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表描述数据

合集下载

第22课时 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含答案)

第22课时 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含答案)

第22课时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知识讲解描述数据常用三种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要熟悉三种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其特点,运用它描述数据要作合理的选择;作出合理预测与决断.◆例题解析例1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如下:2000年,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统计图 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各年龄段人数统计图图6-1 图6-22000年,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情况统计表(人数单位:万人)年份大学程度人数(指大专及以上)高中程度人数(含中考)初中程度人数小学程度人数其他人数2000年233 320 475 234 1202005年362 372 476 212 114请利用上述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2000年到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多少万人?(2)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少儿(0~14岁)人口约为多少万人?(3)请结合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序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分析】(1)由条形统计图6-1获知:从2000年到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536-1382=154(万人).(2)由扇形统计图6-2获知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少儿(•0•~14•岁)•人口为1536×10.2%=156.672≈157(万人).(3)由统计表可以给出各个层面受教育程度的状况,例如:依数据可得,2000年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16.86%,2005年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3.57%,可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增加,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点评】条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整理数据时,应注意“扬长避短”.例2(2005,贵阳市)“国际无烟日”来临之际,小彬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6-3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______;(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_______;(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频率;(4)贵阳市现有人口约为370万,•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贵阳市现有人口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分析】(1),(2),(3)分清题意,(4)应用百分比求人数.【解答】(1)97 (2)63 (3)0.6 (4)370×0.6=222(万)【点拨】在三种意向中,每一种都含有不吸烟的人和吸烟的人,在审题中要注意这些区别是关键.◆强化训练一、填空题1.(2005,安徽省)某校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则该班“运动与健康”评价等级为A的人数是______.2.(2005,吉林省)图a,b是县统计部门对某地农村,县城近四年彩电,冰箱,摩托车三种商品购买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分别对农村,县城购买的趋势作出大致判断(填“上升”、•“下降”或“基本平稳”);农村购买趋势彩电______;冰箱_____;摩托车_______;•县城购买趋势彩电_______;冰箱_______;摩托车________.(2)若2003年农村购买的彩电平均价格每台1500元,冰箱每台2000元,•摩托车每台4000元;县城购买的彩电平均价格每台2500元,冰箱每台3000元,•摩托车每台6000元,农村,县城2003年三种商品消费总值的比_______.图a 图b3.“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结束了,•愿中考将我送达另一个理想的彼岸”.•这27个字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依次是:3,6,8,7,4,8,3,5,9,9,7,2,14,4,6,9,7,9,6,•5,1,3,11,13,8,8,8.其中笔画数是8的字出现的频数是______,频率是______.4.如图是某学校的一学生到校方式的频数分布直方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_____%.(第4题) (第6题)5.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cm),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一组的学生人数是12.频率为0.2,则该班有_____名同学.6.(2006,旅顺市)某区从2300•名参加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测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的试卷,成绩从低到高按59~89,90~119,120~134,135~150分成四组进行统计(最低成绩为59分,且分数均为整数),整理后绘出如图所示的各分数段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前三个小组从左到右的频率依次为0.25,•0.30,0.35.(1)第四组的频数为______,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若90分及其以上成绩为及格,则此次测试中数学成绩及格以上为_____人.7.(2008,重庆)光明中学七年级甲,乙,丙三个班中,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为40名,•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每组分数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丙班数学成绩频数统计表分数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人数 1 4 15 11 9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则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_____.二、选择题8.某农场今年粮食,棉花,油料三种作物种植面积的比是5:2:1,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粮食面积的扇形圆心角是()A.220° B.45° C.225° D.90°9.(2008,南通)图6-9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C.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D.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10.(2005,安徽省)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的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该社区共有500户,设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D.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所以不能据此数据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11.(2005,南京市)图6-10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 A.甲户比乙户多 B.甲,乙两户一样多C.乙户比甲户多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12.下表是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情况统计: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某商品需求量/t若你是工商局的统计员,要为国家提供关于这商品的直观统计图,则应选择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前面三种都可以三、解答题13.(2008,河南)下图甲、乙反映的是某综合商场2008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观察图甲和图乙,解答下面问题:(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5月份的销售总额一共是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补全图甲,并写出两条由如上两图获得的信息;(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3)小华观察图乙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14.(2008,大连)典典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数据绘制成扇形和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典典同学共调查了______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a=_____,b=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3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的人数.15.(2006,浙江绍兴)下图是某校七年级360•位同学购买不同品牌计算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每位同学购买一只计算器.试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购买各品牌计算器的人数;(2)试画出购买不同品牌计算器人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16.(2006,浙江金华)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下面统计图反映了学生参加夏令营的报名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年级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_______;(2)该年级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为______,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根据实际情况,需从甲组抽调部分同学到丙组,使丙组人数是甲组人数的3倍,应从甲组抽调多少学生到丙组?参考答案1.19(提示:50×38%=19.)2.(1)上升;基本平稳;上升;基本平稳;上升;下降;(2)73:129 3.5;0.185 4.50 5.606.(1)20;图略(2)1725 7.甲班8.C (提示:58×360°=225°.)9.D 10.D 11.D 12.A13.(1)图略.(按照4月份商场销售总额为65万元,正确补出图形)(答案不唯一,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合理即可)(2)70×15%=10.5(万元).(3)不同意.因为4月份服装销售额为:65×16%=10.4(万元)<10.5(万元),所以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14.(1)500 20% 12%(2)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3500÷20%=17500,∴17500×(46%+22%)=11900.∴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总数约11900人.15.(1)购买甲品牌计算器人数:360×20%=72(人).购买乙品牌计算器人数:360×30%=108(人).购买丙品牌计算器人数:360×50%=180(人).(2)如图所示.16.(1)25 (2)50,图略(3)应从甲组抽调5名学生到丙组.。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出精确的数据描述和分析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出精确的数据描述和分析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出精确的数据描述和分析在学术界,数据描述和分析是写作论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准确的数据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支持研究结论,并增强读者对研究的信任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你写出精确的数据描述和分析。

