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三章__利息和利率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利息和利率

国家税收和债权中涉及的利息和利率。
利息和利率的计算方法
简单利息
利息根据借款的本金和利率来计算。
复利
利息会根据固定的时间间隔不断积累,本利和 重复计算。
利率的分类
1 名义利率
指合同规定的利率。
2 实际利率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率带来的利率偏差。
利率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产生下降 的利率。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利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政府政策
政府的货币政策对利率有直接 影响。
利率的重要性
利率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可影响储蓄、投资、消费和生产等方面。
利息和利率的应用案例
1
企业投资
2
企业抵押贷款或融资所涉及的利息和利
率。
3
个人贷款
个人通过借贷资金而支付的利息和利率。
国家财政政策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利 息和利率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货币银行学中与利息和利率相关的重要概念 和计算方法。
货币银行学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系统的学科,它涉及了货币的发行、监管和银 行的运作方式。
利息和利率的概念
利息是指借贷资金所产生的报酬,而利率是指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它们是金 融领域中常见的重要概念。
利息和利率的计算方法
简单利息
利息根据借款的本金和利率来计算。
复利
利息会根据固定的时间间隔不断积累,本利和 重复计算。
利率的分类
1 名义利率
指合同规定的利率。
2 实际利率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
3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率带来的利率偏差。
利率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产生下降 的利率。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利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政府政策
政府的货币政策对利率有直接 影响。
利率的重要性
利率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可影响储蓄、投资、消费和生产等方面。
利息和利率的应用案例
1
企业投资
2
企业抵押贷款或融资所涉及的利息和利
率。
3
个人贷款
个人通过借贷资金而支付的利息和利率。
国家财政政策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利 息和利率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货币银行学中与利息和利率相关的重要概念 和计算方法。
货币银行学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系统的学科,它涉及了货币的发行、监管和银 行的运作方式。
利息和利率的概念
利息是指借贷资金所产生的报酬,而利率是指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它们是金 融领域中常见的重要概念。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1)
该理论的产生:1937 年凯恩斯的学生罗伯逊 在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因此是古典利率理论的延伸。 对凯恩斯利率理论的批评: 认为凯恩斯利率理论完全忽视储蓄、投资等 实际经济因素对利率的影响; 认为利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与现 实经济现象不符。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2)
一、古典利率理论(4)
(二)均衡价格论(马歇尔) 基本观点:认为利息是资本需求与资本供给达到均 衡时的价格。 资本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的供给取决于抑制现在消费而对未来享受的 “等待”; 利息率由资本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一、古典利率理论(5)
(三)古典学派关于利率与储蓄、投资间变动关系 的分析: 资本供给来源于储蓄,储蓄取决于“时间偏 好”、“节欲”、“等待”等因素。 当这些因素既定时,利率越高,储蓄的报酬 越多,储蓄增加,反之减少;储蓄是利率的增函 数。 当资本边际生产力一定时,利率越高,投资 越少,利率越低,投资越多;投资是利率的减函 数。
(一)利息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 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 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率 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 称为利息率,简称为利率。以公式表示: 利率=(利息/本金)×100%
二、利率的计算方法
(一)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1、年利率:1% 如:年息 5 厘,指本金 100 元,每年利息 5 元。 2、月利率:0.1% 如:月息 5 厘,指本金 1000元,每月利息5 元。 3、日利率:0.01% 如:日息 5 厘,指本金 10 000元,每天利息 5元。 4、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5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资料

2020/9/19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4
(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1、普通贷款
➢ 例如:某银行贷给小张1000元,这1000元是银行 今天所贷出的本钱,一年后小张还给银行1100元。 我们把银行今天所付的本钱放在等式的左边,把 银行一年后所得还款的现值放在等式的右边,则:
1000元=1100元/(1+i)
•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 风险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一般来说, 利息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利率则 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
• 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 表示,在这一基础上,风险的大小不同,风险溢价的 程度也千差万别。相对于千差万别的风险溢价,无风 险利率也就成了基准利率。
–P 代表现在存入银行的钱数(即现值,又称为贴现因 子),
–i 代表利率(贴现率或折现率),可以得到:
– S=P(1+ i)
– P=S/( 1 + i )=1100/(1+10%)=1000 • 以此类推,两年后要取出1100元,则现在需存入银
行:
– 1100/(1+10%)2=909.09
–可见:贴现率与贴现因子成反比。
2020/9/19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2
• 如果一年内多次付息,假定三年后可以收到100元,且每 一季度付一次利息,则现值为:
P
s
1 i nm m
100
1
0.1
43
70.14
4
• 在实际投资中,有些投资项目是在未来n年中每年都有回 报率。为r假,于定是第k这年种的回回报报的为现R值K元计(算k公=式1应,为2:,…,n),利
第三章 货币银行学 利息与利率

课堂思考:
1995年底,我国规定的一年 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0.98%,二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1.7%。按 照复利的定义和制定原则,这样 的利率制定是否科学,为什么?
