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是指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水质净化、防洪排涝和景观提升等综合性改造工程。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受到了各种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的健康和水体质量,特别是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我国现有河道治理工程大多是单一功能的治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因此,有必要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经济效益增加的目的。
二、工程目标1. 生态修复: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增加河道植被覆盖,保护和丰富河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水质净化:通过改善河道的水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物的输入,提高水质,保护河道健康。
3. 防洪排涝:加强对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
4. 景观提升: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将河道打造成城市的绿色空间,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
三、工程内容1. 生态修复(1)植被恢复:对河道两岸的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增加河道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
(2)鱼类种植:在河道中种植适宜的鱼类,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生态系统。
(3)鸟类保护:为河道周围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和增加河道周围的鸟类种群。
2. 水质净化(1)河岸绿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
(2)人工湿地:在河道的适当位置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湿地的净化能力,提高河道水质。
(3)环境监测:建设监测站点,对河道水体进行长期和全面的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 防洪排涝(1)河道疏浚:对河道进行疏浚,增加河道的流量和通畅度,减少洪水的滞留。
(2)堤坝改建:对河道两岸的防洪堤坝进行改建,增加抗洪能力。
(3)设施建设:在适当的位置建设泵站、排水管道等排水设施,提高河道的排涝能力。
4. 景观提升(1)景观绿化:在河道两岸进行景观绿化,增加河道的美观性,提升城市的绿色空间。
(2)休闲设施:在河道周边建设休闲设施,如步道、亭台、游船等,增加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
农村河道治理方案

农村河道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河道治理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减轻水灾风险,农村河道治理方案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实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该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1. 河道调查与评估在实施方案之前,需要对河道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了解其现状和问题。
这包括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倾斜度、水流速度等基本信息的调查。
此外,还需要对河道污染、水生生物等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2. 协调各方利益河道治理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如沿岸村民、农业生产者、政府部门等。
因此,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需求,制定适当的工作方案和解决方案。
3. 河道生态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对环境和人类都有重要的作用。
河道治理方案应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对于生态退化严重的河道,可以采取一些生态修复措施,如重构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率、监测水质等措施。
4. 河道淤积清理河道淤积是导致水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淤积现象严重的河道,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理。
清理河道的方法包括机械清淤、人工清淤等。
5. 河道护岸工程护岸工程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防止水灾和土壤侵蚀,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在护岸工程中,应根据河道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建护堤、加固护坡、设置河道保护带等。
6. 河道监测与评估实施河道治理方案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判断方案的效果和改进方案。
监测内容包括河道水质、水流量、洪水预警等。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优化和调整河道治理方案,使之更加适合当地河道的特点和需求。
总之,农村河道治理方案是维护生态环境、降低灾害风险的必要手段,应得到重视。
通过河道调查和评估,协调各方利益,实施生态修复、淤积清理、护岸工程等措施,最终达到治理河道的目的。
崇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崇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一、崇阳县重点中小河流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崇阳县河港众多、水系发育,陆水纵贯全县,有大小河流55条,其中5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20条,左岸12条,右岸8条,总长460公里;二、三级支流之中,5公里以上的有35条,总长475.57公里。
另有路口镇金沙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市(蒲圻)随阳镇。
全县河流总长度945.57公里。
重点中小河流如下:1、陆水河。
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通城县上隽乡界头徐家,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陆溪口入长江。
