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se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研究新进展

( 44 ) G (2 8 ) P基 因 型 主 要 为 3. % 、 3 3 . % ,
P 4 % )P 2 . % ) G与 P型组合 主要 (5 、(21 、
为 P 2 4 . % ) P 3 2 . % ) s 血 G ( 36 、 G (5 6 。A t V
子 阳性率 9 . % ;类整 合子 阳性志 贺菌 02 I
R V感染 的肠 道 外并 发 症 逐渐 受 到
2 俞蕙 , 王晓红, 叶颖 子 , 儿 童福 氏志贺菌 等. I 类整合子的检测及其耐药性 的关系. 中华
儿科杂志 ,0 6, 9)60— 8 . 20 4 4( :8 6 3 3 叶新华 , 金玉 , 方肇寅 , 兰州地 区 20 等. 0 4— 20 05年度婴 幼儿 病毒 性 腹泻 的病原 学研 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0 6 2 ( ) 17— 2 0 ,7 2 :1
E IC对 呋喃 唑 酮 、 孢 哌 酮 敏感 率 为 SE 头 8 % 一 0 , 哌 嗪 青霉 素 的敏 感率 为 5 9% 氧
5.% , 7 1 而对复方新诺 明、 红霉 素、 乙酰螺 旋霉素 、 氨苄西林 表现 出极高 的耐药 性 , E E 、 IC E E P C EE 、 T C的敏 感率 与 E IC类 SE
1 22
关注 。黄晓磊 等报 道 8 例腹泻 患儿 中大 3
便R V—R A阳性 8 N 2例 , R 血 V—R A 阳 N
性 1 ( 9 3 , 中单个核 细胞 中检 6例 1. %) 其 出 8例 , 血浆 中检 出 8例 , 8例 同时 在 有
单核 细胞 和血浆 中检出 , 4份血 液来源 的
关于小儿慢性腹泻的探讨

4J ' ,L 陧性腹泻的病因有很多种, 因其复杂难以确定, 所以在治疗方面
小儿腹泻是我国儿科中的常见疾病, 曼 而l性腹泻则是腹泻病 中最为难 治的一种。 由于小儿慢性腹泻已经成为导致婴幼儿死亡的病症之一 , 因此, 对其的诊断治疗以及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医者关注的热点。 3 调整饮食结构 调整饮食结构 , . 1 保持正常饮食是前提。唠 獬 女 【 喂养
的患儿, 应该坚持继续母乳喂养, 而要素饮食则是肠黏膜损伤患者最为理性
的饮食 。 素饮 食即含有营 养要素的饮食 , 要是指 含有 经过消化 的氨基酸 、 要 主
脂肪和葡萄糖的饮食, 人体只需要较少的肠腔 内表面绒毛就能将其消化, 适
用于营 养吸收不 良的患儿 。 素饮食 中的蛋 白质、 吲 以及 碳水化合 物的来 要 脂
儿慢性腹泻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小儿慢性腹 泻, 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 , 患儿会 出现 胃肠功能紊乱、 营养不 良的现象, 而导致其 从
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 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随着该病发病率的 逐年增长, 关于其发病机理和病理的研究、 诊断和治疗技术也在不 断地提高。 丈从小儿慢 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本 病理入手 , 介绍常见的小儿慢性腹泻及其治疗方法。
有一定的难度。 前, 目 大多数试验以对患者进行大量的检查和统计为依据 ,
分析该病的发病原因。 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 可分为分泌陛、 渗透f 生和肠功 能紊乱性。 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小 儿慢陉腹泻的病因。 本 1 分必 l . 1 生 腹泻 肠毒素等病毒因孑会抑制病人肠腔内氯化钠的吸收, 引起 肠腔内水分的增多, 使大便呈水样。 肠毒素会导致钠离子和水自肠细胞到肠 腔内分泌出来, 引起肠腔内出现大量的水分和哇 贡。 因此,  ̄J ' 分泌I/ } VL曼性 腹泻与4J 缱 的分泌和渗透有关。 " 1 渗连H . 2 域揭 4J 陛腹泻的渗透性病因是指患者肠腔里存在『 ' 殳有消
几种常见羊腹泻病的致病因素及鉴别诊断

会带胃粘膜产生一定的刺激性 导致羊的消化功
能有所减弱或出现功能紊乱等情况 或使肠道出
现感染情况所导致腹泻
!"(% 病原微生物因素 由于痢疾 大肠及沙门氏
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及螺旋体等各 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发的腹泻症状 # 几种常见羊腹泻病的鉴别诊断 #"!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会直接入侵羊体 这与羊的年龄无 关且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腹泻症状调查发现 该病毒感染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对于 !' 天的小 羔羊来说 被轮状病毒感染出现腹泻症状的概率 会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对其的诊断方式可以直接 选择提取病毒然后进行分离试验 如果羔羊已经 被感染就会出现显著的急性水样腹泻症状当羔 羊出现死亡后为之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可 以对其进行解剖发现身体有明显消瘦现象且小 肠内发现了液体呈灰黑色同时在其胃部还发 现了乳凝块呈黄色如果羔羊病情较轻且未伴有 继发性感染经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因感染轮状病毒所引发的羊腹泻病 没有针 对该病毒较为有效的疫苗 只能对症进行相应的 治疗 #"# 羔羊痢疾
