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使用 必修二第13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离开曼彻斯特前赴德国。在路过巴黎时会见了马克思,
这次会晤为这两位伟大的工人阶级领袖的友谊打下了基础。在 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一书,其目的是反 对青年黑格尔派。这本书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 础。
派别。这种人钻进工人阶级运动中,总是代表机会主义路线。
3.辨析词义
(1)安静·安详 安静:没有声音 ,没有吵闹和喧哗;安稳平稳。侧重指 没有声音。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侧重神态的从容不迫。
例句:
①病人需要静养,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 ②巴老在亲人的注视下走了,走得很安详。
(2)发现·发明
发现:带有客观色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被人 揭示出来。 发明:带有主观色彩,是“无中生有”地新创造一种事 物,比如一种理论学说。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经 典 晨 读
2
高 考 导 航
5
课 堂 互 动3学 习 目标6课后强化作业
4
课 前 预 习
7
名 著 博 览
经 典 晨 读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①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②,轻烟散入五侯③家。 【注释】 ①御柳:御苑里的柳树。②传蜡烛:寒食节 禁火,皇帝可以赠火给近臣。③五侯:汉桓帝时同日封单超等 五个宦官为侯,这里泛指近臣。 【简介】 韩翃 (hóng) ,字君平,南阳 ( 今河南南阳市 )
(4) 有机界:指具有生命及各种生活机能而为若干部分或
要素合成的自然物体的生物界。 (5) 历史科学: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与自然科学相对 的社会科学而言,与平常所说的“历史”不同。恩格斯说: “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课件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讲话Word版含高品质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课目标】知识教育目标1.在初中学习过的谈论文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看法和资料的关系。
2.初步认识演讲辞的写法。
能力训练目标找寻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了然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德育浸透目标认识马克思一世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停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本文教课重点是全文的结构层次,经过找寻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句段,掌握全文结构特色。
本文难点是解析“讲话”所循的思路,理解其层次结构,弄懂各部分、各层次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采纳谈论法解决。
【教课时数】二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简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加点部分板书,下同)这篇有名的马列主义文件是马克思最亲近的战友恩格斯写的。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里。
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今后,“这两位朋友的一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心脏停止了跳动。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亲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葬礼。
葬礼朴素、庄严,参加人数不多,但他们身后却站着全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在埋葬这位伟人的时候,与他一世并肩战斗的最亲近的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布了这一篇极其重要的讲话。
他满怀无产阶级革命深情,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者所作出的功名盖世,歌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平生的崇拜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去世的沉痛哀悼。
二、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按悼词重点,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导读设计:要修业生研读第一、二两段,完成下边的练习:挨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以下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寂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挨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以下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关于”换成“和”,“不行估计”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状况”。
人教版语文人教必修二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人教必修二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一、教学设想(一)关于文本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一册第三单元的重要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演讲辞,大都属于议论文范畴。
议论文一般有观点鲜明、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本文又是议论文和演讲辞结合的典范,全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准确选用关键词语、修辞方法、严密长句,对本文表情达意、表现形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精品。
所以,教学的重要应该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和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二)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的思考议论文阅读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一年正是学生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授课班组为实验班,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比较丰富。
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寻找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作适当的引导,而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解。
(三)关于阅读方法指导的几点思考1、精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按照“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领悟感情”四个环节来指导阅读理解。
当然,四个环节不一定要有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随机选取。
2、语文课不是政治课,通过思想内涵丰富的文章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可以的,但必须服从语文教学和文本阅读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不可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语文教育。
这篇文章涉及到一些政治哲学概念,在不影响文本阅读的前提下不予以解释或不作为重点。
3、阅读教学应坚持“文本阅读”规律的探索,即在不涉及文章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也即坚持“以文解道”、“以文悟道”。
所以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知识储备外,一般不再增加知识补充。
4、阅读和阅读教学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取关键点进行突破,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并能自主指导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有关教学方法的思考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师生关系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

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
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
家;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
放,但应是有比较、有选择的开放。
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__市__场___调__节__为主。
(4)对__外__商__投__资____给予优惠和方便。
『思考』 深圳市 政 府 前 的 一 座 雕 塑 —— 拓 荒牛,它体现了深圳人 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
历 史
[答案] 提示:敢为
必
修 ②
人先的精神。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置: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 和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的 区
福州、广州等___1_4_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
别。三者虽都为现代中
(2)内容: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 国 对 外 开 放 的 形 式 , 但
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3)特 点 : 汇 集 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 , 具有 三 角 洲 形 成 了 以 轻 工 业
__知__识__密__集____的特点。
为主的经济区。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_国__际__行__情___的重要窗口。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返回导航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十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汪凯【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教学设想】“理解文章的句子”,以课文为材料,让学生在把握全文结构的基础上,加深对重点语句含义的理解。
以讲解分析为主,辅以理解语句含义的练习。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2、6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第3、7段的分析理解。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女儿与马克思之间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您喜爱的座右铭是什么”“思考一切”。
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个经典的回答,一笔巨大的财富,这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作为思想家、科学家与革命家的马克思,“思考一切”是他一贯的性格,“思考一切”也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能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为什么我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呢?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大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
因此,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还要学习马克思思考一切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这是你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
二、背景介绍: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
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恩格斯(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三、悼词特点: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语文必修二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7.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答案 (1)勇服郭晞:刚正沉勇。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5.课文写的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入见谌, 大骂曰: “汝诚人耶?……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 汝将何以视天地, 尚不愧奴隶耶!” 谌虽暴抗, 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2) 仁愧焦令谌:仁慈宽厚。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5.课文写的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 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 栖之梁木上。 泚反, 太尉终, 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必修2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必修二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 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 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 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 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 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中华立领及中山装