陆水为长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自河源至入江处,全长187公里,境内长67公里,流经肖岭乡、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
陆水河在崇阳境内流域面积1961平方公里。
2、青山河。
发源于东门土地坳东北麓。
流经寒泉,至金塘水坑。
在金塘会大源港,往西经金塘、黄羊湾、石坪、河坪至高枧进入青山水库库区,青山岩下出水库,又经常岭、潭头咀,于吴城村田家门北入陆水。
青山河全长71.9公里,沿途5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支流14条,共长141.3公里。
总流域面积501.8平方公里。
青山河上建有大型水库——青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占87.9%。
青山水库大坝上游系大山区,群山矗立,山势陡峻,支流上建有磨刀、响水石、明星塘等小(二)型水库3座,青山水库上游建有小水力发电站6座,下游建水力发电站3座,总装机13225千瓦,水能开发率为55.4%。
青山河在水利梯级开发以前,青山铺至出口段,小木船可通航。
现受水工建筑物阻隔,水运终止。
1971年青山水库蓄水后,上游汽轮可到高枧乡双港和古市大泉洞。
为充分开发水利资源,减轻洪水对青山水库的压力,1977年省水利厅下文批准在其上游兴建金塘水库,然至今尚未实施。
3、高堤河。
高堤河发源于三界尖西支笔架山西南麓的港口乡荆竹坑附近,止于白霓垄下村饶家西。
途经何家坑、金家边、横岭到下彭,会老屋港,继而北流经东堡下坑口、东流桥,至白霓镇严垄村殷家埠,会大市河,于小港入陆水。
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方案

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河道的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为了加强对于农村河道的保护和改善工作,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工作内容1. 河道水质治理•加强河道水质检测工作,及时监测水质状况,并定期公布河道水质状况。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化肥、农药等污染来源的控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力争实现零污染排放。
对于违反规定的村庄,将采取严厉处罚措施。
•制定河道生态保护规划,加强对于河道湿地、湖泊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保护濒危物种及河道生态环境。
2. 河道疏浚•对于河道淤积现象进行及时的疏浚工作,保证河道的水流畅通,避免发生洪涝灾害。
•疏浚工作期间,要严格控制噪音污染和扬尘污染,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在疏浚结束后,要进行河道水质的监测工作,确保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3. 河道环境整治•对于河道两岸的垃圾、杂草等进行清理工作,保证河道两岸干净整洁。
•加强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栽种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于河道两岸的违建、占用等现象,要严格查处并拆除,恢复河道原貌。
三、工作要求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村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2. 制定工作计划•着手制定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年度计划,具体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进程,确保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设立专门的工作督导组,负责对工作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3. 合理分担经费•农村河道整治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群众自筹等多个方面分担资金,确保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对于拒绝分担经费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严厉措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四、总结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设定明确的工作任务,制定合理的资金分担方案,贯彻整治工作“严管、重典、常抓”的原则,推进全面、深入的农村河道整治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2崇阳县田铺村

崇阳县田铺村、雷骆村、新塘岭村当家塘整修项目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田铺村,位于路口镇之东北部,村委会驻地田铺,与路口镇政府所在地路口铺相距13公里。
村东面与本镇田心村为邻,北面与咸安区接壤,西面与本镇金沙坪村和周家村相连,南面与本镇白羊村相接,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现辖18个村民小组,556户,2983人,有水田2403亩,旱地1289亩,农作物以水稻、红薯、玉米、豆类、小麦、油菜、芝麻为主,特产有竹木、桂花、养殖业有鱼、蜜蜂、牛、羊、猪、鸡、鸭等,所辖自然村有27个。
雷骆村位于青山镇北部,东临长林村,南接东山村,西连华陂村,北挨天城工业园,全村有11组524户,1900人口,有村干部3人,有党员36名,有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水田1020亩,旱地980亩,有林山1200亩。
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932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6514元。
全村有水果基地500亩。
种植专业大户10户,养殖业专业大户5户,有村集体企业2家,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2万元。
新塘岭村位于天城镇东5公里约4.7公里。
辖16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庄,即新塘岭、顶石陈家、邹家、马坪、堪上陈家、黄八屋、下屋陈家、岳大屋陈家、白家陈家、麦圳张家、枫树窝、谭家垄、石塘、鲍家排、大岭龚家、泉水窝,560户,2296人。
耕地面积2961亩,其中水田2199亩,旱地105亩,临时性耕地657亩。
年总收入962万元,人平纯收入2997元。
田铺村、雷骆村、新塘岭村原有堰塘基本上都是70年代前后由集体修建的,属于集体所有,管理责任不明确,蓄水无人问,用水无人管,长期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
加上年久失修、堤垮塘淤,设施破坏、导致雨季半塘水、冬季成干塘,蓄水保水能力差,其作用未能完全得到发挥。
该村抗旱能力较弱,又因该村农业经济结构主要由水稻、甘蔗及渔业养殖构成,农业用水需求量较大,用水依赖性较强,每遇旱灾,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