刚出生或 !) 日龄的小羔羊非常容易出现羔 羊痢疾病 其主要的致病原因就是由于管理不当 出现羔羊过于拥挤的情况所致 可以用细菌分离 实验来进行诊断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腹泻毒血 症及和突然性死亡将病羊进行解剖发现其胃部 会有紫色或绿色液体 同时病死羔羊的胃粘膜存 在充血或出血等症状
. A发l展l Rights Reserved.
! 临床诊断 !"! 发病特点
根据绵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情况来看该病 症是一种症候表现并非由单一的致病因子导致 诱发妊娠毒血症的因素众多 目前养殖业还未对 绵羊妊娠毒血症的致病因素明确只是认为该病 症可能与绵羊本身运动不足或者营养失调有关
预防秋季腹泻宣传栏

预防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很多情况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胃肠受凉而引起腹泻,腹泻不仅会使消化功能降低,还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一、秋季腹泻的症状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有时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
3、呕吐,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二、预防秋季腹泻秋季腹泻是一种肠道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所以有“病从口入”的说法。
所以,做好肠道隔离很重要。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
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刀、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生熟食物要分开生熟食物的刀具、菜墩要分开使用、分开储存4、食物煮熟食用生的食物要煮熟并立即食用,经储存的熟食要彻底加热。
5、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6、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7、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 ipn=d&word=%E9%A3%9F%E5%93%81&step_word=&ie=utf-8&in=53 24&cl=2&lm=-1&st=-1&cs=3396560856,3083580138&os=266004937 5,2923483029&pn=262&rn=1&di=112626368030&ln=1000&fr=&&fm q=1409021480234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 &face=0&is=&istype=2&ist=&jit=&objurl=http%3A%2F%2Fpica.nipic.c om%2F2007-07-06%2F200776215848293_2.jpg#pn=263&spn=0&di= 116434548010&objurl=http%3A%2F%%2F20100302 %2F733388_191535097913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 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1jft2gAzdH3Fzi7wgptAzdH 3Fm9mmcl_z%26e3Bip4s&W=1024&H=819&S=16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9%A3%9F%E5%93%81&step_word=&ie=utf-8&in=532 4&cl=2&lm=-1&st=-1&cs=3396560856,3083580138&os=2660049375, 2923483029&pn=262&rn=1&di=112626368030&ln=1000&fr=&&fmq =1409021480234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 ace=0&is=&istype=2&ist=&jit=&objurl=http%3A%2F%2Fpica.nipic.co m%2F2007-07-06%2F200776215848293_2.jpg#pn=241&spn=0&di=2 2805713370&objurl=http%3A%2F%%2F20090320 %2F2242889_120215018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 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ccAzdH 3F0ljm1cvddcca1awu_z%26e3Bip4s&W=1024&H=685&S=182&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4%B8%80%E5%AE%B6%E4%BA%BA%E5%90%83% E9%A5%AD&step_word=&ie=utf-8&in=27780&cl=2&lm=-1&st=-1&cs= 2337629615,4057845244&os=829901282,2376270134&pn=144&rn= 1&di=178********&ln=1994&fr=&&fmq=1409022157531_R&ic=0&s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ist=&ji t=&objurl=http%3A%2F%%2Fimages%2F20140 412%2Fsy_58853341426.jpg#pn=144&spn=0&di=178********&obju rl=http%3A%2F%%2Fimages%2F20140412%2F sy_58853341426.