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关系

合集下载

朝韩关系

朝韩关系

浅谈朝韩关系的演变及现状一、朝韩关系的由来二战期间,前苏联控制朝鲜半岛北部,扶植朝鲜共产党,施行社会主义制度;美国为首的盟军控制南部半岛,施行资本主义制度。

南北间的意识形态开始产生差异。

战后美苏争霸、冷战,南北分属不同阵营矛盾日益扩大。

随后爆发朝鲜战争,南北之间意识形态的纷争升级。

二、朝韩关系的历史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可以用“统一”为标尺衡量朝鲜半岛的历史。

可以划为三个阶段:(一)争论要不要武力统一二战结束后,在以相互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两极冷战格局中,朝鲜半岛一直处于南北对峙和相互敌对的状态中。

南北双方一直希望能用武力统一半岛,虽然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南北关系曾有过短暂的缓和,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相互认识也有所改变,但始终未能修成正果。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关系基本处于对立、摩擦和竞争状态,相互之间的信任远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与合作。

(二)争论和平统一方案随着两极冷战格局逐渐淡化,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南北双方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统一方案,如在1980年10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六大”上,金日成主席正式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并提出了统一的三大原则,即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

韩国的“韩民族共同体统一方案”是卢泰愚总统于1989年9月在国会正式提出来的,韩国的统一三大原则是自主、和平、民主。

1991年12月13日达成《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及合作交流协议书》,双方才同意将“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作为统一的基本原则,但统一方案却难以达成一致。

(三)统一方案怎样落实在2000年第一次朝韩首脑会谈上达成的《6.15共同宣言》中一致认为,“南方和北方认为旨在实现统一的南方联合之统一方案与北方初级阶段的联邦制方案互有共同点,双方将朝着这一方向推进统一进程。

”这是朝韩双方第一次互相认可对方的统一方案。

朝鲜政府目前坚持的是联邦制统一方案,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朝鲜半岛将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两种制度的方式实现统一,国号为高丽联邦共和国;二是统一后的高丽联邦共和国将永远是一个中立国家,没有外国军队驻扎,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朝鲜与韩国的关系

朝鲜与韩国的关系

朝鲜与韩国的关系1. 介绍朝鲜和韩国是亚洲东北部的两个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充满挑战。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而朝鲜则位于该半岛的北部。

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分裂、战争和冷战等多个阶段。

2. 分裂与对立韩国和朝鲜之间最重要的分歧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决定。

根据大国们的协商,朝鲜被分为北朝鲜和南朝鲜两个独立的国家。

北朝鲜成立于1948年,由共产主义政权领导,而南朝鲜成立于同一年,由资本主义政府管理。

这种分裂增加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张情绪和对立。

3. 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两个国家关系史上的关键时刻。

北朝鲜入侵南朝鲜,韩国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而北朝鲜则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援助。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破坏,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极度紧张。

战争结束于1953年签署的停战协议,但正式的和平协议从未签署。

4. 冷战时期在朝鲜战争后不久,朝鲜和韩国成为冷战时期的代表性冲突地区。

北朝鲜保持与苏联和中国的密切联系,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而韩国则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对峙、宣传战和经济竞争都在冷战时期达到顶峰。

5. 亲和与和解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阳光政策”,旨在通过对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改善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和解。

此举引发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系列积极互动,包括领导人的会晤和高级别的对话。

6. 和平谈判2018年,朝鲜和韩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和平谈判。

这些谈判促成了峰会和领导人会晤,其中包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的会晤。

这些会晤标志着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并为未来解决分歧和建立持久和平奠定了基础。

7. 经济合作近年来,朝鲜和韩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韩国企业逐渐进入朝鲜市场,投资兴业。

而朝鲜也通过招商引资和开放经济特区等措施吸引韩国的投资。

朝韩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朝韩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朝韩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孙运娜经管学院经121-2 201153501222)根据现在的朝韩局势分析,现在朝韩很紧张,但很难打起来的。

特别是韩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真打,比如说首尔,朝鲜数万门大炮瞄准那儿的一打都毁了。

虽然朝鲜的军队数量多,而且经过思想强化和洗脑的情况下,战斗意志很强,可是韩国成年男性基本上都服役过,国防动员和教育也一直做得很好。

朝鲜和韩国交战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朝鲜的意志胜利,还是韩国的装备优势,个真的不好说。

而且韩国和朝鲜背后都有大国。

所以朝韩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有三种可能。

一、朝鲜半岛的统一朝鲜半岛的统一会是朝韩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但这又必须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摩擦,可能十年、二十年或百年,最后会因为一场大战争导致一方被打败,最终形成朝鲜半岛的统一。

