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制造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

简介
虚拟制造技术是由多学科先进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制造等生产 过程进行统一建模,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 品性能、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的制造性,从而更有效、更经济地灵活地组织制造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资源得到 合理配置,以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之目的。
优点
可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模拟出产品及其性能和制造过程,以此来优化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过程,优化生 产管理和资源规划,以达到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和生产效率最高化,从而形成 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举例
如波音777,其整机设计、部件测试、整机装配以及各种环境下的试飞均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其开发周期 从过去的8年缩短到5年;Chrycler公司与IBM合作开发在虚拟制造环境用于其新型车的研制,在样车生产之前, 即发现其定位系统及其他许多设计有缺陷,从而缩短了研制周期。尽管虚拟制造技术的出现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虚拟制造的应用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虚拟制造技术
由多学科先进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
01 简介
03 举例
目录
02 优点 04 效益
05 关键技术
07 应用
目录
06 发展策略
虚拟制造技术是由多学科先进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制造等生产 过程进行统一建模,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 品性能、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的制造性,从而更有效、更经济地灵活地组织制造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资源得到 合理配置,以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之目的。

现代虚拟制造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现代虚拟制造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从本 质上讲虚拟制 造技术 是对真实 制造过程 的动态模拟 、 仿 真. 是在计算机上制造数字 化产 品. 经过模拟仿真对产品外形
设 计 、 局 设 计 、 工 及 装 配 过 程 达 到 优 化 产 品 的设 计 及 工 艺 布 加
化 、 速化 , 快 自动化技术 的柔 性化、 智能化 。 整个制造过程的网
市场与用户。 了提高竞争能力 。 为 企业应当能够对 市场需求的
洪 凯 1 , 2
( . 北轻 工职 业技 术 学院, 1 湖 湖北 武汉 4 07 ;. 30 0 2东南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09 ) 10 6
【 摘 要】 市场化 、 信息化是一个现代企业发展 的必然趋势 , 文章结合虚拟制造等新 的制造技 术‘ 的发展趋 势, 探讨 了 现代 制造
络化 、 全球 化 。
制造 业 要 在 竞 争 激 烈 的 全球 市 场 求 得 生 存 与发 展 .必 须
过程 、 优化制造环境配 置和生产 供给计划 、 优化制造过程并改 进制造 系统的 目的 。 来改善各个层次 的决策和控制。虚拟制 用
造从 根本上改 变了设计 、 制 、 改设计 、 试 修 规模 生 产 的 传 统 制
什 么才 是 信 息 化 制 造 ? 信 息 化 制 造 是 以 虚 拟 制 造 和 大 规 模 定 制 生 产 为 标 准 的 , 有 基 本 上 实 现 了从 产 品 设 计 、 发 、 只 开
生产制造 和流通 以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 才算真正完 成信 息化 工作 。在此基 础上 的先进制造模式和信 息化 内容才
业要 实现 市场 化 就 必 须 走 信 息 化遗 路 以覆 目前 存 在 的 困难 和 解 决 方 案 。

