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0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8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考点一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操作目的结论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①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遮光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脱色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完全溶解叶绿素染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冲洗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去掉碘液便于观察实验原理: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考点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海尔蒙特的大柳树实验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加的质量不是来源于土壤,而是来源于水。

2、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实验步骤①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①剪取大小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①装置甲烧杯放入盛有25%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的水槽内,装置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甲乙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

①将两装置同时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①打开装置取下叶片,酒精脱色后加碘液,检验叶片内有无淀粉产生。

(4)实验现象甲装置叶片不变蓝,乙装置叶片变蓝。

(5)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3、实验:验证氧气是光合作用产物(1)实验原理氧气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2)提出问题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吗?(3)实验过程①将此装置置于光下照射,发现在金鱼藻的周围有气泡产生。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①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进试管,观察细木条是否复燃。

(4)实验现象(1)在光照条件下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2)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后复燃。

(5)实验结论绿叶在光照下产生氧气4、实验: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变量:水。

步骤:切断叶脉(叶脉可以运输水分)实验结论: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5、实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吗?变量:叶绿体步骤:银边天竺葵(银边无叶绿体)实验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4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4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0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一:蒸腾作用1.(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植物通过_____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所以不会产生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不能产生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B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C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的吸收作用不能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湖南·中考真题)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的生理过程是()A.分解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分解作用通常指的是生物体内或外环境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如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物。

这与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过程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通过氧化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虽然呼吸作用确实涉及到水分的产生,但它并不是植物通过叶片散失大量水分的主要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这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也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题目中描述的“一株玉米一生需要消耗超过200千克的水,绝大部分水通过叶片散失正是蒸腾作用的体现,C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虽然光合作用涉及到水,但它是作为反应物被消耗的,而不是通过叶片散失的,D不符合题意。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课时复习含答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课时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命题点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2.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会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D)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C)A.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B.遮盖叶片的上表面C.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D.遮盖叶片的下表面4.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决定该功能的重要结构是细胞中的(A) A.叶绿体 B.线粒体C.气孔 D.叶脉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盖所控制的变量是(C)A.淀粉 B.温度C.光 D.二氧化碳6.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7.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 .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D .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D .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9.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哈密瓜,甲地的哈密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0-2022)真题汇编(解析版)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20-2022)真题汇编(解析版)

专题0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组(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开展项目式蔬菜种植活动。

请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加蔬菜产量的是()①合理密植①过量浇水①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①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2.蔬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A.硼、锌、铁B.铁、磷、钾C.氮、磷、钾D.锌、磷、氮【答案】1.B2.C【解析】【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施加气肥和农家肥等措施都可以提高大棚种植作物的产量。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结合分析可知,有利于增加蔬菜产量的是①合理密植、①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①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而“过量浇水”容易导致蔬菜烂根,导致减产。

故选B。

2.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

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C。

二、单选题3.(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将盛有等量的同种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地方(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计数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可用于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该影响因素是A.二氧化碳浓度B.氧气浓度C.温度高低D.光照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训练及习题解析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训练及习题解析

必修1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题型专训【考点梳理】一表观(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1)NaHC03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0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02浓度的恒定, 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动态分析:当外界条件变化时,C02(光)补偿点移动规律①若呼吸速率增加,C02(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②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02(光)补偿点应右移, 反之应左移。

③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0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左移动。

二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归纳测定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0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0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02与02共同决定。

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

舌塞看色液滴J发芽一饿片蕪価水5 mb种子糧劉种予装置1装置2番塞着色疲滴轉谓水5 mL装置3结果与分析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02量与耗0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02,不耗02)。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④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02吸收量大于C0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1.根据图示,正确的判断是C,N点时该器官进行有氧呼吸。

M点是氧气浓度最适合贮藏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B选项不正确,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不是线粒体基质。

2.根据图示,除了D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3.分析错误的是B,乙图中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而不是增加。

甲图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叙述正确的是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不一样,因为乙植物的曲线图比甲植物的曲线图高。

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

当光照强度为Z 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5.在氧浓度为a时,消耗的氧相等,因此答案是D。

线段xy表示有氧呼吸,Yz表示无氧呼吸。

6.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所测气体为二氧化碳而不是氧气,因为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蔬菜的呼吸作用加快,释放出二氧化碳。

C。

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

D。

当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为A、C、D、E。

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了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

当光照强度超过9 klx时,B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训练(解析版)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训练(解析版)

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将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并将下口紧扎于茎的基部。

一小时后,塑料袋内壁出现很多水珠。

这些水珠主要来自()A.叶的光合作用B.叶的呼吸作用C.叶的蒸腾作用D.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答案】C【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

(2)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不仅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和增加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

【详解】将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并将下口紧扎于茎的基部。

一小时后,塑料袋内壁出现很多水珠。

这些水珠主要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的,并在塑料袋内壁凝结成水珠。

故选C。

2.(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植物体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意义的一项是()A.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B.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C.可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答案】A【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详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但这不是一种浪费,因为:①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还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②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灼烧;③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人体的呼吸》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人体的呼吸》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人体的呼吸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肺B.肺泡C.气管D.鼻答案: A2.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答案: B3.研究表明大气中的含氧量约为2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氧量约为16%。

