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加强康复锻炼: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 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每小时应 活动一下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3、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焦虑, 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4、机械预防:可穿戴加压装置,如弹力袜、间歇性气压装置等,以加速下 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97,95%CI:1.219~3.098)、合并 基础疾病(OR=2.036,95%CI:1.326~3.124)和手术时间≥3小时(OR=1.745, 95%CI:1.146~2.664)是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8.0%,略高 于国内相关报道。这可能与样本量、研究时间和地区差异有关。在性别分布方面, 本研究发现男女患者的DVT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 表明性别不是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合并基础疾病、 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活动量等因素与DVT形成密切相关。
2、适当活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适当的活动,如踝泵运动、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增加下肢静脉的负担,因此应尽量避免。 4、饮食调整: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
4、饮食调整:保持低脂、低盐、 高纤维的饮食习惯,以改善血液 黏稠度。
1、加强换药: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换药,以防止感染。同时,密切 观察患肢伤口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2、抬高患肢:将患肢适当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期绝对卧床休息、制动,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 ,造成
肺栓 塞。待患者病情 允许后指导患者 做踝关节 的跖 屈背伸活动 及股 四 头肌 等长舒缩运动 ,协助被动锻炼 。术后3 d 开始进 行下肢关节被 动运 动 ,以有效加速 下肢静脉 回流 ,改 善局部组织代谢 的 内环境 ,增加 内 源 性纤维 蛋 白溶解 活性 ,减少下肢 静脉血 栓形成 的发病率 。术后 1 周
节 置换术后 较常见的并发症 ,对关节置 换患者的 围手 术期生命构 成最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讲解易发生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的原 因 ,危 险因素 及后果 ,提高 患者 的警惕性 ,尤其对术 后易发生 的高 危人群 ,如高龄 女性 ,吸烟 、肥胖 、下肢静 脉曲张 、糖 尿病 等患者 更应 详细 讲解 ,以引起重 视 。讲解术 后 早期 活动 的重要 性 ,让患者 及 家属初 步掌 握本病 基本 知识 ,及 时发 现血 栓形成 的迹 象。劝患者戒烟戒酒可 降低 下肢 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病率 。 体 位 及 功 能锻 炼 护 理 :抬 高 患 肢 ,保 持 患 肢 高 于 心 脏 平 面 2 0 . 3 0 c m,以利于静脉 的回流 ,减轻患肢 的肿胀 。在 血栓形成 的急性
伤 、静脉淤血及 血液高凝状 态 。而 关节置 换术后 由于下肢活动 减少及 术后切 口疼痛 等使患肢活 动明显受 限使 血液处于相 对滞缓状态 ;手术
造成静脉管 壁损 伤 ,输注对血 管有刺激性 的药物时 ,应 给予 稀释 ,缓 慢 静脉滴注 。
l 4 例患者 临床症状 消失 ,2 0 d 后行彩超检查5 0 例患者示肢 体静 脉血栓消 失 。随访半年 ,除2 例患者生活不能 自 理外 , 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 3 D V T 发 生 的相关 因素 分析
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评估

气 , 论在 吸氧 时还是 在吸 氧后都 为病 无 人增加 了舒 适感 , 大大 提高 了氧疗舒 适 度和病人依从性 。 综上所 述 , 方黄连 液的使用 可有 复
效防止湿化 液污 染 , 少医 院 内肺 部感 减
况分析及 对 策 [ ] 护理研 究 , 0 5 1 J. 20 , 9
位 : 03 , 京世 纪坛 医 院; 1 08北 0 杨冬艳 、 张杰 、 王德、 袁劲 松工 作单位 :1 0 6 北 京大 学深 583 。
圳医院。 ( 稿 日期 :0 7一O 收 20 7—0 ; 回 日期 : 2修
2 0 —0 —1 ) 0 7 9 7
( 本文编辑 孙 玉梅 )
[] 刘如玉 , 7 陈守涛 . 黄连等 8种 中药对 常 引起 医院内感染 的条 件致病 菌 体外抗 菌活 性检 测 [ ] 福 建 中医学 院 学报 , J.
