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庭教育故事
幼儿园语言乐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解析

幼儿园语言乐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解析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小红帽》这个经典的故事常常被用来进行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够学习语言和表达能力。
在大班语言教案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红帽》这个故事,帮助幼儿们扩展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小红帽》这个故事在大班语言教案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解析。
一、故事梗概1. 小红帽去奶奶家的路上遇见狼。
2. 狼先去了奶奶家,吞了奶奶,然后假扮成奶奶。
3. 小红帽到了奶奶家,被狼欺骗,最终被吞进了狼的肚子。
4. 猎人赶来救出小红帽和奶奶。
二、语言教学目标通过《小红帽》这个故事,大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1. 继续扩充幼儿的词汇量,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各种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2. 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三、故事教学过程1. 通过阅读故事书或者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熟悉《小红帽》的情节。
2. 联想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孩子们联想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3.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分成小红帽、奶奶、狼和猎人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并表达自己。
4. 创作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或者自由活动的形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故事的语言和情节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
2. 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个人观点《小红帽》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适合用来进行大班语言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扩充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第一部分:理解幼儿园大班阶段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逐渐进入了学习和社交的新境界。
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情绪管理、学习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
第二部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情绪管理对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一: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常常面临各种情绪的挑战。
一个父母在观察到孩子在幼儿园时经常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后,决定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是如何采用情绪理解和接纳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情绪,从而提高学习和社交能力的。
第三部分:学习支持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学习支持是幼儿园大班阶段家庭教育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二:建立学习兴趣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到更加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一个家长发现孩子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决定与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数学探索活动。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四部分:社交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及案例分享社交技能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案例三:鼓励主动交流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一个家长发现孩子在幼儿园中较为内向,决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鼓励和模拟情境来帮助孩子培养主动交流的技能。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
结论: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家庭教育需要重视情绪管理、学习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始终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一家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幸福的一家人》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家庭和谐和顺是幸福的基石。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交际本领。
