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

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

第 7 页 第 8 页初 三 年级 政治 科 自学探究 学案 主备: 景保全 时间 10 :月 31 日学习内容: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 (收获)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绿色环保,从会场上使用的报纸卷成的铅笔… 1我国为什么重视环境保护2在生活中预测到如下事情我们应该好朋友李华劝你,去年你收了那么多贺卡,今年怎么也得回赠 做法: 理由喝完饮料,你想把空瓶扔掉,但附近没有垃圾箱 做法: 理由 请参与环保小组想在草坪宿舍教室等地方张贴温馨的环境保护标语,你帮拟3条作为学校一员,你准备如何落实环保行动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梳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重点难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一:自主学习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利于---------------------------------------------- 2我国是世界上-------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之一 3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 二合作学习见课本50、52共2题分析并回答近年来某市农村家庭偷生超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某市计生公安宣传部,加大了对此的处罚,打击的力度,市纪委还对发生上述事件的党员给予开出党籍或撤职的处分 1某市的处罚说明了他执行什么国策 2执行这项国策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三展示反馈1当前有烧毁的树木,身后是淹没的村庄,山地里奔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雨水不在清润,土地越来与少,森林越来愈疏,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是------①人口迅速增长②资源日益紧张③环境恶化④地区发展不平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从去年开始,某市对《音乐》《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等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试行循环使用,这做法 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②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③有利于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④将彻底改掉学生浪费纸张的习惯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我叫少林寺,我想上学上不了;我叫吐鲁番,一年四季少衣穿;我叫海南岛,一天三顿吃不饱;从小品《超生游击队》中创作的这段顺口溜说明①人口越少越好②超声影像人口素质的提高③超声制约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超生是普遍社会现象,不必大惊小怪⑤实行计划生育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教学反思 (疑惑)。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1【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个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分两个目。

第一目“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首先从世界的角度说明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接着具体讲述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引起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道理。

第二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引导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各种表现及其严峻性,理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道理。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本框题又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为下两个框题发展战略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第四课书《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同时本框题也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

2.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人口、环境方面的资料,并积极主动的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明确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明确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懂得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如何应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说教法】设置“问题情境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探究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们能为环保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1、拒绝一次性用品 2、分类回收垃圾 3、植树造林 4、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5、节约能源如节约水电
6、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不乱扔果皮纸屑 8、不燃放烟花、爆炸
9、不抽烟、谨慎使用化妆品
10、不使用空气清新剂、
……
……
播放歌曲
时 1999 2010 间年 年 2020 2030 年 年 2040 年 2050 年
百 10 ﹪ 11.7﹪ 15.5﹪ 21.9﹪ 25.1﹪ 27.4人口 比重 比重 内蒙.青.新. 50% 4% 藏 50% 96% 其余 人口密度
9人/平方 千米 220人/平 方千米
实践证明: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 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
墨西哥湾事件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 公司租赁的位于美国墨西哥湾 的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爆炸起 火。36小时后,平台沉没,11 名工作人员遇难。钻井平台底 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 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漏油油 井一直在以每天1.2万桶到1.9万 桶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倾倒” 原油。
根德乡初级中学
郑祥君
地球
人口问题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材料一: 2005年底我国人口达到13亿, 约占世界人口的20%,相当于美、英、法、 澳、意、加、日七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 的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人 口的总和。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每两秒 钟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大 约出生5万人,每年大约出生 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 每年大约净增1300万,相当于 现在澳大利亚人口的总和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导学案.doc2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导学案.doc2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国情,基本特点和其它特点2.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性的影响。

3.明确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及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学习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学习难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如何应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4分钟):小品《超生游击队》二、解读目标(3分钟):三、自主学习(10分钟):(一)我国的人口问题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其它特点是什么?2.我国人口形势严峻性有什么影响?(二)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3.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的必要性)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及要求是什么?5.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是什么?四、合作探究(12分钟):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2页材料,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有什么意义?活动二人口过多过快增长有可能带来哪些问题?活动三你认为人口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五、展示提升(10分钟)1.由于成功地推行了人口政策,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把人口增长率从千分之三十降低到目前的千分之六,每对夫妇平均生1.8个孩子,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1)个孩子,否则今天中国的人口会是16亿,21世纪中叶会超过20亿。

请问:中国实行了怎样的人口政策?这样的人口政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意义?2.请你为宣传计划生育拟写几条标语六、达标检测(6分钟)选择题1、据调查,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粗文盲为6.72%。

