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年后的礼物》精品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十年后的礼物.doc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能仿照课文,学习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
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背诵课文第3、4节或6、7、8节。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揭示课题:33、十年后的礼物这件礼物和其他礼物有什么不同?谁能读出来?2、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预测问题: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谁送的礼物,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礼物?二、带着疑问,整体感知1、读课文,思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指名交流“礼物”是什么?3、是谁送给谁的?出示葛利格简介:爱德华·葛利格是挪威的一位着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4、你觉得这是一件怎样的礼物?如果你收到这样的礼物你感觉如何?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过渡;达格妮收到礼物心情是怎样的呢?学习,朗读课文1—3节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板书:惊讶达格尼惊讶是因为什么?感情朗读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也用一个次来说板书:惊异是因为感情朗读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板书:沉醉哦!达格妮终于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学习4——5节1、指名读4、5节。
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2、过渡: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期待着,在这期待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⑴轻声读,想想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⑵和老师一起来都督这段话。
-五年级语文上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3语文S版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目标1. 能自主认识生字,联系文本理解、积累“陶醉、曙光”词语。
2. 品读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她内心的激动,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 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3、4、5 节。
4. 感受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理解礼物的珍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整整十年,历经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才收到的礼物,让你猛然间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
3. 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融入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 预习了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应该有了大概地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啊?谁送给谁的呢?请根据提示说一说,出示:十年后,_______________ 送给 ______________ 一份_________ 的礼物___________ 。
2. 各自准备,交流。
三、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对于这份礼物,我们体会不一,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你的感受。
▲令人吃惊(大师力作影响深远)1. 出示: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2. 教师补充资料介绍:xx.xx。
3. 达格妮收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① 出示: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② 读读语句,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此刻的心情吗?③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语句。
④ 引说:达格妮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格妮充满疑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格妮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激动▲ 令人感动(xx)1. 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啊?达格妮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① 出示语句,辨析: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她听到了喧哗的森林,咆哮的大海,鸣唱的小鸟,吹笛的牧童……② 想像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挪威西部的大森林,多么亲切,多么熟悉。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学生质疑:(1)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2)谁送的礼物,送给谁?(3)为什么要送礼物?(4)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出?
二、预习检测、理清文脉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纠正错误发音。
2.默读课文,看看你能回答出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3.交流解决质疑的问题。(板书:八岁、十八岁、达格尼、格里格),
2.这个城里人和达格妮相遇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谁能结合这段文字内容,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其实,他们偶然相遇的那一天正是达格妮八岁的生日,她早早地就来到林子里,希望能像童话中的故事一样,在树根底下或蘑菇底下找到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在林间小道上,她遇见了这个异常和气的城里人,城里人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但——(出示课件: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4.一个偶遇的人对你说:“十年以后,我送你一件礼物。”你相信吗?为什么?那达格妮呢?
(出示课件:“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达格妮期待这件礼物时的情景吗?
当达格妮又一次在森林中采野果的时候,她不时地四处张望,她期待着……)
小结过渡:一次又一次期待的心情慢慢地被失望代替了,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出示课件:“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7.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达格妮的心情变化。(学生齐读)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十年后收到礼物。
过渡:十年之后,8岁的达格妮已成长为18岁的少女,她早已忘记了十年前林中的那次偶遇,忘记了那个城里人的承诺。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露天音乐会上,她竟然收到了这份她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的礼物。她收到了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当她收到这份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
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7.十年后的礼物(第二课时)洪江市芙蓉小学杨盛萍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承诺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专门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超级激动和幸福。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新课标》为指导,采用芙小的“六步教学法”来设计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从而取得启迪。
教学目标:1. 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达格妮的心情变化。
2. 感受音乐大师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懂得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一、品读文中心理描述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情转变。
二、知道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
教学进程:课前谈话:同窗们有无收到过礼物?收到过谁送给你的什么礼物?收到礼物的那一刻,你的心情如何?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课题。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齐读课题,提出疑问。
3、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叙述的特点。
一、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1)读完课文后,我明白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十年后,()送给()一份()的礼物——()。
(2)课文是按收到礼物()、收到礼物()、收到礼物()如此的顺序写的,这是()的叙述方式。
二、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情形。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插叙的叙述方式)三.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人物心理活动。
一、出示合作学习内容,分派学习任务。
(1)小姑娘在等待礼物的进程中,心情发生了哪些转变?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收到礼物时,达格妮的心情是如何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上动作、表情,练习有情感地朗诵。
(3)收到礼物后,达格妮的心情又如何?为何说这支乐曲是最好的礼物?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点拨提升,冲破重难点。
一、汇报第1题,指导朗诵句子,体会达格妮等待礼物进程中由期待到怀疑,最后失望的心情。
二、汇报第2题,通过对相关语句的朗诵和演出,体会达格妮刚收到礼物时的惊奇的心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读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送谁的礼物?这份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要等十年以后再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书,做到正确2、检查词语白桦咆哮旋律曙光喧哗珍贵双颊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1)比较白桦的桦和喧哗的哗有什么不同?(2)你听过动物的咆哮吗?那该怎么读?(3)什么时候的阳光我们把它称为曙光?(4)你的双颊在哪?用手摸摸看。
