊花台“夜未央”27. 黄金甲“黄金甲”28. 大敦煌“敦煌石窟、梵音、大藏经、菩萨说法图、飞天”29. 小小“说书”30. 梦红楼“红楼梦、鸳鸯”31. 青花瓷“青花瓷、天青色、牡丹、宣纸、仕女图、汉隶、宋体、芭蕉”32. 无双“禅定、命格无双、木鱼、横笛”33. 女儿红“女儿红、瓜子脸、绣花鞋”34. 周大侠“豆腐、平剧、功夫、旗袍、秦腔”【贰】歌词之修辞学1. 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2. 《东风破》文字修辞法《发如雪》文字修辞法《菊花台》文字修辞法3. 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叁】歌词大会考(国学常识100题)附:安意如推荐:雨过天青云破处第2节:作者方文山自序节选犹记得一年多前曾举办过“歌词大会考”的活动,很多网友对于我将自己创作的歌词词句重新批注、溯及源由,以及说明典故出处,并且将此消化成考题一事,回响颇为热烈,也开始理解到原来歌词里竟也有那么多的中文涵义可以发掘。
其实当初会想到将自己写的歌词汇整编辑成考题,也是源于有些国、高中老师开始活用现代歌词入题,而触发我的动机。
个人觉得歌词入考题是个值得肯定的事。
由于媒体平台的强势,歌词大概是现今流传度与能见度最高的文字了。
正因为如此,你已无法假装它不存在或没影响力。
不过流行音乐主要的目的是为传唱,词意的描述偏重口语与情绪的字眼,也因此相当一部分的词意在文字上并没有讨论咀嚼的空间。
但台湾毕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镇,还是有很多适合入题的优秀作品等待发掘。
其实我之前一直在寻找如何将创作过的歌词集结成书的切入点,因为单纯出歌词集并不妥当,毕竟歌词要能朗朗上口,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浅白直接的口语。
以文章的标准来审视,这种口语文字的内涵经不起推敲,词意的经营显得很薄弱,语法结构松散,并不像新诗般有比较深入、可以咀嚼的文字张力,在我认为并不具备单独被阅读的乐趣。
但在历经“歌词大会考”的文字数据汇整后,触发了我一个灵感,其实我可以针对歌词中的特殊名词做个批注整理,如此一来,歌词不再只是歌词,还能延伸出相关涵义与知识,让人吸收理解,况且我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是适合拿来做为修辞学教材模板的。
我想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的领域,可谓寓教于乐,比较不那么生硬与八股,教学上也比较灵活轻松,容易引起学生族群学习的兴趣。
第3节:双截棍(1)【壹】歌词关键词批注4.◎双截棍岩烧店的烟味弥漫隔壁是国术馆店里面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教拳脚武术的老板练铁沙掌耍杨家枪硬底子功夫最擅长还会金钟罩铁布衫他们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什么兵器最喜欢双截棍柔中带刚想要去河南嵩山学少林跟武当干什么(客)*2 呼吸吐纳心自在干什么(客)*2气沉丹田手心开干什么(客)*2日行千里系沙袋飞檐走壁莫奇怪去去就来一个马步向前一记左钩拳右钩拳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一再重演一根我不抽的烟一放好多年它一直在身边干什么(客) *2我打开任督二脉干什么(客) *2东亚病夫的招牌干什么(客) *2 已被我一脚踢开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如果我有轻功飞檐走壁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气快使用双截棍哼我用手刀防御哼漂亮的回旋踢第4节:双截棍(2)【铁沙掌】铁沙掌就是将铁沙浸入特定药材后,再置入麻袋中,然后透过功法练习而来的掌上真功夫,可攻可守,练久后,可劈砖裂石。
特技节目中常见的劈砖头,就是铁沙掌一种。
铁沙掌看似刚强,实则柔韧,练习时最大秘诀在于放松,否则只会伤到自己。
铁沙掌非专属某一门派,各武功领域都有自家的铁沙掌。
【金钟罩】金钟罩,顾名思义即是“有一金铸之钟覆罩全身”,强调其外力难以进入攻击。
少林四大神功之一,为达摩禅师所创,共有十二关,练成后天下无敌,刀剑难损。
初练时,用布捆成一锤,在身上前后捶击,直到不痛,再换木棰;木棰击而不觉痛,再换铁锤;铁锤亦不觉痛时,便配之以揭谛功及铁布衫等练功法,练习个二、三年,胸背将坚如铁石,而且骨骼会凸壮成一大块。
金钟罩与铁布衫是中华武术基本功里的外功,另外洗髓功与太极导引术等则为基本功里的内功。
【铁布衫】铁布衫,望文生义即为“身穿铁制之衣衫”,意指全身如钢铁般能抵抗外力之任何攻击。
铁布衫之练法在于用软布环绕胸背数圈,再用手着力搓摩,然后做肘臂曲伸练习。
夜间宜以坚硬的木板为床,让骨骼时常与坚硬物体接触磨练,久了筋骨将渐渐坚实。
之后将铁杆插入沙地中,于其上练习种种功夫,但要下杆时,以上身肩、背、胸、腹、臂等部位扑向沙中,行之三年,再除掉缠绕身上的软布,以木锤捶击,同时运气拟神敛力。
如此再过三年,上身就会绵软如棉,铁布衫就练成了!铁布衫与金钟罩一样均是习武之人的基本外功之一。
【双截棍】双截棍是武术中一种冷兵器,由两支中间以铁链连在一起之棍子所组成。