答案:
(1+10.98%)*(1 +10.98%)-1=0.2317 11.7%×2=0.234
0.2317<0.234 所以,制定合理
利率(interest rate)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 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本金 r=P/C 利率反映利息水平的高低。现实生活中的 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
(二)利率体系
是指一国各种不同的利率相互联系构成的 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 导机制。一般而言,利率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利 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组成。
S P (1 r )
复利的运用
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是更符合生 活实际的计算利息的观念。 我国银行公布的官方利率以单利标示, 但是银行制定利率水平遵循复利原则:不 论以单利计算还是以复利计算,都应该是 期限越长的定期储蓄,利率越高;而且按 长期储蓄利率计算出来的利息必须高于按 短期储蓄利率用复利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息。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 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怎样增 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对 利率产生任何影响,被称为流动性陷阱。
政策指导意义:此时,货币政策无效; 政府要增加支出,刺激有效需求。
四、可贷资金理论 同时考虑了凯恩斯的货币因素和古典学派 的实质因素。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当 前的储蓄;二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也有两个方面:一是 当前的投资需求;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古典利率理论(实际利率理论)
r
I
S
r*
E
O
I=S
I,S
图示 储蓄投资理论下的利率
2.古典利率理论的特点:
(1)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 (2)古典利率理论是实物利率理论 (3)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 (4)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资本供求的作用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 比较结果:从投资总额来看,甲方案9500万元, 乙方案1亿元,甲比乙少投入500万元;但通过现 值计算,甲方案投资总额的现值为7879.51万元, 乙方案投资总额现值为6759.02万元,乙比甲少 1120.49万元。可见,乙方案比甲方案为好。
(四)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买入债券后持有至期满得到的收
1.未来一笔现金流量的现值
PV
FV (1 r)n
PV:现值 ;在计算现值时使用的利率,称为 贴现率r
• 现值的三个基本特征: (1)未来支付越多,或终值越大,现值越大
(2)未来支付的时期越短,现值越大
(3)利率越低,现值越大
影响现值大小的因素:期限、终值、贴现率
2.未来系列现金流量的现值
• 例:有一项投资,未来三年每年带来的收入分别为1、2、3元, 问在贴现率为8%的情况下,这项投资现在的价值是多少?
