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合集下载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策

“十二五”时期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对策探讨摘要: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新形势,同时,我国外贸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外贸转变发展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外贸结构、竞争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外贸体制的转变。

关键词:外贸结构;外贸竞争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外贸体制2011年,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在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发展也面临着明显的问题。

我国出口增长单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效益、高能源消耗实现,出口效益低下,国际竞争力弱。

出口产品大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品。

同时,外需不足,出口增速不稳;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减弱;出口结构调整滞后,短期难以改变。

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形势极其复杂。

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市场,突显出现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

不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我国外贸发展将难以持续。

为推动外贸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05年10月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2009年,中央更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的步伐,传统外贸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难以为继。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具体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外贸结构的转变、推动外贸竞争发生的转变、推动外贸发展中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和推动外贸体制的转变。

一、推动外贸结构转变的对策1、推动外贸商品结构转变一是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我们需要以高新技术向传统行业渗透,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使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产品转变。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精)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精)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飞速发展。

综合海关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1978年至2008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累计增长124倍;占世界贸易份额从 0.8%增加到8.9%,世界排名从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

我国经济总量在三十年间能实现年均9. 8%的高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对外贸易功不可没。

但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困难,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可以说,金融危机放大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看,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更好地发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

一、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上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

主要表现在:(一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始终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地位持续攀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8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达38%,创历史最高记录。

其中,中国仅次于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已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秩序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贸易成为主流得益于地理和传统上的优势,区域内贸易始终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位置。

根据WTO 的数据,2008年,区域内贸易在北美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5.8%,在亚洲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1.2%,在欧洲的贸易总额中更高达73.2%。

由于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无法完成,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推动自由贸易的努力从多边框架转向双边和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在矿产资源方面,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

2009年,我国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约低20%。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50%。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

2、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人口红利”正在接近拐点。

劳动力作为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刍议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刍议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维普资讯
2O O 6年第 4期 总第 12期 4
黑龙江对外经贸
HI oegtE o o c R lt n ,F rir c n mi eai s& T a e I o rd
N . .O 6 o42O S r lN . 4 e a o 1 2 i
控制 高能耗 、 高污染产 品出 口, 鼓励进 口先 进技术 设备 和 国内短缺资源 , 完善力 , 能生 产 出好产 品 , 能便 宜 地卖 掉 ; 不 只 贸易 企业 国际营销能力不强 , 不能 出几个 中国 自己的家 乐福 ,

我国发起反倾销、 反补贴、 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 5 起 , 7 涉
将会招 致 越来 越 多 的 反倾 销。我 国对 焦 炭 出 口进 行 调 控 , 发了与 欧盟 的贸易争 端。从进 口看 也是如此 。O3 引 2O 年我 国进 口铁 矿石 占全 球贸 易量 的 6 %, l 导致 国 际市 场 价格上涨 近 2倍 , 国际运 费也 因此 上涨 19倍 , . 引起 国际 社会 的关 注和 担忧 。贸易摩 擦 既会 给我 国造 成损 失 , 也
物 贸易之 比为 l.% , 15 不及美 国的一 半 ; 国服 务 贸易逆 我
差 9 亿美元。在世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的时 3 候, 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更能体现一国的综合竞争力。全
球服务外包 的兴 盛 , 服务 贸易在 世界 贸 易的份 额将 不 断 上升 , 为国 际贸 易 的新增 长点 。如果 我们 不 大力 发 展 成 服务贸易 , 不但不利于改 变我 国服务业 落后 的现状 , 会 也 影响整个 外贸的可 持续 发展 。 3 贸易和产业不够协调 。我 国出 口产 品档 次低 , . 既有 生产企业 的原 因 , 也有 贸 易企业 的原 因。生 产企 业 缺乏

促外贸强口岸发展奖励方案

促外贸强口岸发展奖励方案

促外贸强口岸发展奖励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国发〔X〕27号)和《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X政发〔X〕26号)的精神,加快我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减轻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我市外贸回稳向好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鼓励外贸企业发展的措施为鼓励我市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参照中央、自治区及其他地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在我市注册的外贸企业实行以下措施。

(一)支持一般贸易出口企业扩大增量。

1.对X年有出口业绩且逐年递增的外贸企业,以海关数据为依据,给予相应奖励。

其中:(1)年出口增量在50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下的,对出口增量部分实行1美元奖励2分钱人民币,每年结算一次。

(2)年出口增量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对出口增量部分实行1美元奖励3分钱人民币,达标次月结算。

2.对X年12月前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且X年实现零业绩突破的企业,或X年新设立的企业,以海关数据为依据,给予相应奖励。

其中:(1)当年出口超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以上的,每个企业奖励1万元人民币,每年结算一次。

(2)当年出口达1000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的,出口1美元奖励4分钱人民币,达标次月结算。