一、选择正确的数据描述方式1. 使用图表:在描述大量的数据时,图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可以使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直观地呈现数据。

确保图表的标题清晰明了,坐标轴和标注信息准确无误。

2. 使用表格:对于需要呈现详细数据的情况,表格是最合适的形式。

确保表格排版整洁,标题清晰,并使用合适的单位和小数位数来表示数据。

3. 使用描述性文字:除了图表和表格外,还可以使用描述性文字来解释数据。

在撰写文字描述时,要清楚明了地陈述数据的来源、样本大小和度量单位,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术语,尽量使用具体的数字和统计量来展示数据。

二、精确度量和误差范围的描述1. 描述准确的度量方法:在描述数据时,要清楚说明所使用的度量方法。

例如,如果使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要描述调查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回答选项。

这样做可以确保读者对数据的理解和重现性。

2. 描述误差范围:任何数据都可能存在误差,要在论文中进行准确的误差范围描述。

例如,在实验中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置信区间,或者在调查研究中指出抽样误差的可能影响。

三、有效地解读和分析数据1. 使用统计方法:在解读和分析数据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等。

确保对统计方法的使用和结果的解读都清晰明了,不应该误导读者。

2. 提供文本解释: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要提供充分的文本解释,让读者能够理解数据的意义和背后的趋势。

表达时要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从多个角度解读数据,以充实论点。

四、注意数据和分析的一致性1. 数据和分析的一致性:确保在论文中所描述的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是一致的。