3.启发幼儿的古怪心和探究精神,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进展。
教学准备:1. PPT:呈现幸福的家庭场景(与父母亲吃饭、在公园里游戏、做手工、看电视),与幼儿交流。
2. 生活照片:拍摄班级家庭生活照片,呈现父母亲的工作、小儿子或者小女儿独立的生活情景等,启发幼儿情感认得。
3. 绘本:《红色气球》。
4. 实物:家庭物品。
(家中老照片、锅碗瓢盆等)5. 录音机或MP36. 班级环境:粘贴家庭和谐和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教学流程:1. 导入(15分钟)核心思想:通过生活场景,呈现家庭和谐和顺,启发幼儿关注家庭,认得家庭,反思家庭,了解幸福。
a.引入感染:PPT中呈现幸福家庭场景,与幼儿逐个进行交流,询问孩子认为哪些是幸福的家庭场景。
b.理解认知:在家庭行为、家庭活动、家庭氛围等多个方面与孩子共同讨论什么是幸福的家庭?c.情感交流:通过拍摄的一些生活照片,让孩子自由谈谈,让孩子愉悦,在共同交流信息和看似简单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心灵愉悦与感动。
2. 中心活动(30分钟)核心思想:通过绘本《红色气球》,引导幼儿理解一个家庭由于和谐和顺而使家庭成员变得更加欢快和幸福。
a.导读:通过ppt中的图片,让孩子想到为什么气球能飞起来,然后让孩子先猜一猜,然后呈现绘本《红色气球》,让大家一起看一看。
b.自由鉴赏:使用非正式的方式让孩子自由赏识,讲故事教会孩子如何阅读绘本:了解紧要人物、活动以及情节。
c.语音和讲解:启发幼儿自动发言,随后可以运用录音等多种方式手段进行口语表达和评论。
老师可以向孩子提问:“为什么红色气球带给这个家庭那么多幸福?”“以前这家庭会如何的呢?为什么会变的幸福呢?”“我们去了解更多幸福家庭的故事吗?”3. 制品制作(30分钟)核心思想:寓教于乐、制品是引导幼儿思考,发觉家庭和谐和顺的过程中,获得实际体验的方式。
大班语言《好长好长的名字》

大班语言《好长好长的名字》最近,大班的小朋友们开始学习一本叫《好长好长的名字》的绘本。
这本绘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们为一个新生儿取名字的故事,名字的长度让人念不起来,也让人难以理解。
但是小姑娘的爸爸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理由为儿子取这个名字。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大班小朋友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们能够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且能够听取别人的想法。
绘本理解在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这个绘本后,我想到了这样一个词:家庭文化。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在家庭中学习到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东西,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特点。
在这个绘本中,女主角的父亲为她的兄弟取名字是出于一种非常特别的家庭文化。
虽然这个名字很长,但是这个名字意味着很多东西。
这个名字深深的扎根在这个家庭中,并且传承下去。
语言交流在大班的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不仅仅是要求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更加需要孩子们:听取别人的想法,给予尊重和包容,配合合作。
这些都是语言交流的基本技能。
在绘本阅读中,大班的小朋友们存在许多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的需要。
通过这样的体验,他们能够锻炼语言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更能够充分的理解和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这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语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能够增强他们的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念。
总结大班的语言课程以《好长好长的名字》为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和交流方式,同时,也为建立亲子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家长们不仅是孩子们的陪伴,更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家庭文化的深层内涵和家族的重要性,更能够得到父母在道德和行为方面的教育。
终究,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
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将最好的教育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好的适应现代人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案例分享引言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孩子们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幼儿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以适应小学生活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享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的家庭教育经验,并提供一些建议。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个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在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他表现出了一些适应小学生活的困难。
他对课堂上需要坐下来专心听讲的要求感到不耐烦,常常难以集中精力;他还不习惯自己完成作业,总希望有大人在旁边指导。
家长对此非常担心,希望能够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
分析原因小明的困难来自于对小学生活的不熟悉和适应。
在幼儿园,他有更多的自由度和时间玩耍,课堂上也更注重触觉和感官体验。