(3)当年出口达3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1美元奖励5分钱人民币,达标次月结算。

(4)该项目原则上对单个企业的补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二)支持循环经济一般贸易扩大进口。

对入驻我市国家级圈区管理示范园区的固废进口企业,年进口增量达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进口增量部分实行1美元奖励3分钱人民币,该项目原则上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三)推进传统加工贸易企业扩能增产。

1.新成立的企业按自治区扶持政策执行。

2.对X年有加贸业绩并实现逐年递增的企业,以海关数据为依据,给予相应奖励。

其中:(1)年出口增量在50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下的,对出口增量部分实行1美元奖励2分钱人民币,每年结算一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最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最新)

1 国际贸易的现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

总的看,整个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水平。

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绝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20世纪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 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

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新经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

知识含量高的高技术产品必将成为世界产品市场的主体,传统的初级产品以及一般技术的制成品将让位于高技术产品。

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比重将越来越高,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产品。

其次,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崛起。

工业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据IMF统计,1970―1980年,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8.7%,与同期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大体持平;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超过货物贸易8%的平均增长率;在人类渐入新经济时代的同时,服务贸易仍然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引擎”。

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关键词 :国际经营;品牌 图际化 ;转 变外贸增 长方 式 中圈分类号 : 7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8420)60 4o F I. 5 0619(0 6 —02・4 0


外 贸增长 与发展 模式
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 显示 , 国对外贸易继 20 年首次突破 l 我 04 万亿美元 后, 05 20 年达 到 1 2 .亿 美元 ,比上年增长 2 .%,相当于 “ 4 2 12 32 十五”初 期 20 年的 28 。自 20 01 .倍 02 年 以来 . 国对外 贸易发展已经连续 4 我 年保持 2%以上的高速增长 。20 年继续稳 居全球 0 05 第三位。新千年以后 。关税 、非关税壁垒水平的 大幅削减 。是我国外贸超高速增长 的最直 接、 最根本的原因 。 人世给我 国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历 史机遇 。 十五 ” 间我 国的外 贸增长 . “ 期 呈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 .加工贸 易方式增长规模 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 资本密集 型产品在 进出 7增长中 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 . 1 贸易增长依赖 于 日、韩 美等传统 伙伴 国市场-第 四, 国内以广东 、江苏 ,上海 、浙 江 4 省市一誊 占据外 贸龙头地位 。这些特征是外 贸发展长期 积累的结果 ,短期 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本世纪头 2 年 ,是我国战略机遇期 ,也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机遇期 。从外部看 .经济垒 O 球化 、国际产业转移 新技术革命等 ,将为世界 经济发 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 ,国际 贸易空间 也将大大拓展 世行预计 .20 ~2 1 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将达 3 1 按 过去 2 年世界 03 05 .%, 0 贸易平均增速是经济增 速 2 倍计算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为 6 左右,2 1 年将达 1. 万亿 % 05 66 美元 ,是现在的 2 多 我国在 世界贸易扩大 “ 倍 蛋糕” 中,完全有可能获得 更太 份额。从 内部看 .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市场 经济体 制不断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后的 积极效应 ,都将

