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届中考化学复习讲练第11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13_15年真题精选,含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考化学知识点难点专项突破

考点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典型真题 4 (2019 年湖北鄂州市中考题) 小亮学完合金后, 知道了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 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 。 他决定探究 Fe、 Cu、Ni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 查阅资料: 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 NiSO4 , 并放出氢 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__i+_H__2S_O__4_=_N_i_S_O_4_+__H_2_↑_。 (2) 猜想与假设: 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 小亮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做出猜想。 猜想① :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 Fe、 Ni、Cu; 猜想② : 金属活动 性由强到弱为__N_i_、__F_e_、__C_u__。 (3) 实验探究: 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 溶液中, 过一会儿 取出, 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证明__猜__想__①__(填“猜想①”或 “猜想②”) 成立。 (4) 拓展延伸: 用铜片、NiSO4 溶液和___铁__片___ ,通过实验探究也能 判断 Fe、Cu、 Ni 的 金 属 活 动 性顺序。
考点6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处理废液、废渣或分离混合物
本题是一道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处理废弃物并制取金属化合物的题目。 该工业废 弃固体含有 Cu2O 和 FeS2 , 在空气中灼烧两种固体物质,氧化亚铜转化为氧化铜, 二 硫化亚铁转化为氧化铁并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将过量稀硫酸加入氧化铜、氧化铁 混合固体 B 中,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变成硫酸铜,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变成硫酸铁, 因此, 得到的溶液 C 中含有硫酸铜、 硫酸铁和未反应的硫酸; 往溶液 C 中加入过量 的铁,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过滤, 得 到含有铁、 铜的固体 D 和含硫酸亚铁的溶液 E; 向固体 D 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铁 与硫酸反应变成硫酸亚铁, 铜不与硫酸反应, 过滤, 即可得到含硫酸的硫酸亚铁溶液 E 和只含铜的固体 F。 铜(即固体 F) 经氧化变成氧化铜后与适量稀硫酸反应, 即可 得到硫酸铜溶液; 把经操作Ⅰ 、 操作Ⅱ 后得到的含硫酸亚铁的溶液 E 合并, 然后 加入铁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 再蒸发浓缩和结晶, 即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中考化学精练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金属与金属矿物 重难突破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实验)

和丁无明显现象(如图)。则甲中放置的是
( B)
A.Mg B.Fe C.Cu D.Ag
3.(2022·黄冈)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溶液的质量变大 C.X 可能为锌,Y 可能为硫酸亚铁 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归纳总结】验证及探究依据 (1)与 O2反应的难易程度。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酸反应,位于氢后面 的金属不与稀酸反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 除外)能把位于后 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022·海南)为验证 Zn、Cu 和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的下
4.★(2022·十堰)为了验证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充分反应后发现试管中均有少量 固体残留。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 中,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a 和固体 b(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以下结论:① 反应前后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②固体 b 中至少含有 1 种金属;③固体 b 中最多含有四种金属;④溶液 a 中至少含有 2 种金属 离子;⑤该实验能得出 4 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Mg>Zn>Fe>Cu。
重难突破4 金属活动性 顺序的验证及探究(实验)
【考情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是四川各地市州中考的 常考内容,考查内容包括:①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②设 计实验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评价设计实验是否合理等。题型包括选 择题、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实验结论 镉__比__铜__活__泼__,__铜__比__银__活__泼__
_氢__氧__化__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_________代替烧碱。
(3)请重新设计实验来探究镉、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首先将已知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序:铁、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验Ni+证C2种uS金O属4=的==活N动iS性O顺4+序Cu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例3 某兴趣小组对Zn、Ni(镍)、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探究: 【提出假设】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Zn>Ni>Cu; 猜想2:Zn>Cu>Ni; 猜想3:_N__i>__Z__n_>__C_u___
【实验探究】甲、乙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及探究
一、方法提炼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 Ⅰ.验证2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1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验证铝、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铝__片__表__面__附__着__黑__色__固__体__,__溶__液__由__浅__绿_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 ,该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A大l_于_____(填“大于”或“小于”)Fe。 (2)B中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 _溶__液__变__为__浅__绿__色__,__铜__丝__表__面_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F__e_+__H_2_S_O_4_=__=_=_F__eS__O_4_+__H_2__↑。 (3)若C中需验证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试剂a是_F_e_S_O__4溶__液__(_合__理__即__可_ ) 。
2016年中考化学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专题复习