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 6e3Bp555rjg_z%26e3Bv54AzdH3FetjoAzdH3Fcbbcnn_z%26e3Bip4s& W=877&H=1024&S=166&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5%8C%BB%E7%94%9F%E5%8D%A1%E9%80%9A% E5%8A%A8%E7%94%BB%E5%9B%BE%E7%89%87&step_word=&ie= utf-8&in=28943&cl=2&lm=-1&st=&cs=4226510358,4147486337&os= 4129230175,3745759552&pn=53&rn=1&di=34034169950&ln=1944& fr=&&fmq=1409022484937_R&ic=&s=&se=&sme=0&tab=&width=&he ight=&face=&is=&istype=&ist=&jit=&objurl=http%3A%2F%2Fthumbs. %2Fx%2F%25BC%25F4%25CC%25F9%25B0%25E5 %25D2%25BD%25C9%25FA%25B2%25D8%25C6%25B7%25BA%25 B0%25BD%25D0%25B5%25C4%25C4%25D0-15310252.jpg#pn=53& spn=0&di=34034169950&objurl=http%3A%2F%2Fthumbs.dreamstim %2Fx%2F%25BC%25F4%25CC%25F9%25B0%25E5%25D2%25 BD%25C9%25FA%25B2%25D8%25C6%25B7%25BA%25B0%25BD% 25D0%25B5%25C4%25C4%25D0-15310252.jpg&fromurl=ippr_z2C% 24qAzdH3FAzdH3Fvg_z%26e3B16jw4fpt4j_z%26e3Bv54AzdH3F%25E c%25lB%25BE%25Ec%25BA%25ln%25Em%25l8%25b9%25Ec%25B D%25B8-%25Ec%25bl%25AA%25Eb%25B9%25B9%25Em%25lD%25BF%25Ec%25bC%25BB%25E0%25l9%25lF%25Eb%25l0%25bF%25E c%25ln%25b8%25Ec%25lm%25bA%25Ec%25bF%25AB%25E0%25lA %25b9%25E0%25l9%25B0-t4w2j8cn8adcd&W=400&H=426&S=34&T 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8%82%9A%E5%AD%90%E7%97%9B&step_word=&ie =utf-8&in=354&cl=2&lm=-1&st=-1&cs=2730850098,2871272063&os =1992955971,2103093056&pn=19&rn=1&di=28728626740&ln=1000 &fr=&&fmq=1409022649328_R&ic=0&s=&se=1&sme=0&tab=&width= &height=&face=0&is=&istype=2&ist=&jit=&objurl=http%3A%2F%2Fw %2Farticle%2F2012%2F05%2F27%2F1338122327735%2 F1338122912657.jpg#pn=19&spn=0&di=28728626740&objurl=http% 3A%2F%%2Farticle%2F2012%2F05%2F27%2F13381 22327735%2F133812291265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ifrf_z%26e3BvgAzdH3Fw6ptvsjAzdH3Fda8dAzdH3F acAzdH3Fd0AzdH3F8nnb8ddnd00ncAzdH3F&W=220&H=159&S=4&T 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7%85%AE%E7%86%9F%E9%A3%9F%E7%89%A9&st ep_word=&ie=utf-8&in=3328&cl=2&lm=-1&st=&cs=2389249356,2572 34659&os=3852298287,323894433&pn=30&rn=1&di=998587590&ln =1990&fr=&&fmq=1409023776875_R&ic=&s=&se=&sme=0&tab=&wi dth=&height=&face=&is=&istype=&ist=&jit=&objurl=http%3A%2F%2F %2Fd%2Ffile%2F201404%2F02%2Ff5bd59cb0854504 cdee9cd24c61f16d6.jpg#pn=30&spn=0&di=998587590&objurl=http% 3A%2F%%2Fd%2Ffile%2F201404%2F02%2Ff5bd59 cb0854504cdee9cd24c61f16d6.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 dH3Fooo_z%26e3Bnstwg_z%26e3Bv54AzdH3FzsAzdH3Fda89AzdH3Fa9-adAzdH3Fdalaba_z%26e3Bip4s&W=480&H=319&S=154&TP=jpg/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i pn=d&word=%E6%83%B3%E7%94%9F%E9%A3%9F%E8%AF%B4%E 4%B8%8D&step_word=&ie=utf-8&in=2686&cl=2&lm=-1&st=-1&cs=17 92079217,2342752817&os=2864785199,2128990861&pn=159&rn=1 &di=19093432160&ln=1998&fr=&&fmq=1409023901953_R&ic=0&s=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ist=&jit =&objurl=http%3A%2F%%2Fuploads%2Fallimg%2F1 20405%2F1J912IO-11.jpg#pn=159&spn=0&di=19093432160&objurl= http%3A%2F%%2Fuploads%2Fallimg%2F120405%2 F1J912IO-1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 Bnlyfp_z%26e3Bv54AzdH3Fda8da9acAzdH3Fmlb0b_m_z%26e3Bfip4s &W=400&H=326&S=30&TP=jpg(把“三九养生堂”去掉,整个图片加上一个禁止符号。