避免矛盾和不完整的描述,确保数据和结论的一致性。

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注意事项:确保数据准确,避 免误导读者
散点图
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 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
散点图中的每个点代表一 个数据点,横坐标和纵坐
标分别对应两个变量
散点图可以帮助我们观察 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
种趋势或模式
散点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发 现异常值和离群点,以便
进一步分析数据
2
图表制作工具
Excel
数据分析报告
市场趋势分析: 使用折线图、柱 状图等展示市场 变化趋势
用户行为分析: 使用热力图、漏 斗图等分析用户 行为和偏好
产品销售分析: 使用饼图、条形 图等展示产品销 售情况和市场份 额
财务分析:使用 散点图、箱线图 等分析公司财务 状况和投资回报 率
数据可视化展览
展示数据:通过图表展示 各种数据,如销售数据、
可视化交互:通过图表与用户进行交互,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动态图表:图表可以实时更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交互式图表: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拖动等方式与图表进行交互 动态数据展示:图表可以实时展示数据的变化,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人工智能辅助图表制作
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图表 ***技 术可以根据数据自动选择合适的 图表类型 ***技术可以自动调整 图表的样式和布局 ***技术可以
医疗领域:用于疾病分布分 析、患者治疗效果跟踪等
交通领域:用于交通流量分 析、道路规划设计等
环保领域:用于环境污染分 析、生态保护效果评估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根据数据类型选择: 如柱状图、折线图、
饼图等
根据数据关系选择: 如比较、分布、趋
势等
根据数据特点选 择:如时间序列、
分类数据等
根据展示目的选择: 如强调数据变化、

《描述统计-图表》课件

《描述统计-图表》课件

用途
用于展示地理位置上的数据分布, 支持地理空间分析。
各种图表选型原则
1 目标清晰
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图表类型,确 保图表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
2 数据完整
选择能够展示数据全貌的图表类型,避免信 息的缺失和误解。
3 醒目突出
通过合适的配色和排版,使图表能够吸引眼 球并强调重点。
4 简洁易懂
图表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去除冗余的信息, 以便观众快速理解。
3 提高效率
可视化数据可以减少阅读 和解释数据的时间,使决 策过程更高效。
常见的描述统计图表类型
条形图
用于比较分类变量之间的数量差异。
散点图
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相关性。
折线图
用于显示数据随时间或任意有序变量变化的趋 势。
饼图
用于展示分类变量的百分比或部分与整体的比 例。
柱状图
定义
用垂直或水平的长方形条表示数 据,条的高度表示数据的数量。
图表设计与排版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样式
根据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样式,如风 格、颜色、字体等。
2 布局合理分组
图表之间的排列和分组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 系,便于观众的理解和比较。
3 明确标签和标题
为每个图表添加标签和标题,使观众制图表尺寸
根据展示的需求和场景,控制图表的尺寸, 以适应不同的显示设备。
直方图
定义
用连续的长方形条来表示数据的 分布情况,条的宽度表示数据的 范围大小。
示例
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以便 了解整体的学习情况。
用途
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帮助 我们了解数据的整体特征。
热力图
定义
用颜色或阴影表示数据的密度和 分布情况。

雅思写作备考中的图表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

雅思写作备考中的图表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

雅思写作备考中的图表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在雅思写作备考中,图表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方法是一个关键的技巧。

图表数据描述与分析旨在帮助考生清晰地传达图表中的信息,并展示对数据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雅思写作中的图表数据。

一、图表数据描述1. 描述整体趋势:首先,我们可以描述图表中呈现的整体趋势。

可以使用类似于“总体来看”、“总体趋势是”等短语来引出描述。

例如,如果图表显示了过去几年某个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可以说“总体来看,该城市的人口在近几年稳定增长”。

2. 细节描述: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图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描述。

可以使用具体的数字、比例或百分比等来描述。

例如,如果图表显示了某个国家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可以说“18至30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0%,是各个年龄段中的最高比例”。

3. 时间和地点描述:如果图表中涉及到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描述。

可以使用时间词和地点词来具体说明。

例如,如果图表显示了某个地区不同月份的降水量情况,可以说“6月份的降水量最高,为100毫米”。

二、图表数据分析1. 找出关键信息:在分析图表数据时,需要从中挑选出关键的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可能是特殊的数据点、变化的趋势或者与主题相关的数据。

通过找出这些关键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

2. 建立对比:图表数据可以提供不同变量之间的比较基础。

在分析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变量的数据来突出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如果图表显示了不同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可以对比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确定影响因素:对图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时,需要确定可能影响数据变化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与数据的关系,可以深入理解数据的背后含义。

