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31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

(相互补给) 水位高低 普遍 河流枯水期
特例: 黄河下游河段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黄河在下游基本没有接受地下水补给。
全年河水补给地下水
活动二:请相互讨论,试画出水循环示意图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蒸 发 、 蒸 腾 下 渗 海上内循环
降 水
降 水
蒸 发
降 水
蒸 发
定义:水循环是指自不平衡,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放热
吸热
• 热→蒸发→吸热 • 冷→凝结(凝华)→放热
3.海陆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4.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活动一:请阅读p54页第一段,总结出水的分类,及水圈的组成
96.53% 海洋水
供应人类所需 陆地水 的淡(3.47%)
气态 数量最少 水体 形态
数量最大 液态 分布次之
但分布最广
大气水
仅高纬、高山 固态 或特殊条件下
人类真正使用的淡水资源: 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越高,地下水 位与其差距越小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 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 响?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 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 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 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利 用 水资源 的 水 水的 水资源 源 水 水 水 水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均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 在南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在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的构成
大气水

海洋水(96.5%) 海洋水
陆地水
二、相互联系的水体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三、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降水⑧ 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水资源不断更新。 动态平衡。 2、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地表形态。 4、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日本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1、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扩散, 3、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 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 4、对航海事业: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对航海事业: 洋流航行速度快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水循环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水循环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水循环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

2.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得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之一。

4.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5.全球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盐度由副热带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6.人类可以利用海水及其溶解的化学物质。

从事渔业、航运等与海洋有关的活动时,需要关注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特点。

7.海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海水的波状起伏形成海浪,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称为潮汐,海水沿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叫作洋流。

8.掌握海水运动的规律,有利于开展海岸工程建设、渔业、航运等活动,预防并降低海啸、风暴潮等造成的危害。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水文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水文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水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海洋科学类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星级排名学校名称星级1 河海大学★★★★★ 1 中国海洋大学★★★★★2 四川大学★★★★★ 2 厦门大学★★★★★3 南京大学★★★★ 3 中山大学★★★★4 长安大学★★★★ 4 浙江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 5 南京大学★★★★5汉)中国地质大学(北★★★★6 武汉大学★★★★ 6京)7 西安理工大学★★★★7 上海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8 郑州大学★★★★8汉)9 济南大学★★★★9 淮海工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10 浙江大学★★★10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通过水循环实验、水资源调查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一节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一节

天气晴朗
平稳
电离层能反射无
高层 平流层以上的 大气气压很低、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
线电波,对无线电
大气 范围
密度很小

通信有重要作用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2018 年 12 月 22 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成功发射,该 卫星在距离地面 1 000 千米的低空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 图。据此,完成(1)~(2)题。
A [大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地表温度
B.维持生物的呼吸
C.保护地球生命
D.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A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 测的新旅程。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 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D 4.C [第 3 题,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等特征,将大气自 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 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20 千米处气压约为 80 百帕,而近地面的气压约为 1 000 百帕,两处气压值相差较大。第 4 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平流 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河流水、湖泊水 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世界水
淡水
人类可直接利用水
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 浅层地下水,约占世界水储量的0.007%。
大气降水 冰川水
湖泊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思 考 : 河 流 水 的 来 源 ?
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湖泊
阿斯旺大坝
东北 。
补给形式 影响河流 补给时间 在我国的 流量的因 (汛期) 分布地区 数
永久性冰 川融水补 给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气温 气温
夏季 春季
西北 东北
相 对 流 量
雨量(mm)
6 5 4 3 2 1 0
50 100 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雨水 ),理由是: 流量的变化和雨量的多少大体一致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 大坝后测到的,为什么?①,受水库调节,流量 均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气态
液态
固态
1、 水的三种存在形式
气态水 ___________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 ___________ 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高 纬 、 _______ 高山 或 固态水 仅在_______ 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丰水期 枯水期
河流水位 潜水位
湖泊 河流
河流水 潜水位
河流 湖泊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海洋
湖泊水
雨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600 500 春汛:积雪 400 融水补给 300 200 100 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水循环的意义:
1、“纽带”。 2、"调节器" 3、"雕塑家" 4、"传送带" 5、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1 海陆间大循环 2 陆地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凝结
土壤水
沼泽水
大气水
河水
生物水
永冻土 底冰 湖泊淡 水

世界的其它淡水中,
河流水和湖泊淡水分别占
了世界淡水总储量的
0.006%和0.26%,再加上少
量的浅层地下水,可利用的
淡水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
0.3%。
• 水资源是有限的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陆地淡水的组成
1.25
30.06 68.69
冰川 地下淡水 其它淡水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汇总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大气水水圈海洋水(96.5%)陆地水 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 地下水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夏汛,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

月份径流出现断流的原因:冰川的消融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径流量稳定,与河水互补。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最大(影响方式是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海洋→蒸发→降水(3)陆地内循环: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陆地→蒸发(蒸腾)→降水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水资源的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坏