浅谈穴位贴敷在小儿腹泻病护理中的应用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ekMe i l n s T e dc e 0 2 dc A dA k h Me in 2 1 年第 1 卷 第 5 a i 0 期
儿腹 泻病 有 明显 的疗效 , 轻了传 统护理 的 工作强 度 , 减 且在 病后 饮食 恢 复 方面 较 对 照组 有 明显 的 优势 。 此法 将现 代科 学技 术和 祖 国传 统 医学 相 结 合 , 得在 护理 工作 中推 广应 用 。 值
参考文 献 Βιβλιοθήκη 1 疗效 按照 小儿腹泻病 会议制定 的疗效 标准。 效 : 5 显 经治疗 2 -4 h 4 8 腹 泻减至4-2 / , 分明显减少 , ,-次 d水 T 大便常规 睑查正常 , 大便外观成形或软便 ; 临 床症状 完全消失。 : 有效 经治疗4 ~7h 泻减至4于4 /d水分 明显减 8 2腹 、 次 , 少, 大便常规检查正 常 , 症状基本消 失。 临床 无效 : 经治疗7h , 泻无缓减 2后 腹 甚 至加重 , 临床症 状无变 化。
靡、 嗜睡、 面色苍白、 体温不升 、 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 1 一般 资料  ̄.3o ̄ . 2 g 2 t腹泻患儿均符合 以 E 1 诊断标准 , 中, 住院治 其 收住 疗l0 门诊治疗10 男l2 女18 年龄2 3 例, 9例; 7 例, 4 例1 个月-3 1例;~1岁 岁2 6 3 3 14 病程最长4 0 例。 个月, 最短1h 重型腹泻4 例, 2; 2 腹泻次数最多2 次 /dd O 以 上, c-次 / 人均腹泻次数65 d t!  ̄, 4 d, .次/ 其中脓血便l例, 6 大便白细胞镜捡大 于5 / 个 高倍镜6 例, 4 并发支气管怖炎10 2例。 1 方法 根据病情, 3 分别予以补液、 纠酸、 抗炎治疗, 同时随饥抽取l0 6 例作 为治疗组, 给予穴位贴敷护理, 对照组予以思密达、 多酶片等治疗, 并给予腹 部热敷、 中医推拿护理。 1 穴位 贴敷 护理 治疗 组方法 () 备 : .1 3 1设 河南 中和 信 医用设备 有 限公 司生产的符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敷贴为配套使用的腹泻 电 极片。 ) ( 方法: 2
腹泻的分级标准

腹泻的分级标准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其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分为轻度腹泻、中度腹泻、重度腹泻和持续性腹泻。
1. 轻度腹泻
轻度腹泻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不多于3次,大便形状轻度改变,水分增加不多,没有脓血。
患者
通常没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
这种腹泻通常很快就能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治疗。
2. 中度腹泻
中度腹泻的症状比轻度腹泻更严重,每天大便次数较多,可能超过5次,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
能伴有脓血。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
这种腹泻需要进行治疗,以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 重度腹泻
重度腹泻是最严重的腹泻级别,每天大便次数可能会超过10次,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伴有大
量脓血。
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这种腹泻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4. 持续性腹泻
持续性腹泻是指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周没有缓解。
这种腹泻可能是因为某些慢性疾病或者肠道炎症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之,腹泻的分级标准是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分的,从轻度腹泻到重度腹泻症状逐渐加重。
对于不同级别的腹泻,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腹泻病中志贺菌属检测及药敏分析

Jn ay 01 a u r 2 1
V0 . 1 3 No 5 .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a fChn a iin lC n s dcn nomain o m lo iaTrdto a hiee Me iieI fr t o ・1 ・ 9
严重危害人类 身体 健康的疾病 , 由于地理环境 的差异 , 国内外报 道其流行 血清型不同 , 随时 间发 生变化【 。近年来 , 且 1 、 抗生 素的
滥用造成 志贺氏菌抗药性严 重 , 多重抗 药菌的出现 , 味着单抗 意
病 患者 3 0例 , 7 阳性 率 2 3 . %。 4