4. 展望未来趋势:在分析图表数据时,考生可以尝试根据已有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

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对数据的深入理解。

通过展望未来,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独特性。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 、扇形图)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 、扇形图)

10.1(4)--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一.【知识要点】1.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二.【经典例题】1.为了让学生了解南海,关注南海,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南海有关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B.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C.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2.某小区12月1日~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该小区这5天一共用水立方米.三.【题库】【A】1.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直方图2.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见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 )A 0.96时B 1.07时C 1.15时D 1.50时【B】1.五一期间,某地相关部门对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扇形统计图中“自驾”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20°D.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2.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充实生活,给我们带来愉快.英才中学计划在各班设立图书角,为合理搭配各类书籍,学校团委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整理喜爱的书籍类型(A.科普,B.文学,C.体育,D.其他)数据后,绘制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样本容量为400B.类型D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C.类型C所占百分比为30%D.类型B的人数为120人3.相关部门对“五一”期间到某景点观光的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绘制了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约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该景点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4.五一期间,某地相关部门对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统计图中的m为10%C.若五一期间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大约有20万人D.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400人5.春节期间,全国大量游客都选择到云南景区旅游,某旅行社为了整合资源,在网络上进行“春节期间旅行意向问卷调查”,最后从大量问卷调查表中随机抽取部分问卷,将所得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样本容量是500B.扇形统计图中“大理”所占圆心角是90°C.条形统计图中选择到“丽江”的旅游人数是155人D.如果春节期间选择到云南景区旅游的总游客人数大约是100万,那么选择到西双版纳的游客人数约为16万6.为了树立文明乡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村决定组建村民文体团队现围绕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每人仅限一项)”,在全村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抽查的20名村民最喜欢的文体活动项目B.在随机抽取的部分村民中,有8名村民选择喜欢广场舞C.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舞龙部分所占的圆心角是108°D.500名村民中,估计最喜欢花鼓戏的约有50人7.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区坚持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生活指南和学习指南,通过钉钉、微信、电子教材、在线课堂、网上批阅和答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指导学生在家有效复习和预习,确保学习成效.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延期开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研究高效的在线课堂,某校数学教研组从全校1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试行的某一课堂进行了“在线课堂学习效果”调查研究,把学习效果分成“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A.抽取的样本容量为30B.α=84°C.得到“良”和“中”的总人数占抽取人数的百分比为60%D.全校得到“差”的人数估计有300人8.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9.为积极响应北京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 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B.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C.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人【C】1.某市今年12月份1日至10日最低气温随日期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市这10天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含0℃)的天数有天.2.我市2022年12月份某一周的气温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这七天中温差最大的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摄氏度.3.如图表示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世界人口从40亿增加到60亿共花了年.4.某校开展了“科技托起强国梦”征文活动,该校对7年级六个班上交征文的篇数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1班上交征文篇数占7年级六个班上交征文篇数的百分比为.5.某住宅小区5月1日~5月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2日到3日的每天用水量的增长率为.6.如图为某市2018~2022年私人汽车年增长率折线统计图,年比上年的年增长率的环比变化(增加或降低)值最大.【D】。

在报告中利用图表展示趋势和变化的方法

在报告中利用图表展示趋势和变化的方法

在报告中利用图表展示趋势和变化的方法一、引言报告是指对特定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性、客观性描述、分析和评价的文字报告。

而图表作为报告中的一种重要展示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趋势和变化,为读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图表的选择、设计、标注等方面,详细论述在报告中利用图表展示趋势和变化的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1. 折线图折线图是最常用的展示趋势和变化的图表形式之一。

它适合表达一段时间内特定变量的变化情况。

在报告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折线、不同的线型以及添加标记点等方式,突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对比和变化趋势。

2. 柱状图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

通过将不同类别的数据用柱子的高度来表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各个类别的数量、比例等变化情况。

在报告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柱子或阴影效果来凸显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