20 ,4 2 :6—2 . 0 4 1 ( )2 7 [ ] 石兰萍 , 8 操静 , 温敏 , . 等 吸氧 的舒适 护 理 []护理研 究 ,0 4,8 7 : 13— J. 20 1 ( A) 16
t rvd ( ae op re t u s ge au t n a d n rigsrtge M eh. op o ieSmeb s St e fc ri v lai n u Sn tae is ) n n o t
.
提供依据。[ 法] 查阅相 关文 方 通过
,
os d : h o g erhn r n ei n e td lea rs 4 i mso T T ru hsacigf d rv wi rl e trt e,1 e f o a e g a i u t Dv o i o nejitrpae n ai t w r v s g t n n lzdo l f p rk e n e l me tp t ns eei et ae a da ye n a h o c e n i d a l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论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期降低dvt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 1月到2011年1月于我院行tha患者218例,分析各临床因素与dvt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218例患者中29例发生dvt,其发生率为13.30%。
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 女性、高龄、甘油三酯增高、输血量大、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为0.042、0.019、0.030、0.017、0.034、0.048);而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dvt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输血量大以及甘油三脂增高是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dvt的保护因素。
结论:年龄、输血量大以及甘油三脂增高是tha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其发生的保护因素。
因此我们建议治疗慢性病、控制输血、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以减少dvt的发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关节成形术;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02-02multi-factor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follow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following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and summarize measures to prevent dvt in order to reduce incidence of dvt.methods:218 patients of tha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1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influences on dvt formation after operation.results:29 patients with dvt after operation were discovered through color doppler ultrasonic det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dvt in all patients was 13.30%. female, old age, obesity, high level of triglycerides, large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 hypertension and/or diabetes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vt following tha( p were 0.042, 0.019, 0.030, 0.017, 0.034, 0.048), whil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was the protective factor for dvt( p =0.008).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ld age, large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igh level of triglycerides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vt following tha, whil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was the protective factor fordvt.conclusions:old age, large volume of blood transfusionand high level of triglycerides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vt following tha, whil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is the protective factor for dvt. so we sh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hronic diseases, reduce the total dose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do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to reduce incidence of dvt.【key words】hip joint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 deep vein thrombosis;risk factors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us,dvt)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易造成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其中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率约0. 5%~ 2. 0%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通过替换病变的髋关节,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很大影响。
及时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手术时间长: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为长时间的手术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滞留在下肢,易形成血栓。
2.年龄和性别:年龄大、女性患者及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减低,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循环不畅,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3.术前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因为自身的血管病变,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了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4.血液高凝状态:一些遗传性因素或者体内的凝血功能异常会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术后血栓的形成。
6.其他因素:手术创伤过大、麻醉方式不当、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鼓励早期活动: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下肢的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2.适当的压迫包扎:适当的压迫包扎有助于减缓术后下肢水肿,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3.护理好术后切口:避免切口处感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4.常规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常规抗凝治疗来减少血栓的风险。
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要密切监测,避免出现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
5.促进血液循环:采用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如热敷、按摩、磁疗等方法。
6.加强宣教:术后患者及家属应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掌握护理知识和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提高合理用药和就诊意识。
7.定期复查和监测: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和监测下肢血管的情况,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 3]王建霞 , 保护静 脉与化疗 . 实用护理杂志 ,9 5 l (2 2 19 , l 1 ):.
( 稿 日期 :00— 3—1 ) 收 21 0 5
后果 , 将可能引发 医疗 护理 纠 纷。 因此 , 临床 护理 工作 中 在
( 本文 编辑 : 尹虹娇 )
人 工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预 防 与 护 理
术 后 应 记 录 引流 量 , 般 引 流 量 少 于 5 就 可 以 考 虑 给 予 一 0ml
疗, 纠正酸碱与 电解质失调 。对 高血压 患者 血压控制 在 10 5/ 10mm H 0 g以下 , 糖尿病 患者 血糖 控制在 9mm lL以 下。患 o / 者术前 2d即开始腹壁皮下 注射低分 子量肝 素 注射液 ( 速避 凝 ). / 0 4mld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2 ( :0 9 7) 5 .
[ 2]姜建新. 静脉滴 注高渗 溶液 外漏后 的护 理. 中华 护理 杂志 ,9 2 18
( ) 13 3 :7 .