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加快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1 . 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当下, 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回升是强力 政策刺激的结果, 而居民消费意愿依然疲弱, 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产
能利用率仍处低位 , 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经济 主要经济体都 面临 着增长不足的矛盾 , 加上高失业率影响经济增 长的持续性 , 复苏动力 尚未 全面形成。因此 , 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 , 了全球需求市场 加大 复苏的难度。 2 . 金融危机阴影仍未完全消除 这场危机造 成发 达国家金融机
1l _ 需不足, 增速不稳。当前, 夕 出口 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
其存在的不确定性 和不稳定性 因素仍然较多 ,如全球 就业形势依然 严 峻、 国高额赤字和债务危机 、 的经济泡沫风险 、 各 新 全球通胀预期 上升以及以技术进 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 尚未形 成等,这些都将 导致外需 回复进 程存在很大变数 ,维持出 口高增长 的持续性无法确 定 有专家预测 , 世界经济可能进 入相对低速增 长期 , 全球供需结构
业 的生产成本的负担将 H 益加重。 3 . 汇率调整面临巨大外部压 力:今年以来 , 国打压产生的人 受美
3 . 贸易竞争加剧 , 全球 贸易保护 主义抬 头 据世界 贸易组织统
民币汇率问题 , 影响到企业的心理预期. 企业不敢接大单 、 长单。 以美 围为首的发达同家急于摆脱同内危机的经济需求 和对我进行战略打
过 去一年来 ,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 世界经济经受 了 自 2 世纪 0 大萧条 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从世界范围来看 , 国为应对这场危机 各 而采取的重大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 , 了明显作用 :体现在 , 发挥
同际金融市场信心得到提升,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功能开始恢复, 工业
生产出现积极迹象 ; 一些发展 中国家经济同升 , 内需继续扩 张, 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培育贸易内生主体,鼓励和培育民营企 业开展对外贸易。
第二,加快培育战略型、领军型产业,特别是 低碳、绿色型出口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重 点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高新技 术产品出口。巩固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 农产品出口。
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我国铁矿石进口居世界第一,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 高达70%。我国钢铁工业产能也居世界第一。但 是由于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铁矿石 谈判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一年谈判的主题都是涨 价,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 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4400 多元。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中国钢铁 企业要比去年多付700多亿美元。三大矿业巨头 在今年初又提出加价100%甚至更高的要求,还要 改长协价为短期议价。
➢(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从 低端要素到高端要素转型。
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从 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
• 未来一段时期,对外贸易在保持合理增长速 度的同时,应把着力点转移到提升综合效益 上来。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 展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
因此,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要 适应性转变。
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从 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
➢ ( 二 )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 展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
➢(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模式,促进外贸发展从 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
“三高三低”
一、是外贸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高,对中西部 欠发达地区发展贡献度低,东部十省市外贸占全 国外贸比重超过90%;
二、是外贸对二次产业发展贡献度高,对一、三次产 业发展贡献度低,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我国总出口 比重超过80%;
三、是外贸对有形要素投入依赖程度高,对无形要素 投入依赖程度低,国际竞争力主要依赖资源、能 源、土地、环境、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科技、 管理、创新等无形要素投入不够。
从对外贸易行业看
2009年,石化产品出口65043万美元,同比下 降17.8%, 主要是各种化学品、塑料及其制 品出口的下降。机电产品出口40821万美元, 同比下降37.8%,其中钢铁制品、机械设备、 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均不同程度下降。
从外贸企业看
2009年,我市部分重点企业进出口下降,出口 下降较大的企业有东岳化工出口13863万美 元,同比下降28.1%;兰雁集团出口5910万美 元,同比下降26%;中轩出口7679万美元,同 比下降27.4%。
最严峻的问题是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
自2008年6月1日起,欧盟REACH法进入实质性的 预注册阶段,需要注册的进入欧盟的产品,预注册期 内完成预注册,否则将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
我市化工产品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REACH法 规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出口的难度,如果注册不及时, 势必影响对的出口。(欧盟我市化工品的主要出口 市场,占化工出口的17.3%)如果注册,注册费用很高, 增加企业出口成本。贸易摩擦明显增多。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为什么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从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看
我市对主要传统市场的进出口下降,但降幅 自8月份开始收窄。其中前五位出口市场是 对美国出口61661万美元,同比下降14.2%;对 欧盟出口54260万美元,同比下降19.4%;对 东盟出口37457万美元,同比下降7.9%;对韩 国出口24058万美元,同比下降18%;对日本 出口20910万美元,同比下降17.8%。
社会效益
应加快要素价格改革,形成更加有利于全球 资源配置和争取贸易比较利益的价格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企业资 源使用成本、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强化 企业社会责任,使出口产业的资本收益与劳 动收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 与长远利益更加协调。
社会效益
桔梗是我市富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品。目 前出口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保鲜原料型产 品发展为去皮桔梗、劈丝桔梗、脱水桔梗、 淹制桔梗等多个品种,包装更是由过去的纸 箱简单包装发展到现在的真空包装、充氮 包装、小包装等。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 时,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富 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社会效益。
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116 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去年我国出 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 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今 年一季度,贸易救济案件19起,但涉案 金额高达11.9亿美元,增长了93.5%。 我国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 区”。
今年初,澳大利亚对我碳钢焊管产品发起反倾销 反补贴合并调查,淄博企业山东富博集团涉案。 4月28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中国的油井管 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淄博企业胜利 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和淄博弘扬石油 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涉及此案。“可以说,今年 遭遇贸易摩擦数量之多、涉案金额之大,前所未 有。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变本加厉,预计下半年淄 博涉及反倾销调查的出口产品、出口企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发展 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
• 就是要从依靠外部资本、外部产业的投入 来拉动外贸,转向培育内生主体和产业,使其 逐步成为我国进出口的骨干力量,降低对外 贸易增长的外部依赖。
(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 贸发展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要充分利用规模优势,提升经济比较效益。 对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产品、易引发贸易 摩擦的产品,加强政策导向和行业协调,引导 企业进出口行为,增强定价主动权。整合国 内采购力量,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积极融入全 球资源定价体系,提高进口议价能力。
经济效益
淄博生产的日用陶瓷、纺织服装、化工、 机电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产品优 势,是出口“闪光点”。针对这些“闪光 点”,我市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改革检验监管 模式,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产 品的含金量和竞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