3. 饼图饼图常用于表示不同类别的比例关系。

在报告中,通过将数据按照各个类别的百分比展示在一个圆饼上,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类别之间的占比情况。

为了突出重点类别,可以将该类别的扇形区域拉出一些距离。

三、图表设计的要点1. 简洁明了图表应该尽量简洁,避免过多无关信息的干扰。

尽量使用直观简明的方式来展示数据,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图表所表达的含义。

2. 清晰易懂图表的标注要清晰易懂,包括坐标轴的标签、刻度、单位等。

同时,还要标明数据的来源,以增加图表的可信度。

3. 合理比例图表的比例要合理。

如果数据的变化幅度很大,可以考虑使用对数坐标轴来展示,以避免数据的压缩和显示不清晰。

四、图表的标注和解读1. 注释和标题在图表下方添加注释和标题,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图表所表达的意义。

注释应该简明扼要,概括图表中的主要信息。

标题可以突出表达图表的主题和目的。

2. 数据解读对于图表中呈现的数据,需要提供专业的解读。

即使图表本身非常直观,仍然需要通过文字说明来说明数据的背景、含义和趋势。

五、图表的综合运用1. 多图表并列展示如果要比较多个变量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趋势和变化,可以将多个折线图或柱状图并列展示。

用SPSS作图表描述

用SPSS作图表描述

乡村居民
890.28 109.41 85.41 62.45 53.92 148.18 233.23 34.27 1617.15
定序数据的图表描述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累积频数表
回答类别
非常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非常满意 合计
频数
24 108 93 45 30 300
频率%
8.0 36.0 31.0 15.0 10.0 100
甲城市
向上累积
频数
频率%
24
8.0
132
44.0
225
75.0
270
90.0
300
100.0
3+ 7
3 00011334
2+ 5 5 5 5 6 6 7 7 7 9 9 9 9
2 223333444
1+ 9
尺矩数据的图表描述