静 脉输 液外漏虽然是临床常 见的护 理 问题 , 发生在 关 但
节 处 , 围大 , 物 刺 激 大 , 织 坏 死 严 重 , 患 者 造 成 严 重 范 药 组 给
昊 幼 香
【 摘要 】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 血栓形成 的预防与护理 方法。方法 总结 2 人工 O例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的 护 理 经 验 , 前 采 取 针 对 性 的 预 防 措 施 , 后 密 切 观 察 患 肢 深 静 脉 血 流 情 况 , 指 导协 助 患者 进 行 术 术 并
2 3 1 病情观察 ..
观察 患肢 的血液 循环 情况 。术 中多伤 及
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血栓性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分析和护理体会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2 12 骨水 泥 ..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下 肢
有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患 者 ,避 免 突 然 停 用 原 有 的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 术 后 穿 弹 力 袜 对深 静 脉血栓 形 成有 预 防作 用 。 32 观 察 .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发 生 血 栓 性 并发 症 ,轻 者 肢 体 疼 痛 、肿 胀 和 患 肢
肌 肉压 痛 .重 者 患 肢 末 端 发 绀 、发 热
形 成 、肺 栓 塞 和 下 肢 动 脉 血 栓 形 成 等
血 栓 性 并 发 症 , 是 人 工 关 节 置 换 术 最 主 要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严 重 影 响 了 患 者 的预 后 。现 将 19 9 8年 7 月 至 2 0 0 1年
维普资讯
齐鲁 护 理 杂志 20 0 2年 6月 第 8卷 第 6期
J RNAL O L N OU F Ql U U S NG R I
J n 2 0 18No 6 u .0 2Vo. .
・
专 科护理 ・
人 工 关 节 置 换 患 者 血 栓 性 并 发 症 危 险 因 素 的 分 析 和 护 理 体 会
基 本 原 因 。 患 者 同 时 合 并 的 其 他 情 况
是血 栓性 并 发症 的危险 因 素 。 2 1 下 肢 血 管 血 栓 形 成 的 危 险 因 素 . 2 11 心脑 血 管疾 病 .. 本 组 患 者 合 并
术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数 是 下 肢 静 脉 血 多 栓 脱 落 栓 塞 肺 动 脉 。 死 亡 的 l例 有 慢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痛、 麻醉 反应 等又使 患肢 活动 明显受 限 , 以上 因素均 后早 期 活动 可 以促 进下 肢静 脉 血液 回流 ,减 轻 血 流 使 血液 处于相 对滞 缓状 态 ;手术 过 程中长 时 间被动 瘀滞 , 预防 D T的发生 。有研 究证 明大约有 5 % 可 V 0
体位 、 血带 的使用 、 肢过度 旋转 和牵拉 、 水泥 止 下 骨 D T发生 于术后第 1 ,0 V 天 3 %发生 于术 后第 二天 b。 】 的足跟 部 , 右手掌 附贴 于其小 腿体 表 , 手指和 鱼际 用
维普资讯
全科医学临床 与教 育 20 年 5月 第 5 07 巷第 3 I n a Etao ee l r t e M y 2 7 o 5 N . 期 i i l d tn f nr a i a 0 .V 1 .o 3 l c w i o G a P cc i 0 .
抬高 患肢 , 于心脏 水平 1 —2。 高 0 0,
脂等疾 病 , 血液处 于 高凝状 态 。 使 且此类 患者 术前 多 使 髋 、 膝关 节稍 屈 曲 , 以促进 静 脉血 回流 。不要 在胭
因髋关 节病 变 ,下肢 活动 明显 减少 。及术 后 切 口疼 窝 或小腿 下单独 垫枕 , 以免影 响小 腿深 静 脉血 流。 术
・
全科 护理 ・
关 节置 换 术 后 下 肢深 静 脉 血栓 形成 的临床 分 析及 护 理
金 妍 瑛 徐 国红
随着人 工关 节置换 的普 遍应 用 ,其并 发症 的 防护 体 的危 害越来 越得 到重视 。 据报 道 , 人工 关节 置换 后
D T的总发 生率为 4 . % ( K V 71 T A为 5 .% ,T A为 38 H
例 。4 例无 自觉症状 ;1 2 0例患 肢轻度 疼痛 和沉重感 吸烟者戒 烟 ,同时告诫探视者禁 烟 ,因烟草 中的尼古 及逐渐 出现 的膝关节 以下 肿胀 ;3 例患 肢皮温 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