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该200 g溶液中的CuCl2 质量分数为6.75% 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目 录
上一
下一
二、填空题
11. (2010河南改编)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 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 出而Z无变化。 (1)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 录
上一
下一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所给试剂可以设计出的方案有:①Al、 稀盐酸,②Al、 CuCl2 溶液,③ Cu、AlCl3 溶液, A错误;①③ 方案都没用到CuCl2溶液,B错误;②③方案都只选用两种试剂 实现实验目的,C正确; AlCl3溶液中加入Cu不能反应,但是 得出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错误。
目 录
上一
下一
三、简答题
19. (2015烟台)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 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 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 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 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 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目 录
上一
下一
7. (2015焦作模拟)向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 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 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Mg(NO3)2,一定不含AgNO3, 有Al(NO3)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中考化学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两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2、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3、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4、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 溶液、Fe、CuCl2溶液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Z B.Y>X>Z C.X>Z>Y D.无法判断6、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D.锌粉、铁粉分别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说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7、已知化学反应:X+YSO4 = 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X一定是金属铁B.Y一定是金属铜C.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D.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8、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中考化学 探究金属活动性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 辅导讲义(无答案)

中考化学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授课主题设计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教学目的让翊洁掌握两种常见的题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
教学重难点运用置换反应先后顺序对滤液、滤渣成分分析教学内容本节知识点讲解1(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或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基本思路:1、金属与氧气反应。
依据: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反应依据:能否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及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依据:能发生反应,说明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强于化合物中对应金属的活动性,否则前者活动性小于后者。
拓展:若要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假定活动性:A>B>C),可采用以下简便方法:⑴金属B、A的化合物溶液和C的化合物溶液⑵金属A、 C 及B的化合物溶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采用“三取中法”一次性完成验证,即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两边的金属;或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与两边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例题解析1、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A. Fe、Cu、H2SO4溶液B. Cu、Ag、FeSO4溶液C. Fe、Ag、CuSO4溶液D. Ag、FeSO4溶液、CuSO4溶液2、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Fe、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 Fe(NO3)2、Zn 、Cu(NO3)2B. Fe、Cu、Zn (NO3)2C. Cu(NO3)2 、Zn (NO3)2、FeD. Fe(NO3)2、Zn、Cu2、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所提供的试剂无法得出结论的是A. Fe、Ag、CuSO4溶液B.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C. Fe、Cu、AgNO3溶液D. Cu、Ag、FeSO4溶液3、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0)金属活动性顺序(含答案)

考点二十:金属活动性顺序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金属活动性顺序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例1】【四川省乐川市】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Fe B.Cu C.Al D.Z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金属铝,故答案选择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点睛】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类型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例2】【上海市】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答案】D【解析】考点:金属的活动性【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判断金属是否与酸是否反应的标准,只有氢前的金属才能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没有氢的界限,只有前和后的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类型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设计方案中【例3】【浙江省衡州市】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1)上述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总复习小专题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试题

