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6)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平面镜成像〖补充例题〗1.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______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3. ( ) A. 1m B. 2m C. 3m D. 4m〖课内练习〗1.在平面镜、太阳灶、汽车后视镜、潜望镜、古代的铜镜中,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C.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D.以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镜3.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家”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发现物体在镜中的像被挡住了4.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被查者观察对面镜中的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____立_________大的________像,若要测某同学5m的视力,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m,则他离实际的视力表为___________m5.请在下图3-4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6.请在下图3-5中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S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SL的反射光线图3-3〖课外练习〗1.皮鞋穿旧后表面很灰暗,这是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变得很光亮,这是反射 .2.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引起的;后者是由引起的3.平面镜大部分是在有一定厚度的透明平板玻璃的一个面上涂上水银做成的 .某人将手指紧贴在水银镜面上,发现镜中手指的像距手指为6mm,那么该玻璃镜的厚为 .4.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3-6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图3-6(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5.如图3-6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距离次数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1 13 132 14 143 15 15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3-7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品牌的抬头显示器将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的图象反射到挡风玻璃,类似平面镜成像,如图,司机通过挡风玻璃看到的像()A.是实像B.与图象左右相反C.比图象要小D.与图象上下相反2.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3.平静的湖面上,翠鸟距离水面1.2米,水深2米,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A.2m B.3.2m C.2.4m D.6.4m4.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A.7点20分B.9点10分C.4点40分D.4点20分5.画出如图小丑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6.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8.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10.平面镜竖立在光滑的桌面上,一个小球从距平面镜2m 处,以0.2m/s的速度垂直向镜面滚去,经过3s,小球与它在镜中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A.1.2m B.1.4m C.2.8m D.3.4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女孩借用镜子在草地上拍出神奇的“空心人”照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4.3 平面镜成像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4.3   平面镜成像 (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4.3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2.如图所示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3.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她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C.变小,1m D.变小,2m4.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6.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7.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8.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9.浮在水面的“大黄鸭”,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10.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1.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12.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m,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13.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________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所示),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15.身高为1.8m的小明站在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当他以1.5m/s的速度远离镜面时,3s后人与像的距离应为________m,如果将穿衣镜换成一块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平面镜,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16.通过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___.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7.(1)如图①所示,一束由A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①②(2)(2019·山西)如图②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②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1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4)如图乙,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19.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MM′和NN′.(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________cm.(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________(选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________的位置,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4)将棋子B(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 A 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离L B.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次数 1 2 3 4L A/cm 5.40 7.15 9.80 12.50L B/cm 5.20 6.96 9.61 12.32(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0:BCAA ACB BCA11.虚不变镜面12.6 7:2513.左右14.5 不能偏低15.1.8 13 不变16.(1)③(2)亮(3)BC17.如图18.(1)不需要(2)大小(3)虚像(4)45°19.(1)0.30 (2)MM′(3)像直接(4)大于(5)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2.学校大门旁竖直部署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砚逐渐靠近平面镜的历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议决平面镜看完自己的满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望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3.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巨细与物到平面镜的隔断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巨细与平面镜的巨细有关4.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评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望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环境,正确的是()A.B.C. D.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工具如下: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巨细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

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选用薄平板玻璃更换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利用现有工具可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D.若A与B到镜面的隔断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7.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8.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部署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一下行动,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9.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此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优质文档】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平面镜成像-范文模板 (3页)

【优质文档】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平面镜成像-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平面镜成像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编辑老师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及答案:平面镜成像,希望大家学习愉快!1.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 ( )A.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B.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C.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D.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思路解析: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是利用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以使较多的光线能进入耳道,将耳道照亮。

答案:D2.“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 )A.青山的影子B.青山的实像C.青山倒立的虚像D.青山正立的虚像思路解析:漓江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山脚离水较近,所以像离水面也近;山顶离水面较远,所以像离水面也远。

人站在岸上看到的就是山的倒影。

答案:C3.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3.8×105 km+2 mB.2 mC.4 mD.3.8×105 km思路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等距。

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镜面应指水面而不是池底面。

答案:D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思路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是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分居在镜的两侧。