则 , 用柴胡疏肝散合 六君子汤( 选 主要药物为柴胡 、 实 、 枳 川芎 、 芍药 、 白术 、 苓 、 甘草 ) 茯 炙 治疗 慢性 乙肝 , 经观察 发现患者临床 症状及血清 A T A T . L 、 S 、y一球蛋 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 为慢性 乙肝的治疗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3 讨 论 中医药治疗 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 复肝功能 、 肝降酶以 恢 保
及提高抗病 毒药 物的靶点敏感性 、降低复发率上都有较好 的疗 效。1 9 9 3年以来 , 青州市人 民医院依 据中医理论 , 参考现代药理
研 究 , 结合长期 临床 经验 , 并 确立 疏肝理气健脾 、 阴阳并调 的冶
rd n e r lv n o t l tae is i ig t ee a t n r r tge .Meh d : f m irb a a e t r p r d i o ptl n 2 0 e r r o lce t e s ltd a d c l h c os t o s r d ar e p  ̄ ns e o t n h s i si 0 9 y a swe c l td, n ioae n u — o l e a e e h tr d p e a e c h g l a a ay e o i e n c u a in . e ut : 9 to p cme swe ec l ce , o i v aewa .8 , h u e . r v n eo S i el w sw sa l z d f r f r t c p t s R s l 8 4 s l e i n r ol td p st e r t s3 5 % t e l f a n d e o o s o s e i i d n i e ae i e s t d c mmec a e vc o k r a eh g e t B go p w sa v tg tan r s t c ae n e t id r t p a a s f n n a o n ril r iew r e sw t ih s, ru a d a a esr i , i a e r tso AMP , MP I T S R s s h n e sn f T ’ ,T E
当前猪腹泻性疾病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2021年第11期(总第390期)畜禽业疫病防治当前猪腹泻性疾病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杨 洁(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文昌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贵州纳雍553300)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猪腹泻疾病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给养殖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畜牧养殖产业构成了很大危害。
猪腹泻疾病致病因素复杂,且猪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需要进行科学判断,依据猪腹泻情况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
基于此,从猪腹泻性疾病流行特点出发,做深入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腹泻性疾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11.052 引言猪腹泻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呈季节性与区域性流行,冬季与春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
冬季天气寒冷,假如缺乏有效的保温措施,容易使寒气侵袭猪群。
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出现冷热交替,就会使猪群出现腹泻疾病。
猪群由于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以及猪自身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影响,很容易感染腹泻病。
所以,人们要加强对猪腹泻性疾病的关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
常见猪腹泻性疾病的特点1.1 细菌性腹泻1)黄痢是由猪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一种发病急、致死性高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3日龄左右仔猪中,超过7日龄的仔猪发病较少。
病猪常见的症状为排便失禁,且粪便呈浆糊状,病猪通常会表现为精神低迷、食欲减退、消瘦、脱水,严重的还会昏迷,甚至死亡。
细菌性腹泻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2)白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好发于2~3周龄的仔猪,通常情况下,猪染病后食欲变化不太明显,但是会发生突然腹泻,粪便呈浆糊状,接着会呈白色或乳白色水样,伴随泡沫,含有特殊的腥臭味。
临床表现上病猪会逐渐消瘦,伴随脱水、怕冷、精神不振、皮毛不光泽等症状。
3)猪痢疾。
猪痢疾通常是由痢疾螺旋体所引发的一种腹泻性疾病,通常好发于1~12周龄的猪,最主要的特征是猪的大肠黏膜会产生坏死性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重型患儿,严重呕吐者暂禁食;
