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导学案:3.4《力的合成》基础导学(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必修一学案(3.4力的合成 ).pptx

这几个力的合力叫做
。
教材 62 页演示实验:观察合力与分力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就把这个力 F ;求 F1、F2……
2. 力的合成遵循力的 作平行四边形,其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 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求两个力的合力:(若两个力的大小已经确定)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两个力的合力。
的过程中,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4.(福建泉州市 2010 年高一模块水平测试)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为了
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
学海无涯
3.4 《力的合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 掌握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方法,知道多个力求合力的步骤
【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求合力的方法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展示的信息,体会合力和分力的效果,认真观察体会演示实验,学习
力的合成遵守的法则。
线交于 ,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或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 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
.
或者它们的作用 运动,则该
【训练测试】 1.(成都航天中学 09-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
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图所示,表示合力 F 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 θ 的关系图线,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4力的合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和力的合成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3)初步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要领,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经历应用探究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求合力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合成的方法。
2.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与应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分组用(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量角器、铅笔)。
演示用(分力、合力关系模拟演示器,钩码,自制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实例(一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分别提同一桶水),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2.演示1:模拟上面生活中的实例,演示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将生活实例搬入物理课堂来研究。
3.复习提问:初中已经学过一个力F与两个力F1、F2的效果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播放:(1)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分力。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即用一个假设的力去替代几个共同作用的力,替代后这一个力的效果与原来的几个力是相同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3.4 力的合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等效性角度理解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概念。
2.掌握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1.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的方法。
2.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理解力的等效性。
2.用作图法求合力。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61—63页,完成以下导读问题:1.合力与分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如果一个力的________跟这几个力的共同_____相同,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_。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孩子可以一起提起一桶水,一个成年人也可以独自提起一桶水,这说明成年人提水桶的力等效的替代了两个孩子的力。
则这个成年人提水桶的力是两个孩子提水桶的-_____力,这两个孩子的提力叫成年人提力的_____力。
4.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_的过程。
5.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____________,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__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助你理解合作探究探究一:合力与分力夹角的关系1. 力F1与F2的大小均为定值10N,且合力为F,试讨论:合力F的大小是否与两分力的夹角有关?小结:(多选)下列关于分力和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C.合力总是大于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F1、F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探究二:求合力的方法2.如图所示,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
其中一人用了450N的拉力,另一人用了600N的拉力,如果这两人所用拉力的夹角是90°,求他们的合力。
物理:3.4《力的合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3.4 力的合成 教案一、教学目标1.利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通过探索性实验,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教学器材教师用器材: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钩码(12个)、细线若干、弹簧秤(3只)、橡皮筋(3条)、方木板(l 块)、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2个)、投影(1套)、微机(l 套)、三角板(2个)。
学生用器材30套,每套包括:方木板(l 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8开白纸(l 张)、50cm 细线(l 根)、图钉(1个)、有刻度的三角板(2个)、记号笔(l 支)、大铁夹(l 个)。
四、主要教学过程 l .引入教学 「复习与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提问: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风、F 。
的大小分别为ZN 、3N ,如果民、F 。
的方向相同,那以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引导回答:SN ,方向与民、F 。
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提问:如果民、F 。
的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IN ,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板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
并讲述这就是初中所学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投影 1)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沿不同方向共同用力提住一袋上石,解放军战士一人也能提住同一袋上石。
(演示1)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 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只、F 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 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瑞拉到O 点。
如图1、图2所示。
一个力F 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几、F 。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 就叫做那两个力几、F 的合力,而那两个力几、F 就叫这个力F 的分力。
高中物理 3.4 力的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D .通过细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并使节点达到某一位置;E .把纸固定在木板上,再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某一点A 处,用两根细线拴在橡皮条的另一端;F .描下两条细线的方向,在线上按比例作出1F 和2F 的图示.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二:平行四边形定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合成遵循的法则_________________。
2.适用范围: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的__________。
3.求合力的两种方法 (1)作图法:首先选取标度,用一点表示物体,分别作出1F 与2F 的图示,然后作辅助线,画出平行四边形,作出两分力所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 ;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根据标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
(2)计算法:作出力的合成的示意图,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该问题。
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分且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
4.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 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任意两个力的的_________,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针对训练二: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质量为1000千克,所受到的阻力为500N,牵引力为1000N ,这辆汽车受到的合力为 ( A )A .500NB .1000NC .0 ND .10000N●新知探究三: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与分力(1)合力与分力之间是相互替代关系,受力分析时,分力与合力__________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2)只有________物体________受到力才能合成。
2012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3.4《力的合成》