虚拟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五轴联动加工中的应用

虚拟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五轴联动加工中的应用

造周期 该技术在
现代制造业中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序进行反复的调试 , 造成 了人 力、
时 间 、能 源和 材料 的 浪 费 ,且效
率低下。
二、虚 拟制造机床 系统
实机 床加 工的仿真 了。仿真能够真
针 对 复杂 曲面五 轴联 动 系统 实地 模 拟 出过 切 、碰 撞 等 各种 现
虚 拟制 造机 床 系统 是 现 实制 机床几何结构 、控制 系统和 刀具库
造机床系统在虚拟空间的映射 ,它 的建立。虚拟机床要 能够真 实地反 是 由虚拟 的机床一刀具一夹具一工 应现实机床 ,首 先要 求有同样的机
CM A 自动编程技 术、测量技 术、制 件所组成 的虚拟系统 ,具备现实机 床拓扑结构 ,其次机 床各运动轴的 造工艺学、切削仿真技 术等 多学科 床加工系统 的全部功能 、特征和行 几何尺寸要 求同现 实机床 致 ,特 别是五 轴联 动机 床有两个旋转轴 的 交叉的综合技术 ,因此具有较高 的 为 ,能够 完成现 实机床加 工系统 同 N 铣 头和Z C 轴滑 枕的尺 寸更需 要 同 技术难度。但 由于五轴 联动 加工技 样的虚拟生产任 务。通过 虚拟制造 现实机 床完全一致 ,另外 ,机床各 术所具有的高精度、高 效率、加工 机床对复杂 曲面的五轴联动数控 加 运动轴的运动极限及相对关 系也要 适应性强等特点 ,也使它能够更好 工进行仿真 ,能够真实地反映制造 同现实机床一致。控制 系统 的建 立 地适 应复 杂 曲面 的 数控 加 工。 如 加工过程 中的过切 、碰撞等干涉现 目的是使虚拟控制系统具备 同现 实 今 ,五轴联动加工技术已经在发 电 象 ,为程序的修改提供 了数据 ;能 系统相同 的功能 ,并且 能够对机 床 设备制造 业、飞机制造业 、轮船制 够对加 工程序进行反复调试 ,在不 功 能 ,如 G 代码 、 H 码 等 功能 代 代 消耗材料 、能源 ,不 占用机床时 间 造业中得 到了广泛 的应 用。 码进行定义 ,并实现 对虚拟 机床的 对 于 复杂 曲面 的五轴 联 动 数 的情 况 下得 到 正确 的数 控 加 工程 控制 功能 。建 立机 床刀具库主要是 控编程来说 ,由于曲面复杂 ,且 大 序。虚拟 制造 机床 系统能够提供加 建立 用于 实际制造 系统 中相 同尺寸 多为不可展开的雕 塑曲面 ,在 编程 工过 程中的关键数据 ,如优化后 的 规格 的各种刀具 ,以真实模拟切 削 通过 时容易产生不易察觉的过切等干涉 切削参数、总的加工时间等 , 的过 程。 现象。并且 ,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它们可以评价加工策略的优劣并改 2 机床仿真及校验 . 的加 工 中 ,N 铣头 的旋 转 或工 件 进加工方案 ;能够进 步对加工程 C 在 虚拟 制 造机 床 上添 加 工 件 旋 转很容 易发生干涉和碰撞现象 , 序进行优化 ,缩短切削加工过程 中 毛坯 、刀具和 夹具 ,设 置编程坐标 造成工件、刀具甚至机床的损坏。 的空行程走 刀时间和调整复杂 曲面 系和机床坐标 系的相 对位 置关系 , 因此 ,在实际加 工中,即使很有经 不同位置 的加工进给率 。 加载 加工程序后 ,就可 以实现对现 验的工程师也需要进行试切 ,对程

农机制造业中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

农机制造业中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
维普资讯
20 0 8年 8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8期
农 机 制 造 业 中 虚 拟 制 造 技 术 的 应 用
王彦 辉 ,王 琴
00 9 ) 5 0 1
( 北 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石 家 庄 河

要 : 中国是 农 业 大 国 , 业 机 械 在 现 代农 业 生 产 中发 挥 着 巨大 的作 用 。为 此 , 国 内农 机 制 造 业 现 状 、 拟 农 从 虚
业 机 械 和 农 牧 渔 业 机 械 配 件 等 行 业 ( 含 农 用 内燃 未
机、 农用水泵 和齿 轮等行 业) 。规模 以上 企业资产 总
计 7 13 0 .5亿元 , 从业人数达 3 .8万人 。其 中, 75 国有
控股 企 业 资产 为 30 4 2 . 4亿 元 , 占总 计 的 4 .8 ; 5 6 % 民
发 挥 着 巨大 的作 用 , 担 了 超 过 5 % 的农 业 劳 动 量 , 承 0
品 种 单一 、 水 平 、 附 加 值 和 低 技 术 含 量 的发 展 , 低 低 带
的发 展 。 1 1 农机 制造 企业 现状 .
来 的是价 格 竞争 以及 品 牌 混 杂 , 重 制 约 了农 业 机械 严
产 生 活条 件 以及 增 加 农 民收 入 作 为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工 作 的首要 任 务 , 继 出 台 了 一 些 支 持 “ 相 三农 ” 政 策 , 的 促 进 了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的发 展 。农 业 机 械 是 指 在 作 物 种植 、 牧业 生 产 以及 农 畜产 品初 加 工 和处 理 过 程 畜 中所 使用 的 各 种 机 械 。农 业 机 械 在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中