因武打巨星李小龙经常使用之故,很多人误以为双截棍是中国传统武器的一种。
其实双截棍发源自菲律宾。
李小龙从菲律宾武术家Guro Dan Inosanto身上认识到这种武器后,甚为热爱,成了耍双截棍之高手,并将它发扬光大。
自《精武门》一片开始,李小龙把双截棍武术带进电影银幕中。
双截棍并未列入中国古代十八般武艺的兵器中,即施耐庵《水浒传》中所载的十八般武艺为「矛、锤、弓、弩、铳、鞭、金间、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少林】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
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
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
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如古龙小说中的“七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点苍、华山、海南”等派别,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第5节:双截棍(3)【武当】“武当”之名取自“非真武不足当之”,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就是在此得道升天。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古名太和山,山上有七十二峰。
虽然唐代时武当山上就开始建造道观,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却是在明代。
如今武当山的道观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与少林功夫齐名的武当派武功由张三丰创设,是为“内家拳法”,属于太极拳法,刚柔相济,有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的特点。
武当山与少林寺均因精湛渊博的武术为世人所尊崇,亦是武侠小说中重要的名门正派之一。
【任督二脉】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
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太极】太极拳的创始众说纷纭,不过现代的太极拳法可说是发源自大陆河南省陈家沟,由明末战将陈王廷所创,其拳法综合当时各家之长,并融合太极阴阳法则、吐纳气功与中国经脉之说。
《易传.系辞传》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可说是太极概念最早的诠释。
到了宋代,太极被解释为宇宙万物即将涌动变化前的状态,而一动之后,则形成阴阳两仪,进而生四象八卦,从此生生不息。
太极之概念除中国本地外也影响了东亚某些国家,如韩国的国旗即为“太极旗”,旗帜由白底、青红圆形太极及四角四卦所组成。
太极旗中央太极的青色和红色分别代表阴和阳、天与地,四角的卦表示阴阳成长。
太极旗可说毫无保留透露出韩国深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6节:双截棍(4)【轻功】电影或武侠小说中总形容轻功起如飞燕掠空,落如晴蜒点水,着瓦不响。
事实上轻功并没有真让人厉害到腾空飞跃来去而不坠,不过练习轻功的确可让人身体灵活,行动更为灵敏,跳跃力与弹性大增,所以是种武术修炼方式。
有种常见的轻功练法叫做铁锡碑,也就是在身上带铅、穿铁衣铁鞋练习蹲跳、行走等。
一般来说,没有三五年工夫是无法练好轻功的。
轻功的锻炼实际上为人体惯性的一种反射,当身体长久以来习惯某种重力的力道,一旦重力卸除,身体对跑步与跳跃之反应确实会不一样,变得更加快速与敏捷。
轻功因违反地心引力的惯性,使人体在三度空间里弹跳与移动发挥到极致,故已成为功夫(武侠)类型的电影里相当重要的视觉元素。
【国术馆】中国文化里面,除了武艺外,还包含了杂艺、技艺、医疗与养生等,这些合起来称为国术。
也就是说,国术锻炼下来,可让人健身、防身与修身。
国术馆顾名思义就是综合以上目的成立的场所。
不过目前坊间的国术馆主要功能却是专治筋骨、扭伤以及多年旧疾等运动伤害,包括徒手经络按摩、推拿、放血、气功及贴药膏等,集民俗疗法之大观。
现分布在海内外华人社群里的国术馆与中药店,堪称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行业。
【东亚病夫】东亚病夫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一开始是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上海一份英国人办的报纸上,不过当时不称“东亚病夫”,而是“东方病夫”,直到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在柏林举行,中国几乎全军覆没,新加坡报纸上因此刊载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