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铺设管道铺设测量复核
市政工程测量施工方法全套

市政工程测量施工方法一、测量范围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雨水管线施工和污水管线等施工,测量的范围主要包括前期测量,支护结构、明开槽、管道铺设、顶管、检查井等施工测量以及完工后的竣工测量等。
二、测量工作内容与方法(1)高程测量高程测量主要包括:交接桩的复核,高程点的加密,管道施工高程控制。
在施工前用附和导线形式复核交接桩,合格后加密高程控制点。
施工过程中用高程控制点对土方开挖和管道安装等工序进行高程控制。
(2)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工作包括:交接桩复核,导线点加密,钢板桩及管道安装的平面控制等。
在施工前以附和导线形式对交接桩进行复核,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
利用复核后的基准点加密导线控制点,为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施工过程中用控制点放样管道中线及边线控制线,确保管道安装位置准确。
(3)施工放样测量由于施工测量是一项不允许发生错误的工作,测量员除了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可靠的校核工作。
利用建立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对管道、道路轴线及高程进行放样,并加以控制好保护桩。
放样点标记分为钢钉、木桩上钉钉、油漆标记三种,放样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放样后在施工范围内做好标记保护,并做好定位放样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再报送监理复核。
三、导线和高程网建立(1)导线控制网的建立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导线点为依据(基点)。
实测前,校核基点间的相应位置和相对关系是否正确、精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采用全站仪进行基点校核精确量角测距。
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符合要求后作为控制网的主轴线,再以符合导线的形式加密导线点构成平面控制网,测放工程所需要的控制点位及中线桩位,并确保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对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完后报监理单位,符合施工要求后作为高程主控点。
从主控点采用闭合导线形式加密高程点组建高程控制网,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及管道标高。
定期对控制点高程和基准点高程进行联测,以确定控制点的精度。
四、现场施工测量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有交接桩、地形地物复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等,具体测量工作流程见图4-1所示。
管道测量复核记录1

挖深(m)
2.933 2.616 2.289 2.804 2.488 2.158 2.746 2.142 2.853 2.027 2.532 2.155 1.774 2.563 2.452 2.334 2.630 2.633 2.653 2.638 2.648 2.925 2.929 2.936 2.904 2.869 2.604 2.295 2.702
挖深(m)
2.183 2.577 2.356 2.112 2.608 2.309 2.628 2.426 2.221 2.719 2.428 2.255 2.648 2.519 2.388 2.686 2.563 2.416 2.713 2.574 2.438 2.808 2.715
W1+271 W1+291(井35)
测 量 复 核 记 录
工程名称 复核部位 原始测量人 桩号
W0+428(井12)
开发区十二师合作区经六 路市政工程
W0+428-W1+503段污水管道 土方开挖高程
施工单位 日 期
新疆城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测量复核人 点位
中 中 开挖起点(机动 车道结构层底) 槽底设计高程 槽底实测高程 偏差(mm) 高程 832.34 830.053 830.036 -17 832.34 831.356 831.356 830.323 830.323 829.780 829.237 829.237 828.69 828.15 828.15 827.607 827.063 827.063 826.55 826.037 826.037 825.55 825.07 825.07 824.321 824.321 823.427 823.427 822.944 822.46 822.46 821.977 821.493 821.493 829.653 829.098 828.698 828.128 827.728 827.428 827.128 826.628 826.328 826.028 825.528 825.228 824.928 824.428 824.128 823.828 823.328 823.028 822.728 822.428 821.963 821.763 821.208 820.908 820.608 820.308 819.908 819.608 819.308 818.808 829.643 829.089 828.678 828.113 827.707 827.405 827.113 826.618 826.300 826.001 825.520 825.237 824.904 824.412 824.107 823.817 823.303 823.012 822.714 822.397 821.945 821.743 821.196 820.900 820.604 820.299 819.892 819.580 819.294 818.778 -10 -9 -20 -15 -21 -23 -15 -10 -28 -27 -8 9 -24 -16 -21 -11 -25 -16 -14 -31 -18 -20 -12 -8 -4 -9 -16 -28 -14 -30
管道施工测量方案