近年来,在中央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政策的扶持下,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党中央“一号文件”,三个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末级渠系硬化4500米,覆盖全村6个村民小组,已实现网状格局,可供灌溉面积4100余亩,主要引水来源于石塘水库、沙墩水库、明星唐水库,如遇大旱,其供水能力还是不足,只有依靠村组当家塘解燃眉之急,目前三个村206口堰塘中已硬化120口,今春连旱,进一步暴露了项目区当家塘功能不全、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当家塘堰建设迫在眉睫。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一、引言农村河道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的河道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工程,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村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目的、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目的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河道生态恶化、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保护和恢复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注重保护和恢复农村河道的生态系统,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护河道生物多样性。
2.综合治理原则:综合考虑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综合治理方案。
3.科学规划原则:依据河道水质状况、生态环境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措施。
4.可行性原则: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制定可行的河道整治方案。
5.参与共建原则:鼓励农民、政府和专业机构等多方参与河道整治工作,形成合力。
四、内容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河道调查与评估:对农村地区的河道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河道的水质、水量、生态状况等情况,并评估河道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整治目标确定:根据河道调查和评估的结果,确定河道整治的目标,如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等。
3.整治方案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包括水质改善措施、生态修复措施、水资源利用措施等。
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对河道整治工程的投资进行估算,并制定资金筹措方案,确保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5.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制定河道整治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6.监测与评估:建立河道整治的监测体系,对整治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确保整治效果。
五、实施步骤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实施步骤如下:1.组织规划编制:成立专业团队,负责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2.河道调查与评估:对农村地区的河道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河道的水质、水量、生态状况等情况,并评估河道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一、背景介绍农村河道整治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水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举措。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河道管理不善,导致河道淤积、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河道整治规划显得尤其重要。
二、整治目标1. 提高农村河道的水质,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2. 改善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3. 减少河道淤积,保障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
4. 加强农村河道管理,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三、整治内容1. 清淤疏浚:对淤积严重的农村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恢复河道的正常水流,提高河道的通行能力。
2. 河道生态修复: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加强河道的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河道水质管理:采取适当的水质管理措施,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4. 河道防洪工程: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 河道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河道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河道的日常巡查和管理,确保整治效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四、整治步骤1. 调研阶段:对农村河道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了解河道的淤积程度、水质状况、生态环境等情况。
2. 规划编制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农村河道整治的详细规划,包括整治目标、内容、步骤、时间节点等。
3. 资金筹措阶段:确定整治项目所需的资金来源,并进行资金筹措工作,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银行贷款等。
4. 工程实施阶段:根据规划,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质管理、防洪工程等工作。
5. 监督检查阶段:在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符合规划要求。
