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涂装生产及成品标识移植管理规定
制造公司产品涂装管理规定完整版

编号:TQC/K871制造公司产品涂装管理规定完整版I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all the staff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work of the whole enterprise, so a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an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公司产品涂装管理规定完整版下载说明:本管理规范资料适合用于管理中,为使全体人员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动力。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制造公司产品涂装管理规定(文件编号)第一条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涂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部门应把产品涂装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与用户签订供货合同时就明确涂装要求,纳入产品工艺技术准备或生产计划,并按计划和标准进行严格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涂装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第四条技术科负责对产品涂装,即选用涂料、产品涂装工艺纪律等组织进行质量验证、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造成经济损失或厂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提出处罚意见,并在工资考核中兑现。
钢材管理规定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钢材管理规定为了贯彻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范钢材的保管、检验及使用,杜绝因钢材的误用造成的产品缺陷,使关键受力结构件使用的钢材可追溯,特制定本规定。
1.进厂材料必须有钢材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证明书原件或复印件,并且加盖经销商单位公章,材质书上材质、炉批号必须与钢材上材质、炉批号相同。
2.钢材喷涂标识不清晰、无标识,质量证明书不清晰,伪造涂改质量证明书的,本批次钢材不予接收。
3.进厂材料规格偏差符合现行国家相关验收标准,不得有波浪、磕碰变形、明显锈蚀、轧制缺陷等外观质量问题。
4.成捆成批的型钢外挂或粘贴的标牌必须与材质书相符;零星采购的型钢由于钢厂未逐件喷涂或粘贴标识,检验控制难度较大,采购部应选择诚信度好的经销商来供应知名企业产品,以降低由材质问题造成的风险。
5.关键部位使用及有特殊要求的钢材,生产班组必须在材料验收前通知相关检验人员材料的用途和使用部位。
6.材料验收合格入库后,库管员应将钢材按材质、规格分类分区存放,分类标识清晰完整。
7.长期露天存放,钢材严重锈蚀、凹坑深度大于钢材允许负偏差的一半以上时严禁使用,班组不能确定锈蚀程度时,由检验员协助确定。
8.钢材标识中个别数字、字母不清晰无法确定的,必须由质检员确认后方可使用。
9.标识污损锈蚀,字体不清晰,不能确定材质的钢板按降级使用或在未进行材质复验前禁止使用。
(此类钢材严禁使用在重要受力部位)10.材料代用时,生产班组必须按规定办理材料代用申请,经生产、工艺、技术部门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存档。
11.结构件下料时,生产班组必须将所用钢板的材质、规格、炉批号、生产厂家和使用部位记录完整,成品交验时,连同产品请验单一并交与质检员,由质检员按工程号归纳整理存档。
12.需要提供下料详图的重点设备,生产班组将钢板上标识拓移后及时交原材料检验员,原材料检验员查找核对质量证明书并抄录一份交生产技术部画排料图,结构检验员负责监督下料是否与排料图相符合,并有权制止在无排料图的状态下下料。
成品钢管标识、包装操作规程1.10

成品钢管标识、包装操作规程编号:xxxx W 7.5.1—1.10 1、目的和适用范围1.1、对公司的成品钢管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
1.2、规范成品钢管包装操作,确保产品在正常贮存、装卸、运输中不松散和受损。
1.3、适用于成品钢管表面正确喷印标识、挂牌以及成品钢管的包装。
2、职责2.1、精整作业区负责按所生产钢管的标准或者用户的要求对管体表面喷印标识並放置标牌。
2.2、精整作业区负责按钢管的不同钢种、规格、重量、长度等要求进行包装。
2.3、公司管理组负责对标识、包装正确与否进行检查、确认。
3、工作要求3.1工作准备3.1.1、接班时了解清楚当班所生产的钢种、规格及采用标准或技术条件以及标识、包装、挂牌要求。
3.1.2、对喷标机、标牌打印机、打包机等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对设备隐患予以排除。
3.2、标识操作3.2.1、除特殊情况外,按平端钢管交货的应在钢管距端部约600mm 处的管体表面喷印标识(对长度小于1.8m的附件和短节在工艺文件编制:审核:批准:中另行规定),标识可以采用喷印方式,也可以采用漆模印方式。
3.2.2、一般标准的标识要求:工厂标志+钢号+规格+执行标准+批号。
3.2.3、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的标识要求(特殊要求按工艺卡执行)。
工厂标志+TS标志+产品标准+规格+钢级+S+炉号+批号。
3.2.4、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的标识要求(成品管标识及色标按工艺卡执行)。
工厂标志+5CT—0870+API会标+生产日期(3位数表示)+规格+钢级+S+P《…》+D+炉号+批号。
注:生产日期3位数代表年分最后一位数和月份的两位数。
S表示无缝钢管。
3.2.5、API Spec 5L管线管的标识要求(当购方订货合同有规定时在工艺卡上注明)。
a、未取得API许可证时:工厂标志+Spec 5L+规格+钢级+产品规范等级+S(+TESTED+规定试验压力)+炉号+批号。
注:当规定的静水压试验压力高于标准中表列试验压力时,应采用TESTED+标志+规定试验压力。
4标识管理办法内容