“15年后,朝鲜半岛将实现统一,或处于在统一的最后阶段。

”这是韩国驻华大使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因为那是宣布核试爆成功,六方会谈一度中断,东北亚乌云密布,有人猜测会发生第二次朝鲜战争。

二、摩擦状态朝韩两国都没有能力战胜其中一方,但又都不服气,所以会一直保持一个紧张的摩擦局面,最终这种摩擦局面会形成一个家常便饭,不和谐也不爆发,保持一种长期状态。

美国的态度:美军在西海的介入,将使美国成为事实上的获益者,一方面,在半岛双方,虽然一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双方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愿意打仗。

从韩国方面来说,战端一起,首尔必将成为废墟。

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必将受到严重摧毁,甚至会退到韩战之前的水平,这对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兴经济体韩国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朝鲜,则毫无疑问,威权体制将彻底崩溃,这也是在接班过程中的金正日,金正恩父子极其不远看到。

所以,南北必将在‚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中保持脆弱但相对稳定的政治平衡。

(驻韩)美军,一方面可一再炮击后以保卫盟友为名,加强在西海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甚至进一步增兵,另一方面,可以加紧对朝鲜和中国的牵制,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朝韩关系

朝韩关系

朝韩关系一·错综·复杂关系的由来1945年8月15日,朝鲜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同时苏联和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

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1948年8月15日,朝鲜半岛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同年9月9日,朝鲜半岛北半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南北以三八线为界的局面被打破。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交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成为军事分界线。

从此,横跨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阻断了北南双方一族同胞的交往。

1971年8月6日,朝鲜领导人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与南方“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接触”。

当月20日,朝韩红十字会人员在军事分界线上的板门店举行了首次会晤。

为便于举行北南会谈,朝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分别在板门店军分线各自一侧修建了会谈场所。

朝鲜取名“统一阁”,韩国取名“和平之家”。

1990年9月,朝鲜政务院总理延亨默率领代表团跨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前往汉城(今首尔),参加在汉城举行的朝韩第一次总理会谈。

10月,韩国总理姜英勋也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

1992年5月,朝韩根据《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分别设立联络事务所。

联络事务所分别设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的“统一阁”和南方一侧的“和平之家”。

1993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访问韩国后,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访问。

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后,北南关系迅速改善,双方决定连接军事分界线两侧的公路和铁路。

同时,朝韩分别在军事分界线两侧停止攻击性宣传。

2003年6月,朝韩军事会谈后,双方就军事人员通过军分线前往对方非军事区视察铁路和公路连接工地的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

2007年5月,朝鲜和韩国同时举行连接朝鲜半岛北南方的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铁路试运行仪式。

来自朝鲜和韩国的列车分别从朝鲜金刚山站和韩国汶山站出发,进行半个多世纪来首次跨越朝韩军事分界线的运行。

朝鲜和韩国是什么关系

朝鲜和韩国是什么关系

朝鲜和韩国是什么关系
朝鲜和韩国是两个独立的国家。

建国以来,两国一直敌对,多次爆发军事冲突。

在美国和俄国的操纵下,两国在上世纪进行了三年的战争,并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实际控制线(DMZ),成为铁幕的遗迹。

两国互不承认,从未建立外交关系,都想互相侵略,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

可以解释为:一个民族的两个国家。

目前韩国已经放弃了入侵北方的企图,但朝鲜一直试图武力吞并韩国。

两国都是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都是联合国会员国。

任何一方的攻击都是对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的践踏。

自1991年俄共瓦解后,朝鲜对「南侵」的想法随着实力的逆转而逐渐消失。

目前,两国仍处于冷战状态。

朝鲜国籍不能进入朝鲜(韩国也不承认朝鲜国籍)。

在两国边境,数百万士兵整装待发。

韩国人是没兴趣搞「北进」的,他们认为跟朝鲜人拼得你死我活并没有好处。

从1992年开始,历次冲突都是朝鲜挑起的,韩国严格配合美国对朝鲜的制裁。

只要任何一方不放弃军事侵略和非法的领土要求,两国之间就永远不会有和平。

战争就是少数人为一己私欲,拖着整个国家走向深渊,民族间流血无数,制造数不清的孤儿寡母,换来所谓的“胜利”。

对此,首尔想明白,平壤未必。

近几年朝韩关系回顾

近几年朝韩关系回顾

近几年朝韩关系回顾大中小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近半个世纪里,朝韩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虽是一族同胞,双方却互不往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韩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2000年6月,韩国总统金大中赴朝鲜,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