而小学的学习环境需要孩子们坐下来认真听讲,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小明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并发展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家庭教育方案1. 家庭支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支持小明:•建立亲子沟通: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提供情感支持:向小明传递安全感和信心,鼓励他面对挑战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倾听和理解:家长应当耐心倾听小明的需求和困难,理解他的感受,并尽力帮助他寻找解决办法。
2. 创造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家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小明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让小明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的习惯。
•设置专注时间:在家里创造一个安静和专注的学习环境,帮助小明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奖励和激励:鼓励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3. 培养独立和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家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明的这些能力:•分配家务任务:让小明承担一些家务任务,如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教导小明学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并监督他的实施情况。
家庭教育小故事

家庭教育小故事故事一,《勤俭节约》。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家里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总是教导他要勤俭节约。
有一天,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包饼干,她告诉小明,每天只能吃一块,要学会节约。
小明很听话,他每天都只吃一块饼干,还把剩下的饼干都保存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小明的妈妈生病了,家里的开销变得更加紧张。
这时,小明拿出了自己存起来的饼干,说,“妈妈,这是我节约下来的,你吃吧。
”小明的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懂得勤俭节约,懂得关心家庭。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个叫小华的女孩,她非常守信用。
有一次,她和同学一起做作业,不小心把同学的铅笔弄丢了。
小华主动承认错误,她向同学道歉并答应赔偿铅笔。
同学看到小华这样诚实,也没有责怪她,而是说,“小华,你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小华更加珍惜信用,她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故事三,《尊重他人》。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总是互相尊重。
有一次,他们一起玩游戏,小明输了,心情有些不好。
这时,小红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小明的肩膀,说,“没关系,我们下次再玩。
”小明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他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管是赢是输都要保持友好。
从此,小明和小红的友谊更加深厚。
以上这些小故事,都是家庭教育中的精彩片段。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小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希望家长们能够引导孩子,通过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懂得尊重他人、勤俭节约、诚实守信。
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成为品德高尚、有担当的人才。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做哥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做哥哥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教材《家庭教育》的第4章节,主题是“我做哥哥了”。
本节课将通过故事分享、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成为哥哥或姐姐的责任和喜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弟弟妹妹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成为哥哥或姐姐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 培养幼儿关爱弟弟妹妹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分享和助人。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成为哥哥或姐姐的责任和喜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弟弟妹妹的情感。
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好哥哥或好姐姐,以及如何处理与弟弟妹妹之间的矛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我做哥哥了》、卡片、贴纸、绘画工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我做哥哥了》,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主人公小明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如何成为一个好哥哥。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明是一个怎样的哥哥?”引导幼儿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讨论与实践(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上面写着各种关于哥哥或姐姐的行为,如“照顾弟弟妹妹”、“分享玩具”等。