5.3.1未经检验的连铸坯
每炉每层至少在两根连铸坯上写炉号,如因场地问题同层码放同钢种不同炉号或不同钢种(禁止同断面不同钢种的连铸坯码放在同一层)的连铸坯时,该层必须根根写上炉号,并记录原始根数。
5.3.2检验合格的连铸坯
每炉每根连铸坯上都要写上炉号,并至少在该炉两根连铸坯上写明钢号,并记录合格根数。
5 内容及要求
5.1 原辅材料的标识
5.1.1 原辅材料包括铁合金、脱氧剂、增碳剂、铁水、钢水保温材料、造渣材料、保护渣、耐火材料。
5.1.2 供转炉炼钢用铁合金、脱氧剂、增碳剂进货时应有证明其化学成分(合格)、批号、数量、日期及生产厂家的化学成分通知单及进料磅单,在使用前由上料工将化学成份通知炼钢小组,并做好相应的上仓使用和原始记录。化学成份通知单和磅单由供应科妥善保存。不能证明其成份含量的上述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5.1.3 所有存放原辅材料的场地(不论以任何形式存放)均应对其进行标识,标识采用挂牌形式或能明显区分不同原辅材料的其它形式,标牌应标明原料名称及是否合格,需要时标明主要成份含量,原辅料必须隔离存放。由于标识不清发生混料或不能证明其成份的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5.2 产品标识的管理
5.2.1 铁水倒罐站要根据铁水情况和倒铁情况填写铁水倒罐站生产记录。铁水入炉前倒罐站倒铁工或预处理操作工将铁水成分及时通知转炉炼钢小组。
4.5连铸操作工负责确认炉号、钢种及输入炉号、钢种、板坯号和板坯尺寸的工作。
4.6 轧钢车间加热炉操作工负责确认入炉板坯的板坯号及填写出钢记录表的工作。
4.7 轧钢车间轧机操作工负责由剔钢辊道剔出板坯的标识。
4.8 轧钢车间精整操作工负责产品的中间标识。
4.9 生产安全科发货组负责组垛后产品的最终标识。
钢材标牌管理制度

钢材标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钢材标牌的管理,维护企业形象,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仓储以及销售过程中的钢材标牌管理。
第三条钢材标牌是指标识钢材品种、规格、牌号、批号、生产日期和质量等信息的标牌。
第二章标牌的选用及规格
第四条标牌采用烧焊制作,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
第五条标牌规格根据不同的钢材品种和规格进行制定。
第六条标牌上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能有任何虚假信息。
第三章标牌的安装
第七条标牌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安装,不能有松动或损坏。
第八条安装标牌的工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章标牌的维护
第九条标牌应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确保信息清晰可见。
第十条如标牌发生变形、损坏或丢失,应立即更换或修复。
第五章标牌的管理
第十一条标牌必须在生产、仓储、销售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禁止私自挪用或更换。
第十二条所有标牌更换、补充等记录必须详细明确,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第六章违规处理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对之前的标牌也适用。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以上就是我公司的钢材标牌管理制度,希望各位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我公司的形象和质量。
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办法