管道施工测量方案
一、准备工作
1、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根据工程进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好测量工作。
2、及时校对检修测量仪器。
3、管道工程开工前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A、测量复核,水准点闭合差为±12ГL㎜、。
L为水准点间距离,单位KM。
复核控制桩坐标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应≤±16√N。
N为测站数。
并在稳固及不易碰撞的地点设置临时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每次使用前应当校测。
B、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位置,并标出与管线冲突的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
C、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接头处的高程;
D、施放挖槽边线、堆土材料及界线及临时用地范围;
E、测量管线地面高程机械挖槽、埋设坡度板人工挖槽、。
4、中心桩、方向桩及水准点均应设置固定可靠的栓桩、栓点和明显标志。
5、在施工中中心桩为开槽前、妥为保护所有测量标志,不得拆毁或碰撞。
二、测定管道中线
1、测定管道中线时,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及直线的近代制点测设中心桩。
桩顶钉中心钉,并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点的沟槽外
面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桩。
2、确定中心桩桩号时,用钢尺丈量中心钉的水平距离.丈量时钢尺必须拽紧拉平.
3、受地面或沟槽断面等条件限制,不宜埋设坡度板的沟槽,在沟槽两边或槽底两边对称地测设一对高程桩,每对高程桩上钉一对等高的高程钉。
高程桩的纵向距离20m。
市政排水工程:报验、检测及验收资料大全

市政排水工程:报验、检测及验收资料大全▲戳蓝色字“筑龙路桥市政”关注我们哟!来源:工程技术平台、管廊建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管道安装一、明挖管段工程(1)沟槽开挖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3、沟槽支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4、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检测:地基承载力(按设计要求)沟槽开挖(2-1)碎石砂管道垫层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管道基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料、标准击实、压实度(2-2)混凝土管道基础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管道基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3-1)检查井基础(素混凝土)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3-2)检查井(砌体结构)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井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砂浆配合比、砂浆试件(4-1)管道铺设(化学建材管)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化学建材管接口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管道铺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闭水试验、CCTV管道安装-电热熔连接(4-2)管道铺设(混凝土管)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接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管道铺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闭水试验、CCTVCCTV检测仪(4-3)管道铺设(钢管)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钢管接口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钢管内防腐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6、钢管外防腐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7、管道铺设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检测:原材、闭水试验、焊缝检测、防腐厚度检测焊缝检测(5)管道回填1、回填施工记录表2、管道沟槽回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料、标准击实、压实度沟槽回填(用水冲实)三、顶管工程(1)搅拌桩施工1、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记录2、深层搅拌桩施工记录检测:原材料、配合比、抽芯、压板(2)基坑开挖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3、给排水构筑物基坑开挖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工作接收井井壁(逆作法)(3)钢筋混凝土井壁1、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3、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4、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5、给排水构筑物现浇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6、给排水构筑物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抗压、抗渗--按图纸要求是否留置)井壁施工(逆作法)(4)封底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3、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给排水构筑物沉井下沉及封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底板(5)钢筋混凝土底板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4、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5、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6、给排水构筑物现浇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抗压、抗渗--按图纸要求是否留置)(6)顶管顶进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1、控制桩测量(复核)记录2、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顶管工程顶进记录4、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接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顶管管道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6、顶管管道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检测:原材、闭水试验、CCTV顶管顶进(5)钢筋混凝土盖板1、水准测量(复核)记录2、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4、给排水构筑物钢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5、普通混凝土浇注记录6、给排水构筑物现浇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7、给排水构筑物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试件(抗压、抗渗--按图纸要求是否留置)(6)基坑回填1、回填施工记录表2、给排水构筑物基坑回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测:原材料、标准击实、压实度五、工程完工后相关汇总验收(一)分部分项验收1、分部工程检验汇总表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二)相关试验报告汇总评定1、压实度检验汇总表2、试验汇总表3、混凝土或砂浆试块留置情况及强度检查汇总表4、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评定表5、砌筑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评定表(三)、竣工验收1、工程质量验收计划书2、质量评估报告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外观质量检查记录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记录5、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7、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8、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9、单位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10、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保修书1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1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13、竣工验收备案表14、建设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15、竣工报告16、施工总结。
管道测量复核记录填写范例

管道测量复核记录填写范例一、引言管道测量是工程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管道的测量,可以确保管道的准确布置和安装,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而管道测量复核记录的填写范例,对于进行管道测量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以一份管道测量复核记录填写范例为例,介绍其内容和格式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二、管道测量复核记录填写范例管道测量复核记录是在管道测量完成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填写范例如下: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XXX工程- 工程编号:XXX-XXX- 工程地点:XXX市XXX区XXX街道2. 测量日期- 开始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结束日期:XXXX年XX月XX日3. 测量人员- 主测人员:XXX- 协助人员:XXX、XXX4.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XXX型号- 仪器编号:XXX-XXX- 检定有效期: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5. 测量内容- 测量对象:管道XXX段- 测量参数:管道直径、管道长度、管道倾斜角度等- 测量方法:激光测距、水平仪测量等6. 测量结果- 管道直径:XXXX mm- 管道长度:XXXX m- 管道倾斜角度:XX°7. 复核结果- 管道直径复核:XXXX mm- 管道长度复核:XXXX m- 管道倾斜角度复核:XX°- 复核人员:XXX8. 结论与建议- 结论:经复核,测量结果与复核结果吻合,准确度满足要求。
- 建议:XXX三、填写要求在填写管道测量复核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 清晰准确:填写内容要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歧义或错误信息。
2. 完整规范:填写内容要完整、规范,包括项目信息、测量日期、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测量内容、测量结果、复核结果、结论与建议等。
3. 语句通顺:句子应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使用词汇丰富,避免重复或啰嗦的表达。
4. 格式整洁:整体格式要规范整洁,可以使用恰当的段落和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管道铺设施工