必修一 3.4 力的合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的重点,是研究力的平衡的基础,也是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等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节课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等效替代思想的建立,二是通过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高]考≌试!题∽库ɡ?Κ╗S+T:Κ]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ɡωκじsγt*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考`试(题﹤库]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1、等效替代思想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ɡ:κ_s╝t≦κ四、学情分析走班制A层次,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但是班内学生的水平差别较大。
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归纳、总结六、课前准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三角板、弹簧秤2个、钩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高﹥考%试﹥题#库ɡ≦Κ$S≒T∵Κ](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使砝码静止,可见力F产生的效果跟原来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思考:力F与力F1和F2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效果相同,可以相互替代.(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概念讲授:合力、力的合成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时,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强调“等效替代”思想.怎样求几个力的合力?演示实验: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完成教材所述实验.结论: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释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具体应用方法有两种:1、图解法:ɡ:κ_s╝t≦κ(1如图所示θ图中F1(22F=√F12+F22tanθ=F2/F1ɡ:κ_s╝t≦κ例题1:讲授教材例题例题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静向受到的合力多少?左右解:F1和F2静摩擦力f=8N若撤去力F1方向向右,木块仍保持静止状态,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合力大小的范围:运用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让两个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θ由0°→180°变化,可以得到(1)合力F随θ的增大而减小.(2)当θ=0°时,F有最大值Fmax=F1+F2,当θ=180°时,F有最小值Fmin=F1-F2(3)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一般地 | F1-F2 ≤ F ≤ F1+F2共点力(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参考导学案)高$考`试(题﹤库]合力→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思考:如图所示,有12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挂放。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3.6 力的合成(1)【学习目标】: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矢量和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3.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计算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5.初步体会等效代替的物理物理思想。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自主预习】:一.预习知识: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的和几个力的相同,那么叫合力,叫分力。
2.力的合成:。
3.共点力:。
4.力的三要素:、、。
5.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当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相同时,F合=,合力的方向,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F合= ,方向。
6.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预习自测:1.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两种方法求解;不会的可以参考教材63页)2.如果改变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改为600和1200,则合力分别是多大? 学生作图求解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 N、3 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0NB.4NC.10 ND.15 N4.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伊,它们的合力F随θ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1牛和6牛B、2牛和5牛C、3牛和4牛D、4.5牛和2.5牛【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合力和分力、共点力的概念1、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分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吗?2、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图所示的三个力F1、F2、F3均为共点力。
探究活动二: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参阅教材62页,根据提供的器材,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抓住合力和分力效果相同这一关键,设计实验方案)1、在这个实验中一个力与两个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2、看一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是不是等于一只弹簧秤的读数实验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4力的合成(公开课)导学案

2011-2012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3.4力的合成【导学园地】 力的合成一、合力和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关系,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
二、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图所示的三个力F 1、F 2、F 3均为共点力。
三、共点力合成实验实验仪器:白纸(一张)弹簧测力计(两个)砝码(两个,每个砝码50g )细绳(一条)直尺(自备)实验提示:(1)已有仪器中,我们用什么仪器来测量力的大小?(2)怎样判断力的方向?(3)力的效果有哪些?怎样设计可使两个分力的效果等同于一个合力的效果?(4)如何准确的在图纸上描述力的三要素?(提示:力的图示)四、力的合成的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五、共点力的合成1.作图法(图解法):以力的图示为基础,以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严格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量出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的长度,从与图示标度的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出对角线与一个邻边的夹角,表示合力的方向。
问题:1.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分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吗?2.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是可逆的吗?注意:作图时要先确定力的标度,同一图上的各个力必须采用同一标度。
表示分力和合力的有向线段共点且要画成实线,与分力平行的对边要画成虚线,力线段上要画上刻度和箭头。
2.计算法:先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示意图,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求合力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