此后,朝韩双方开始举行部长级以及将军级会谈,并实现了离散家属的互访。

两国间的贸易也逐步增加,文化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卢武铉出任韩国总统后,于2007年10月徒步跨过朝韩军事分界线,由陆路前往朝鲜访问,与金正日在会晤后发表了《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11月中旬,朝韩总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了15年来的首次会谈,签署了《北南总理会谈协议》等3份文件。

12月11日,朝鲜与韩国恢复了中断56年的日常列车运行。

李明博政府2008年2月上台后,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将朝鲜弃核和实行改革开放作为韩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和发展南北关系的前提,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从而导致朝韩关系不断恶化。

朝鲜方面不仅停止了双方红十字会的联系和离散家属会面,还从2008年12月1日起采取包括驱逐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区的部分韩方人士、中断开城旅游、禁止朝韩铁路通行等一系列措施。

2009年,双方在开城工业园区运营问题上又起分歧,特别是朝鲜5月再次进行核试验以后,韩国宣布全面加入防扩散倡议,韩朝对立进一步加剧。

之后,朝韩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8月16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见了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

随后,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与韩国现代集团联合发表了关于组织离散家属团聚、尽快重开金刚山旅游、恢复开城旅游并搞活开城工业园区等5项交流事业的协议。

金大中逝世后,金正日不仅对金大中逝世表示哀悼,还决定派特使吊唁团访问首尔。

对于朝鲜的举动,韩国政府均给予积极回应。

2009年8月20日,据韩国官方透露,朝鲜方面已通知韩方,将从21日起取消自2008年12月1日起实行的多项限制措施,这是朝韩关系解冻的又一信号。

朝韩关系何去何从

朝韩关系何去何从

朝韩关系何去何从——浅析朝韩两国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一、朝韩问题的历史原因二战结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

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于是美国决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

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

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

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

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而美国至今仍有军队驻扎在韩国。

二、二十一世纪来影响朝韩关系的重要事件1、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朝鲜2000年6月13日至15日,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朝鲜,并与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会谈。

这是朝鲜半岛分裂55年后的首次北南首脑会晤。

首脑会晤后发表的《北南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

此后,朝韩双方也将进行部长级和将军级的会谈,也实现了离散家庭的互访,双边贸易增加,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也日趋加强。

2、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朝鲜韩国总统卢武铉2日从青瓦台总统府乘车启程前往朝鲜进行访问。

并于当地时间9时6分跨过了韩朝军事分界线,成为首位跨越军分线入朝的韩国总统。

朝鲜官员在军事分界线朝鲜一侧欢迎。

访朝期间,他将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晤。

这将是继2000年6月韩国时任总统金大中对朝鲜进行历史性访问之后,韩朝首脑的第二次会晤。

朝鲜与各国关系描述

朝鲜与各国关系描述

朝鲜与各国关系描述朝鲜位于东亚,一直以来备受世界关注。

由于其特殊的政治体制和核武器问题,与其它国家的关系备受关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描述朝鲜与各国的关系:1. 与中国的关系:在朝鲜外交中,中国一直是其最亲密的盟友。

两国长期保持着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密切合作。

中国是朝鲜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的粮食和燃料供应来源。

此外,中朝之间的文化和人员交流也十分频繁。

然而,随着朝鲜不断挑战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行为,使两国关系面临一定的波动。

2. 与韩国的关系:朝韩关系一直十分紧张,两国之间从未签订任何官方和平条约。

韩国政府认为朝鲜的核武器以及导弹项目对其构成威胁。

但是朝韩之间有过一些接触,如曾经实现了首次高层会谈和举行了三次朝韩领导人会晤。

除此之外,两国的民间交流也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3. 与日本的关系: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紧张由来已久。

朝鲜多次对日本进行军事打击,并在2017年发射了导弹飞越日本领土。

双方之间在历史问题上也存在争议。

目前,两国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官方接触。

4. 与美国的关系:朝美关系一直十分复杂。

两国之间在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存在深刻的分歧。

在特朗普上台后,他多次表示愿意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开启了一定程度的对话。

但两国始终没有就朝鲜的核武器问题达成共识,双方关系还处在较为敏感的状态。

朝鲜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朝鲜政府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与其它国家和解、合作,日益重要。

同时,国际社会也呼吁朝鲜释放核武器问题,走向和平共处。

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朝鲜将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代,朝鲜半岛一直都是我们的附属国,一直都是由我们来保护的。