合计
单位:万元
乙方案
每年年初投 资额
现值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00 909.09 826.45 751.31 683.01 620.92 564.47 513.16 466.51 424.10
10000 6759.02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ISP
S P(1 r)n
P
(1
S r)n
S1 P I1 P P r P(1 r)
• 第一期, S1 P I1 P P r P(1 r) • 第二期, S2 S1 S1 r 1 S1(1 r) P(1 r)2 • 第三期, S3 S2 S2 r 1 S2(1 r) P(1 r)3 • ……. • 第n期, Sn P(1 r)n
• 利息是因为贷款人承担了风险而获得的报 酬。
•
• 利息来源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 利息是未来财富对现在财富的时间贴水。 • 利息代表剩余价值。 • 利息来源于商品的价值差异。 • 利息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决定的。 • 利息率决定于货币存量的供求和人们对
流动性偏好的强弱。
6
2024/3/31
2、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科学论述
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
★拆借利率是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 金借贷利率,是短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 性的利率 。
★国债利率是指一年期以上的政府债券利率, 它是长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3、一级市场利率与二级市场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是指债券发行时的收益率或 利率,它是衡量债券收益的基础,同时也 是计算债券发行价格的依据。
▲单利法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利息仅按借贷本金、利率和期限一 次计算。
▲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 本利和=本金+利息
S=P+I=P+P·r·n=P(1+r·n)
▲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 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 第一年, S1 P I1 P P r P(1 r) • 第二年, S2 P I2 P P r 2 P(1 2r) • ……. • 第n年, Sn P In P(1 rn)
货币银行学 第三章 利率

贴现率一般由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再贴现 率、市场利率和所贴现票据的信用程度确定。
中央银行再贴现:当商业银行资金紧张,周 转困难时,把已办理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 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按再贴现率扣除再贴 现的利息后把余额付给商业银行。
23
贴现率计算
某企业将一张票面为100万元的60天后到期 的汇票到银行贴现,银行月贴现率为3.75‰ (一个月按30天计)。 求:(1)银行应扣除的贴现利息; (2)银行应支付给企业的贴现金额。
流动性偏好论、迂回生产论。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利息本质的认识:利息是信用
活动的标志,有信用就有利息。
3
第一节 利息与利息率
4.利率形态
4.1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
市场利率:在借贷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 成的利率。
基准利率:在整个利率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能带 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基础性利率,是官定利率。
固定利率:指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波动,在 整个借贷期间固定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相对固定利率而言的,浮动利率又称 可变利率,指在基准利率的一定幅度内,随市场 利率的变化而上下浮动的利率。
固定利率简单易行,便于计算,为了避免利率变 动带来的风险,多用于短期借贷或利率变动不大 的时期。
浮动利率借贷双方承担利率风险较小,但计算利 息成本比较麻烦,多见于中长期贷款和外汇贷款。
请问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
15
3.终值与现值
终值: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 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将会是怎样的金额, 这个金额就是本利和,也通称为终值。
FUTURE VALUE
现值:如果知道在未来某一时点上有一定金 额的货币(终值),就可以按现行利率计算出 能取得这样金额的本利和在现在所必需具有 的现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为“现值”。
中央银行再贴现:当商业银行资金紧张,周 转困难时,把已办理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 申请再贴现,中央银行按再贴现率扣除再贴 现的利息后把余额付给商业银行。
23
贴现率计算
某企业将一张票面为100万元的60天后到期 的汇票到银行贴现,银行月贴现率为3.75‰ (一个月按30天计)。 求:(1)银行应扣除的贴现利息; (2)银行应支付给企业的贴现金额。
流动性偏好论、迂回生产论。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利息本质的认识:利息是信用
活动的标志,有信用就有利息。
3
第一节 利息与利息率
4.利率形态
4.1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
市场利率:在借贷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 成的利率。
基准利率:在整个利率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能带 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基础性利率,是官定利率。
固定利率:指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波动,在 整个借贷期间固定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相对固定利率而言的,浮动利率又称 可变利率,指在基准利率的一定幅度内,随市场 利率的变化而上下浮动的利率。
固定利率简单易行,便于计算,为了避免利率变 动带来的风险,多用于短期借贷或利率变动不大 的时期。
浮动利率借贷双方承担利率风险较小,但计算利 息成本比较麻烦,多见于中长期贷款和外汇贷款。
请问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
15
3.终值与现值
终值: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 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将会是怎样的金额, 这个金额就是本利和,也通称为终值。
FUTURE VALUE
现值:如果知道在未来某一时点上有一定金 额的货币(终值),就可以按现行利率计算出 能取得这样金额的本利和在现在所必需具有 的现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为“现值”。
货币银行学 第3章利息与利率

• 在实际过程中,利率指标与货币供应量 i
指标 一般不能同时都选作中介目标, i2 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即如果央行以稳
定利率为中介目标,则必然要容许货币 i1 供应量存在波动;反之,如果在稳定货
币供应量,则有可能以利率的不稳定作
为代价。图示分析:
0
(Ms P
)1
(
Ms P
)2
E
L2
L1
Ms
P
2020/2/5
•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
• (4)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
2020/2/5
.
11-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 1、中介目标的含义及意义
•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观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保 证最终目标的实现,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插入的一些过渡性指标。
①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②对风险的补偿
马克思
•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债权人)由于贷出货币而从借款者 (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
2020/2/5
.