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几项行为。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弟弟妹妹”的角色和一个“哥哥姐姐”的角色。
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的互动场景,如照顾、分享、解决问题等。
教师在旁观察并给予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5. 绘画活动(5分钟)教师分发绘画工具,让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哥哥或姐姐的形象,以及他们与弟弟妹妹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教师在旁观察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成为哥哥姐姐的意义2. 责任与喜悦3. 关爱弟弟妹妹4. 分享与助人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讲述一个关于关爱和分享的故事。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范文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我园大班的一名学生,他聪明活泼,但最近在幼儿园中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行为,如打人、说脏话等。
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二、案例描述一天,小明在幼儿园里与同伴玩耍时,因为一个小玩具与同伴发生了争执,最后动手打了同伴。
我问他为什么要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玩具是我的,他凭什么抢走。
”我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分享的重要性,但小明似乎并不理解。
三、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小明在家庭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小明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家教指导策略1. 与家长沟通:我主动与小明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同时,我也建议他们让孩子多与同伴玩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 建立规矩: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家里建立规矩,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矩的制定要合理,并得到孩子的认可。
3.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例如,在分享玩具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问问同伴愿不愿意一起玩。
4.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如尊重长辈、爱护公物等。
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概念。
5. 鼓励正面激励: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多给孩子正面激励,如表扬、奖励等。
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家庭教育故事寓言故事从来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你知道关于大班家庭教育故事的有哪些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家庭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
大班家庭教育故事:琪琪和小博士-触景生情"琪琪,你快来!我带你去看个好东西!"小博士拉上琪琪,就往自行车棚那边跑去。
"什么好东西啊?"琪琪边跑边问。
"到了你就知道了!"来到自行车棚旁边,小博士伸手一指:"哝,你看,两只小白兔!是管理员侯爷爷养的,可爱吧?""哇!好可爱呀!"琪琪最喜欢小动物了,她蹲到笼子前,说:"真想抱抱你们。
"小博士说:"抱是抱不成,你倒是可以喂喂它们。
你等等,那边有侯爷爷给它准备的菜叶,我去拿点儿来。
"说完,小博士就跑开了,去拿菜叶。
可是,当他拿着一大把菜叶回来的时候,却看到,琪琪正盯着小兔子,默默地流眼泪呢。
小博士急忙把菜叶放到一边,蹲下来,关切地问:"琪琪,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是不是兔子咬你了?咬哪了?快给我看看!""没有啦。
"琪琪回过神来,回答道:"我,我是想起了我家养的那只小花兔子了…""啊!"小博士恍然大悟道:"是那只生病死掉了的兔子——花朵!哎呀,我真不应该带你来看兔子。
"俩人正说这话,忽然,妙妙来了,她也来看小兔子了。
"你俩也在这儿呀。
看我给兔兔带了好多菜叶呢!"妙妙一边说,一边提着一大袋菜叶跑了过来:"哎?琪琪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是不是肖博欺负你了?你…"妙妙瞪着眼睛质问起小博士。
"不不不不是我,"小博士急忙解释:"她是看见这小兔子,触景生情,我怎么可能欺负她呢。
""什么叫触景生情?你快解释清楚!"妙妙搂着琪琪的肩膀,对小博士说。
"触景生情,就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琪琪看到小白兔,想起了她以前养的那只小花朵了,就哭了。
怪我怪我,不该带她来看兔子。
""花朵?以前那只小兔子?"妙妙问:"好啦琪琪,别哭了,啊。
"可是琪琪哪里停得下来呢,她一边拿起菜叶喂给小兔,一边抽泣着说:"我想花朵了。
呜…""哎,这可怎么办。
"妙妙发愁地说:"小博士,你赶紧想办法,哄哄她啊。
"小博士皱起眉头,忽然一拍大腿,也"哇哇哇"地假装哭了起来。
琪琪懵了,问:"你是怎么了啊小博士?""我,我也触景生情了啊!我想起了我去年辛辛苦苦种的黄瓜,昨天被我妈炒着吃掉了!哇哇哇…"琪琪白了小博士一眼,说:"你讨厌。