一、“竞尚洋装”
长袍马褂
西 服
民间服饰的变化,引起了官定服饰制度的变化。
清代一品文官的标识:仙鹤
清代三品文官的标识:孔雀来自清代二品文官的标识:锦鸡
清代四品文官的标识:云雁
清代武三品补子
豹
彪
清代武六品补子 西 式 军 装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中山装
三民 主义
严谨治国
五权分立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说课流程
• • • • • • 说教学理念 说课程标准 说学情 说教材(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 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 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 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 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 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 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 造必要的前提。
竞尚洋装 (衣)
社会生活的变迁 (风俗)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移风易俗
探究题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2、结合本课谈谈你对· 哈韩现象的认识 • (与韩国的身土不二现象做比较)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共25张PPT)优秀课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墓
恩格斯
教学目标 :
1.把握全文,理清结构,把握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的文章是马克思最亲 密的战友恩格斯写的。
卡尔·马克思,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一提到他,崇 敬爱戴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会想到他宣判旧世界死刑的 《共产党宣言》,会想到他对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尝试的巴黎公社的指导和热情赞扬,会想到他首创的国际工人 协会——第一国际……他的光辉名字是和科学共产主义、和无 产阶级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第8段歌颂了伟人哪些品格? 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
原文: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 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和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 产者——无论保守派活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对比。和下文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和下文马克思的毫不在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 和无畏。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历史规律(去伪存真) 剩余价值(豁然开朗) 其他发现 办报宣传 创立协会(自豪)
品味语言,体会哀情
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两点三刻: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 刻的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情。写明具体时刻, 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 么的非同寻常,在这一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 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 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什么? 什么? (2)中国交通与通讯近代化的意义有哪些? 中国交通与通讯近代化的意义有哪些? 中国交通与通讯近代化的意义有哪些
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 请思考: 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 质上有何区别? 质上有何区别?
第13课 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历史的巨变
我国现代铁路的动车组列车
对比以上两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一、铁路交通的发展
问1:铁路最早是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铁路最早是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2: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交通为实业之母, 交通到 传 递 情 报 和 示 警 的 作
古 人 利 用 烽 火 台 燃 烧 狼 烟
用 。
飞鸽传书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 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 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何为驿传?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 用车传送称“传”
二、通讯的变化
1、从驿传到邮政 外国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大清邮政局成立( 大清邮政局成立(1896年) 年 撤消全部驿站( 撤消全部驿站(1913年) 年 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1920年) 年 红色邮政诞生( 红色邮政诞生(1929年) 年
大清邮政局
清朝大龙邮票
2、电话与电报
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1877年,台湾) 年 台湾)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战乱影响了电报电信事业发展
1880年 1880年,电报总局
清末上海电话局接线员。 清末上海电话局接线员。
请思考:近代交通、 请思考: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情境一: 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 年 顺天乡试发榜, 申报》 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 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 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 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 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情境二:庚子之变( 年八国联军侵华) 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 年八国联军侵华 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 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 城,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 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 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 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 物,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 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 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 年大幅增加。 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 年大幅增加 情境四: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 情境四:“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 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 衡;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地方保 护主义色彩浓厚 原因:中国的贫穷落后;观念保守; 列强把修建铁路作为资本输出、控 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方式,掠夺路权。
2.中国近代水运 2.中国近代水运
郑和宝船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轮
创建初期命运多舛
一、交通的变化
(4)中国人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人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主持詹天佑( 京张铁路,主持詹天佑(1909年) 年 (5)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争夺筑 )甲午战争后, 路权。清末, 路权。清末,中国半数左右铁路由外 国人控制。 国人控制。 (6)民国时期,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 )民国时期,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 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未入正轨。 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初步发展 举步维艰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阅读课文并思考: 阅读课文并思考: 中国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近代铁路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19世纪中期以来,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中期以来 世纪中期以来,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2)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 历程。 历程。 铁路速度快、运力大、 (3)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 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列强为了在经济上侵略中国,争夺筑路权。 (4)列强为了在经济上侵略中国,争夺筑路权。
三、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近代交通、
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使中国与世界联系大大加强 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本课小结
新式交通、通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 中国人的 生产、 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 生产 、 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 国近代化历史进程。对于铁路,孙中山先 生就曾经说过:“交通为实业之母 , 铁道 交通为实业之母, 交通为实业之母 又为交通之母。”对于电话、电报等电讯 又为交通之母 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人们更是写诗 赞叹道:“举头铁索路行空 , 电气能收夺 举头铁索路行空, 举头铁索路行空 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 通。”
孙中山
历史的巨变
早 期 铁 路 的 通 车 场 景
一、交通的变化
阅读课文:请简要概括中国近代铁路的 阅读课文: 发展历程 (1)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1876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年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881年) 年 (3)中国第一条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 )中国第一条宫廷专用铁路: (1888年) 年
中 国 近 代 水 运 的 发 展 脉 络
(1)诞生的标志 (1)诞生的标志 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年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2)清末的发展 (2)清末的发展 清末, 清末,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 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 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 排挤中艰难求生。 排挤中艰难求生。 ( ) 的 发展 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 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 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 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 。
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 300—800 300 800里。
古代驿传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 800里 300—800 般就是日行300 800里。
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 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 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馆驿 巷内, 巷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八年 公元1375 1375年 (公元1375年)。
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3.中国近代航空 3.中国近代航空
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试飞 年莱特兄弟首次试飞
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人的骄傲: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
孙中山与宋庆龄在冯如飞机前合影
知识卡片: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 知识卡片: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 方式,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方式,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