下列关于人体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呼吸道→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液B.空气中的氧气→呼吸道→肺泡→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血液C.空气中的氧气→肺泡→呼吸道→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液D.空气中的氧气→呼吸道→肺泡壁→肺泡→毛细血管壁→血液答案: A4.父母常告诫我们不要边吃饭边说笑,其实,这里面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时,喉口关闭,空气通过食道进入体内B.说笑发声时,喉部的两条声带处于拉紧状态C.吃饭说笑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易引起咳嗽D.吞咽食物时,喉口被会厌软骨盖住,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答案: A5.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肋间肌肉舒张B.胸廓容积减小C.肺内气压增大D.膈肌收缩答案: D6.如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据图判断甲、乙代表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甲),乙)A.甲、乙都代表吸气B.甲、乙都代表呼气C.甲代表吸气,乙代表呼气D.甲代表呼气,乙代表吸气7.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答案: C8.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所示),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

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

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答案:D9.如图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B.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若装置丙不遮光,丙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将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D.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答案:B2.表中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不相符的一项是农业生产活动目的A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B 播种前松土抑制种子的呼吸C 初春播种后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D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答案:B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只能在植物绿色部位进行B.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在于提供能量C.呼吸作用一般在黑暗环境中进行D.可以通过加强呼吸作用来延长水果保存期答案:B4.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B.增加氧气的浓度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D.适当降低夜间温度答案:B5.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气体,a、b为不同的能量转换器。

如果②为二氧化碳,则在 a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答案:C6.在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设计了如图一实验,并用传感仪器测量了实验过程中温度、二氧化碳、氧气的变化,依据数据绘制了图二曲线,你认为能正确表达萌发的种子实验曲线的是A.125 B.346 C.123 D.456答案:A7.分别在夏季某一晴朗天的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从某绿色植物体的相同部位上,摘下大小、形状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液。

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A.清晨B.正午C.傍晚D.深夜答案:C8.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C.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答案:B9.甘薯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甘薯堆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发热。

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甘薯细胞里的哪种结构内完成的A.细胞膜、细胞质B.叶绿体、线粒体C.液泡、细胞质 D.叶绿体、液泡答案:B10.市场上的苹果为了能保存较长时间,表面一般会打“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A.光合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答案:D11.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变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答案:A12.如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照强度与玉米氧气释放量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5 ℃和25 ℃的光合作用强度在C点是一样的B.黑暗中,15 ℃比25 ℃的氧气吸收量少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点上移D.B点没有有机物积累,E点有答案:A13.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 ) A.呼吸 B.生长 C.繁殖 D.应激性答案:A1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C.大气中的氧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答案:D1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几乎所有的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它由根吸收,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叶绿体D.植物光合作用时,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呼吸作用释放的答案:C16.如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B.b点氧气产生量和消耗量相等C.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D.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答案:C17.冬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时,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合理施肥 B.调控昼夜温差C.增大种植密度 D.补充人工光照答案:C18.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阳光不会使其变色。

如图,在锥形瓶中加入BTB溶液并向其内吹气,直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之后将等量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密封。

甲试管放在光下,乙试管用黑纸包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可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B.吹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细胞呼吸C.实验结果表明,乙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呼吸时吸收了氧气D.经过一段时间后乙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金鱼藻内有机物含量会减少答案:C19.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C.水和有机物 D.氧气和无机盐答案:A20.下列关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天不进行光合作用B.下雨天不进行蒸腾作用C.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D.夏天正午时,光合作用减弱答案:D二、综合题2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装置中玻璃板与广口瓶之间用凡士林(凡士林与植物生命活动无关)密封,在A装置水槽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在B装置水槽内盛有与A装置等量的清水,A、B装置内的同种植物大小、生长状况相同。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探究时可作出的假设是__ __。

(2)设置A、B两组装置的目的是形成__ __;水槽中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的量相同、植物大小、生长状况也相同,原因是__ __。

(3)实验前应将带有叶片的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黑暗中处理2—3天,目的是__ __。

(4)将A、B装置光照数小时后,分别摘下A、B装置内的叶片,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检验,观察两组叶片颜色的变化:A装置中的叶片__ __。

(5)该实验验证了__二氧化碳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1)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 对照控制单一变量(3) 将原来的淀粉消耗掉(4) 不变蓝22.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此装置可通过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

图乙表示在30 ℃时,测定的水藻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曲线中的AB段 (不含B点)表示水藻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__ __(选填“强”或“弱”)。

(2)当处于图乙曲线的C点时,图甲试管上端的气体是__ __。

(3)图乙曲线从B点到C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灯泡与试管的距离在__ __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图乙曲线中C点的右边保持水平,说明当光合作用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增强光照,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 _继续增强。

(5)若该水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时,B点将向__ __移动(选填“左”或“右”)。

答案:(1) 弱(2) 氧气(3) 减小(4) 不会_(5) 左23.科研人员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

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图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 __。

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 __。

(2)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__ __。

(3)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说明该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__ __。

答案:(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弱,光合作用越弱(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2)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耗尽(3) 无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24.选取牵牛花植株上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三片叶片,开展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的相关探究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片摘取下来,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

②分别用清水漂洗后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到甲叶片上遮光部位不变蓝,曝光部位变蓝,乙叶片不变蓝,丙叶片变蓝。

(1)将此装置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 __。

(2)甲叶片上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 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 __。

(3)乙、丙叶片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 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岀的结论是__ __。

(4)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__ __的措施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 __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 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消耗尽(2) 光照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4) 合理密植(5) 碳一氧平衡25.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并记录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如表:试管离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1)在一定的范围内,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越__ __。

气泡中的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 __。

(2)实际上,在本实验中的光照条件下,金鱼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__ __作用。

但由于该生理作用的强度比光合作用__,所以此时只检测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3)水生的金鱼藻与其他陆生的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__ __的。

答案:(1) 多氧气(2) 呼吸弱 (3) 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