黄瓜种了本来就是为了吃的好不好,再说了,触景生情得有景啊,你看见什么了让你想起黄瓜?"小博士却一边假装抹眼泪,一边指着兔子笼说;"怎么没有景,你看,小兔子正在吃黄瓜呢!哇哇哇!我的黄瓜啊……"琪琪被小博士逗得,扑哧一声笑了,她揉着眼睛说:"好了好了,我不哭了。
你也赶紧停吧啊。
"妙妙说:"对对对,你俩啊都别哭了,等会儿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把你俩惹哭了呢!""哈哈哈…"琪琪擦干了眼泪,和两个好朋友笑做一团,一起喂起了可爱的小兔子。
大班家庭教育故事:琪琪和小博士-滥竽充数金秋9月,学校和幼儿园都已经开学了,小博士也回到了幼儿园。
开学真好啊,每天都能和那么多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小博士兴奋极了,太过兴奋,以至于每天的午睡时间,他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又要睡觉,我睡不着。
干嘛要睡午觉呢,简直是浪费时间!不行,我得出去玩儿!"小博士躺在幼儿园的小床上,他翻了个身,望向门口。
嘿!老师坐的那张椅子是空的!老师不在!小博士的心里咚咚咚地打起了鼓,他试探着坐起来一点儿,这下能看到这个休息室了:太棒了!老师真的不在!哈哈,可以溜出去玩了!小博士爬下床,自己穿好了鞋子,蹑手蹑脚地往休息室门口走去,他脑子里正在思考着:该溜去哪玩儿呢?可惜,就在他刚刚走出门,来到走廊里的时候,他吓得呆住了,因为,老师确实不在屋子里——她就在屋子门口的走廊里!这下可完蛋了,被老师抓了个正着,再想回去肯定是来不及了,想想怎么应付吧。
"肖博同学,"老师蹲了下来,轻声问道:"你要去哪儿啊?""我,我,我只是,"该怎么回答呢?小博士没了主意,只好硬着头皮说:"我想上厕所!""哦,那快去吧……哎?不对啊,我记得你上床前才去过厕所啊。
""啊……对啊,所以,我是,想去看看我的手绢是不是掉在厕所了。
"小博士胡乱回答道。
"哦,可是你口袋里那是什么啊?"该死!手绢就在口袋里,还露出了一个角,一下子就被细心的老师给发现了。
"老师,"小博士红着脸说:"对不起。
其实我是睡不着,想,想去玩儿一会。
我,我错了。
""睡不着?"老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啊,怎么能乱跑呢。
在集体里,可一定要遵守纪律呀。
""嗯…可是…",小博士小声辩解道:"可是我不想滥竽充数啊。
"老师听了,吃了一惊,她说:"你说什么?滥竽充数?肖博,老师知道你会的成语不少呢,可是这回,你是不是有点用词不当啊?你知道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吗?""我当然知道啊,"小博士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就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数嘛。
""那,成语典故你也知道吗?"老师看小博士解释得头头是道,就接着考他道。
"当然知道啦,"小博士起劲儿地说起来:"说古时候,齐国的国网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就组了一支300人的乐队听合奏。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觉得有机可乘,就混进乐队,不出声,光摆样子,享受着和其他乐手一样的优厚待遇。
可是不久后,齐宣王去世,新王即位。
新王不爱听合奏,爱听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老师,我说的对不?""嗯,讲的很对。
可是这跟睡午觉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师说。
"当然有关系了,"小博士一本正经地回答:"不会吹竽的混在乐队中假吹,不会唱歌的混在合唱团里假唱,这些都是滥竽充数吧,我是睡不着觉的混在休息室里假睡,不也是滥竽充数么。
"老师被小博士逗得噗嗤一声笑了,然后,却又赶紧板起脸来,对小博士说:"算你说的有道理。
那你就别再滥竽充数了,赶紧上床躺好,眼睛闭起来,不准胡思乱想,用不了太久,就能真的睡着了。
"小博士吐吐舌头,赶紧一溜烟儿似的跑进房间,趴回床上,乖乖地睡觉去了。
大班家庭教育故事:家长必看-望子成龙的鹅妈妈鹅妈妈非常羡慕天鹅,它们会飞,还有优雅的脖颈,雪白的羽毛,多美呀!不多久,鹅妈妈生了一只鹅宝宝,鹅妈妈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当鹅宝宝刚学会走路,鹅妈妈就开始教它飞翔,每天如此。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论鹅妈妈怎样教,鹅宝宝就是学不会,鹅妈妈生气的时候就会说:"你呀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哟!"这天,鹅妈妈依旧教鹅宝宝飞翔的本领,这时候,一只老猴子路过看见了,疑惑的问:"如果我还没有老眼昏花,我想您二位应该是鹅而不是天鹅吧?"鹅妈妈点了点头,老猴子惊讶的说:"既然不是天鹅,为什么要学习飞翔呢?"鹅妈妈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老猴子一说,老猴子摇了摇头,对鹅妈妈说:"你们虽然有翅膀,但是没有飞翔的功能,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啊!"鹅妈妈听了老猴子的一席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大班家庭教育故事:背上的房子春天到了,桃树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满了漂亮的花朵。
小桃树说:"不知道是谁帮我松的土,让我的叶子长得这么好,花开的这么美。
"一只小蝴蝶飞来了,小桃树说:"谢谢你,小蝴蝶,是你帮我松的土吧?"小蝴蝶说:不是不是"我不会松土,我只会传播花粉。
"小蝴蝶再见,小桃树再见。
一只小蜜蜂飞来了,小桃树说:"谢谢你,小蜜蜂,是你帮我松的土吧?"小蜜蜂说:不是不是"我不会松土,我只会采蜜。
"小蜜蜂再见,小桃树再见。
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小桃树说:"谢谢你,啄木鸟,是你帮我松的土吧?"啄木鸟说:不是不是"我不会松土,我只会捉害虫。
"啄木鸟再见,小桃树再见。
一只大象慢吞吞的走了过来,小桃树说:"谢谢你,大象,是你帮我松的土吧?"大象说:不是不是"我不会松土,我只会浇水。
"大象再见,小桃树再见。
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小桃树说:"谢谢你,小白兔,是你帮我松的土吧?"小白兔说:不是不是"我不会松土,我只会拔草。
"小白兔再见,小桃树再见。
一条小蚯蚓慢慢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不声不响地站在一旁。
小桃树说:"谢谢你,小蚯蚓,原来是你帮我松的土。
"蚯蚓小声地说:"不用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话小蚯蚓又扭动着身体慢慢地钻进了泥土里。
科学道理:蚯蚓松土帮助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