答案:D5球面镜有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两种。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A. B. C. D.3.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军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军看到的图像形状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4.如图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

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

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

其实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使用平面镜的原理与其一致的是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C.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D. 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5.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 能成虚像的特点B. 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 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 能成正立像的特点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B. 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C.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D. 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7.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发生了镜面反射,那么反射面一定很亮B.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 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D. 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8.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附答案

平面镜成像目标梳理知识梳理1.平面镜成像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①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②当人们观察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往往会产生“近大远小〞的感觉,这是由于像与眼睛的距离发生了改变,眼睛看起来感觉像的大小改变了,其实像与物始终大小相等.③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总是一样的,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无论镜子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光的反射.注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重点梳理【重点01】平面镜成像特点【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3.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拟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假设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那么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假设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那么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屡次测量的目的:屡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15.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 11点20分B. 2点35分C. 3点55分D. 12点40分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数字电子钟的图片,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 15:02B. 02:15C. 21:05D. 05:21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4.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A.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不变5.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A. B. C. D.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有厚度的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A. 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 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C. 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D. 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7.下列是观察河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8.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9.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睛朗的夏日中午,往花的叶子上浇水时,水滴会使阳光会聚,常会把叶子烧焦B. 小汽车驾驶室前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可以排除像的干扰C. 做光学实验时,如果环境暗一些,研究的物体亮一些,那么物体的像会更清晰些D. 物体被毛玻璃遮住后看不见了是因为毛玻璃是不透光的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6)
二 三 平面镜成像 同步训练
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下图,
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那么小球在
平面镜里的像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2.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
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
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
D.牙科大夫用来观看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
3.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4.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那
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A.20°或40° B.40°或70°
C.20°或70° D.只能20°
5.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先位置偏转60°,可采纳以下哪
种方法
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
6.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下图,那么座钟
实际指的时刻是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7.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表面呈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会人发笑,那么
A.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B.表面凸的部分把人像变短长
C.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拉长了
D.表面凹的部分把人像变短了
8.如下图,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
9.身高1.70 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
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
10.如下图,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条光线射入,试完成光路图.
证明射出光线与射入光线平行,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

位置时,分不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和,讲明像
由位置运动到了位置,且由图能够看出到的距
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
2.B
3.答案:B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
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依照平面镜成像特点知,
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
4.C
5.答案:BD
解析:A选项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50°,那么反射光线转过120°;B选项将平面镜顺
时针转30°,那么反射光线转过60°,C选项,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反射光线
也偏转30°;D选项,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60°,反射光线也偏转60°.正确答案为
BD.
6.答案:A
解析:依照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
互换了,再把它互换回来即可,最简便的方法有:
方法1:逆时针读数法〔座钟时针、分针本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左右互换〞后,
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因此,按逆时针读数就专门快读出,事实上际指的时刻是10点45
分.
方法2:背面透视读数法〔平面镜成像左右互换了,由正面看改为从背面透过纸看,从
左右又互换回来了,做法是将作图面翻过去,从纸背面透过纸去看座钟,按正常的顺时针方
向读数,现在读出实际指的时刻为10点45分.〕
方法3:由数学公式得出,实际时刻等于12点减去平面镜中的钟面指示时刻,即实际
时刻=12点-1点15
分=10点45分.
7.BC
8.解析:如下图,依照平面镜成像规律,能够确定光源S的像点S′,连接S′A可找
到入射点O和过A点的反射光线OA,连接SO,SO即为反射光线OA的入射光线.
9.解析:如下图,A、C、B分不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
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

OC=OC′,因此OC=21CC′,

EO=21A′C′,EF=21A′B′=21AB
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确实是镜的长应为人身
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70 m,那么镜长最小为0.85 m.所放位置如下图,镜
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假设平面镜高度挂的
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10.解析:依照反射定律图解如下图.
由∠1=∠2〔反射定律〕
∠6=90°-∠2 ∠5=90°-∠1
因此∠5=∠6
因NO1⊥NO2〔两镜垂直,法线也垂直〕
因此∠2+∠3=90° ∠1+∠4=90°
即∠2+∠3+∠1+∠4=180°
即∠AO1O2+∠O1O2B=180°,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
即AO1∥O2B且反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