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推荐表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并分析我的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二、社会实践活动背景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拓宽思想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素养。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思政教育办公室组织的“深入农村,了解乡村振兴”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在此期间,我带领小组成员深入到农村,与农民进行交流,并研究农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情况。
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1.农村实地考察在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一个位于山区的农村村庄。
通过与农民交流,我们了解到农村人口流失、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收入增加等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考察了农田利用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农民的生产技术等方面,进一步认识到了农村振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2.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在活动的第二天,我们集中时间研究了乡村振兴政策。
我们在当地政府机关和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对乡村振兴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我们了解到,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旨在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生态保护修复等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农民生活调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农民生活调研。
通过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在与农民的交谈中,我们共同思考了如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并对改善农民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4.结果总结和展示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对实践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展示和报告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分享了我们的实践心得。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加深了对农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
2012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论文评选

关于开展2012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各高等学校党委:为贯彻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京教工〔2009〕4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市委教育工委将继续组织开展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意义社会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社会,科学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集中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开展。
二、参评条件1.参加人员北京高校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2.参评要求论文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主题、内容及具体要求,选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题目,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要求观点明确,调查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字数5000字左右。
三、评选办法1.评选程序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负责组织初评,并推荐上报3-5篇优秀论文;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织专家评选;评选结果经公示后进行表彰。
2.评选标准规范性:社会实践有明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科学;论文要符合撰写规范,标题及摘要准确、精练;清楚、简要描述社会实践过程;逻辑性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模板】

课题来源
□科学研究 □生产/社会实际
□自拟课题 □其他
查重率
R(文字复制比):
四、推荐意见
学院
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 月日
学校
意见
教务处(公章):
年 月 日
注:“专业类别”按教育部专业目录分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学院名称(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一、评选项目类型
□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个人类
□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类
二、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学号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三、指导教师基本信息
姓名
所在院系
职称
研究方向
学历
学位
四、毕业设计(论文)信息
毕业设计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推荐表-中华女子学院