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1.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 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应用①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②排到氢前面金属能置换出酸中氢,后面金属不与酸反应(指盐酸、硫酸)③前面金属能把后面金属从它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盐必须可溶)2.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原理判断依据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这种金属不活泼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 越易与氧气反应,这种金属越活泼 与酸反应难易程度越易与酸反应,这种金属越活泼金属与盐反应能否发生能与盐反应,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K 、Ca 、Na除外)【特别提醒】以上各点是进行探究活动重要判断依据。
考点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例1】(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是( )A .X >Y >ZB .Z >Y >XC .Y >X 、Y >ZD .X >Y 、Z >Y【解析】X 、Y 与硫酸反应,X 能产生氢气,Y 不能,证明X 排在氢之前,Y 排在氢之后,活动性X >Y 。
Y 、Z 与硝酸银反应,Y 表面析出Ag ,Z 不能,证明Y 排在Ag 之前,Z 排在Ag 之后,Y>Z ,故顺序为X>Y>Z 。
故选A 。
【答案】A【例2】(2016新华区二模)X ,Y ,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是( )①X +H 2SO 4===XSO 4+H 2↑ ②Y+H 2SO 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 3===Y(NO 3)2+2Z A .Y>X>Z B .X>Z>Y C .X>Y>Z D .Z>X>Y【解析】X 与H 2SO 4能反应,X 排在氢之前;Y 与H 2SO 4不反应,Y 排在氢之后;Y 能置换Z ,Y 排在Z 之前,则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江苏2013~2015年中考真题精选命题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2015年4次,2014年4次,2013年3次)1.(2014淮安3题2分)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Zn B.Ag C.Mg D.Cu2.(2015盐城11题2分)X、Y、Z 三种金属中,只有X 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 放入Z 的硫酸盐的溶液中,有Z 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XB.X>Y>ZC.Z>Y>XD.Y>X>Z3.(2014盐城13题2分)现有X、Y、Z 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 2===XCl 2+Y,②把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应。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Z>Y B.Z>Y>X C.Y>Z>X D.X>Y>Z4.(2014连云港31题2分)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①X 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 不能②X 能从Y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 ③常温下X 能与氧气反应而Y 不能④在化合物中X 显+3价,Y 显+2价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5.(2015南京8题2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第5题图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命题点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2015年3次,2013年1次)1.(2013苏州28题2分)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第1题图A.蒸馏水B.稀盐酸C.酒精水溶液D.硫酸钠溶液2.(2015徐州23题5分)(1)考古人员在发掘出来的文物中,发现金手镯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铁器表面则锈迹斑斑。
根据以上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铁器生锈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年淮安13(2)题3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下列实验方案及预测如果与事实相符,就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4.(2013常州27题9分)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和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Ⅰ、Ⅱ两种合理的方案,如图1所示。
第4题图若X、Y 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 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溶液呈现为青色。
A.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为:青色变浅至________色,最终变为无色。
B.向混合液中插入锌片,待其浸没部分表面完全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以检验其组成为铁和铜。
粉末中存在铁的原因:①反应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接入电流表,然后把它们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铜片表面____________。
江苏2013~2015年中考真题精选(答案)命题点11.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Cu>Ag,故选C。
2.A 【解析】因为X 在自然界有单质存在,所以X 最不活泼;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可以把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Y 放入Z 的盐溶液中有Z 析出,可知Y 比Z 活泼,故活动性顺序为Y>Z>X。
3.D 【解析】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X+YCl 2===XCl 2+Y,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把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应,说明Y 的金属活动性位于H 前,而Z 位于氢后。
所以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Y>Z,故选D。
4.B 【解析】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①与酸反应,看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②将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看能否发生反应;③比较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故选B。
5.C 【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置换出来,分析题给转化关系可知,由金属丙能转化成甲和乙,推知丙金属的活动性比甲和乙强,再由金属甲能转化成乙,推知甲金属活动性强于乙,由此可见甲、乙、丙三种金属中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丙>甲>乙。
命题点21.B 【解析】铁和铜两种金属一个位于氢之前,一个位于氢之后,可以用酸来验证其活泼性,铁与盐酸反应会有气泡产生,而铜不会有气泡产生。
2.(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金(合理即可)(1分)(2)氧气和水(或空气和水)(1分)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1分)(3)将铝、铁、铜三种金属放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或将铝、铜分别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答案即可)(2分)【解析】(1)根据金手镯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铁器表面则锈迹斑斑可知,金、铜、铁三种金属中,金最不活泼,银次之,铁最活泼。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刷漆、涂油、镀耐腐蚀的金属等。
(3)比较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以下方法: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的酸中,根据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的快慢来判断;将铝和铜分别放入铁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根据现象来判断;将铁分别放入铝和铜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根据现象来判断。
3.(2)①Fe+CuSO 4===FeSO 4+Cu(1分)②铝、铁、铜(1分)③BCE(1分)【解析】(2)①铁与硫酸铜在常温下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FeSO 4+Cu;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遵循“强换弱、弱不能换强”的原则,Ⅰ、Ⅱ中反应都能发生,证明铁>铜、铝>铁,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③A 中反应能发生,证明X>铜,但不能确定X 与铁的活动性强弱,故A 不能判断;B 中反应不能发生,证明铜>X,又因铁>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铁>铜>X,故B 能判断;C 中反应能发生,证明X>铁,又因铁>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X>铁>铜,故C 能判断;D 中反应不能发生,证明铁>X,但不能确定X 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故D 不能判断;E 中X 与FeSO 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铁>X,X 与CuSO 4溶液能反应,证明X>铜,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铁>X>铜,故E 能判断。
4.(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1分)(2)H 2SO 4(1分)FeSO 4(1分)(3)浅绿(1分)Zn+FeSO 4===ZnSO 4+Fe(1分)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电子转移过程中亚铁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铁单质(2分)(4)指针发生偏转(1分)变粗(1分)【解析】(1)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一层氧化膜,氧化膜会阻止金属与药品的接触,所以要先除去氧化膜。
(2)实验Ⅰ:给定三种金属,因此可以将三种金属分别插入稀硫酸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且锌的反应比铁剧烈,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实验Ⅱ:给定两种金属,可以将两种金属分别插入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中,由于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在铁的前面,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金属活动性在铜的前面。
(3)A.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离子溶液混合后逐渐呈现青色,加入过量锌粉后,先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青色变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接着锌再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变成硫酸锌,溶液变为无色;B.向混合盐溶液中插入锌片,铁单质可能来源:当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很稀时,锌与硫酸亚铁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Zn+FeSO 4===ZnSO 4+Fe;也可能是铜和锌构成的原电池,电子从锌片转移到铜片上时,溶液中的铜离子、亚铁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单质和铁单质。
(4)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所以锌失去电子,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而电流从铜片流向锌片,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红色的铜单质,故锌片变薄,铜片变厚。