适用变量取值较多和频数较多 的情况,但有一定的信息损失。
年龄 n =37

小 观 测 值
中 位 数
14 24


最 大 观
观 测 值


10
20
30
变量取值 较少时,适宜 制作点线图。
点线图及后面将要 介绍的各种图形适宜数 量型变量数据的图示。
尺矩数据的图表描述
某地一星期申请结婚女性年龄频数分布茎叶图(stem plot)
60
5+ 6 5 4+ 6
能在变量取值较多的情况下,很 好地显示分布状况,同时又没有丢失信 息。但不适合观测较多的数据。
4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用图表描述数据
本课导学
点击要点
•画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算出________•的大小.•而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关键是_________,一般先要找出数据中的最________数与最_______数,计算出_______,根据差的大小及数据的多少把数据分组,每组之间的组距应该________.频数分布折线图也可以在________的基础上,取_______中点画出来.
例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
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1952年,人均GDP为125美元;1997年,人均GDP为1000美元;1993年,人均GDP为2000美元;1997年人均GDP为3000美元;2000平均GDP为4180美元;2001年,人均GDP为4500美元.
[分析]本题虽然可以用列表或条形图来表示,但不如用折线图来表示,更能显示出其增长趋势.
解:用频数折线图来表示如图所示.
[老师点评]解答本节习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如要了解不同类的数据占总数的多少(百分数),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好;•如要了解各部分数据的个数,用频数分布表比较好;如要了解数据的大致分布情况,•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比较好;如要了解数据变化的趋势,用折线图比较好;•当然也可以对同一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画出不同的统计图表.
(2)•在绘制频数分布表进行分组时,方法有多种,我们一般采用多取一位小数的办法.如79.5~89.5•作为一组,把所有大于或等于80,而小于90的数据包含在内,而若把80~90作为一组,•90•~100作为一组,90属于哪一组就会很难确定,当然如果做了规定,如规定起点值属于本组,终点值属于下一组也是可以的.
中考展望
本节内容是中考必考内容,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在今后的中考中更应该注意有关的学科内的综合题.
随堂测评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训练平台(1~2小题每题4分,3小题12分,4小题10分,共30分)
1.某班有学生50人,其中三好生有15人,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三好生人数的扇形圆心角是()
A.100° B.108° C.30° D.120°
2.已知数据7,10,8,14,9,7,12,11,10,8,13,10,8,11,10.9,12.9,13,11,那么这组数据落在范围8.5~11.5的频数应该是()
A.8 B.12 C.10 D.13
3.初二某班20名男同学一次投掷标枪测验成绩如下(单位:m):
25,21,23,25,27,29,25,28,30,29,26,24,25,27,26,22,24,25,26,28.
4.地球上四大洋中,北冰洋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4%,印度洋占的百分比为21%,大西洋占的百分比为25%,太平洋占的百分比为50%,请你根据以上数据绘出扇形统计图.
二、提高训练(1小题20分,2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小区便民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消费情况,在该小区居民中进行调查,询问每户人家每周到超市的次数,如图12-11所示的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请问:
(1)这种统计图通常被称为什么统计图?(2)此次调查共询问了多少户人家?
(3)超过半数的居民每周去多少次超市?(4)请将这幅图改为扇形统计图.
•2.•制作折线图表示下面的数据,并根据折线图回答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我国1980年人口总数为98705万人,1985年为105851万人,1990年为114333万人,1995年为121121万人,1999年为125909万人.
三、探索发现(共20分)
若想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统计图,以便更清楚地对几座名山的高度进行比较,则应选用哪种统计图?
四、拓展创新(共20分)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一年中各个季度的收入情况,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2)计算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入在全年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3)一年中各季度收入的变化情况如何?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
(4)如果你是管理员,你能从以上的统计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它对你的决策有何影响?
※走近中考(不计入总分)
甲、乙两人连续7年调查某县养鸡业的情况,•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图(如图12-12所示).
甲调查表明,养鸡场平均产鸡从第一年的1万只上升到第7年的2.8万只;•乙调查表明,养鸡场的个数由第一年的46个减少到第7年的22个.现给出下列4个判断:•①该县第二年养鸡场产鸡的数量为1.3万只;②该县第二年养鸡场产鸡的数量低于第一年养鸡场产场的数量;③该县这7年养鸡场产鸡的数据逐年增长;④这7年中,•第五年该县养鸡场平均产鸡的数量最多.根据甲、乙两人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2个 B.1个 C.0个 D.3个
探究题
析短期内气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答案:
本课导学
圆心角分组小大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相同频数分布直方图直方图中每一个矩形上边
随堂测评
一、1.B 2.A
3.如下表所示:
4.解:各大洋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北冰洋360°×4%=14.4°;
印度洋360•°×21%=75.6°;大西洋360°×25%=90°;
太平洋360°×50%=180°.
扇形图如图所示.
二、1.解:(1)这种统计图通常被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2)此次调查共询问了1000户人家.
(3)超过半数的人家每周去1~2次.
(4)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解:根据题意,折线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数从1980年到1985年增长较慢,从1985年到1990年以及1990年到1995年是两个增长较快时期,而从1995年到1999年这四年间在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增长速度放慢,•说明这四个中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人口可能在13亿人左右.
三、解:选用直方图表示,如图所示.
四、解:(1)一年中各个季度的收入如下:
第一季度:1000+1200+1600=3800(元);
第二季度:3000+4200+6000=13200(元);
第三季度:27000+30000+20000=77000(元);
第四季度:9000+2000+1000=12000(元).
用条形图表示如图17所示.
(2)一年中各季度在全年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如下:
全年收入是3800+13200+77000+12000=106000(元).第一季度占:3800÷106000≈3.6%;
第二季度占:13200÷106000≈12..5%;
第三季度占:77000÷106000≈72.6%;
第四季度占:12000÷106000≈11.3%.
用扇形图表示如图所示.
(3)一年中各季度收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第一、二季度逐月上升,第三季度收入最高,且8月收入最高,•第四季度则逐月降低.
(4)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三季度收入最多,第一季度收入最少,在安排工作时要注意季节性安排.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