虚拟制造技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制造技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资 助项 目( 编号 :0 6 Z O ) 2 0 一 _ 4
收 稿 日期 :20 — 2 1 0 71—4
图2
叶 片 的三 维 图

维普资讯
技术
4虚 拟 制 造 与 模 具 设 计
在 一 般 情 况 下 ,叶 片 模 具 设 计 主 要 根 据 经 验 来 进 行 , 加 工 、装 配 完 毕 后 的 模 具 要 经 过 反 复 试 模 、 修 模 才 能 成 功 ,这 样 费 时 、费 力 、成 本 高 ,并 且 模 具 的 寿 命 也 难 以保 证 。 利 用 C E软 件 对 设 计 的 模 具结 构 进行 优 化 ,选 择 良好 A 的充 填 形 式 、最 佳 的浇 口位 置 与 浇 口数 量 、合 理 的 流 道 系 统 与 冷 却 系统 。在 计 算 机 上 进 行 试 模 仿 真 ,可 以直 观 地 看 到 充 模 过 程 和 结 果 ,对 达不 到 要 求 的地 方 进 行 修 改 ,这 样
由多 学 科 先 进 知 识 组 成 的综 合 系 统 技 术 ,是 为 了 实 现 企 业 或 产 品 的柔 性 ,快 速 地 响 应 市 场 以 及 一 次 制 造 成 功 而 提 出 的 一 种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E3 它 是 C D C E C M/ A P和 I3 -。 A /A / A C P
模 具 结 构 和 注 射 工 艺 有 关 。 在 通 常 情 况 下 ,设 计 人 员 根 据 经 验 来 设 计 产 品 ,没 有 合 适 的 参 照 标 准 。 利 用 C E 软 件 A ( lf w软 件 ) 和相 关 理 论 ,可 以选 择 合 适 的 材 料 ,在 计 Mo l do 算 机 上 对 整 个 注 塑 成 型 过程 进行 模 拟 分 析 ,准 确 预测 熔 体 的 填 充 、保 压 、冷 却 情 况 , 以及 制 品 中 的应 力 分 布 、分 子 和 纤 维 取 向分 布 、制 品 的收 缩 和翘 曲 变 形 等 情 况 ,再 结 合 模 具 结 构 和 注 射 工 艺 快 速 地 优 化 制 件 的 壁 厚 。 经 过 优 化 后 , 叶片 的厚 度 由 2 m 减 小 到 18 m,侧 壁 厚 度 由 25 m a r . a r . a r 减 小 到 2 m,如 图 2所 示 。 a r

虚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虚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虚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展望摘要:虚拟建造是从虚拟制造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对实际建造施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预演,从而实现施工中的事前控制和动态管理。

虚拟建造支撑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优化技术、建模技术和各种软硬件环境平台,形成了虚拟建造的系统体系。

虚拟建造技术的应用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施工新时代。

关键词:虚拟建造;施工技术;现实;仿真信息技术革命已对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加快施工生产的信息化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促使施工生产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研究与开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数字化与集成化,可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造和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水平。

虚拟建造技术就是基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借鉴先进制造业的技术而提出的概念。

1. 虚拟建造的概念虚拟建造(Virtual Construction),简称VC,是实际建造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

它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建模等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及高速网络的支持下,在计算机上群组协同工作,对建造活动中的人、材、物、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再现,发现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投资、设计或施工活动之前即可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项目的可控性,并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在增强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各企业在各级建造过程中的决策、优化与控制能力。

不难看出,虚拟建造技术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包括产品数字化定义、仿真、可视化、虚拟现实、数据集成、优化等。

虚拟建造不消耗现实资源和能量,所进行的过程是虚拟过程,所生产的产品也是虚拟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借助虚拟建造技术,工程师能够像在真实环境下一样对建设过程进行分格和优化设计,在计算机中对建筑产品进行各种实时分析,如力学分析、工效分析、干涉分析、施工工艺分析等,然后迅速地修改建筑物的外观、结构、材质和施工工艺等。

这种功能为建造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使他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想像中的产品施工过程,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还能使业主、设计者和施工者在策划、投资、设计和施工前能够首先看到并了解建造的过程和结果。