11-2
二、利息的计算及应用
• 单利法 –仅对本金计算利息,即仅按本金和时间的长短来计 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
I Prn S P P r n P(1 r n)
• 特别注意事项:
• 物价稳定,并不意味着物价水平绝对不变;
• 充分就业,也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失业;
• 国际收支平衡,也不意味着总是保持平衡;
• 经济增长,应该更加强调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令人不可小觑的利率功能
362年前,白人移民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 安人手中买下了相当于现在曼哈顿的那块土 地,现在这块地皮值281亿美元,与本金差额 整整有11亿倍之巨。如果把这24美元存进银 行,以年息8%计算,今天的本息就是30万亿 美元,可以买下1067个曼哈顿;6%计算,现 值为347亿美元,可以买下1.23个曼哈顿
“出租土地能够收取地租,那么出租 货币也应该收取货币租金”
货币所有者得到的利息,至少 要等于用借到的货币所能买到的 土地所产生的地租。
• 三、收益的资本化 • (一)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已经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的原因 :
• 原因一: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 这种观念被广而化之,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二者的关系:
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预期通货膨胀率)-1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 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 %。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 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 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 的状态。
关于利息的来源,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有众多解释,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庸俗 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各种流派,包 括:“地租派生论”、“资本生产力 论”、“节欲论”和“灵活偏好论”。
关于利息的来源:地租派生论
认为利息是一种报酬,在古典经济学中是 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最先由配第提出, 后来在洛克的著作中也有涉及。
• 原因二:利息率则是一个事先极其确定的量,利 息率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制 约企业主收入的多少;
• 原因三:利息具有悠久的历史。
• (二)收益的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income)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 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 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 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关于并非资本的事物可以看作为资本,可以工资的 资本化为例。比如,一个人的年工资为2400元,按 照资本化的思路,这个人可视为取得2400元收益的 资本金额。以年平均利率为5%计,这个金额就是 4.8万元。在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被视为一 个经济范畴;工资之类的货币收入被视为这个资本的 所得;这个资本则是由为了增进一个人的生产能力而 进行的投资所形成。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利息的含义及本质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第五节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利息的含义及本质
一、利息
(一)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信用的伴随物,是借款人支付给贷
款人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金额。 利息是借款人为获得资金使用权而必须付
出的代价。利息是贷款人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取得 的报酬。
–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形 成。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O
(一)利率的含义 利率(interest rate)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
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本金 利率反映利息水平的高低。现实生活中的
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
( (二)利率的表示方法 年利率(annual interest):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相应地,“借贷” 也可用“买卖”的说法来表达。
二、马克思的利息起源与本质论
利息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马克思关于利息的观点 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 经济基础.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揭示了利 息产生于生产过程。
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 借贷资本家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 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瓜分剩 余价值,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负利率的危害: • 负利率使债权债务关系更加扭曲。 • 负利率实质上是对债务人的补贴,加剧了总需
求膨胀。 • 负利率加剧了企业的物质供给短缺。
时的利率,通常以%表示。 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以月为单位计算利
息时的利率,月利率=年利率÷12,通常以‰表 示。
日利率(daily interest):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
时的利率,日利率=年利率÷360,通常以‱表示。
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以“基点”为计算 单位,一个基点为0.01%,即万分之一。
思考:将住房贷款月利率6.3975%换算成年利。
(三)利率的种类
1、按照性质划分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因素的利率。通常是借贷合同和有价证 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剔除通货膨胀 因素下的利率,是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B=P·r
–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 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 为:50元÷0.05=1000元。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 而,本身也无决定其价格大小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 以有收益。比如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 假 定年 利 率为 5 %, 则 这块 土 地就 会 以每 亩 100 元 ÷0.05=2000元的价格买卖成交,由于土地收益的大 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同时由于利率也会变化,这就使 同一块土地的价格会有极其巨大的变化。假如,当一 块土地根本无法利用时,它的收益等于0,其价格也 只能是:P=0/r=0
•
–当一条公路通过它的旁边时,它的收益可预期为 100元,那么年利率为5%时其价格就是2000元;如 果它日益变成公路上的集镇的中心点时,收益可能 预期为1万元,那么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每亩就 会值20万元.如果土地收益的预期不变而市场平均 利率变了,比如变成10%,那么很容易理解,地价 将下跌一半;反之,平均市场利率下降,地价则会 相应地上升。这就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 成的规律。它表明资本化使本身并无价值的事物有 了价格。