(5)你和小朋友之间的约定我们可以称它为(诺言)(6)文中的诺言指的是什么?(7)对于诺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信守)2、默读课文,看看你能回答哪些问题?3、围绕着礼物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深入学习1、课题是十年后的礼物,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地方提到了这份礼物,轻声读书画出有关语句。
五年级(s版)《十年后的礼物》 教案教学设计.doc

五年级(s版)《十年后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2、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能仿照课文,学习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
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背诵课文第3、4节或6、7、8节。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1、揭示课题:33、十年后的礼物(齐读)这件礼物和其他礼物有什么不同?谁能读出来?2、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预测问题:(1)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2)谁送的礼物,送给谁?(3)为什么要送礼物?二、带着疑问,整体感知1、读课文,思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指名交流礼物是什么?3、是谁送给谁的?出示葛利格简介:爱德华葛利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4、你觉得这是一件怎样的礼物?如果你收到这样的礼物你感觉如何?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过渡;达格妮收到礼物心情是怎样的呢?(一)学习,朗读课文1 3节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板书:惊讶达格尼惊讶是因为什么?感情朗读(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也用一个次来说板书:惊异是因为感情朗读(3)(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板书:沉醉(这来自故乡的声音,使她的心为之沉醉)(4)哦!达格妮终于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二)学习4 5节1、指名读4、5节。
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2、过渡: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期待着,在这期待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8)

17 十年后的礼物一、教材分析我所执教的内容《十年后的礼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由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
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阅读课上如何制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氛围,让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现结合我在教学《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时进行了点滴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
我还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重在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在一个民主的课堂中学会彼此尊重、欣赏,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二、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的程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共有52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3人,本班学生大部分头脑聪明,爱展示自己的优点,课堂上能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上设计了一处让学生质疑的地方、一处小练笔。
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强,所以这篇课文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感悟。
执教本课时在电教室进行,学生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情变化,懂得描写的烘托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礼物的“珍贵”,感受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10 11 12
13 14
乐家的礼物,并与其他的比如“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等礼物作了对比,在对比中更加彰显了此礼物 的珍贵。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jiá)。[
达格妮听完乐曲流出了眼泪,说明了什么?] 句中描写的她的这些动作说明了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yè],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16[
么?]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shǔ)光,你就是幸福。” 段导读:写达格妮在听懂乐曲后的感受。
17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望着沉睡中的大海,她觉得有一种她
所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萌(ménɡ)芽了。[
句中“陌生的情感”指的是什么?]于是,她面对大
3 4 5 6 7
段导读:乐曲引发达格妮的回忆。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写达格妮在音乐会上听到了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 那时,她还是个八岁的金发小姑娘。8[⑦这句话与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秋天,她提 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野果。在林间小道上,遇到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正在散步。[⑧你知道达 格妮和谁相见了吗?]9那人虽然是城里人,却异常和气❷。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10一 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 没有,更不要说布娃娃了。”[句导读:此句既是对上句中这个城里人异常和气的具体描述,也 是他要送给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的原因。]但他承诺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 ——大约十年以后。”11[⑨句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写出了爱德华·格里格和达格妮相见,并承诺送给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 12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❸着那件礼物。终于,她仿佛 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❹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 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句导读:此句真实地反映了达格妮的 怀疑心理。]13[⑩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段导读:写出达格妮在十年中的心理变化,由期待到明白。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 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 爱德华·格里格是个怎样的人?]14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后的礼物》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
(2)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能仿照课文,学习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2.
(1)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
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十年前的偶遇。
1.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形容这两个人物特点的词。
( )
2.其实,他们偶然相遇的那一天正是达格妮八岁的生日,城里人答应送给
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但——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一个偶遇的人对你说:“十
年以后,我送你一件礼物。”你相信吗?为什么?那达格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为什么“在十年以后!”这个表示时间的句子要放在最后,而且后面还跟
了一个感叹号呢?读一读这一部分,你体会到达格妮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十年后收到礼物。
过渡:十年之后,8岁的达格妮已成长为18岁的少女,她早已忘记了十年前
林中的那次偶遇,忘记了那个城里人的承诺。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露
天音乐会上,她竟然收到了这份她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的礼物。请同学们默读1-
3自然段。
1.达格妮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
2.她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
3.“沉浸”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就来听听这支曲子。(放音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4.达格妮沉浸到乐曲中去了,达格妮从这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她听到了森林的( )、大海的( )、小鸟的( )、
牧童的( )„„
这是音乐传达出的声音,听起来是这样的( )这是来自( )
的声音,听起来是这样的( )。
小结:美妙动听的乐曲让她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件往事,想起了在森林中相遇
的一个城里人承诺十年后送给她一份礼物,于是文章很自然地插入了一段对往事
的回忆,这段描写,在写法上叫作——( )。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收到礼物后的内心感受。
当达格妮不再抱任何希望时,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就是用了这样一种奇妙
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承诺。所以对于达格妮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1.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礼物,达格妮是什么表现呢?
2.在这音乐的洪流里,她听到了( )感受到了
( )
3.格里格的这份礼物,为什么是最好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五)总结全文
音乐家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通过乐曲送出的祝福,让我们所有的人
都拥有了热爱生活的激情。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爱德华信守十年承诺的美
好品质。
(六)谈话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收到过哪些迟到的礼物?有没有自己答应了别人而未曾实
现的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