5 勿滥用较长时间的禁食 。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便恢复机 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 累积损失量 步骤 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 途径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液体的张力
1. 口服补液Oral Rehydration
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
以及轻度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 周围循环障碍者。
ORS溶液为2/3张含钠液; ORS溶液含氯化钾0.15%; 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
80~100ml/kg; 8~12小时补足累计损失; 预防脱水者ORS需加等量水稀释。
2. 静脉补液Intravenous Rehydration
腥臭味
大便:黄绿色稀便或蛋花汤样,较多粘液, 大便培养 脱水:多为等渗/低渗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起病急
侵袭性大肠 杆菌肠炎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
后重
粘液便、脓血便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大便镜检:大量红、白细胞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易引起迁延性腹泻
肠道内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多见)、曲菌、毛霉菌
肠道内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上感、肺炎、败血症等
(三)喂养及护理不当(10%)
喂养质和量不当
环境、情绪影响
(四)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
牛奶、豆浆过敏
酶的缺乏、脂肪泻
腹泻病因
感染性 细菌 病毒 其它感染性腹泻 食饵性(饮食性)腹泻 过敏性腹泻 药物性腹泻 吸收不良 炎症性肠病 其它腹泻
机体防御功能差:胃内酸度低,IgM、IgA、SIgA 正常菌群未建立。
人工喂养
(二)感染(外因)
肠道内病毒感染 占80%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基病毒、 腺病毒等 肠道内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致病性 (EPEC)、产毒素(ETEC)、
侵袭性 (EIEC )、出血性 (EHEC) 、 粘附-集聚性 (EAEC) 其他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 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步骤:①扩容: 10Kg×20kg/ml=200ml,故给予2: 1液200ml,30-60min输入。 ②前8-12小时进入液体量: 1/2×1500ml=750ml,750ml-200ml=550ml,故给予2:3: 1液550ml静点。 ③后12-16小时进入余量750ml, 根据病情随 时调整。 4、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 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及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可随即 纠正。重度酸中毒者可根据临床症状及血气结果加用 碱性液纠正。 5、纠正低钾、低钙、低镁:见尿及时补钾;出现低 钙症状补钙;低镁者25%硫酸镁0.1ml/kg/次深部肌注, 6-8小时一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于0.9mmol/L, 3.5mg/dl
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 血镁低于0.62mmol/L,1.5mg/dl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抗生素诱发)
白色念珠菌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主要补充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 根据吐泻及进食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1/5张液体补充;继续损失量按“丢 多少,补多少”,腹泻病多按10-40ml/kg /日,用 1/2-1/3张含钠液补充。两部分相加后于12-24小时 内匀速滴入。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3.5mmol/L 原因:呕吐、腹泻丢失;摄入减少;
肾脏保钾能力相对差。
表现:乏力 ,腱反射减弱 ;肠鸣音减弱 ;
心音低钝 ;心电图异常。
低钙血症Hypocalcemia:
血钙总量低于1.75~2.00mmol/L, 即低于7.0~8.0mg/dl;或游离钙低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常并发于其他感染
白色念珠菌 肠炎
大便:黄色稀便、泡沫多、带粘液
“豆腐渣”样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及菌丝
五、诊断
诊断不困难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大便 的性状
判断脱水 程度 性质
判断
感染性 非感染性
判断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
六、鉴别诊断
生理性腹泻
细菌性痢疾
腹 泻
CGMP 肠液分泌