这反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C、人口素质偏低D、人口分布不均衡2、2005年1月6日是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由11亿人口到12亿人口用了6年时间,由12亿人口到13亿人口则用了10年时间。

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的重要原因是()A、我人口基数的缩小B、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C、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D、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3、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A、增加生活费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B、控制经济增长,使之与人口和发展相适应C、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D、加快经济发展制约口过快增长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倡晚婚晚育③提倡少生优生④提高人口素质•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④5、人口问题的本质是()•A、吃饭问题B、就业问题C、发展问题D、实行计划生育6.下列对计划生育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B、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的一切工作的中心•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D、实行计划生育,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课后反思:。

010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附教学反思

010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附教学反思
导入新课
材料一:阅读教材50页“人口已达60亿”的材料材料二:采用一则有关我国人口的数据表,配合“人口聚集”的画面。然后由教师总结:我国总人口已近13亿,约占世界的21%,世界上每5个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用多媒体显示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人口现状特点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把放在突出位置;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又。
9、可持续发展要求是:
1、调查你生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0.面对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解决
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生态宿迁,请你向当地政府提几点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教育,增强人们环保节能意识。完善环保节能方面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推广使用环保节能产品。等等。
5份图表、材料,再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归纳,最后教师逐条用幻灯打出。2、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重点: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难点: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夯实教材,注重基础)
1、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2、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4、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

5、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6、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具体要求是。
2、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4亿,而我国人口总量已达13亿,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这种状况()A、体现我国的人口数量比重还比较小B、说明我国人口众多,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C、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表明人口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3、水污染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了严重污染,70%的江湖湖泊和50%的城市地下水已经遭受污染。据此回答3~4题:
A、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B、自然界与人类是对立的
C、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D、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的环境问题
6、青藏铁路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之一。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藏家儿女送去吉祥,在其两旁,藏羚羊与蔵野驴“闲庭信步”。“钢铁巨龙”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充分说明()A、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初三年级政治科自学探究学案主备:李利时间:10月20日
学习内容:《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设计(收获)
1、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体现出我国()
A、新增人口多B、人口素质偏低C、农村人口多D、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材料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教学案例反思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教学案例反思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案例及反思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基本切入点,走出去引进来,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变革和发展的新契机,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也正方兴未艾,2010年来,我校推行导学案教学。

导学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我就一节政治公开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内容:《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手段:导学案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习过程:一、观察与思考(投影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木(为什么木越来越少?)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多,角度较广),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归纳投影:人——从——众(因为人越来越多)。

那中国的人口“多”到什么程度,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学生畅所欲言(如13亿、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师归纳并引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也是中国的重要国情之一,那么中国的人口现状有什么特点呢?如何对待中国的人口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投影课题: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背景图为密密麻麻的人口,学生看后惊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二、导学案教学1、齐读学习目标2、了解重点、难点3、自主探究阅读第一目“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小字部分快读,大字部分仔细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我国人口状况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阅读第二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小字部分快读,大字部分仔细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如何?严峻和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4、合作交流(1)小组长负责小组内解决、理解、总结以上问题。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和负担?(背景图为拥挤的交通)。

九年级思品导学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0

九年级思品导学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0

第四课第二节《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导学案主备人:陈艳丽审核:九年级政治组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学习目标1. (1)了解我国人口和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3)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1)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2)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3.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学习难点: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预习导学(一)时政播报我们一起来收集一则近期时事或事例(最好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并做相应的评述,准备课堂上时政演讲。

(要求:收集时事或事例可以通过查阅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途径,但不可以整段整篇的抄,而应该进行修改整理,以把时事、事例交代清楚为标准。

评述时,应运用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二)导入新课三、课堂学习:1、预习交流展示(四人一组)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长记录小组内都不能解决的或有异议的问题。

2、释疑解难:(请大家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解决,同学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哦)疑难问题:(1)(2)(3)3、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50页案例中的两个观点,通过讨论你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2.阅读教材第51页案例中所给的提示,举例说明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选出一名代表阐述该组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四、拓展延伸◆中考链接请你写一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议书.(倡议的内容不得少于三个方面) 亲爱的朋友们:地球是哺育人类生生不息的母亲,她无私地向我们提供水、矿产、木材等各种自然资源,而她的儿女们毫无节制地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使今日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如果我们继续浪费、滥用资源,地球母亲将不堪重负,必会忍痛抛弃人类.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在此我们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1)做一名义务宣传员,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和我国严峻的环境国情,以及树立节约意识的重要性;(2)(3)(4)(5)(6)地球的居民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节约资源就是富足我们自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同携手,让生我养我的家园更加充满活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美好!教(学)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主备人:王新娟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框题为《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本框共设两目,即“计划生育关系国计民生”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情分析: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虽然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但由于学生阅历尚浅,知识面不广,一些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对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