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坏

水地










一. 陆地水体类型
冰川水
地表水 江河水
空间分布
陆地水
(1).
地下水
湖泊水 埋藏深度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潜水 埋藏条件
承压水
承压井 湖
自流井 潜水位
潜水
潜水井
基岩(岩浆岩)
承压水 隔水层
隔水层
地下水示意图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主要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是埋藏 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有一个自由水面。承压水是 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没有自由 水面。 当凿穿上面的隔水层时,水会在压力作用下自动上涌,甚至 喷出 地表,因此也称自流水。
(3)两图说明河流水和潜水之间具有 互补 关系,在图中用 箭头表示出来。
M
P
N
B
E
C
F D
A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太__阳___辐__射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蒸___发__ 形成水汽,水汽被(B)__输___送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 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降__水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
思考:
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小结:
1、一条河流有多种补给方式,径 流量的汛枯变化往往取决于主要 的补给水体。
2、位于河流中游的湖泊(或水 库),对径流量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3、湖泊水和地下水水位季节变化 较小,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水源。
小结:
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水源补给 2、运动转化
大气降水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
练习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 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的 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 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 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 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 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海陆大循环示意图
(2)小循环
定义: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 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 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 小循环,后者称陆地小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降水 蒸发
海洋
海洋表面的水蒸发 →进入大气→冷却凝结 →形成降水 →落到海面上
陆地内循环
降水
蒸腾
湖泊
蒸发
地表(地面、湖泊)→蒸发→形成水蒸气,带到上空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源自河断流问题活动:黄河断流问题
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 产生影响,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下列现 象并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 的断流现象。黄河下游的断流与哪些自然或 人为因素有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或 者避免黄河断流现象?
活动问题答案:
2.地球上水体的分布
分布特点
①海洋是地球水储量最大的,占有 96.53%。
②地球淡水资源中,冰川是主体, 水量占淡水总量的2/3。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陆地和大气 中,这三个空间里海水最多占96.53%,但与人 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分布在陆地上的水。
(1)陆地上的水
广阔的长江水面
趵突泉泉水
(1)大循环
指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 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大循环的主要特点是,在循环过程中,水分 通过蒸发与降水两大基本环节,在空中与海洋、 空中与陆地之间进行垂向交换,与此同时,又以 水汽输送和径流的形式进行横向交换。
大循环的意义: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同时河水的注入使海洋具有更 强的自净能力。
舟山渔场
陆地上的水是不断运动更新的,各种水 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陆地水
(2)地球上淡水的构成
地 球 上 淡 水 的 构 成
思考
读右图,回 答后面的问题。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提示:
河流补给可能涉及的几种水体:大气降水、 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 是世界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地下→植物蒸腾作用→把水汽带到上空 →水汽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 →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大陆上
大气降水
湖 泊
不透水 层
自流井
地下水
陆地小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示意
晴朗的海滩
干旱的沙漠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
水流千遭归大海
黄土高原
4.水平衡
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 统,使处于不同空间、不同状态的水连续 不断地运动、转化,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 会增多,也不会减少,全球水处于动态平 衡中。
地球表面水的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是重要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的过 程之一。
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起吸收、转化和传输的 作用,缓解不同纬度、不同时间季节热量收 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是海陆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 给海洋带来了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 理环境。
三、水循环的过程及机理
什么是水循环?
定义: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 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种类:海陆间水循环、陆陆 间水循环、海海间水循环。
1.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 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 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正确认识和利用水环境的自然规律,实现人 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地球上水体的三态及其存在空间和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自然界水循环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难点
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相互联系 的水体
水体性质:咸水、淡水 存在状态:水汽、冰、水 存在空间:海、冰川、地下 陆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
能力目标
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 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 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 环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相互联系的水体的学习培养用空间整 体观思维思考问题的方法;
通过水循环的学习,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 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导入新课
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是 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 件和物质基础。
陆地上的水体 及其相互关系
沼泽在水循环中 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圈; 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及其意义。
1.水的三态
地理环境中
水以三种形 态存在
固态——仅在高纬度、高海 拔或极端条件下存在。
液态——数量最大,分布 次之。
气态——数量最少,分布 最广。
(1)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两
相互转化
生活
中有哪
气态 的水
些 例子呢?
液态的 水
固态 的水
水的三态相互转化图
(2)什么叫水圈
水以气、液、固三种形态在地球不同 空间存在,并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一个连 续不断的圈层,叫水圈。
2. 假设河流水位和湖泊水位有差异, 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提示:
{两
A.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
种 情
河水补给湖泊

B.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湖泊补给河水
降水
暴雨后的街道
虎跳峡奔腾的河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关键是水汽的蒸发输送、凝 结降水、水分的下渗及径流几个环节,这 几个环节相互联系、影响、交错并存。
水循环的四环节
蒸发 植物蒸腾
→水汽输送
→凝结降水
→径流
水汽输送
蒸腾
降水
蒸 发下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海洋
凝结
凝结




蒸 腾
水 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凝结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入渗
地下径流
江河 汇聚
蒸发 海洋
3.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通常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与规模,将全球的 水循环区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