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合集下载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1.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原理:试样在550度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分数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中的沙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实验步骤:1.用分析天平称取以灼烧的坩埚质量。

2.在已知质量的坩埚中称取2~5克式样,在电炉上低温炭化至无烟为止。

3.炭化后,将坩埚移入高温炉中,与(550±20)度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分钟,放入干燥器冷却30分钟,称重。

注意事项:1.样品自然放在坩埚中,勿压,避免样品氧化不足。

2.样品开始炭化时,应有坩埚盖,防止损失,并打开部分坩埚盖,便于气流流通。

3.炭化时,温度应逐渐上升,防止火力过大而使部分样品颗粒被逸出的气体带走。

4.灼烧温度不宜超过600度,否则会引起磷硫等盐的挥发。

2.饲料中钙的分析测定原理:将试样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在溶液中加入草酸铵溶液,使钙成为草酸钙白色沉淀,然后用硫酸溶液溶解草酸钙,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游离的草酸根离子,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式样的含钙量。

实验步骤:1.试样溶液制备。

①称取2~5克试样于坩埚中—炭化—550±20度炭化3h。

②向盛有灰分坩埚中加(1+3)HCL 10毫升,并滴浓HNO3(2~3)滴,小心煮沸。

③用滤纸过滤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热水洗涤5~6次—用水定容即可。

2.草酸钙沉淀。

①移取10毫升溶液—烧杯中—加水100毫升—调PH值2.5~3.0(指示剂甲基红两滴,滴氨水,红变橙黄,滴盐酸呈红色)。

②电炉上煮沸,滴加10毫升草酸铵溶液,且不断搅拌——煮沸5分钟——静置过滤。

3.沉淀洗涤。

过滤沉淀——用氨水溶液洗沉淀6~8次,至无草酸根离子为止。

4.沉淀溶解与滴定。

①滤纸+沉淀——烧杯中——硫酸溶液10毫升,50毫升水——加热至80度左右。

②用0.0493mol/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30秒不退色。

《饲料灰分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

《饲料灰分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

《饲料灰分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饲料中灰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掌握灰分的提取和测定技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钻研素养。

二、实验原理:饲料灰分是指在高温下,饲料中有机物质被完全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的含量。

通过加热饲料样品,将有机物质燃烧殆尽,得到的残渣即为灰分。

灰分的含量是评判饲料成分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电热恒温干燥箱2. 电热炉3. 研磨机4. 滤纸5. 硝酸6. 硫酸7. 饲料样品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饲料样品,经过研磨后,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110℃干燥至恒重。

2. 将干燥后的饲料样品放入电热炉中,加热至灰分完全燃烧。

3. 取出炉中的残渣,冷却后称重,得到灰分的质量。

4. 将残渣加入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进行溶解,转移到烧杯中。

5. 将溶解后的液体过滤,滤渣洗净,将滤纸和滤渣一同放入电热炉中加热至灰分完全燃烧。

6. 取出炉中的残渣,冷却后称重,得到灰分的质量。

7. 计算饲料中的灰分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2. 加热过程中需注意防止灰分溅出。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洁仪器和台面。

六、实验结果处理:根据实验得到的灰分质量和饲料样品的质量,计算出饲料中的灰分含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标、原理、仪器和试剂、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及结论等内容,并附上实验数据表格和图表。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饲料灰分的测定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科学钻研的综合素养。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饲料质量评判的理解,为今后的科学钻研打下基础。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1. 引言在畜牧养殖业中,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并且与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粗灰分作为饲料中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用于评估饲料中的无机物含量,为养殖业提供可靠的质量控制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

2. 粗灰分的定义与意义粗灰分是指在高温下将饲料完全燃烧残渣的质量。

它主要由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组成,如钙、磷、钠、镁、铁等。

粗灰分的含量可以反映饲料中无机物的含量,并且对饲料的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粗灰分的含量与饲料中各种无机元素的供给量、饲料成分的种类和品质、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粗灰分含量可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效率;而不合理的粗灰分含量可能导致动物营养失衡、生长受阻、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了解饲料中粗灰分的含量是进行饲料质量检测的重要一环,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建议,并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粗灰分的测定方法3.1 仪器与试剂准备•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样品和试剂,精度应达到0.001g。

•灼烧炉:用于将饲料样品进行高温燃烧。

•耐高温量杯:用于称取和燃烧饲料样品。

•烧杯:用于称取溶液。

•蒸馏水:用于稀释试剂和清洗仪器。

•硝酸:用于溶解和预处理饲料样品。

•硝酸银:用于滴定测定悬浮液中盐酸的反应滴定。

•盐酸:用于与硝酸银反应进行滴定,并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过硫酸钠:用于高温燃烧饲料样品。