令人不可小觑的利率功能
362年前,白人移民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 安人手中买下了相当于现在曼哈顿的那块土 地,现在这块地皮值281亿美元,与本金差额 整整有11亿倍之巨。如果把这24美元存进银 行,以年息8%计算,今天的本息就是30万亿 美元,可以买下1067个曼哈顿;6%计算,现 值为347亿美元,可以买下1.23个曼哈顿
“出租土地能够收取地租,那么出租 货币也应该收取货币租金”
货币所有者得到的利息,至少 要等于用借到的货币所能买到的 土地所产生的地租。
• 三、收益的资本化 • (一)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已经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的原因 :
• 原因一: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 这种观念被广而化之,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二者的关系:
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预期通货膨胀率)-1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 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 %。
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 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 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 的状态。
关于利息的来源,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有众多解释,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庸俗 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各种流派,包 括:“地租派生论”、“资本生产力 论”、“节欲论”和“灵活偏好论”。
关于利息的来源:地租派生论
认为利息是一种报酬,在古典经济学中是 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最先由配第提出, 后来在洛克的著作中也有涉及。
• 原因二:利息率则是一个事先极其确定的量,利 息率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制 约企业主收入的多少;
• 原因三:利息具有悠久的历史。
• (二)收益的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income)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 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 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 本金额。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关于并非资本的事物可以看作为资本,可以工资的 资本化为例。比如,一个人的年工资为2400元,按 照资本化的思路,这个人可视为取得2400元收益的 资本金额。以年平均利率为5%计,这个金额就是 4.8万元。在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被视为一 个经济范畴;工资之类的货币收入被视为这个资本的 所得;这个资本则是由为了增进一个人的生产能力而 进行的投资所形成。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利息的含义及本质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 第三节 单利与复利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 第五节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利息的含义及本质
一、利息
(一)利息的含义 利息是信用的伴随物,是借款人支付给贷
款人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金额。 利息是借款人为获得资金使用权而必须付
出的代价。利息是贷款人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取得 的报酬。
–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形 成。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及结构体系O
(一)利率的含义 利率(interest rate)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
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本金 利率反映利息水平的高低。现实生活中的
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
( (二)利率的表示方法 年利率(annual interest):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相应地,“借贷” 也可用“买卖”的说法来表达。
二、马克思的利息起源与本质论
利息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马克思关于利息的观点 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 经济基础.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揭示了利 息产生于生产过程。
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 借贷资本家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 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瓜分剩 余价值,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负利率的危害: • 负利率使债权债务关系更加扭曲。 • 负利率实质上是对债务人的补贴,加剧了总需
求膨胀。 • 负利率加剧了企业的物质供给短缺。
时的利率,通常以%表示。 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以月为单位计算利
息时的利率,月利率=年利率÷12,通常以‰表 示。
日利率(daily interest):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
时的利率,日利率=年利率÷360,通常以‱表示。
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以“基点”为计算 单位,一个基点为0.01%,即万分之一。
思考:将住房贷款月利率6.3975%换算成年利。
(三)利率的种类
1、按照性质划分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因素的利率。通常是借贷合同和有价证 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剔除通货膨胀 因素下的利率,是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B=P·r
–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 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 为:50元÷0.05=1000元。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 而,本身也无决定其价格大小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 以有收益。比如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 假 定年 利 率为 5 %, 则 这块 土 地就 会 以每 亩 100 元 ÷0.05=2000元的价格买卖成交,由于土地收益的大 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同时由于利率也会变化,这就使 同一块土地的价格会有极其巨大的变化。假如,当一 块土地根本无法利用时,它的收益等于0,其价格也 只能是:P=0/r=0
•
–当一条公路通过它的旁边时,它的收益可预期为 100元,那么年利率为5%时其价格就是2000元;如 果它日益变成公路上的集镇的中心点时,收益可能 预期为1万元,那么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每亩就 会值20万元.如果土地收益的预期不变而市场平均 利率变了,比如变成10%,那么很容易理解,地价 将下跌一半;反之,平均市场利率下降,地价则会 相应地上升。这就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 成的规律。它表明资本化使本身并无价值的事物有 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