管道专业分公司材料标识及移植管理办法审批:编写:2016年一月六日一、总则本制度规定了分公司公司用材料(甲供、公司外购)领用加工过程中的标记及移植的程序和要求。
二、职责2.1入库材料的标记及移植,由材料员负责,技术员检查确认。
2.2下料时谁下料谁移植,先移植后下料,技术员旁站检查确认。
2.3 支吊架等部件加工过程中的标记及移植由各工序的操作人员负责,技术员检查确认。
2.4 公司供应部只负责公司材料入材料总库标识,分公司负责领用后现场管理和使用标识。
三、材料标记及移植程序和要求3.1材料的标记形式:记号笔书写、油漆(笔)书写或刷漆、涂色、标签或挂牌;施工现场尽量使用刷油漆标识3.2材料标识内容:对材料员领用出库后材料进行标识时至少要标明材料牌号、规格、库号(炉批号或卷号)、数量、色标、外形尺寸、技术员确认标记,技术员和材料员共同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
3.3标识方法:3.3.1用油漆刷漆适用范围为:板材、钢管等材料;对不锈钢材料进行标识时,必须使用无硫、无氯的油漆。
3.3.2 用油漆笔书写适用范围为:法兰、支吊架等小零件。
3.3.3 喷漆适用于合金钢螺栓以及四大管道甲供组合件;3.3.4 涂色适用于材质区别及不同的检验状态:20#钢不涂色,12CrMoV 钢喷红漆,10CrMo1910喷黄色,20G喷白漆,不锈钢喷蓝色。
喷漆要和项目部入场油漆颜色区别。
3.4 材料员领出特殊材料后立即进行材料标识,标识位置应醒目易找,管材喷漆标识必须通长标识,且宽度满足要求。
不锈钢只要求喷蓝黄色的色环。
3.5特殊材料无标识不得发放使用;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按规定做好不合格标识,以防误发、误用。
4、材料发放时的移植材料领用时,领料员应及时按规定及时按要求在材料上标识,技术员监督检查。
然后再给班组长交底后进行下料、分割。
剩余的材料应重新确认标识是否存在,如带有标识的部分已被领用,保管员要及时按规定对剩余材料重新进行标识移植。
标识移植实施细则

可追溯性标识移植实施细则1、编制依据和支持文件:根据海南炼化2005年9月2日会议要求,对SHA级、SHB级(不锈钢、铬钼钢)管道、管件实行标识可追溯性管理。
SEI 01-PD-M-R-901《管子、管件、法兰和管道组成件规格书》;SEI 0000-GE-DP02-0002C《防腐涂漆和表面色规定》;SEI 0000-GE-DP02-0001A《管道材料的色标及相关要求》;SEI 《主要工艺管道材料全过程可追溯性管理规定》;2、标识移植管理规定:2.1、供应部从除锈防腐施工预制场领取工艺管道材料时,应仔细确认可追溯性编号及标识是否齐全,当标识不清或标识不全时,供应部有权对该批材料拒收,并将该情况及时书面通知SEI和监理单位。
管道材料标识主要内容公称直径、壁厚等级、压力等级(管子不需要)、材料标准和级别、厂家或商标、装料号或炉号、定单上的编码、材料色标和油漆代码等。
2.2、管道材料到达供应库后,将材料分类摆放,禁止混放和重叠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识牌;2.3 施工队材料员从供应库领取工艺管道材料时,必须先确认可追溯性编号及标识是否齐全,当标识不清或标识不全时,施工队有权对该批材料拒收。
可追溯性编号由出库单编号-管子炉号-管子批号-管子序号组成,如CG00023-1-2-17代表管子出库单流水号00023-生产炉号为1-该批管子为该炉号的第二批-该管子为该批第17根管子;2.4 施工班组对领回的材料进行标识确认,并仔细核对领取材料的材质、规格、壁厚等级、色标和油漆代码是否与单线图需求一致,避免用错材料;2.5 管道下料时,该管子被分段使用,施工班组必须分别在管段上进行标识移植,移植内容包括公称直径、壁厚等级、材料标准、炉号、定单上的编码、材料色标和油漆代码,其中管段编号必须在原编号的后面增加管段流水号,如原管子编号为CG00023-1-2-17,施工中被分为2段,则编号改为CG00023-1-2-17-1或-2,其中最后一位数字表示该管段为该钢管的第几根;2.6 对主要工艺管道材料SHA级、SHB级(不锈钢、铬钼钢)的管子、管件和配件,施工班组必须在管道焊接日报日检中报检炉批号,要求施工员现场检查和确认,并在管道单线图中明确标注,要在纳入交工资料的管道焊接工作记录中。
钢材标识的管理规定