•萃取瓶:用于过滤和分离固体和液体。

3.2 测定步骤1.取适量的饲料样品,并称量到耐高温量杯中,记录样品的质量。

2.打开灼烧炉,将耐高温量杯放入炉内,进行高温燃烧,直至样品完全燃烧为止。

3.将燃烧后的耐高温量杯取出冷却,称量其中的残渣质量。

4.计算粗灰分的百分含量,使用以下公式:粗灰分含量(%)= (残渣质量 -样品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4. 测定结果的分析与判断测定得到的粗灰分含量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标准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评估饲料的质量。

实验四 粗灰分的测定(干式灰化法)

实验四  粗灰分的测定(干式灰化法)
实验四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干式灰化法
GB 5009.4-2010
一、 原理
将食物样品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氧化成CO2、 H2O及N、S的氧化物挥发掉, 无机盐类转变成金属 氧化物残留下来,这部分残留物就是灰分。 通过灼烧的手段分解食品的方法,叫灰化法
由于有机物燃烧不完全,有残余的碳存在,故称 之为粗灰分。除去残余碳后,称之为真灰分。
二、 材料与仪器
(一)材料:水果、蔬菜、其它 加工食品(本次实验用银杏叶粉、 油茶籽粉)。
(二)仪器:瓷坩埚、长柄坩埚 钳、电炉、干燥器、马福炉、分 析天平。
三、 操作步骤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坩埚在使用前应先用稀盐酸煮沸1h,冼净,烘干后再使用。
2. 将洗净的瓷坩埚放入马福炉中,在500-600℃灼烧0.5h,冷却至 200℃后,用坩埚钳将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精确称 重 W 0。
5. 再灼烧1h,冷却、称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为恒重 W2。
四、 计算
W1 W 粗灰分 100 W2 W0
式中:W0——坩埚重量(g) W1——坩埚和样品重量(g) W2——坩埚和粗灰分重量(g)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 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五、 注意事项
灼烧温度过高或升温太快,会引起钠、钾
的氯化物挥发损失,而且钠、钾的磷酸盐和硅 酸盐也易熔融而把碳粒包藏起来不易烧尽。
3. 取白果固体样品2~3g,或液体样品5-10g,放入坩埚中,称重 W1, 然后在电炉上加热使样品碳化至无烟。易发泡的含糖、淀粉、蛋白质 等较多的样品,可预先在样品中滴加几滴纯植物油。 液体样品先在水 浴上蒸干,再放电炉上加热,直至碳化。 4. 将坩埚移至马福炉中,在525℃±25℃下灼烧灰化至碳微粒消失, 样品呈灰白色止,冷却至200℃后,用坩埚钳取出坩埚,放入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重。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一。

原理
饲料在550℃的高温灼烧后的残渣,主要是一些氧化物,无机盐类等矿物质,也含有混入饲料中的少量杂质,故称粗灰分,一般以质量分数表示。

二。

仪器
高温箱型电炉
三测定步骤
将干净坩埚放入550±20℃的高温中灼烧至恒量,在已恒量的坩埚中秤取2g|已磨细的风干试样,在普通电炉上小心碳化至无烟,再将坩埚移入高温箱型电炉中,于550±20℃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2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量。

进行检查下灼烧,每次15min,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1g。

W粗灰分=m。

/m×100%
m。

——灼烧后的残渣质量,g
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g。

叙述饲料粗灰分的测定原理

叙述饲料粗灰分的测定原理

叙述饲料粗灰分的测定原理饲料粗灰分是一种常用的饲料质量指标,用来表示饲料中的无机物质含量。

它是通过在高温下将饲料样品燃烧,使有机物质燃烧殆尽,从而得到残留的无机物质,再经过称量计算出饲料中粗灰分的含量。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原理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样品燃烧和灰分计算三个步骤。

首先是样品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粘附在样品表面的杂质,以及挥发性物质,使得样品能够准确地代表饲料的灰分含量。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将饲料样品的外壳去除,然后将饲料样品粉碎,以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更容易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殆尽。

然后,将样品加热至高温,通常是550左右,以去除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

此外,还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对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去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样品燃烧。

样品燃烧是通过将预处理后的样品置于高温燃烧炉中进行燃烧,使有机物质燃烧殆尽,然后得到残留的无机物质,即粗灰分。

在燃烧过程中,样品中的有机物质会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燃烧热。

同时,由于样品燃烧中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会通过热传导蒸发和逸出,需要通过恒温加热或用干燥管吸附和冷凝的方法收集和去除。