2013级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每组奖金1000元)1、胡雅欣小组管理学院会计2班《从大学生和父母的交流看孝道》指导教师:刘朝辉胡雅欣、程晓芳、张睿、林斯婷、蔡谨、姜二棉、李思莹、张凯芳、田垚2、李雅小组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调查》指导教师:曹文李雅、钟斯霞、李孟云、马玉龙、朱毓圻、杨菁菁、刘帅蓝3、张丽敏小组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关于北京社会福利院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以北京市昌平区太阳城养老院为例》指导教师:韩冰张丽敏、尹雅芬、殷晴、薛莹、许燕、李琦、4、吴锦贤小组《北京地区女大学生基督教信仰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刘旸吴锦贤、黄婷、王宇童、白龙龙、任姝霏、齐园园、王依鑫、陈欢、杨柳、杜阳5、谢濠璘小组应用心理学《提高公众认知,推进对稀有血型群体的体系化救助》指导教师:马瑞萍谢濠璘、李梦琪、郁培、张馨予、刘文雯、王现、朱倩雯、汤斯妮、孙梦宇、赖建秀二等奖(每组奖金800元)1、石怡小组金融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对策——以浦市镇留守儿童为例》指导教师:刘朝辉石怡、黄艳玲、张睿轩、李小方、雍丽红、林舒莹、李静、弓莉琴、王伟男、郭梓琪2、沈红莹小组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社工1班《美剧对大学生主流价值理解的影响——以北京大学生为例》指导教师:曹文沈红莹、刘钰、李佳佳、李孟燃、于晓涵、马潇钰、钟正圆3、杨育蓉小组汉语国际教育1班《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对策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韩冰杨育蓉、袁明、赵宇婷、张迪、余美4、陈思柳小组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13级女性学《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研报告》指导教师:王涛陈思柳、李惊寒、高一新、范勇、刘诗芸5、傅安杭小组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13级女性学《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对职业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指导教师:王涛傅安杭、高蓉、白志粉、任伟榕、杨延妍、尹雪娜6、张雪莹小组应用心理学《关于美剧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指导教师:马瑞萍张雪莹、化梦、向滨洋、毛洁昭、査钱、游雅淇、程重阳、邵晶晶、张海雨、余梦迪7、雷一丹小组外语系英语2班《大学生对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态度分析》指导教师:刘旸雷一丹、赵晓简、张楚卉、尹凯悦、张莲利、马玉娇8、文圆圆小组管理学院旅游管理1班《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指导教师:王欢文圆圆、李若瑾、王璐、陈奇奇、于涵、贺铮9、高澜小组管理学院人力资源1班《公交线网对交通拥堵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指导教师:王欢高澜、罗雯逸、张思宇、陈新红、余谢、田丽10、史向娜小组金融系一班《中华女子学院北校区学风建设状况调查》指导教师:苗伟东史向娜、黄秀莲、何欣怡、柏云、蔡宇、杨婷11、贾楠小组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一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指导教师:苗伟东贾楠、邓蕾、孟盈、周兆润、姜灵钰、王曼菲、张梦晓、纪焕杰、齐欣、陶冰瑶三等奖(每组奖金500元)1、杨柳小组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以及其影响”社会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刘朝辉杨柳、陈文杰、肖沁杨、王雅婧、高源泽、胥坊煜、李贺2、唐芝玲小组管理学院会计1班《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研究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刘朝辉唐芝玲、郭玉、资月婵、刘思源、李林霞、杨蕊、周万英3、徐书琼小组社会工作2班《关于非京籍本科生迁移户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指导教师:曹文徐书琼、胡雪茹、朱颖梅、江丽芳4、慕博源小组学前教育6班《关于路边摊食品卫生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曹文慕博源、舒竹凝、党贝贝、万婧、姚莉莲、斯馨、薛海玲、王欣宇5、黄洛阳小组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班《北京高校大学生对北京精神的认知度的调查》指导教师:韩冰黄洛阳、王琳、谭莉、檀嘉敏、魏丹丹、李秋玉、王晓昀6、朱梅画小组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三班《关于单独二胎政策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研究》指导教师:韩冰刘青清、王上文、吕玉明、魏田一丝、赵京、朱梅画、郝佳婕、陈鑫、杨慧婷、朱玮麒7、宋长青小组金融系《大学生民间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苗伟东宋长青、李珊珊、刘金、李悦、庞晓朦、王恋恋、支宇8、潘璇小组金融系《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指导教师:苗伟东潘璇、韩思沁、李明贺、陈佳灵、王娅文、黄昌曼9、姜菡小组艺术学院视觉传达《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与研究》指导教师:王涛姜菡、张泽峰、韩雨萌、张颖、罗思瑶、曾竹青10、田园小组管理学院会计班《女大学生消费方式与消费特点》指导教师:王涛田园张玲、刘子烨、冯月、金滢、柳泓男11、张凌小组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班《大学生关于城管执法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报告》指导教师:王涛张凌、郭佳、周曼、侯文静、蒋静文12、付瑶小组学前教育1班《告别口罩时代---从应对雾霾看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指导教师:马瑞萍付瑶、杜思琪、张瑞潮、王玉莹、王艳、邓婧、崔越、张紫薇、孙然侯楠楠13、张静小组计算机系计算机2班《大学生幸福感相关因素的调研》指导教师:马瑞萍张静、马艳君、韩长紫、崔明月、刘佳宁、祝玮巍、丁晓艳14、汝秉谕小组管理学院会计系审计班《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及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苗伟东汝秉谕、姜文佳、郭嘉欣15、轩莹莉小组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班《90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能力调查研究——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指导教师:王欢轩莹莉、朱宇、王瑶、李梦丽、高珂欣、王增梅16、李亚欣小组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大学生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例》指导教师:王欢李亚欣、符瑞欣、石佳欣、杨晶、吕传奇、邵帅、卞濛濛17、李娜小组管理学院人力资源2班《城乡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甘肃、新疆地区为例》指导教师:王欢李娜、余惠婕、余雨、刘蕊红、马玲、冯岩18、郭梦怡小组法学院法律2班《关于北京文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刘旸郭梦怡、曹茜、季路萍、席梦茹、万莉王玉珏19、谢艳芳小组法学院法学一班《外国影视对北京大学生口头禅的影响》指导教师:刘旸谢艳芳、郑玲、尚彤、于瑞卿、刘晓丹、廖丽娟、颉郁林。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告破题之一: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途径之一。
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我在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中的经历,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实践一: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公益活动,例如组织社区清洁日、为留守儿童捐赠物品等。
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关心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这种实践不仅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实践二:参观纪念馆与实地考察我还积极参加了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参观活动,包括参观革命纪念馆、改革开放博物馆等。
通过亲身参观和实地考察,我对于我国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种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党和人民的努力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这种亲身经历让我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
实践三:参与辩论与讨论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中,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辩论与讨论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辩论技巧,更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我不断吸收借鉴他人的观点,并经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见解。
这种实践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培养我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实践四:参与志愿者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我参与了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例如为社区居民上党课、为学生讲解中国梦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真切感受到人民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渴望与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表 (1) - 副本