管道铺设施工1、管道垫层(1)测量基础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
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平基砼面的标高。
(2)基础垫层施工。
清除基底的杂物和浮土,排干沟底的积水,进行基础铺筑。
先在基底铺一层砂,然后在其上铺筑碎石砂垫层,并用平板振动器按交叉、错开、重叠的原则,振3~4遍直至密实。
2、浇筑基础砼(1)按照测出的基础边线安装平基侧模板,模板内外打撑钉牢,并在模板内侧弹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模板安装时要注意板面平整,接缝严密,模板与砼相接触的表面应涂扫脱模剂以利模板的拆除。
(2)平基浇筑时严格按水平控制桩取面,振捣密实,不得用铁铲撒、扬、抛、拌,应用溜槽输送砼至模板附近,用方铲以抛铲法撒铺砼并插捣,使浆水捣出。
浇筑时注意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可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砼接合,且在浇筑管基混凝土时应预留后浇带。
待管道平基砼达到强度后,进行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就位后,装设管座砼模板,模板装好后即可浇筑管座砼,管座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以保证管座砼的密实度。
(3)质量保证措施①平基浇筑前,必须复核基底面标高,严禁超高。
②平基浇筑时,施工员、质安员必须到场指挥和监督,严禁违规操作。
(4)平基和管座质量保证项目管基础砼强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平基面须符合高程和纵坡的设计要求,井位基础砼符合设计井底标高。
在施工时,基础面严格按设计纵坡取面找平。
平基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3、管道安装(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2)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蜂窝等现象的管材。
(3)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车下管相结合。
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
(4)在安装承插式管时,应备有厚度为:(承口外径-管外径)/2的砼垫块将管身垫高,然后在承口下部铺上接口砂浆套入插口,再对线校正,垫移管身。
市政排水工程验收规范

一、管道线路测量定位:1、测量前先复核水准点,符合规范要求。
2、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应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并与原水准点相闭合。
施工水准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
3、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标志标明位置。
4、定线测量过程应作好准确记录,并标明全部水准点和连接线。
5、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管道和井位的复测,做好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验桩、拴点工作,测量高程闭合差要满足规范要求。
6、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及时校正或补桩.二、沟槽开挖: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槽以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
管道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B=D1+2b1式中B—管道槽底部的开槽宽度(㎜);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槽下有地下水时管道一侧应加宽400㎜。
各种管径的开挖宽度根据上式计算得出。
2、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测量定位的中心线,依据沟槽开挖尺寸,撒好灰线。
3、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
4、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机挖人清)。
5、人工清挖槽时,应认真控制高程和宽度,并保护槽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
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三、雨、污水管道工程:(一)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道安装:砂石基础:沟槽开挖边坡,施工可根据管道安装条件及土质情况自行调整。
回填砂石基础时,应根据砂石基础的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整平砂石后用平板振捣夯夯实,夯实的密实应达到95%以上,应保持砂石的基础的含水量。
混凝土基座按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承插口管道地基的原状土层不得扰动,其地基承载力不应低于0。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文

施工测量复核制度范文一、引言施工测量是建设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把握和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和实施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编写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范文,为建设项目相关方提供参考。
二、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高施工测量的准确性:通过复核制度,避免因个别测量人员的失误和疏忽而导致测量结果错误,减少误差发生的可能性。
2. 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复核制度,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减少数据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3. 引导施工测量的规范化:通过复核制度,督促测量人员按照规范的测量方法和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测量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4. 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通过复核制度,发现和纠正施工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
三、施工测量复核制度的内容1. 测量人员资质要求:明确测量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要求测量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测量设备和工具管理:要求测量设备和工具具备检定合格证明,定期进行检定,确保测量设备和工具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测量方法和流程:明确测量方法和流程,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数据采集和处理、测量报告的编制等,确保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和可比性。
4. 测量数据的复核:规定测量数据的复核流程和责任人,要求复核人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复核,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5. 测量结果的比对和分析:要求对复核后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确保复核结果与初测结果的一致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6. 不合格数据的处理:规定对于复核结果不合格的数据,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重新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测量记录和报告的保存:要求对测量记录和报告进行规范的保存,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保存,确保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