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读: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生物中考必备知识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现象:亲代间的相似性变异现象:亲子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变异)2、性状:某种生物特征的总和(如人的身高)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高个子和矮个子)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两种,隐形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的有效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4、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精子两种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__(卵细胞只有一种为22条+X)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二、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环节→节肢→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适者生存(4)遗传和变异: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把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4、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三、传染病和免疫1、病原体:引起某种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患者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预防措施:切断传染源(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锻炼,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4、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可针对多种病原体,由第一第二道防线构成,包括皮肤,粘膜,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的,一种抗体只针对一种抗原,指人在体的第三道防线,在病原体侵入时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消灭抗原。

5、抗原一般是外来的物质,抗体是自己产生消灭抗原的。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生物的基本单位1.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1.可变性:生物具有遗传变异和可适应性的特点。

2.细胞的传承:细胞是生物的传承单位,遗传信息通过细胞传递。

3.自组织与调控:生物具有自组织和调控的能力,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

三、生物的适应与进化1.适应性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进而适应和利用环境。

2.进化证据:化石记录、地质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等可以用来证明物种的进化。

四、遗传与变异1.遗传物质: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信息的存储和复制功能。

2.基因与表现型:基因是决定性状的遗传物质,表现型是基因在外部环境中现实的形态和特征。

3.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等位基因是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基因型是个体具有的全部基因的组合。

4.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学中包括优势-隐性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自交规律。

五、群体生态1.种群的动态:种群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以及种群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

2.生态位与生态适应:生态位是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与空间占据方式,生态适应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3.人类与环境: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六、免疫与健康1.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防御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形式。

2.疾病与预防: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环境病等都是危害健康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生活卫生、疫苗接种和正常饮食等。

七、生物技术与生态环境1.选育与栽培:冷冻农业、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技术可用于选育和栽培农作物。

2.工业与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工业发展和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包括矿物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等。

3.环境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一、遗传与进化1.遗传物质DNA: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和修复等。

2.基因与遗传信息:等位基因概念,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

3.遗传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原因,基因突变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

4.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遗传交叉和基因重组。

5.生物进化:进化的证据,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的作用,物种形成与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1.物种的概念和分类:物种的定义,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分类系统的组成和层级。

2.生物分类:生物系统分类的基本原则,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分类群。

3.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的假说,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生物多样性的演化路径和原因。

4.物种的起源和灭绝:物种的形成过程,物种的灭绝原因和防范措施。

三、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组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2.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

3.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细胞分化和发育,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四、生物的结构与功能1.生物的体节构造:动植物的体节构造,各类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循环和排泄:生物体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4.神经和感觉:神经系统的构造和作用,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免疫和抗病: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的免疫反应和抗病机制。

五、生物环境的保护1.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态平衡与稳态: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调控机制。

3.能源与物质循环: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4.捕捞和养殖:渔业资源保护和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5.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植物和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濒危物种。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知识
1.细胞
(1)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3)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细胞的生理活动:吸收、呼吸、消化、排泄等。
2.组织器官
(1)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
(2)动物组织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形态结构等。
2.遗传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隔代遗传、基因组合。
(2)基因突变:基因的突变、遗传病。
三、生物的生态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成: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等。
(2)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等。
2.环境保护
(1)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植树造林等。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
3.生物的营养
(1)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土壤养分吸收。
(2)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呼吸作用。
(3)人体的营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等。
4.生物的繁殖
(1)植物的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动物的繁殖:生殖细胞、性交配、生殖器官。
二、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1.进化论
(1)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以上是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总结。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备考中考生物。祝愿所有的中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与生物
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特点与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与组织器官
1.细胞的新陈代谢:物质的吸收、消化、排泄、呼吸
2.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组成多细胞体
3.特殊功能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等
4.组织器官: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三、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遗传物质DNA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性别遗传、基因突变
3.进化的基本规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演化论
四、生物种群与环境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与个体
2.种群与种群动态:密度、种群增长与减少、种群平衡
3.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适应、生态位、食物链与食物网
五、人类与生物
1.人的起源与进化:人的起源、古人类、智人的起源
2.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人体的营养与代谢
3.健康与疾病:疾病的预防、常见疾病的认识与治疗
以上是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

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考试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学校教材和教师要求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祝你学习顺利、考试成功!。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对照实验。

-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那个条件。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就是光。

- 原则: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结构。

-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的细胞有)。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细胞的生活。

-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物质包括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

-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2.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 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如骨骼肌)、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如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

-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如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消化腺等器官。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泄、物质运输、细胞分裂、遗传信息传递
3.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功能和复制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性状转移、染色体的结构及功能
2.基因工程:基因的克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3.生物进化:生物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理、人类的进化
4.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三、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转化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发生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3.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食物消化的过程、吸收与利用、肾脏的功能和排泄物的成分
四、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1.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结构、传递神经冲动、反射弧
2.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免疫与抗体:机体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作用机制
五、生物间的关系
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层级分类、常见生物类群的特征
2.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生态位、生物链、食物网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破坏、减少污染的方法
六、生命科学的实践
1.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健康与生活:健康饮食、锻炼与保健、避免疾病的传播。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一、细胞与遗传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3.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在有细胞核的细胞中存在于染色体中。

4.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有细胞核的细胞繁殖的方式,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5.细胞的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繁殖的方式,没有明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一个自然单位。

2.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有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3.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等环境总体上适宜生物生存的部分。

4.水及其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产生氧气、制造有机物质和能量的重要过程。

三、人体健康与生活1.高温蒸发、放射性热能、物质能和化学能等能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饮食结构的合理与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3.人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胃、肝、胆囊等,能够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4.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杀灭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

5.基因工程可以用于人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

四、生产与发展1.农业是人类解决温饱问题的方式之一,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

2.工业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3.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污染和损害。

4.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可以生产出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5.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当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正常生存发展权益的发展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必读: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39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口腔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胃蛋白酶
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概念和功能管壁
动脉送血离心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送血回心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汗腺
内分泌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
(2)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作用症状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骨的发育,调节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胰岛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150万种,其中昆虫100万多种,是种类最多的类群。

61.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卵生。

变温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

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

如:虾、蟹、水蚤等
62.蚯蚓: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5、是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6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64.空中飞行的动物:
65.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66.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67.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68.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69.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70.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
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孢子生殖。

7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7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73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动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74、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基本单位:种。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类别越多,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那么相反。

75、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76、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77、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