燃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被称为粗灰分。

最后是灰分计算。

灰分计算是通过称量的方式测定饲料样品中的粗灰分含量。

一般来说,需将燃烧后的灰分残渣冷却后称重,并记录重量。

该重量即为样品中的粗灰分的含量。

灰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即样品中灰分的质量与样品质量之比。

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预处理、燃烧和灰分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在进行饲料粗灰分测定时,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饲料粗灰分测定方法,并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饲料粗灰分的测定原理是通过预处理、燃烧和灰分计算三个步骤来确定饲料样品中粗灰分的含量。

这一测定方法简便、可靠,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价中。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关键控制内容:
(1)温度:注意控制马弗炉中的温度保持在(550±20)℃,因为如果高温达到了600℃,就会导致硫、磷等的挥发,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同时在试验中,也要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温度,一般要将仪器设备的工作温度校准为所适用的温度值。

在做样之前,现对坩埚进行灼烧干燥,然后放冷至适当温度以后再称量。

(2)炭化:炭化过程中,可以将坩埚的盖子进行半盖,防止通风橱的吸力影响样品质量;在加热过程中,注意使用小火,加热时间看样品是否有黑烟冒出,直到黑烟消失即可。

如果使用的是电炉,需要将坩埚放置于石棉网之上,可以使用电陶炉等设备,避免选择功率大的电炉,避免明火。

(3)灰化:在马弗炉为550℃时,将样品放入,烧灼3h后,观察坩埚内的样品有没有黑色颗粒,如果有,需要冷却加水,再烘干后放入烧灼;如果没有,继续灼烧1h。

判断样品灰化终点,需要依据样品的残灰颜色,如果为灰白色,表示灰化完全;如果是铁含量高的样品,可能为褐色;如果是铜含量较高的,可能为蓝绿色。

(4)灰化后:当样品灰化后,要等到温度降下来再取出坩埚,等温度稍微降下后再取样品,如果在温度没有降低就取出坩埚,容易导致坩埚遇冷开裂。

(5)灰化时间:一般的样品灰化时间为4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恒重,而有的样品它们灰化后,也会有一些黑色碳粒,此时,检验人员需加水、烘干后再进行灰化,这样一来,灰化时间就会可能变长,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仍需有机物完全氧化,降低误差。

粗灰分的测定

粗灰分的测定

粗灰分的测定粗灰分也称为不挥发物含量,是指在高温下残留在物料中的物质。

粗灰分的测定是一项关键的分析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药品、化工等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研究领域。

一、测定方法。

1.燃烧法。

燃烧法是测定粗灰分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将样品加热至高温并进行燃烧,使挥发性成分完全蒸发和燃烧,从而获得粗灰分。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准确称量的样品放入称量瓶中;(2)将称量瓶放入燃烧炉,并提高温度至800℃~1000℃,进行高温燃烧;(3)燃烧后,取出称量瓶并放入干燥器中,将其恢复至室温;(4)将称量瓶取出并重新称量,计算出样品的粗灰分含量。

2.酸洗法。

酸洗法是另一种测定粗灰分的常用方法,它采用强酸溶解样品中的全部成分,只留下不挥发物质,并通过比较前后称量结果,计算出粗灰分含量。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准确称量的样品放入称量瓶中;(2)加入一定量的酸,并进行强酸溶解过程;(3)将溶液过滤,用去滤液,并将滤纸上的残余物含量将其称量;(4)计算出样品的粗灰分含量。

二、注意事项。

在进行粗灰分测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的选择。

样品的选择应根据其特性和测量的目的来决定,对于不同的样品,应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测定。

2.精确称量。

在进行样品称量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称量误差,以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加热条件。

燃烧法中的加热条件需严格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加热温度都会影响粗灰分的测定结果;而酸洗法中的酸液浓度和用量也需进行科学设计。

4.实验环境。

在进行粗灰分测定时,需保持实验环境的干燥和稳定,以免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三、结论。

粗灰分的测定是一项关键的分析技术,它在食品、饲料、药品、化工等行业起着重要的质量控制和研究作用。

通过合理地选择测定方法和注意测定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粗灰分含量,为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灰分的测定,使学生掌握粗灰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 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高温炉:电加热,有高温计且可控制炉温在550±2℃;
5、坩埚;
6、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
1.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下灼烧30 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l 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 min,称重。

再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 g为恒重。

2.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5 g(灰分重0.05 g以上)试样,准确至0.0002 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人高温炉,于550±20℃下灼烧3 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

再同样灼烧1h,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粗灰分(%)=0
m
-×100
m-
m
1
2m
式中,m0—己恒重空均埚质量(g);
m1—坩埚加试样质量(g);
m2—灰化后坩埚加灰分质量(g)。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量在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