他们的高丽国王都是必须由我们皇帝册封的。

和他们的关系有点像北京和西藏。

为了这个附属国,我们在唐朝,明朝,清朝,三次在辽东半岛和倭寇展开激战,前两次都是大胜。

所以倭寇才在唐朝的时候,对我们称臣,谴派遣唐使,才学到我们中华的各方面的精华。

在清朝的最后一次的战斗中,我们和小日本在辽东半岛激战,用北洋水师运送士兵,导致甲午海战。

中韩两国历史上的文化教育交流渊源流长,中国的儒学早在公元一世纪就已经传如朝鲜半岛,对于高丽、新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儒学符合当时朝鲜三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古代朝鲜半岛各国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吸取儒学。

公元788年,朝鲜开始仿造中国实行以儒学为考试内容和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并且把这一点作为选拔管理的主要手段,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1893年才废除。

所以,儒学对古代朝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曾经是亚洲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包括朝鲜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都曾派遣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例如《新唐书》记载,高丽、新罗等地相继派出学生,894年在长安的留学生已达到了105人,回国的留学生受到了新罗王朝的重用,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天文立法、医学、印刷书、左传、诸子百家等书籍通过留学生传入星罗,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朝鲜半岛上的人民也以创造性的学习发扬和发展了这样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丰富了东亚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中韩两国的教育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曾经密切的教育交流相较过去有所减弱,特别是冷战局面的形成,朝鲜半岛的分裂在一段时间之内割据了中韩教育之间的交流。

随着冷战各界的崛起,中韩建交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是渊源流长的。

第一次看到“长今”二字,是看到韩国的电视剧《大长今》,大长今,是女主人公的名字。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中的记载,徐长今是朝鲜历史上首位女性御医。

史书上有关这位传奇人物着墨不多,只陆续有片言只语记载,提到中宗十分信任大长今,将身体完全交给她诊断,还下赐很多赏赐。

可惜最好的的医官,也不能抗拒生老病死的定律。

看后觉得歌词很美,在我听惯当今流行音乐,那些靡弱的,颓废的歌词之后,看到了《大长今》的歌词觉得很美.
第二次,见到“长今”是《圣教序》里的一段话有“长今”二字。

这句话是联偶句: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长今在这里释为永远。

为什么韩国会有中国的文字呢?而且意思又是如此的接近呢?看到如下资料你就会明白:
(以下来源百度知道)韩国朝鲜半岛与日本一样,原本是汉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一个成员,曾经大量使用中国的汉字。

这是正常的地缘文化现象,情况就跟欧洲形成拉丁文化圈的背景完全相同。

当时,中国周边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较先进民族,把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汉字移植回本国,以加速本民族的文明开化和社会发展,正是这个文化圈形成的基本动力。

朝鲜民族直到15世纪中叶,李氏王朝世宗发明朝鲜文字(谚文)以前,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邻国中国的汉字,并大抵用汉文撰写他们的文献。

即使发明了朝鲜文字,到19世纪中叶为止,朝鲜仍继续以汉字为文,撰写官方文件和汉文作品。

与此同时,汉字词汇也大量进入朝鲜,成为朝鲜语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19世纪末,随着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朝鲜谚文受到空前重视,汉字遂开始被取代。

特别是南北朝鲜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之后,谚文几乎成了唯一的语文书写系统。

在朝鲜半岛使用将近2000年的汉字,遂被完全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则属汉藏语系,两者原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语言。

中国东北也有朝鲜族,他们的语言与汉语完全不同,语法构造尤其接近日语。

世宗发明28个字母的谚文,
只当拼音的工具,书写时,间中还必须夹带汉字,情况就跟日文假名和汉字同时使用完全一样。

朝鲜发明谚文,基本上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朝鲜语的拼音化问题。

“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也说明,日本与朝鲜创造本身拼音文字的当初,目的并非要排斥汉字,只是要设法弥补语法南辕北辙,语系截然不同的两个语文的和平共处。

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地缘文化的影响,朝鲜虽然成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拼音系统,却无法解决外来汉语太多同音字和朝鲜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

因为,朝鲜语(韩国称国语)有七八成词汇是来自汉语,不用汉字不仅难于理解原本涵义,容易引起意义混淆,更因不懂汉字而无法阅读朝鲜过去的文献。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是从纵、从历史的层面,不断引发韩国检讨兴废汉字政策论争的根本原因。

以上综述,是解释为什么韩国人经常使用中文的原因。

看来我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可以欣慰了。

正是: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