⑵ 侵袭性肠炎
EIEC、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属
直接侵袭
小肠 结肠
肠壁
粘膜充血、水肿、 渗出、溃疡、出血
2、病毒性肠炎
病毒侵入 回吸收功能 渗 透 性 腹 泻
双糖酶 (乳糖酶)
乳糖
水 电解质
双糖 分解不全
Na转运 障碍
3、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
食物 发酵腐败 消化功能 紊乱
钾的补充
量:一般患儿3~4mmol/kg.d(相当氯化钾 200~300mg/kg.d), 缺钾明显者:4~6mmol/kg.d (相当氯化钾300~450mg/kg.d); 浓度<0.3%; 见尿补钾; 疗程4~6天。
钙和镁的补充
10%葡萄糖酸钙10ml+5%GS缓慢静注; 25%硫酸镁0.1ml/kg肌注,每6小时1次,3~4 次/日。
发灰花纹 凉
皮肤弹性
皮肤湿度 粘膜 对体液影响 神志 脉搏 血压
差
干 干 细胞外液 嗜睡 快 正常或低
极差
湿而粘 稍湿 细胞外液 昏迷 快 很低
尚可
极干 干焦,极度口渴 细胞内液 易激惹 稍快 正常或稍低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
原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摄入不足 ; 酮血症; 血液浓缩 ; 乳酸血症; 肾血流量不足 ; 酸性产物堆积。 表现:精神萎靡,呼吸深长,口唇樱红。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一、概述
腹泻病的定义: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
大便次数增加的一组常见疾病。
流行病学:
6个月~2岁发病高峰,尤其1岁以下小儿多发, 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二、病因
(一)易感因素(内因)
消化系统特点:发育不成熟,胃酸、消化酶少, 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量大,消化道负担重。
大便为暗绿色水样便,似海水样,
次数多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重,可发生循
环衰竭
大便镜检常可见伪膜,镜检可见
脓球和革兰氏阳性球菌。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多见于营养不良或长期用广谱抗
真菌性 肠炎
生素者
常伴有鹅口疮 大便色黄,含泡沫多,有时呈豆
腐渣样,常有粘液
大便镜检可见霉菌孢子及菌丝
粘附性大肠 杆菌肠炎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夏秋季好发
出血性大肠 杆菌肠炎
发热、呕吐、痉挛性腹痛、水样
便、血水便
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
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死率高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婴幼儿多见,夏季好发
鼠伤寒沙门菌 肠炎
起病急,发热,腹泻,大便性状
多样易变
病情重,合并症多,易迁延、病
食物过量 成份不当
肠腔内渗透压
渗透性腹泻
四、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胃肠道症状
腹泻 呕吐 腹痛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感染性腹泻
按病因分
非感染性腹泻
按病程分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2月 慢性:>2月
轻度腹泻
按腹泻程度分 重度腹泻
不同程度脱水表现
轻
失水量(占体重%) 精神 眼泪 口干 皮肤弹性 眼眶、前囟 尿量 5% 良好或稍萎 有 + 无变化 稍凹 稍减
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重或腹 胀者。 原则:先快后慢 、先浓后淡、 见
尿补钾。
累积损失量补充Existing Deficit
1. 补液量: 轻度脱水 30~50ml/kg; 中度脱水 50~100ml/kg; 重度脱水 100~120ml/kg; 先按1/2量,给予补充累积损失时,需要 扣除扩容液量。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
判断有无累积损失,如有同第一日;
无累积损失,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
八、预防
(一)加强卫生宣教,培养良好卫 生习惯 (二)提倡母乳喂养 (三)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 菌群失调 (四)腹泻流行时加强消毒隔离
病例(case study)
患儿,1岁,2010年11月20日入院。 入院前三天出现发热(T38℃),呕吐3-4次/ 日,大便为黄色水样便,10余次/日,尿量明显 减少。 查体:体重10Kg,精神差,烦躁,眼窝及前 囟凹陷明显,皮肤干燥,弹性差,心扉听诊正 常,腹部平软,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离子K3.2mmol/L,NA135mmol/L。 诊断:腹泻病并重度脱水 治疗:1、定量:10Kg×150kg/ml=1500ml 2、定性:等渗:1/2张液体 3、定速:
2. 液体成份:
脱水性质
液体张力 3. 补液速度:
等渗
1/2
低渗
2/3
高渗
1/38~12小时 扩容1. 应用指征:重度脱水; 2. 液体成份:2:1等张含钠液; 3. 量:20ml/kg,总量小于300ml;
4. 速度:1/2-1小时。
继续丢失量的补充Ongoing Losses
1. 液体成份:1/3张; 2. 量:丢多少补多少,30ml/kg.d; 3. 速度:在第1个24小时的后12~16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