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但因人口和环境这两大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教学中能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学生学习本框内容时兴趣应该会较浓,学生一定会主动配合教学。

教学困惑:由于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不是很足很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可能不会很清晰,不会很深刻,可能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部分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培养较强的环保意识,不能完全落实环保行动。

设计思想: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为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教学中,必须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书本之外的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以学生活动为原则,采用探究实践法、活动法为主,并辅以多媒体演示及事例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国情、环境问题及总体形势,明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收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材料。

(2)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方面的规定。

(3)布置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行动,并进行自我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2)要求学生体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教学难点1)人口问题的本质。

(2)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小品导入,设疑激趣。

(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教师:看过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大家都笑了,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小品中的这对夫妇为何要东躲西藏打游击?学生1:因为他们想多生孩子。

学生2:因为他们超生会受到处罚。

教师:国家为什么要对超生进行处罚?学生1:因为超生违反了国家政策和法律。

学生2: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

教师:看来,这个小品风趣幽默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我国的人口问题。

[学习新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板书)(一)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板书)一、创设情景,师生互动。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中国的人口太多了”,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它有哪些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几段材料。

(多媒体展示)1、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达到64亿。

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人口已达129533万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相当于美、英、法、澳、意、加、日7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的人口总和。

(人口基数大)2、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大约在1300万左右,相当于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

(新增人口多)3、据1990年普查,我国每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15。

日本的1/60。

(人口素质偏低)4、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0℅,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大约在10℅左右。

而我国13亿多人口,8亿多在农村。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

(农村人口多)5、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32亿,并且每年还以3.2℅的速度增长。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6、由于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9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南部,而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6℅,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5℅。

(人口分布不平衡)7、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

(男女性别比失衡)(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材料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学生抢答时,多媒体在相应的内容后面用红色字体打出对应的人口特点并闪亮)二、点击时政,学生探究。

教师: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那么,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的13亿乘除法”并出示思考题)[温总理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13亿乘除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请你认真思考,领会含义:(1)在下面算式的( )里填上适当的内容(一个具体问题或现象,也可各举一例说明以上算式的内容)。

①(升学、就业、教育、吃饭) 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②( 国民收入、资源总量) 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2)你认为要使以上的两道算式不成立,正确的选择是什么?(生答: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有人说:13亿人口是“包袱”,也有人说:13亿人口可以变为“财富”。

你以什么理由来证明他们所说都成立。

(生答:①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将包袱变为财富。

)(以练代讲,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通过上述练习,我们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

(2)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

(3)计划生育的必要性、目的等内容。

(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板书)三、诗画欣赏,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1)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京杭大运河的变化)(2)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3)漫画欣赏图1 图2师;上述诗画反映了我国的什么问题?(生:环境问题)师: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作出什么选择?(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学生活动,各显神通。

[围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看谁制得好(现场制作体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图表);看谁说得好(根据自己所制图表描述此图表反映的内容);看谁点子多(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金点子);看谁做得好(落实环保行动如何)。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边归纳边用多媒体显示如下内容:(一)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1、基本特点(1)人口基数大;(2)新增人口多;(3)人口素质偏低。

2、一般特点(1)农村人口多;(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3)人口分布不平衡;(4)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二)人口问题的影响及本质1、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3、计划生育的意义。

(四)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五)我国环境形势及其警示1、形势: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警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思想升华,结束新课多媒体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这首歌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用鲜血和生命抢救丹顶鹤的故事。

如果我们都能像她那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和资源,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如果每位同学、每位市民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然是一派“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的绿色美景。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因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体效果自我感觉良好。

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切入,教师、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合作、交流、探究、互动。

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很多人眼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不起来。

然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学中,我多处巧妙地创设情境,如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诗画欣赏,把单调、呆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用灵活生动、新颖多变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学生体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

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培养,与动手操作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如在教学中,开展了四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体现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思想。

三、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抢答、比赛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

变过去的精英教育为全面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