虚拟制造技术在家电制造业的应用分析

虚拟制造技术在家电制造业的应用分析
技术。
1 . 2 . 1信息 技术
在 现 代 制 造 技 术 中 的 信 息 技 术 主 要 包 括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M I S )技 术 、生产 排 程 系 统 、仓 储管 理 系 统 ( W M S ) 、配 送优 化 系统等 。通 过虚拟 制造 系统 应用 , 可 以模拟 这些 系统 运行情 况 , 设计 合理 的系统功 能和 数据 库结 构 。 1 . 2 . 2仿 真技术 计 算机 仿真 技 术是 以计 算机 系统 为 基础 , 根 据用 户 的要 求 建 立 实 际系 统的 数学 模 型 , 并使 之 转换 为 仿 真模 型 , 在不 同的 工 况 下在 计算 机 系统 中运 行 演示 , 从而 真 实地 展 现实 际系 统 运 行 状态 的过程 。仿 真技术 主要 优点 有 : 1 )减少 方案设 计与开 发 时 间。 2 )减 少运营瓶 颈 的风 险 。 3 ) 降低 方案改 善成本 。 1 . 2 . 3 虚拟 现实技 术 虚 拟 现 实 技 术是 一 种 综 合 计 算 机 图 形技 术、 多 媒体 技 术 、 传感 器 技 术 、人 机 交互 技 术 、 网络技 术 、立 体 显 示技术 以及仿 真技 术等 多种科 学及时 而发 展 起来 的计 算机 领域 的新 技术 。
它包 括 以下关键技 术 :
1 虚拟 制造技 术简 介
1 . 1虚拟 制 造技术 简 介
目前 , 信 息 技 术技 术 发展 日新 月异 , 信息 技术 的迅猛 发 展 给制造 业 的发展 提供 了 巨大 支持 。从 世 界制造业 发 展潮流 来看 , 信 息技 术 与制 造业 的不 断融 合 是必 然 的趋 势 。在这 个 领 域产 生 了很多 新概 念 , 其 中虚拟 制造 技 术 引 起 了广泛 的关注 。 所谓 虚 拟 制造 技 术是 采用 计 算机 仿 真 与虚 拟 现 实技 术 , 在 高性 能计 算

虚拟制造关键技术概述

虚拟制造关键技术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
1.1 虚拟制造的技术体系
1994年7月12~1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召开的Virtual Manufacturing User Workshop会议上提出了9个技术领域和16项技术。1994年10月25~26日在同一地点召开的 Virtual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Workshop会议上又将技术领域扩展为13个,技术项目扩展为 44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拟制造技术
3. 控制技术群 控制技术群是指建模过程、仿真过程所用到的各种管理、组织与控制技术与方法。其主 要包括:①模型部件的组织、调度策略及交换技术;②仿真过程的工作流程与信息流程控制;③ 虚拟制造系统方法论;④概念设计与制造方法、加工过程、成本估计集成技术;⑤集成动态的、 分布式的、协作模型的集成技术;⑥实现最佳设计的冲突求解技术;⑦基于仿真的推理技术;⑧ 模型及仿真结果的验证、确认技术。 4. 支撑技术群 支撑技术群是指支持虚拟制造系统开发、控制与运行取得进步的基础性技术。其主要包 括:①数据库技术;②人工智能技术;③系统集成技术;④分布式并行智能协同求解技术;⑤综合可 视化技术等。
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样机中的各种相关技术涉及的部分典型软件
虚拟制造技术
1.5 虚拟加工技术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少品种、大批量自动化作业的概 念已不适用当前时代的潮流,取而代之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CAD/CAM 系统的 应用,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善,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借助 图形显示来组织工艺流程,还可以通过在零件上动态显示刀具加工过程来观察刀具与工件之间 的几何关系,对有一定经验的编程员来说,这可以避免很多干涉错误和许多计算不稳定错误。在 数控编程方面,数控程序生成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输出检查方面,实体可以用来表达加工 半成品,从而可以建立起有效、真实的加工模拟和数控程序的验证模型,有效地解决图形多义性 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飞速进展,虚拟加工环境应运而生,并成为虚拟 制造技术的有利支持工具。这样,采用虚拟加工来替代或减少实际的试切工作,就可以大大地降 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加整个产品的竞争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制造技术及应用 2011-02-27 10:48:55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引言