调研简报(含调查材料、结论、建议等)
调查资
料来源
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浮沱村村委会
参考
文献
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浮沱村村志
陕西省武功县游风镇镇志
贵单位意见:
调查结果属实,能整体反应我村青年就业的整体状况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客观上为我村做出了整体的青年就业分析和指导。
单位(盖章)
20年月日
介绍函
:
兹有我院学生,为了完成思想政治论课程的社会实践任务,前往贵单位进行调研活动,望贵单位予以支持为谢!
贵州师范大学学院
20年月日
20—20学年第学期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按照教学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否就业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直接关系。
2.就业率是否和调查者年龄有关
在随机抽取的120人中,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120分有效问卷,通过整理并结合我镇镇志中记载的我村人口出生年代和状况后得出结论: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中初中以下学历有50人,占总人数的41%,初中及其以上学历有10人,占总人数的8%,他们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这是由于当他们到适龄接受教育的年龄段时社会背景和家庭状况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接受教育,因而文化程度偏低,无法胜任高智商和高挑战性的工作,仅仅留在农村当地做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而20-30岁之间的青年中初中以上学历有55人,占总人数的45%,初中以下学历有5人,占总人数的4%,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不同,他们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加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的普及和传播,他们得以接受良好教育他们因此可以外出获得一些高智商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因此获得了较高的就业率。
思政课独立社会实践教学要求及封面等相关表格

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社会实践环节教学要求一、实践教学的时间及学分独立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安排在完成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之后,为期2周,不占用该课程的课堂讲授时间。
活动安排为“分散+集中”的形式,分散时间为期1周,可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集中时间主要安排在学期末,为期1周。
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后学生可获得2学分。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形式和要求独立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所阐述的原理,联系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展开相关项目的实践活动。
因此,项目的设计必须体现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
具体内容和基本形式见下表:在以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安排中,要求学生从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中各选取一项参与。
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见本手册的第六部分。
三、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本课程实践教学采取由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指导教师由人文社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每位教师负责组织1-2个行政班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实践项目、按照有关项目的要求设计并填写实践教学日历、提供建议的阅读书目和视听材料、组织集体参观、指导学生社会调查以及实践报告的写作。
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如需使用学校教室及相关设备,指导教师应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履行手续。
下表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安排。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与激励独立实践环节的考核满分为100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成绩各占50%,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和所完成的相关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定。
对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人文学院将设立专项进行评奖、表彰,活动中的优秀作品也会集结成册。
五、实践计划书和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1.实践计划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概要,内容应当包括实践项目、活动安排、所要达到的目标等(300字左右)。
2.实践报告是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读书笔记、观后感、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社会实践参与能力,我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将详细记录这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我个人的收获与感悟。
二、实践活动内容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实践前的准备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归纳。
2.1 实践前的准备工作活动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制定实施计划、筹备与联络等工作。
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确定了以“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为主题,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活动前,我们还制作了相关宣传资料,联系了社区,并与社区协商确定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2.2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实践活动的实施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根据计划的安排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包括宣传传单的发放、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
在宣传传单发放环节,我们向社区居民介绍主题宣传的内容,并与大家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社区环境整治环节,我们清理了社区内的垃圾、整理了公共设施,并进行了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
在志愿服务环节,我们帮助社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倾听他们的需求,并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
2.3 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归纳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总结会议。
在会议上,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总结了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通过总结与归纳,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如何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个人收获与感悟通过参与这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并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全称
参与社会实践单位
个人()团队()
(请选择)
实践团队名称
指导教师
姓名
院系
职称
办公电话
邮箱
手机
论文作者
情况
姓名
院系
年级
专业
邮箱
手机
论文撰写的目的及基本思路
所学课程及所研究问题涉及的章节
与理论课教学知识点的关联(论文所运用的理论课观点、方法)
论文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论
文
摘
要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
□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其它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省(市)县(区)乡(镇)村(街)调查单位:
个人次姓名电话
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高校意见
(签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