6. 效果评估阶段:对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整治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五、整治效果评估1. 水质指标:通过监测河道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评估水质改善情况。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引言概述:农村河道整治规划是指对农村地区的河道进行规划和整治,以提升河道的功能和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河道整治的必要性、规划原则、整治目标、实施步骤和效益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一、河道整治的必要性:1.1 环境保护:农村河道整治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对河道的直接排放,保护水质。
1.2 水资源保护:整治河道可以增加水的储存和调节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3 生态保护:河道整治可以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规划原则:2.1 综合性原则:河道整治规划应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农村经济等因素,确保整治效果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2.2 预防性原则:规划应从源头上预防河道污染,采取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避免河道再次受到污染。
2.3 可行性原则: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确保整治方案的实施效果。
三、整治目标:3.1 水质改善:通过整治,提高农村河道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
3.2 水量调节:改善河道的水流状况,增加水的储存能力,提高抗旱能力。
3.3 生态恢复: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改善水生物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实施步骤:4.1 调研和评估:对农村河道进行调研,了解河道的现状和问题,并进行评估,确定整治的重点和方向。
4.2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结果,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4.3 实施整治措施:按照整治方案,进行河道的清淤、疏浚、堤岸修复等工程措施,同时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
4.4 监测和评估:对整治后的河道进行监测,评估整治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效益:5.1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整治后的河道能够更好地储存和调节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5.2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河道整治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阳县农村河道治理规划简介
根据崇阳县农村河流分布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治理必要性的轻重缓急程度,本次崇阳县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拟集中对崇阳县沿陆水河干流的肖岭乡、沙坪镇、石城镇、天城镇、白霓镇和路口镇6个乡镇的农村地区河道(包括与河道连通的池塘)共计91条,总长度565.44km,与河道连通的水塘12条,水面积107亩。
6个乡镇河道及连通的水塘淤积情况为:淤积河道总条数91条,总长476.6 km,淤积总量455.05万m3;连通的水塘淤积有12座,水塘淤积总量7.1万m3。
崇阳县农村河道综合治理预期目标根据不同地段,不同使用功能分为有居民聚集地和非居民聚集地两类。
选取对县域内人民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以及有重要灌溉及排涝功能的河道进行治理。
对现有居民集聚地,乡镇所在地,按照水清、岸绿、精美、生态、宜居的原则进行规划,河道岸坡一般采用挡墙形式,拟规划采用浆砌石挡墙或格宾挡墙等形式,部分乡镇所在地,或有相当规模的居民聚集地,拟在设计洪水位以上0.5m规划宽2.0m的亲水平台;对非居民集聚地的河道,河道岸坡一般采用天然护坡与人工草皮护坡相结合的形式,部分险段设浆砌石挡墙护坡,对河道淤泥进行疏挖,岸坡整坡至稳定坡度,加高培厚河堤、清除河道内障碍物等工程措施。
主要工程量如下:河道及水系沟通工程清淤170.0万m3,土石方填筑225.58万m3,浆砌石及格宾石笼26.25万m3,草皮护坡63.2万m2。
按照湖北省水利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县级农村河道整治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河道规划通知》),根据崇阳县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村河道综合规划建设范围及建设任务确定为:
河道疏浚工程: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崇阳县河道的不同等级及河浜池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断面型式和河底高程,进行全面疏浚清淤,确保河底无淤泥堆积,满足防洪排涝
安全等需要。
整治河道91条,规划疏浚整治河道长度426.49km,工程量163.38万m3;
水系沟通和清障工程:根据区域内河道现状布局,按照水网合理、水流畅通的要求,实施必要的水系沟通工程,包括打通断头浜,对部分河道进行新开连通和拓宽改造,拆除阻水构筑物、涉河违章建筑物等。
本次规划预计水系沟通规划河长总长14.4km,土石方工程量36.17万m3;清障工程拆除阻水构筑物3座,违章建筑物11出,工程量1.7万m3;
岸坡整治和堤防加固:主要指河岸的整理和修复,采用植物措施、堆石、轻型砌块、鱼巢、木桩护坡等型式,实施生态护岸工程。
生态护岸要充分考虑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等因素,兼顾亲水安全和经济实用的要求。
本次规划预计整治长度共210.97m,土石方工程量140.65万m3;堤防加固长度共23.1km,工程量48.76万m3。
截污整治和生态修复:对河岸植被条件好的河段,加强对
现有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并在河岸两侧重建植被带形成缓冲
区,在山体与河床之间建立植被缓冲带;对以自然草坡入水为
主的岸线,培植乡土植被群落,以期形成稳定的群落,保持土
壤、植物、水的亲和共荣,形成生境丰富多样的水陆交错带和
自然亲水的驳岸,促进生态多样性的恢复和形成利用河流的自
然优势,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
力,对河流的水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
项目总投资10892.47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8953.47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87.77万元、独立费用863.34万元、基本预备费970.55万元, 水保和环境投资154.87万元。
崇阳县水利局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