关于钢材标识的管理规定1. 目的加强钢材标识管理,防止不同材质钢材混用、误用。
增强现场的目视化管理。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整料、料头、料块以及半成品料。
3. 职责3.1 仓库规定颜色的使用规则及定义颜色的含义3.2 仓库负责钢材料场所有钢材色标的涂刷及维护。
3.3 机加工车间负责对在自己作业区域形成的料头、料块及半成品料进行标示。
3.4 质保负责对色标涂刷及维护情况进行监督处理。
4、定义运用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作为主色,尽量使用单色来标示材质,但是鉴于钢材材质繁多,最多可以使用三种颜色来标示材质。
4.14.2 颜色的使用规则4.2.1 圆钢、钢管的标识标注到圆钢、钢管的两端。
4.2.2 钢板的标识标注到钢板的四角或侧面。
4.2.3 颜色定义中色标有顺序要求的要按顺序涂刷。
5、工作内容5.1 涂标操作者及监督者5.1.1 钢材进厂后由搬运工负责涂标识,仓库管理员有监督的义务和权力。
5.1.2 圆钢、钢管、钢板下料后由下料人员负责涂标识。
5.1.3 对于需要从车间退回仓库的料头、料块,如没有材质标示,仓库有权拒绝接收。
5.2 对责任人的处罚规定5.2.1 质保负责钢材进厂标识及料头、料块标识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对未按规定执行的责任人按每件 10 元扣除绩效工资。
5.2.2 对于因标示不清楚,造成钢材混用、误用的,根据对公司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来追究相关责任人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6.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由仓库负责解释并持继改进。
钢材颜色标识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浦华坤实业有限公司防腐厂
钢材涂装生产及成品标识移植管理规定1.目的
通过对钢材标识的记录和移植的唯一性管理,确保钢材涂装成品标识与入厂钢材标识保持一致,以免因涂装生产工艺过程而给产品的准确出厂带来隐患。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进入本厂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加工生产的所有钢材。
其中工艺管道的标识移植执行《防腐工艺管道标识移植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如委托单位另有规定,从其规定进行。
3. 职责分工
3.1 物流部负责进场(加工)钢材的标识移植和管理。
3.2 工地材料员(标识员)负责钢材从进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标识跟踪记录、移植等工作,确保准确无误。
3.3 现场生产(施工)负责移植后钢材标识(或标牌)的保护。
3.4质检员负责钢材从入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对标识移植的检查和监督。
4. 工作程序
4.1 需防腐钢材入厂首先进入原材料堆放区,按委托(加工)单的规格品种分别堆放。
物流部负责认真核对原材料标识与委托单内容是否一致。
准确无误后,工地材料员(标识员)负责在各个材料码垛
前设置与料体上标识相同的标识牌。
并注明该批材料“待检”“已检合格”或“不合格”等字样。
然后应立即将该标识记录在案。
4.2 钢材上抛丸机进行表面处理前,工地材料员应认真核对堆场上的待加工材料体上的标识是否与加工委托单内容一致,确认无误后,除锈工序操作员方可开始进行对该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4.3 除锈工序操作员(或上料员)负责按加工计划安排,将待加工材料吊装上料进入抛丸机进行表面处理。
加工完毕后经该工序质检员自检合格确认后,除锈并将加工件转给喷漆工序时,工地材料员(标识员)应对该批材料的标识牌及移植进行跟踪管理。
4.4 喷涂完成后,在喷漆工序自检合格基础上,经质检员检测确认后,工地材料员(标识员)负责对照移植标识和标识记录,确认无误后负责将标识移植到涂装后的钢材基体的适当位置。
4.5钢材表面的涂层实干(或完全固化)后,搬运到成品堆放区时,工地材料员(标识员)负责对该批材料上的标识要做好保护工作。
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准确。
4.6 成品出厂前,经质检并向监理公司报验合格后,质检员负责会同工地材料员(标识员)对合格品物件的标识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4.7 成品出厂时,物流部负责将标有合格的出库单和质检合格验收单一并交给委托单位提运人确认签字。
5. 不合格品的检出
质检员对钢材表面处理和涂装加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中,如发现
有“不合格品”,应立即作好记录和标识,并通知相关工序(或施工队)整改,或采取隔离或搬离现场措施。
经整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交付方厂)。
6.本规定二○○七年四月六日修订。
代替二○○五年版本。
7.本规定解释权归口质量管理部门。
工厂化集中防腐
钢材涂装生产及成品标识移植管理规定
洋浦华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4月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