制造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所提出的T、Q、C、S要求,即要以最短的产品开发周期(Time),最优质的产品质量(Quality),最低廉的制造成本(Cost)和最好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Service)来赢得市场与用户。面对不可预测、持续发展、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企业应当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并及时地对自身的生产作出合理的调整与重新规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基于这些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许多新概念、新观点应运而生,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e)就是其中之一,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制造体系和模式。在虚拟制造中,产品开发是基于数字化的虚拟产品开发方式(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驱动,并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最终产品的各种功能特征。VPD保证了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企业的快速响应和市场开拓能力。

1.虚拟制造技术定义及特点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使用感官组织仿真设备和真实或虚幻环境的动态模型生成或创造出人能够感知的环境或现实,使人能够凭借直觉作用于计算机从而产生三维仿真模型的虚拟环境。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技术是在一个统一模型之下对设计和制造等过程进行集成,它将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各种过程与技术集成在三维的、动态的仿真真实过程的实体数字模型之上。其目的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借助建模与仿真技术及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过程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种活动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检测、评价产品性能和产品的可制造性等等。从而更加有效地、经济地、柔性地组织生产,增强决策与控制水平,有力地降低由于前期设计给后期制造带来的回溯更改,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虚拟制造的研究还处于不断的深入、细化之中,国际上尚没有对其作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各具特点的描述,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种:

Kimura认为,虚拟制造是指通过对制造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与分析,对整个制造过程建模,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评估和制造活动仿真。他强调通过用虚拟制造模型对制造全过程进行描述,在实际的物理制造之前就具有了对产品性能及其可制造性的预测能力。

Lawrence Associates则认为,虚拟制造是一个集成的、综合的可运行制造环境,其目的是提高各个层次的决策与控制。

美国Wright空军实验室则对虚拟制造作出了如下定义:虚拟制造建立在计算机建模、分析和仿真技术的基础之上,它是对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这种综合应用增强了各个层次的设计制造、生产决策与控制能力。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虚拟制造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是对这些领域知识的综合集成与应用.计算机仿真、建模和优化技术是虚拟制造的核心与关键技术。可以认为,虚拟制造是对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乃至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与调度进行统一建模,形成一个可运行的虚拟制造环境,以软件技术为支撑,借助于高性能的硬件,在计算机局彬广域网络上,生成数字化产品,实现产品设计、性能分析、工艺决策、制造装配和质量检验。它是数字化形式的广义制造系统,是对实际制造过程的动态模拟。所谓“虚拟”,是相对于实物产品的实际制造系统而言的,强调的是制造系统运行过程的计算机化。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制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须制造实物样机就可以预测产品性能,节约制造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2)产品开发中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实现及时的反馈和更正。 (3)以软件模拟形式进行产品开发。 (4)企业管理模式基于Intranet或Internet,整个制造活动具有高度的并行性。 2.虚拟制造的种类 广义的制造过程不仅包括了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还包含了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组织与控制。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把虚拟制造划分为三类: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和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1)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制造强调以统一制造信息模型为基础,对数字化产品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优化,进行产品的结构性能、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方面的分析和可装配性分析,以获得对产品的设计评估与性能预测结果。

(2)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以生产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是在企业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对不同的加工过程及其组合进行优化。它对产品的“可生产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制造资源和环境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提供精确的生产成本信息对生产计划与调度进行合理化决策。

(3)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 以控制为中心的虚拟制造是将仿真技术引入控制模型,提供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虚拟环境,使企业在考虑车间控制行为的基础上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上三种虚拟制造分别侧重于制造过程的不同方面.但它们都以计算机建模、仿真技术为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通过对制造过程进行统一建模,用仿真支持设计过程、模拟制造过程,进行成本估算和生产调度。 3.虚拟制造关键技术 (1)特征建模的建立:建立包含工艺信息的特征模型,为以后的工艺分析、加工等过程创造条件。

(2)企业间产品数据交换:在由动态联盟共同完成新产品开发的条件下,必须以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EP、IGES等)来保证企业间信息的集成。

(3)快速原型制造软硬件系统:快速原型制造系统使工程人员在制造前就能看到产品,从而改进设计。也可直接用于快速制造少量的零件或模具。改进材料、工艺及软件来提高产品的精度。

(4)加工能力模型/生产能力模型建立:根据企业的加工设备信息建立加工能力模型,进一步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其他资源信息建立生产能力模型。生产能力模型是产品零件可制造性分析、加工单元布局以及制造成本估算、生产能力平衡、优化生产布局、优化调度方案的依据。

(5)产品零件的可制造性分析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根据零件的特征信息以及制造资源模型进行可制造性分析,确定加工路线、步骤和参数。

(6)制造过程的动态描述:根据工艺规划所确定的加工路线以及制造资源用动画形式描述制造过程,用以检查过程及物流、对环境影响的合理性。

(7)NC代码自动生成:根据包含特征信息的零件模型及工艺规划信息来实现零件的NC代码自动生成并提供加工时间等参数,为加工仿真,成本分析等后续过程提供依据。

(8)制造成本估算:根据制造过程所占用的资源、加工时间等信息进行制造成本估算。 (9)验证与测试系统:借助于虚拟现实及人-机工程对产品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等进行评估。

4.虚拟制造技术的建模技术 虚拟加工是现实加工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映射,与真实制造过程相比,具有虚拟性、数字化集成性、依赖性。虚拟加工系统的建立必须基于现实的制造设备及其相关活动,并且可以随着制造设备的改变对虚拟加工系统进行变更。虚拟加工环境建模是真实加工环境在数字化世界中的映射。产品的实际加工环境包括加工设备、工装夹具及其加工刀具等,因此在虚拟加工环境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加工设备模型、夹具模型、刀具模型及工件模型,使得虚拟加工环境能够依据用户输入的NC代码、工艺模塑和刀具模型给出有关工件变化、刀具状况、加工效率等信息。

虚拟加工设备主要是指虚拟机床,用于仿真实际加工设备加工虚拟产品,机床模型包括机床的几何实体信息、运动特征信息、伺服特性信息、刚度特性信息以及热变形特性信息的影响等。 虚拟刀具包括镜刀、车刀、钻头等常用的加工刀具,用于仿真实际的切削过程,刀具模型包括刀具几何实体信息、切削特征信息和运动特征信息等:虚拟夹具用于仿真实际的工装夹具,夹具模型包括夹具几何实体信息、装夹特征信息等。虚拟加工设备、夹具、刀具和工件建模原理一致。

4.1 虚拟加工设备建模 虚拟机床是虚拟加工过程的具体实施者。根据机床信息的不同,机床模型分为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其中几何模型将虚拟机床看成是一个层次式的装配体,包含多个部件和零件,且部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装配关系和约束条件,组成零部件的三维数字模型根据其实际形状和大小分别建模;机床仿真模型是在NC代码的驱动下,采用一种类似于NC加工插补算法实现各运动部件的平动与转动,以此驱动虚拟机床的运动。将仿真模型作为机床的物理属性依附在机床的几何模型上,建立虚拟加工设备模型的类结。类结构建立床身、工作台和导轨等基本类,在此基础上建立零部件几何模型类继承基本类;零部件几何模型类与零部件仿真模型类一起形成零件模型类,通过零件、部件之间的包含、聚合关系形成虚拟加工设备。

4.2系统实现 例如应用UG三维造型软件对一套加工设备进行了几何建模,通过文件输出得到零部件的VRML文件,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选用OpenGL作为图形引擎开发了可重构三维虚拟加工环境建模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LeadWell LTC系列加工中心的快速建模。LeadWell LTC20 AP是卧式加工中心,将其简化为床身、加工舱舱门、导轨、刀座、刀盘、主轴头、尾架、顶尖、支架、控制台等。针对各模块的通用程度我们采取相应的建模策略,如床身、舱门等是该加工中心特有的异型部件,为其单独建模;导轨、刀座、刀盘等对同类机床而言,其外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数据库中类似部件进行修改后重用(若数据库中已有类似);主袖头、尾架、顶尖等则属于通用部件或标准部件,可以直接重用(若数据库中已有相同)。为构建的虚拟加工环境,利用该环境可以对零件进行虚拟加工仿真。

虚拟加工系统是虚拟制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环境建模是虚拟加工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通过三维实体建模构造出一套虚拟设备,使设计人员可以借助于一定的软、硬件设备,在虚拟制造环境下对零件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并对设备布局、加工过程等作出分析,以便对整个生产进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5.虚拟制造的应用 虚拟制造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一领域,美国处于国际研究的前沿。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新型汽车的开发中已经应用了虚拟制造技术,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发布时间。波音公司设计的777型大型客机是世界上首架以三维无纸化方式设计出的飞机.它的设计成功已经成为虚拟制造从理论研究转向实用化的一个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